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驢得水觀後感

2023-08-11 04:12:08

  這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主要有三點,精妙絕倫的編劇,絲絲緊扣的劇情和演員的精彩演繹。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20xx年驢得水觀後感一:

  從電影形式上來看,他更像是一部話劇,誇張的人物表情,簡單和快速切換的舞臺布景,和因為沒有旁白而演員的對話特別多的臺詞,就像是把一部立體的舞臺劇放在了二維的影院屏幕上;從市場營銷上看,各大中文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上,也沒有大肆的宣揚這部電影,把這部電影推倒風口上,而是在上映幾天後,人們偶然知道了這部電影,然後打開影院購票信息一看,喔,排片率還蠻高的,我猜測是各大院線經理相信開心麻花的實力,也由於《夏洛特煩惱》的成功,而給《驢得水》這麼高的排片率。

  至於票房,電影分析等,就不在研究和調查了,自己畢竟要寫的是觀後感,而不是影評。我認為,任何一部電影最重要的是故事要講的好,編劇是最重要的,故事的走向貫穿著整部電影的劇情,劇情的變化使觀眾的代入或者聯想,從而達到與觀眾共情或者觀影后給觀眾帶來啟發。《驢得水》這部電影的故事給我帶來了一些感受和啟發,這些感受或許我現在的這個年齡階段似乎體會的不是那麼深刻,但在這現實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其實遠比電影本身精彩的多。

  我最喜歡的張一曼,老裴給她表白後她告訴老裴,自己好不容易跑到一個沒人管的地方,就是想要過放蕩和舒爽的生活,誰說了這輩子一定要找個男人一起過,自己的雙腿就只為這一個男人打開的?我就想過淫亂和放蕩的生活有什麼錯。張一曼揮灑著剝完大蒜的外皮,撒向天空,呼喊著下雪啦,下雪啦,活的自由又開心。銅匠的老婆找上門來,張一曼為了趕走銅匠,就給銅匠說,你就是個牲口!關於這一點,說的堅決而又徹底,像極了在現代都市中那些灑脫而又飄逸的白骨精。

  整部電影,由於劇情的轉變,每個人都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而每個人都是所謂的「知識份子」,知道無數的詩歌、歷史、堅定的人物形象和不屈的知識份子形象,而正是由於大家都是知識份子,在陷入一個利益集團之後,為了滿足各自的利益或者是面對強權的壓迫,人物的行為和語言開始發生了轉變。當然我無法得知當某個人的語言和行為發生轉變的時候,他的思想是不是也發生了轉變,就像我們永遠無法知道別人在想什麼一樣,我們無從得知,人性到底是什麼樣子的,那絕對不是用幾個句子或者幾個詞就可以論證出來的。

  我從這部電影中得到一個非常直觀的感受:如果我無法靠自己個人的才華或者能力賺的金錢來滿足自己的物慾生活,而是需要靠某個組織或者某個團體,來謀取自己的物慾,那麼就會永遠逃不脫:有知識的害怕有錢的,有錢的害怕有權的,有權的害怕給錢的。我並不會把我逃不脫的這三點定義為「人性」,因為「人性」這麼龐大的話題,哪是我所能用幾句話就可以論證的了得。

  很多人都不願意談錢,我身邊還有一些朋友同齡的90後朋友都還可笑的覺得自己還很年輕。仔細一想,自己畢業這三年所面臨的巨大問題依然一個都沒有解決,買房、買車、結婚。三件大事依然還是零!雖然這三年來,我的性格和能力以及思考和觀念都發生了變化和升級,可是一談到「錢」,依然空無一物。《驢得水》這部電影中,讓我感受很深的一點也在於此處,如果有一個機會可以讓自己的工資提升400倍,但要滿足這個機會必須要說一個慌,然後要承擔起這個慌被敗露之後的風險,你會做嗎?

  這四位教師做了,這四位知識份子,為了得到滿足於自己工資400倍的金錢,把一名銅匠打造成一個知識份子形象,最後,也是被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這個形象所毀,像極了無數貪汙腐敗的場景和一切套機取巧的真相。可是,現實當中呢?如果一個普通人,想要靠自己的工資在一線城市買房?可能嗎?想要靠工資獲得某一份安全感?可能嗎?想必大多數人都會走向那條道路,因為有錢,有資產的生活,才是一切安定的基礎。

  電影看到最後,銅匠的老婆跑出來,你以為是發生了一場喜劇般的鬧劇,卻發現整部電影中始終沒有變的是銅匠的老婆,這個滿臉髮油到處是痘,蠻橫不講理的非知識份子。別人罵銅匠是牲口的時候,她回罵到,你們才是牲口;別人用槍指著銅匠的時候,她跑出來搶奪槍枝,從頭到尾只有她始終沒有變。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哪裡會有願意一直活得滿臉是油到處是痘呢?

