新四季網

延安第一大案黃克功案件觀後感

2023-08-11 13:24:28

  當黃克功邁向刑場,當公審場上升起國旗,一個國家在宣告著它光明的未來。下面是相關的範文,快來圍觀吧。

  延安第一大案黃克功案件觀後感【篇一】

  黃克功這個名字對於當下的大多數人來說是很陌生的,一位戰功赫赫的紅軍將領何以讓毛澤東「揮淚斬馬謖」?電影《黃克功案件》還原了1937年紅軍將領黃克功因逼婚未遂、在延河畔槍殺陝北公學女學員劉茜、以及接受法律審判的全過程。在中央政府提出「依法治國」之際,中國銀幕賀歲檔首次出現了以共產黨員為主要角色的法庭審判類型片,通過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直面,描繪了情與法之間的較量。而影片也恰巧應景近期舉國上下「打老虎」「打蒼蠅」的反腐舉措,對時下國人的影響和意義更顯深刻和特別。

  換作今天,一位26歲的青蔥少年因求婚未遂而殺死女友,這是毋庸置疑的死罪。但在1937年的那個特殊歷史時期,「如何判定屢立戰功的紅軍官員所犯的罪行」則著實是難度不小的挑戰。首先,剛剛成立不久的陝甘寧邊區高等法院還沒有完整的法律條文章程,老百姓均是在遇到無法解決的大事件的情況下才會向法院求助,並且大多數人都沒有法制的概念。一旦有命案發生,可以看到各方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並沒有一個完善的標準體系;其次,黃克功十五歲參加工農紅軍,曾跟隨毛澤東經歷了井岡山的鬥爭和二萬五千裡長徵,是「老井岡」中留下來不多的將領;第三,此案在邊區內外引起了很大的震動。國民政府下轄《中央日報》更是將這一事件定性為「桃色事件」,批評邊區政府「無法無天」、「蹂躪人權」;在諸多不利輿論條件下,如何做出公平的審判顯得異常艱難。

  此時,作為審判長的雷經天至關重要。如果說這個事件對黃克功是殘酷的青春洗禮的話,那麼對雷經天而言則是自我理性與感情的深刻較量。面對昔日的戰友兄弟,從信任、到痛心和憐惜;面對不得不接受的任務,從開始希望避嫌、到接受任務後仔細地探究真相,包括到犯罪現場縝密地調查,和對所有相關人員的問話取證;這些無一不展現了雷經天「兩碗水端平」的理念——即對受害者負責、也要對罪犯負責。現實原型的雷經天即是如此,他是中國共產黨法治建設的創始人之一,為黨的法治建設奠定了理論基礎。雷經天是一位真正的共產黨人、傳奇的革命家。

  除了再現當年的人和事之外,電影也適度虛構了一些情節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既加強了故事矛盾衝突,也豐富了電影的戲劇元素。如黃克功對於雷經天曾有過救命之恩;又如黃克功的哥哥黃繼功也是抗日將領、帶領隊伍戰死沙場;黃家兄弟和賀子珍是同鄉、黃克功稱賀子珍「大姐」,而賀也十分看重黃的才華……這些情節都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讓人更深地感受到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與「黃克功案件」相關的所有人所面臨的壓力和艱難。

  兩位主演——王凱和成泰燊都成功地塑造了自己的角色。王凱把黃克功的年輕氣盛、遭遇愛情挫折時的痛苦和怨恨、對戰場的眷戀、接受死刑時的不甘等情緒等都表現得非常到位。成泰燊所飾演的雷經天則秉承了「大叔」(《午夜計程車》中成泰燊所成功地扮演的計程車司機「大叔」的形象)的正直、穩健、謹慎和堅毅,給人予安全感和信任感,並在此基礎上把一位革命者的氣魄和人格魅力展現得一覽無遺。

  毛澤東曾親批處決過七位官員,其中六位是因為貪汙腐敗,黃克功則是因為「失掉黨的立場的、失掉革命立場的、失掉人的立場的行為」。在當年毛澤東親筆信中這樣寫道,「正因為他是一個多年的共產黨員,是一個多年的紅軍,所以,不能不這樣辦。共產黨與紅軍,對於自己的黨員和紅軍成員,不能不執行比較一般平民更加嚴厲的紀律……一切共產黨員,一切紅軍指導員,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黃克功為前車之鑑。」

