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眾裡尋你,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2023-08-10 21:30:10 1

  「孝」在現代兒童眼裡來說,是一種回報,是對父母的一種愛。是在自己心中樹立一個美好的期望;回報父母,孝敬父母。是以後、長大後的行動,付出。

  20xx眾裡尋你,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一:

  向小康:給媽媽當「媽媽」

  媽媽患間歇性精神分裂症,爸爸打零工養家,12歲的湖南女孩向小康努力打理整個家。切菜割手、背重物摔跤…她磕磕碰碰中學會各種家務,再累也無怨。給媽媽扎辮子、講故事、買禮物…她成媽媽的「小媽媽」。媽媽發病時,她一遍遍深情呼喚;媽媽病情穩定時,她給媽媽唱歌,陪媽媽看電視,給媽媽講學校的開心事,用樂觀的態度撐起整個家。

  遲凱琳:和繼母共同撐起家

  母親去世,父親因車禍殘疾,姐姐失明,奶奶患癌爺爺癱瘓…遼寧13歲女孩遲凱琳沒絕望,幫繼母擔起家。上學、做飯、餵豬、給爸爸和爺爺洗腳…忙碌的她為減輕繼母負擔還主動照顧3歲弟弟。遲凱琳說自己有個願望,想長大後當個醫生,讓這個世界少些病痛。

  周蕊:約定陪伴「漸凍人」舅舅

  父母離異母親在外打工,父親般的舅舅又患「漸凍症」,四川14歲女孩周蕊沒絕望,並鼓勵舅舅堅強。周末從學校趕回家做家務、幫舅舅康復訓練、送外賣掙錢…她再累無怨。舅舅生日時,她約定會永遠陪伴舅舅。省錢給舅舅買了電腦,找到一個專為「漸凍人」提供幫助平臺,周蕊的陪伴,讓舅舅越來越樂觀。

  田應志:遇事一起扛才是家人

  哥哥患癲癇還有手腳殘疾,家中為給哥哥治病欠下債,為還債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貴州17歲男孩田應志獨自照顧哥哥、妹妹和93歲的奶奶。上學、種田、做飯…他一人扛起家並以優異成績考上重點高中!他說遇事一起扛才是家人!

  李佳:讓母親身上流我的血

  母親患白血病,需要做骨髓移植卻因是「熊貓血」難找配型,得知父母與孩子配型成功機率大,15歲的四川女孩李佳決定為母捐髓。捐髓需體重與母親接近,她努力增肥,早餐炸土豆晚上加餐,3個月吃胖20斤。配型成功後,母親卻因病痛折磨體重減輕,她又開始減肥!她說,想讓母親身上流自己的血!

  曹胤鵬:捐出骨髓救父親

  為救患白血病的父親,江蘇8歲男孩曹胤鵬決定為父親捐獻骨髓。為達到捐獻要求,他兩個月裡讓自己體重增加了20斤!在父親治病過程中,他既照顧父親,又安慰母親,成了整個家的支柱。最近骨髓移植手術完成,父親得救了!

  任芳芳:用堅強笑對逆境

  家在汶川地震中成廢墟、爺爺去世、媽媽出走、爸爸在外打工…四川13歲女孩任芳芳獨自照顧奶奶。陪奶奶下地幹活、幫做家務、走30多裡山路為奶奶買藥…任芳芳努力張羅整個家,無論多難,都堅強笑對。

  張釗:要替父盡孝

  父親去世,母親遠走,爺爺奶奶患病,13歲的陝西男孩張釗成家中頂梁柱。拜老中醫為師學辨識草藥、艾灸、拔罐…他成「小郎中」,不僅能幫護理爺爺奶奶,還去挖草藥賣錢。他說,自己要代替父親向爺爺奶奶盡孝!

  餘雖:堅持不放棄就能做到

  母親去世父親住院,貴州13歲女孩餘雖包下家務農活,還要照顧弟弟妹妹。背著弟弟妹妹上學,她書包裡裝著書、尿布、換洗衣褲。邊哄弟弟妹妹邊上課,成績依舊名列前茅,,她說無論多難,堅持不放棄就能做到!

  姜沅昊:用孝心守護外婆

  外婆臥病在床,外公身體也不好,父母都在外,河北11歲男孩姜沅昊擔起照顧外婆重擔。給外婆餵飯、翻身、按摩…他再累無怨。每天彈鋼琴錄視頻給外婆聽,希望音樂給外婆帶去快樂,姜沅昊說,他想憑自己的力量守護外婆!

