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遊戲採訪(穿越太陽和月亮的青春之心)
2023-08-10 21:04:53 2
曉鹿
手記
餘順龍,一位商業和地產兩大公司的領軍人物,在全力以赴的工作中,時常牽掛著他的兄弟姐妹們;工作再忙,他也要定期與大家相聚,共敘昔日友情,共話今日豪情。
原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是知青,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理想是文藝。
在鮮花怒放的五月,餘總邀請大家5月8日再度相會。當餘總的知青好友鍾鑫培先生打我電話轉達餘總的邀請時,我感到自己不是知青,怕會打擾餘總,一時有點猶豫。鍾老師熱情地說:「三年前,你見過餘總的呀,來參加吧!」
果然,那天見到餘總,他和三年前一樣健談,手機裡還保存著那次我即興朗誦的詩,啊,連當時的合影還在。
這讓我很是感動,心想,餘總對初次見面的陌生者都能記得,對他的知青好友們定是更加親密無間,是的,我記起來了,那年餘總正在考慮扶持一位實力歌手的獨唱音樂會。餘總就是這樣鍾情於藝術,從小喜愛文藝的他,在農場的鍛鍊中,激發了更多的文藝才情,唱歌、寫詩、朗誦,樣樣在行,給艱苦的農場生活增添了絢麗的青春氣息,並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將這種氣息融入到他的企業家精神中。
1
商場如同戰場,職場競爭猶酣,然而,餘順龍先生在發掘商業機會、探索商業模式的艱苦過程中,始終不忘企業文化建設應有的格局和定位,以他卓越的領導才能和藝術才華,造就了具有實力和發展前途的好公司。對於取得的輝煌業績,餘總真切地感謝當年農場激情燃燒的歲月。
和餘順龍先生一起在農場天地裡摸爬滾打的鐘鑫培先生、陳國英女士也頗有感慨。他們的知青情懷,也深深打動了前來聚會的周文莉女士、潘旭川先生、黎明先生。
在這熾烈的知青情結中,多想傾聽他們的心聲啊!我首先向餘總遞上了話筒。
曉鹿:餘總您好!今天很榮幸,您把大家聚集到一起,其中有幾位是您當年的知青朋友。知青這段生活肯定帶給你們非常深刻的印象,艱苦的知青歲月,是您人生的寶貴財富之一嗎?
餘順龍:是的,上個世紀70年代,我和在座的幾位朋友一起,到崇明前哨農場戰天鬥地,接受大家的幫助和教育。農場的艱苦生活對自己今後的工作和人生非常有幫助,尤其我們是有自己追求和理想的一代人。那時我們業餘時間喜歡寫詩歌、寫歌詞、寫小說,朗誦自己的作品,積極參加文藝演出活動,積累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回到上海以後,我走上了領導幹部崗位,在抓主業的同時,憑藉農場生活的寶貴經歷和文藝實踐,重視企業文化宣傳,有效提升了企業的凝聚力。我感謝農場生活對我們打造企業文化所給予的幫助,所以我非常懷念當年的火紅年代和我們的青春時代,特別要感謝農場的文化生活和文藝活動!
曉鹿:餘總說得很好,從中讓我們領悟,艱苦的生活給人磨練,這種磨練助力餘總投身改革開放大潮,取得了事業的功成名就。在這方面,餘總肯定也有很多心得體會和寶貴經驗吧?
餘順龍:確實是做出了一些應有的貢獻,主要是各級領導的關懷、同事們的支持以及各界朋友的幫助,對我所處的工作環境、工作經歷、企業發展,都有非常大的影響。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黨的好政策給我們的企業插上了向前飛奔的翅膀,助推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向更高的奮鬥目標發展。在企業頗具規模以後,我們更多的是想要打造企業的文化基石,深厚企業的文化底蘊,一代接一代地重視、建設和發展好企業文化。
曉鹿:當年的知青是朝氣蓬勃、青春煥發的一代。如今進入了新世紀、新時代,隨著逐漸年長,大家也說,現在進入了後知青時代。聽了餘總的介紹,感到您在後知青時代繼續大幹快上,有很多理想和抱負,青春是可以長長久久的。
餘順龍:對,我們的企業已做到相當程度,成為500強企業,名列上海第三位,我感到很滿意。企業轉型很成功,步入了良性發展的快車道,更需要我們這一代人搞好文化建設,永葆藝術青春。為此,我們的集團凝聚著一支藝術家隊伍,其中有周文莉老師創建的海花藝術團,融合了旗袍文化、國標舞文化和詩詞、歌曲等藝術門類,培養了一批舞蹈愛好者、詩詞愛好者和歌唱家隊伍,在國內的影響日益深遠,我們的影視文化等項目都在不斷地推動中。我們決心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文化道路。
曉鹿:在後知青時代,餘總一定能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再創新的輝煌!