  之所以說電影《黃克功案件》是一部「最不像主旋律的主旋律的電影」。說它「最不像」,是因其沒有高大全的說教,而是將懸疑與庭審相融合、完整地講述了黃克功案件的始末,具有很好的觀賞性;說是主旋律,是因為這部影片確實為當下豎起了一面反對特權、反對腐敗的鏡子,讓立法者和執法者自我檢視和反思。

  延安第一大案黃克功案件觀後感【篇二】

  近年來,為數不少的主旋律題材的電影公信力逐漸下降,因為電影本身的內容與藝術的深度而影響觀眾的觀影感受。從20世紀90年代,到新世紀新主旋律電影的發展,主旋律電影的事件表現開始有了變化,注重立體化的人物性格塑造,將焦點對準事件背後的人物的情感變化,並極力描寫和刻畫。《焦裕祿》、《孔繁森》、《蔣築英》、《毛澤東和他的兒子》、《建黨偉業》、《建國偉業》等主旋律電影,歷史人物和英雄的豐功偉績都轉換成了一個個逼真的故事。但電影《黃克功案件》都不同於這些主旋律敘事的模式,而是利用人物的事件來彰顯「法治與法制」的權威,並在道德節操和倫理情感上,喚醒觀眾的心理認同和情感共鳴,以此凸顯出執法人員的信念與信心。

  根據77年延安真實事件創作而成的電影《黃克功案件》,由王放放執導,成泰燊、王凱、毛孩、黃海冰、戴江、馬薇、楊佳音等主演。電影真實再現了黃克功的殺人案和桃色案,利用懸疑元素將事件層層包裹,再經由事件的推進錯落有致地剝開,由此,無形間呈現出一種「全新」主旋律電影的風格。導演王放放不採用慣常的藝術手段表現重大的歷史革命題材,而是將其作為題材的類型化處理。以至於,影片呈現出此起彼伏的敘事狀態,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內心變化也隨之塑造而出。可以說,電影《黃克功案件》是創作者為觀眾烹製的一盤色香味俱全且融視覺與感官為一體的盛宴。

  列寧說,「對於我們來說,一切藝術部門中最重要的便是電影。」特別是主旋律電影,不僅兼具審美教育和娛樂功能,還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經受著市場的考驗。可以說,電影《黃克功案件》是「以中國觀眾的需要為第一需要」而創作出來的影片。雖說影片以真實的人物事件為依據,用懸疑故事片的方式呈現,但它是根植於本民族文化的特質,表達主流意識形態話語的,更是在歷史與社會現實之中表達出對法治與法制建設的迫切需求,折射出時代的特徵和要求。影片中,中央面對因逼婚不成殺人的戰功顯赫的黃克功(王凱飾),採取了極其嚴謹的方式,將「不僅要一碗水端平,而且兩碗水也要端平」的理念演繹得淋漓盡致。儘管之前法律指出功大者可以從輕處理,但時代在發展,法制與法治在健全,放錯了就要嚴懲,正所謂「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人人平等」。

  電影《黃克功案件》不用於之前主旋律電影中事件與事件之間的分割,而是採用案件偵破的主線來貫穿全片,構成了人物性格變化的載體,成為塑造人物形象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而塑造出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片中,陝甘寧邊區高等法院審判長雷經天(成泰燊飾)接手黃克功案起,便以「情感」的真實呈現在觀眾面前。從接手案件,到審判案件,雷經天都是以樸實的執法者與「感恩者」的形象出現,但經過事件的不斷推進,雷經天內心的起伏變化,好似被風吹起的落葉,一高一低地抓住了觀眾的心。不管是為了戰友情義與黃克功談心、幫著搓背,還是為了全局宣判死刑,都流露出了一個有血有肉的真正男兒形象。因此,雷經天也好,黃克功也罷,都給人留下來難以忘懷的印象,也表現出了我們黨嚴明執法,敢於正視自己,實事求是的作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電影《黃克功案件》將塵封77年的桃色事件的呈現,實則是對黑暗的、消極的、落後的、腐敗的一面的叩問,更是一種「法治與法制」權威的體現。

