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與背叛》觀後感
2023-08-11 07:46:23 1
電影《忠誠與背叛》是一部真實再現中央紀委前身——中央監察委員會誕生歷程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故事片。它真實而藝術地展示了中國共產黨1927年在武漢召開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創立中央監察委員會這一重大歷史事件。
在一九二七年四月,中華大地腥風血雨,背叛革命的蔣介石勾結帝國主義勢力,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無辜民眾。面對困境,登報脫黨者有之,投敵叛變者有之,腐化墮落者有之,已經發展到五萬九千多名黨員的中國共產黨面臨嚴峻考驗,建立中共中央紀律檢查機構,加強監督、純潔組織,成為當務之急。
時任全國鐵路總工會書記的王荷波,中共廣東區監察委員會委員的楊匏安等,以中共五大代表的名義向大會提出議案,排除各種困難和幹擾,促成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前身)的誕生。
下面談談觀看影片之後的幾點感受:
影片一開始便是國民黨軍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無辜群眾。黨在共產國際的領導下,買武器,搞暴動,組織工人和農民運動。由於共產黨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國民黨的不安。殺戒一開,蔣介石便公開宣布清黨,國共合作的大革命時代結束了,血雨腥風向共產黨人撲來。
面對一些投敵叛變者,這個時期共產黨沒有鐵的紀律是不能夠取得革命勝利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是在老百姓中流傳多年的哲語;「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是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名言;《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影響深遠的優秀革命歌曲。我們黨之所以能帶領人民取得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除了正確的政治路線外,靠的就是鐵的紀律。黨的紀律是我們黨的組織和全體黨員共同遵守的黨內行為規範。中國共產黨的紀律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根據黨的性質、綱領和實現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需要而制定的。它涉及黨內生活的各個方面,黨的紀律一經制定,必須遵守,鐵的紀律是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對黨忠誠。中國共產黨的入黨誓詞共分為5個時期:紅軍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建國初期、十二大以後。每個階段的誓詞中都有對黨忠誠、永不叛黨的字樣。崇高信仰是對黨忠誠的思想基礎。信仰是對某種理論、學說、主義的信服和尊崇,並用以指導自己的人生和行為。信仰是理性的延伸,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是馬克思主義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提出的共產黨人的奮鬥目標,要堅持這一理想並為之終生奮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對發展中國家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產黨執政規律的科學認識,也是中國共產黨人歷經曲折、艱苦探索得到的寶貴結論。正是這一信念,使得我們國家在短短30年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堅持這一信念,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信仰的堅定源於理論的清醒。忠誠於黨,一定要認真工作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工作實踐。
而堅定立場是對黨忠誠的基本要求。政黨是為了實現政治主張和政治任務而建立的政治組織。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政治立場堅定是對黨員的基本要求,也是對組工幹部的基本要求。
作為一位黨務工作者,如何做到模範帶頭作用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我認為要在工作中發揮表率作用,認真勤奮學習;緊密聯繫工作實際,切實關心群眾利益;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與同志們共同進步。《忠誠與背叛》通過真實可信的歷史故事、豐富生動的電影畫面,展現了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楊匏安等紀檢戰線革命先驅,為忠於黨的事業、維護黨的純潔性,大義凜然、視死如歸、英勇果敢的光輝形象。現在我們黨正進入一個更加輝煌的歷史發展時期,我們路政事業正處在一個新的歷史發展起點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個歷史重任自然就落到我們廣大黨員幹部的肩上。「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我們一定要切實增強使命感,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幹事創業的工作作風,為我們江西路政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努力奮鬥!願我們最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永遠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