2
在餘總召集的聚會中,我見到了餘順龍先生談到的海花藝術團創始人周文莉女士,她的娟秀容貌、婀娜身姿、知性氣質給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周文莉領銜的海花藝術團的成功,也是餘總致力於企業文化建設的豐碩成果之一。
這位從16歲花季的少女時代就發表了第一首詩歌起,又在國標舞比賽中屢屢獲獎的周文莉女士,我驚嘆,她的美麗和才華為何如此渾然天成?
我採訪了周文莉(如水)這位活躍於當今的詩人、詞作家、上海海花藝術團創始人、上海市國標舞協會副秘書長、上海音樂家協會音樂文學專業委員會會員、蘇州江南織匠旗袍城形象大使、蘇州領先江南名媛文化藝術薈藝術總監。
周文莉女士的作品在音樂家協會的《歌曲》雜誌、《永恆的豐碑》、《月亮情歌》、《心聲》歌刊、《當代詞人》、《詞壇》等雜誌刊登。
曉鹿:今天真是幸會我們周文莉老師,您是一位詩人,又有音樂和舞蹈的天賦。很想知道您從事寫作、特別是寫詩方面等這麼多藝術才華的動力來自何方?
周文莉:曉鹿老師,我也很榮幸今天能夠遇見您。因為我從小就喜愛詩歌,我16歲發表了第一篇處女詩作。在這以後,我深感詩歌真的是我休閒放鬆的最佳業餘愛好。這些年我也一直在構思寫作,這些作品都來自於生活,也有很多親朋好友給我的靈感。在我從事國標舞教學中,我將自己的詩和國標舞結合起來,創作了國標舞的歌曲。我從小喜歡旗袍,2018年起我擔任蘇州江南織匠旗袍城的形象大使後,我的作品又和旗袍結了緣,我寫了一些旗袍走秀的新作品。在我的音樂會上,我把國標舞、旗袍、詩詞三者結合起來,在文藝樣式上創新突破,我感到非常高興!在有這麼多文藝愛好的過程中,我結識了很多詩詞愛好者、國標舞愛好者,還有旗袍愛好者,大家為了共同的愛好而來,在自己喜歡的地方,和喜歡的人一起,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感到這是非常美好的時刻。
曉鹿:周老師講得非常好!現在早已進入新世紀,我們的周文莉老師還是保持了如此美麗動人的形象,作為旗袍大使、美的化身,給兄弟姐妹們談談怎樣永葆青春和美好心情的良方吧。
周文莉:我覺得一個人的愛好非常重要,無論是老年人還是青年人,在工作和生活之餘應該有自己的愛好。年輕人在工作的壓力面前,也要保持業餘愛好,比如跳國標舞,兼具體育和舞蹈,可以得到形體上很好的保養,保持挺拔的姿態。我們也能以舞交友,給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大的幫助。已走過上百年歷史的旗袍,是我們的國粹,特別是南方蘇州的旗袍十分典雅。女士們穿上旗袍後就會注意自己的站姿、形體和儀態,是內外兼修的重要環節。詩詞也對我們內在的修養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們不僅要注意自己的外表美,更要注重內在修養,要多看書,多學習詩詞等中國的古老文化。我相信,這些使我們老年朋友和青年朋友都能得到精神的升華。我一直希望自己通過這些愛好來不斷地完善和充實自己。
3
聽了海花藝術團創始人周文莉老師的真摯感言,我要衷心祝賀餘總在企業文化建設上的斐然成就!我想,作為當年和餘順龍先生一起在農場奉獻青春的鐘鑫培老師,此時此刻一定也會為好朋友而興高採烈的!
鍾鑫培先生是一位在影視界奮鬥了三十多年的資深影視演員,在許多影視劇中飾演了重要角色,塑造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任弼時的光輝形象。或許您會好奇,原是農場知青的鐘鑫培老師,是如何走上影視演員道路的呢?感恩的鐘老師,感謝父母從小的養育,感謝發掘他、栽培他的前輩伯樂,唯獨沒有說到他的表演天賦。然而,鍾鑫培老師同樣感謝當年在農場文藝小分隊的人生經歷為他從事表演藝術而確立的基礎。鍾老師的人生感悟是,知青生活培養了努力奮鬥的精神。
曉鹿:祝賀鍾老師,您一直在影視劇裡煥發青春。今天您和餘總等當年的知青相會,又重拾了青春之夢,為你們的相會而高興!