  最後,這部電影之所以給我某一種特別深的感受,也是因為,當你看過很多電影之後,你成為一名電影愛好者,你願意接受所以形式的電影,在生活中,你或許會突然停駐下來,發現這裡是不是之前某一部電影中的鏡頭,你會突然從現實中抽離出來,沉駐與其中,像是在尋找著自己一直在尋找的某種東西,但回過神來,你又必須於現實的生活當中,一切如夢幻泡影,一次又一次的打起精神來,尋找你想要的生活,尋找你喜歡的人,賺更多的錢,創造更多的愉悅。

  感慨了,結合這部電影和自己的經歷,發出一種反思。

  20xx年驢得水觀後感二:

  看完全片,會得出一個有趣的結論:知識分子怕有知識的流氓,有知識的流氓怕沒知識的權力,沒知識的權力怕有錢有勢的外國人。而知識分子也好、流氓知識分子也罷,外加權力,都是一群大大小小的騙子。哦,對了,得加上一句:在萬惡的國民黨統治時期,他們上上下下都是一幫騙子,以欺詐為能。可以說,《驢得水》的嘲諷已經超越了《圍城》,不單是揭示知識分子的虛偽,而是直指知識分子的無恥和卑汙。

  裡面有句臺詞簡直讓我笑爆了:「......我這也是沒有辦法,他們有槍啊!我現在忍辱負重,先打入到他們內部,等有一天我......」

  《驢得水》裡唯一一個完整的人的形象,就是全片的女主角。在我印象裡,最近二十年來,在文藝作品裡敢於直稱「我知道我淫蕩,但是我喜歡這樣」的人,除了《遺情書》的作者木子美(又稱:不加V)之外,就只有《驢得水》裡的女主角了。這樣的角色讓人非常感動,她就像是個天真的孩子,這是為了好玩而活在這個世界上。去到如此偏遠窮困之地,只是因為「不想有人管我」。發生利益衝突的時候,她也總是能最先讓出她的那一份來,和男性的假仗義不同,她如此說,也真的如此做。

  全片最悲劇的人物也就是她。她所認同、所仰賴的群體,並沒有保護她。相反的,因為她沒有多少物慾,也更容易自我犧牲,所以她被自己人推出來當做祭品犧牲掉。一個人想做一個完整的人,而不是一條狗,於是她被狗給幹掉了,這就是《驢得水》看後最為黑暗,最為窒息,也最讓人絕望的地方。

  今天題圖之下的這首《我要你》,就是《驢得水》女主角在影片中演唱的歌曲。甜美極了,優美極了,希望你喜歡。

  20xx年驢得水觀後感三:

  如果電影《驢得水》真有題圖裡的這一幕,而不是在最終版裡剪掉了,那麼甚至可以說它是《讓子彈飛2》,荒誕有餘,魔幻不足;如果題圖裡穿西裝打領結的這個角色有一個確定的結局,而不是現在這樣沒有交代,那麼它就是另外一部《鬼子來了》,有斯土,乃有斯民。

  因為是開心麻花團隊的作品,又因為之前有《夏洛特煩惱》,很多人大概會誤以為《驢得水》也是拍給大眾看的合家歡喜劇電影。這話對前半場來說成立,但是看到後半場大概笑著笑著就會哭出聲來,這時候才意識到《驢得水》是部徹頭徹尾的悲劇。看到生活在惡作劇的時候,人人都會大笑。當惡作劇變成惡意的時候,每一耳光都像打在自己臉上,就再沒有人能笑得出來了。

  《驢得水》話密,一句趕著一句,一句頂著另一句,基本沒鏡頭什麼事。話劇改電影就是這樣,忍不住的話癆,忍不住地大叫,忍不住地手腳抽搐,那都是演話劇落下的病根---舞臺上沒那麼多麥克風,聲音不大的話,觀眾聽不見對白;動作不誇張的話,後排的觀眾根本看不見演員在幹什麼。「這是電影麼?這就是攝像機拍的話劇!」,有一種聲音說道。我倒覺得像不像電影不重要。故事講不好,再像電影也沒有人會討論這一點;故事講得好,再不像電影也算是一種另類風格。

  要我說,《驢得水》就是一部拍給知識分子看的電影。沒什麼不好意思承認的,話劇這些年從來就不是大眾文藝。一部話劇要能活下來,要麼撩撥知識分子,要麼撩撥文藝青年。《蔣公的面子》不就是從撩撥知識分子開始的麼?《戀愛的犀牛》到今天不還在撩撥文藝青年麼?在撩撥知識分子這件事情上,《驢得水》幹得可謂是惡毒已極:

  一幫立志於改變農村,改造農民的知識分子,從頭到尾都在為了吃空餉而絞盡腦汁。電影裡沒有一個學生出現,無論是一開始的6個學生,還是最後號稱的147個學生,從來沒有一個。只有四頭知識分子,從頭撕咬到最後,這是從理想主義層面對知識分子的打擊。

  四頭知識分子為了利益,時而彼此苟合,時而彼此撕咬。遇見弱勢人群的時候,威脅、哄騙、睡服、利誘,無所不用其極,用知識和智慧去玩弄對方,把對方耍得團團亂轉;等到遇見真正的強權的時候,理想主義者開始講顧全大局,認清現實了;一士之諤諤不如一槍之威,強項令瞬間變成磕頭蟲。犧牲一切可以犧牲的人,成全一切可以成全的自己,這是從性格層面對知識分子的打擊。

  最精彩的莫過於教育本身了。四頭知識分子如同給混沌開七竅,把一個璞玉一般的農民打造成了一個知識分子。而知識所帶來的結果,是揭開了內心惡魔上的重重封條,釋放出全片最為混蛋、最為人渣的一個人物。這是從根上打擊知識分子,沒見過比這個更惡毒的事情了。好好的一個人,擺知識分子所賜,活活給教育成了一個惡魔。原本他即便為惡也還有限,但是有了知識之後,連他的教授者都被他控制乃至消滅了。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