  20xx眾裡尋你,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二:

  昨晚上我們全家一起流著眼淚看完中央電視臺《20xx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來自吉林的王丹、來自河南的張俊兄弟、來自內蒙古的梁蓉、來自甘肅的梁維月、來自天津的許卓婧、來自遼寧的鐘嶽峰、來自湖南的遊柘楠、來自安徽的袁德旗、來自湖南的向娜、來自黑龍江的吳金棋共10名少年獲評度「最美孝心少年」。同時,徐煜岑、馬永恩、劉巧紅、趙珊珊、王醇營、朱梅瑞、趙春龍、祁文博、國大海、陳迦南、郭傑、李秋鵬、李鴻昆、金旭、熊豐財(再核)、劉姿美、塗樺、解洪義、孫玥、孫陽、孫星、馬佩瑤、馬小龍共23名少年獲評度「特別關注孝心少年」。

  在我觀看完《20xx最美孝心少年》後,有一種名為「感動」的東西,佔據了我的整個心房。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十個名字猶如十朵花,綻放在我的心間。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足以讓我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頒獎典禮以歌舞《眾裡尋你》開場。隨著悠揚純真的旋律,10名度「最美孝心少年」登上了頒獎舞臺,接受來自全社會的致敬與禮讚。典禮以「聚焦愛親孝親故事、放大榜樣力量、培育傳統美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摒棄繁雜奢華,厲行節儉務實,通過現場多機位的有機調度、多塊大屏的互動與聯動展示,收到了不同於以往的衝擊力與收視效果。在頒獎環節,以人物專題短片介紹「最美孝心少年」事跡,以掌聲伴隨少年們入場。邀請著名劇作家、詞作家閻肅,著名表演藝術家呂中、航天英雄楊利偉以及「最美孝心少年」親人、

  社會愛心人士擔任頒獎人,並由主持人白巖松、歐陽夏丹以現場訪談開掘「最美孝心少年」為家庭分憂解難的感人故事和未來願望。

  典禮對各地「孝心少年」生活的真實記錄,生動反映了「孝心少年」們最真實的生活、最真摯的情感,以及他們最質樸的心聲。正是這樣的堅持與真誠,使節目中呈現出了一個個好少年真實感人的孝心事跡。在短片中,觀眾看到了自己患有先天性血管瘤卻要每天照顧患病媽媽的5歲女孩;看到用拾撿的廢棄材料為高位截癱的爸爸製作電腦架,幫助他開網店創業的陽光大男孩;看到了自己曾面對死亡卻與患病的母親不離不棄,夢想20年後成為一名廚師的堅強小姑娘;還看到了用勤奮撫慰重病的母親,用堅強安慰失去親人的父親,用琴聲延續著中華民族上千年孝行天下傳統美德的提琴女孩„„在鏡頭下,觀眾聽到了孩子們發自心底、令人震撼的話語「奶奶,我來替爸爸養活你!」「我想長大,但不想變成一個大人,因為變成一個大人,媽媽就老了」、「爸爸對於我來說就是半條命吧」

  看完這個節目,我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我想:他們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證明了什麼是孝心。相比之下,我自愧弗如。父母養育了我,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愛,我不僅要感恩,還要用實際行動去報答他們。今後我一定會好好地學習,關心父母,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他們,也成為一個最美孝心少年。

  孝——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身為炎黃子孫,就該懂得——百善孝為先。從這一秒開始:讓我們一起用愛,填滿世界;用行動,孝順父母吧。孩子們,你們為我們全中國人敲醒了警鐘。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而傷心悔恨呀!

  20xx眾裡尋你,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三:

  周五晚上8:00觀看了中央少兒播出的《最美孝心少年》。

  「孝」在現代兒童眼裡來說,是一種回報,是對父母的一種愛。是在自己心中樹立一個美好的期望;回報父母,孝敬父母。是以後、長大後的行動,付出。但是,看完《最美孝心少年》,不得不心存敬佩。

  至今我的腦海裡還清晰地記著一個名字:路玉婷!

  路玉婷!路玉婷,她被中央電視臺《向幸福出發》欄目主辦的「身邊好人·溫暖中國」全國徵集推薦活動評選為「身邊好人」.

  路玉婷的父親很早就離開了她們到外地去了,她生活的家庭只有她、她媽媽和年近70歲的外婆。她小時候沒有條件上幼兒園、學前班,五歲開始就能幫媽媽做飯,甚至洗衣服。

  看到這個,心裡很不是滋味兒,她們這樣艱苦的生活環境,一般人怎麼會受得了呢?路玉婷平日裡要學習還要照料母親和外婆,周末為了自己的媽媽和支撐起家庭,她依然堅持上班,風裡來雨裡去,穿梭在城市裡給人送機票。

  她說,再苦再累都不怕,只要媽媽和外婆身體健康就很幸福!至到這裡,我眼睛裡的淚悄然落下,這種難得的精神是很難堅持的!

  她,路玉婷,15歲,15歲的她撐起一個家!向她學習百折不撓,孝敬父母這精神,難道不對嗎!?也衷心祝福路媽和路外婆身體健康,路玉婷學習進步,生活越來越美好!

更多熱門文章: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