鍾鑫培:是的,我也曾是一名農場知青,今天和餘總以及大家在一起,我感到非常高興!在這氣氛中,我首先想到了一路走來我要感謝的人,我要感謝我的老師,感謝我的爸爸媽媽,感謝我的製片人、導演以及幫助過我的各位老師!由於他們我才能堅持到現在。算起來我在影視界已有三十多年,其間很多人叫我去做生意,以前我也做過生意的。後來我想,做一件喜愛的事情就要一直愛好下去,「愛好」這兩個字不是說說的,一定要用行動來做的,就是要從頭至尾、自始至終做好喜愛的事,所以我從未離開過影視界。我認識到,從事演員職業,做好兩件事非常重要,一個是人品,一個是演技,要不斷地努力和修煉。人品方面,要演好戲,就要把人做好,這是最重要的。就是在交友過程中,真誠面對每一個人,多學習別人的長處,這樣才能高興地演戲、真實地演戲。在演技方面,我遇到了很多製片人和導演,他們對我演技的提高給予了很大的幫助。我也難忘那時在農場,就派我們文藝骨幹到上海戲劇學院參加輪訓,儘管只有三個月,但學習的舞臺表演基本功,為今後的影視劇表演打下了基礎。
回到上海後,我參加了上海大世界滑稽劇團,還考上了上海市工人文化宮話劇隊,這兩個藝術實踐,給了我更多的學習機會。滑稽劇團和話劇隊裡強手如林,專業性強。滑稽戲我是向黃永生老師學習的,我的上海說唱被劇團看中了,黃永生老師也幫我推薦,我演了很多滑稽戲。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宮也參演了《黨的女兒》、《三月三》等很多話劇,進一步堅實了我的表演基礎。因為拍攝影視劇的現場就如同是一個戰場,燈光一亮,導演和各個部門都準備好了,一旦開拍,假如說你表演不自然,或者臺詞不行的話,那麼,今天勉強演了,明天就沒人找你了。可見,紮實的演技是很重要的,我在這方面對自己要求很嚴,就是多看人家演的戲,我在家裡可以看很多電視劇和電影,吸取別人的寶貴經驗,這樣才能得到提高。
曉鹿老師,我最高興的是,我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能遇到很多好老師,包括在農場我遇到了張國偉老師,張老師是我們農場文工團的一位主演,是他到我們前哨農場空氣壓縮廠挑選農場匯演節目,看我們演出時選中了我,使我成了農場文藝小分隊的成員。我要感謝人生旅途中幫助過我的許多伯樂,您們是我最崇敬的老師!
曉鹿:鍾老師還是像年輕時一樣,繼續在演藝事業上奮鬥。
鍾鑫培:曉鹿老師,我雖然年齡大了,但我心裡仍感覺很年輕。其實演戲並沒有年輕和年老之分,因為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中的人們有老有小,很多情節、很多人物也是需要有老年人來演的。我現在演男一號的父親和嶽父,或者女一號的父親和公公等形象多一些。我一生中演了很多戲,有正面角色,也有反面角色,正面角色演得多一些,一演反面角色,很多人都講,我有很大的突破。但找我演反面角色的確實不多。
曉鹿:我們鍾老師形象比較正,而且您演人到中年也完全可以。
鍾鑫培:謝謝!我特別幸運的是,我和長城影視公司的趙總有緣,成為好朋友,他給了我很多演戲的機會,我非常感謝他!通過自己的努力,還有趙總的幫助,我飾演了無產階級革命家任弼時,這是我表演上的很大突破,我和唐國強、孫維民、王伍福等演員共同出演後,人們都說我的演技更進了一步。
略有遺憾的是,我很想這輩子扮演偉人孫中山先生,一個難得的機會,影視界人士看見我,覺得我很像孫中山,結果引薦給香港導演陳可辛,得到了陳可辛導演的認同。但沒想到,他們最後也沒定我,而是確定了張涵予。為了飾演孫中山,我花了半年功夫,觀看孫中山先生的演講視頻,揣摩他的演講語言、動作、姿勢等,最後這一願望沒有實現,那也沒有關係,至少我心裡想著要演一位偉人並且努力爭取了。
曉鹿:好的角色總是等待著有準備的人,鍾老師一直在做這樣的準備。我相信,您以後一定能飾演更多光彩奪目的角色。祝賀我們的鐘老師!