  延安第一大案黃克功案件觀後感【篇三】

  一直以來,黨和國家都在推出各類主旋律電影,而《黃克功案件》不由得讓人眼前一亮。不同於其他「偉(偉大)、光(光榮)、正(正確)」的人物形象,影片中的各個人物形象都有血有肉。從血氣方剛的失足將才黃克功,到一碗水端平以法為稱的雷經天,從惜才愛將卻堅守民心原則的毛澤東,到賀大姐、胡耀邦、李興國等一系列具有鮮明個性的角色,整部電影對人物的刻畫大大超越了以前單一而缺乏多元的主旋律電影形象。尤其是雷經天形象的塑造,更是代表著影片對於法律尊嚴的最高捍衛。「如果我們今天不判處黃克功死刑,以後老百姓就會判我們的死刑!」「如果我們今天赦免了黃克功,就等於判處了我們未來的死刑!」這位兩碗水端平的解放區最高法院審判長面對的是兩邊都難以平息的呼聲,是特殊時期最敏感的「桃色案件」,是全社會乃至國際矚目的焦點案件,是長徵路上曾救過自己的英雄恩人。他想要衡量的因素太多太多,他想要顧及的群體太多太多。而在黃克功公審前夜,雷經天為黃克功用薑湯搓操那場戲,情感更是表達得淋漓盡致。作為審判長,雷經天對於原則的堅持表現了社會前進中先鋒個人巨大的引領作用。審判長是法律的象徵,雷經天就是那個時代下最需要的精神符號。人物形象的豐滿,是一部電影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而作為主旋律電影,這樣的事實卻常常被忽略。《黃克功案件》給我們帶來了驚喜,帶來了那段塵封歷史中一個個最為有血有肉的人物。

  其實仔細想想不難發現,這部影片有著多麼重要的時代價值。從文革之後時至今日,從西方到東方,我們都在不斷地強調著法律的價值和意義。西方一直高喊著三權分立、法律之上,他們對於法律和權力的衡量給我們的發展不少啟示。十五屆三中全會,依法治國再次作為重中之重被反覆強調。我們在加快節奏,去建立一個法治社會,去真正地落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樣的理念。法律兩個字的意義究竟有多重,我們必須明白。文革中對法律踐踏的悲慘不應該被忘記,改革開放後各種思想衝擊下權力和金錢戰勝法律的怪象不應該再繼續。一個家,有家規才有和諧;一個社會,有制度才有未來;一個國家,有法律才有尊嚴。正當我們弘揚這種精神的時候,《黃克功案件》帶來的思想衝擊應該說是極其重要的。藝術也是時代的,電影也是有其真正價值的。

  而另一個時代背景似乎更容易形成思想的衝擊——反腐。高官紛紛落馬,這是習李上任以來最令百姓為之歡呼鼓舞的事情。大老虎小蒼蠅,一個都不放過,這樣的反腐鐵拳打在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員的身上,也觸動在每一位期待國家進步的人民的心上。然而反腐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這其中牽扯著多少人的利益,關係著多少利益集團的存亡。特權如果存在,反腐寸步難行。權力如果能大於法制,人情如果能戰勝法理,我們的反腐工作就無法開展,黨和國家的未來就岌岌可危。這不僅是一時之大快人心,而是關乎著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黃克功案件》就是在傳達著一種態度,杜絕特權,法大於天。劇中的死刑,不僅判在黃克功身上,更判在當今所有特權集團的身上。

  要想讓一部影片去改變太多什麼很難,但我們需要這樣的高質量主旋律影片來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一點點正能量。我們無數次的說起,這是一個信仰缺失的時代,那麼我們靠什麼去建立一種信仰?我們又該建立什麼樣的信仰?說共產主義,很多人會笑。是的,我們的時代就是這樣,有著悲觀的情緒,有著迷茫的陰雲。然而一個社會的前行必須要凝固起最廣泛的力量,才能不斷改變,不斷發展。我們不討論該信仰什麼,我們只要能從哪怕是一部影片中一點點改善,一點點向前,我覺得未來就有希望。畢竟,我們都在努力,都在努力讓法大於天,努力以史為鑑,剷除特權,維護最基石的人類尊嚴。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