4
聽了鍾鑫培老師對扮演偉人孫中山先生的強烈渴望,我們大家都很理解鍾老師的心情,餘順龍總經理更是一言九鼎:「我以後幫助你實現扮演孫中山的願望!」大家以熱烈的掌聲,祝願鍾鑫培老師的願望早日實現!更以熱烈的掌聲讚美這份亙古不變的知青情誼!
這樣的一種情懷,相信美麗的陳國英女士一定更能領悟。陳國英老師當年也是前哨農場的知青,她和餘順龍、鍾鑫培互相見證了他們屬於知青歲月的青春年華。如今,在服飾T臺上儀態萬方的陳國英老師表達了對「苦難是一所最好的大學」格言的深刻領悟。
曉鹿:陳國英老師,您也是當年的知青,在農場生活戰鬥過。
陳國英:我是76屆高中畢業生,1977年去農場,是被農場文藝小分隊的隊長招過去的。那時候,文藝小分隊已很成熟,我們小字輩加入後力量更強,演出內容豐富多彩。在農場職工挑大堤、加固堤壩的時候,在下雪天熱火朝天開河的時候,面對著十八九歲的同齡人,我們要在最前線進行文藝演出鼓勵大家,激勵他們的鬥志,讓他們堅強起來,與大自然拼搏,不懼艱苦生活的考驗。在我們為他們演出、鼓勵他們的同時,也磨練了自己的意志,使我們的性格各方面都得到了鍛鍊,年輕的我們更加堅強!
曉鹿:唱唱跳跳的文藝演出,能增強我們對生活的勇氣,也讓您在農場裡施展的文藝才華延續到了回城後的工作中,讓退休生活也更加多姿多彩。
陳國英:我從小就跳舞了,退休以後還想繼續跳,卻有點力不勝任,感到在服飾T臺上走貓步更適合我們。於是我就轉型成為了模特老師。在從事教學中,我把自己所有的經驗和體會都分享給我的姐妹們。我想,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從文革過來的,沒有得到藝術的薰陶,為此,我買了很多書,刻苦學習鑽研,提高教學水平,從各方面來提煉我們的老年朋友,使大家學到了知識、陶冶了情操。通過模特訓練,他(她)們更有自信心了,生活中也更堅強了。
曉鹿:當年的知青喜歡稱今天是後知青時代,對有一樣經歷的兄弟姐妹,您有哪些寶貴的建言?
陳國英:我們這一代人經歷了那麼多的大風大雨,如今步入晚霞之年,擁有美好的生活,我們應該快樂養老,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多參加旅遊活動,讓我們的心靈和身體都安寧健康。
5
潘旭川先生的到來,像一陣旋風,掀起了波瀾,我脫口而出:「又一位演員朋友!」其實我是第一次見到潘先生本人,但他在《舞林大會》《閃電星感動》中的金牌魔術師造型,早已深入千家萬戶。
潘先生也是鍾鑫培老師的好朋友,他在成為魔術大師以後,又和鍾老師一樣,踏入了影視圈,他那風流瀟灑的帥哥特質,在短短數年裡就塑造了神採各異的銀幕形象。然而,在潘先生的心頭,一直難以割捨對魔術的摯愛,在飯桌上他都要給大家露一手。我們近距離緊盯他的一招一式,確實看不出絲毫破綻,可見其深厚的魔術功底。
作為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潘旭川先生最大的心願是,能有一天在影視劇中扮演魔術師,誕生一位中國的卓別林,我們祝願潘先生心想事成!
曉鹿:潘老師身上充滿著藝術的智慧,您今天給我們表演的魔術,讓我們嘆為觀止。我很想知道,潘老師魔術的淵源從何而來,是從小家庭的薰陶嗎?
潘旭川:其實我年輕時最大的志向是做一名電影演員,後來陰差陽錯地成了一名魔術師。我有兩位老師,一位是上海雜技團副團長、國家一級演員周良鐵老師,還有一位是著名民間戲法大師、也是中國穆派第三代傳人趙偉老師,我是穆派的第四代傳人,所以我同時傳承了兩支魔術流派。我是60後的一代人,現在基本上不表演魔術了,但在傳承方面,我始終不忘初心,一直在傳承,而且可以說是不計報酬地傳承。近幾年我培養了一位大學生魔術比賽冠軍,還培養了一位國際少兒魔術比賽冠軍。在傳承教學之外,我以影視劇表演為主了,但我魔術的初心不改,有合適的好苗子,我還是會把我所有的魔術技藝和因子,繼續傳承下去的。
曉鹿:潘老師講得很好,不忘兩個初心,在進行魔術教學的同時,實現了從小喜歡當電影演員的願望,以天賦的條件和自身的努力,終於邁入了影視劇行業。
潘旭川:剛才和曉鹿老師也交流了,我們南方人通常平翹舌音不分,為了演好戲,我刻苦學習普通話。努力的目的不是為了成名成家、成為百萬富翁、賺多少錢,我唯一的要求是做一名好演員,不要對不起自己的這份職業。
曉鹿:潘老師還是這麼年輕,保持了青春的形象,這種狀態是如何保持的呢?
潘旭川:其實沒有什麼秘訣,正常飲食、正常休息、快樂生活,適時地鍛鍊身體,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這麼簡單。
6
20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一定熟悉黎明這位歌手。在這次聚會上,也有一位黎明參加,他不是來自我國香港,他是一早從家鄉安徽趕過來的。這位黎明先生說,他人生的黎明時分從五十歲以後開始。
曉鹿:黎明老師是安徽人,聽鍾老師說,您也是從事演員職業的?
黎明:我原來是老三屆的,因病一直沒有去農村,後來就在街道工廠集體企業工作,50歲之前默默無聞。可能心裡有所不甘吧,51歲時想去闖一闖,我去了深圳。因之前在家太太教我學習了國標舞,我想在深圳這塊改革開放的熱土上證實自己有沒有能力,就在舞廳教跳舞,又到香港教跳舞。後來偶爾有一個機會,有劇組在公園裡招聘群眾演員,我感覺挺好的,也是我很喜歡的,這樣就慢慢走上了影視演員道路,圓了自己的藝術夢。總的算起來,拍了200多部影視劇,但經典的也就是那幾部,比如《隋唐英雄》裡演大總管,《旗袍旗袍》裡演汪精衛,等等。
曉鹿:黎明老師也是與餘總打造的旗袍文化和國標舞文化有緣。
黎明:在沒有學跳舞之前,我耷拉著肩膀,說難聽的,就像麻蝦一樣。練了國標舞以後,覺得自己的形象也變了,自信力也增強了。所以我的體會是,練舞先要培養情操,有了情操再慢慢學習舞姿和技巧。要能吃苦,刻苦訓練,最後才能慢慢磨練出來。希望中老年朋友快樂健康地生活,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鍛鍊,跳舞啊,旅遊啊,玩啊,樂啊。咱們這一輩,到了這年齡,就是以樂為主,謝謝!
聽了兄弟姐妹們激情洋溢的暢談,著名企業家餘順龍先生思緒萬千,他對繼續搞好企業文化建設、弘揚老當益壯的精神更有信心。
餘總指出,我們這些熱愛文藝的曾經的年輕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要繼續走一條適合新時期中老年生活的路子來,進一步發揮企業家的作用。比如我們企業要加大對公益活動的支持,尤其是我們的旗袍、詩歌朗誦和國標舞活動,企業要加大這方面的投入。第二,設想為中老年人創辦文藝和體育學校,幫助喜歡體育鍛鍊和參加文藝活動的中老年人進行系統學習。第三,我們企業要繼續在西部地區進行文化扶貧活動,在四川已搞了一些項目。我們也希望和上海的有識之士、新聞界同仁包括曉鹿老師一起探討,怎樣繼續做好企業文化創新工作,讓更多的中老年人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養。
在聚會的良辰美景裡,周文莉老師告訴大家,她的詩集《月光如水》即將出版,周老師激動地朗誦了美麗詩篇《月光如水》,映射出每一位兄弟姐妹穿越太陽和月亮的青春之心:
打開月亮
一個藍色的月亮
如打開一顆心
一個夢想
我心如你
如那美好的夢想
我的一切如你
永遠地久天長
月亮如果真的代表我的心
我願永遠懸掛在你的天上
唱著亙古不變的愛
唱最藍色深夜裡
皎潔的月亮
……
完稿於2019年6月1日
作者:曉鹿 第一財經廣播資深主持人
《證券周刊》節目
每周日午後一點至二點
和每周日晚上十一點至十二點
在FM97.7第一財經廣播播出。
雙休日裡,翻開第一財經廣播《證券周刊》,
探尋投資路徑,領略財富真諦。
來吧,讓我們在財富之路上奔跑,
伴沿途風景,探未知人生。
作者:曉鹿 第一財經廣播資深主持人
編輯:倪娜、李昂
監製:王俊稷
聲明:本文系第一財經廣播微信公眾號獨家內容,轉載前請聯繫後臺授權。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第一財經廣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