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求學最靈驗的寺院之十方普覺寺
2023-07-08 09:13:39
中國的名山名寺遍布全國各地,代表了我國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寺廟文化的文化在我們生活中也隨處可見,莘莘學子在考試前祈福自己能有個好成績。那麼,本期的城市文化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中國十大求學最靈驗的寺院之十方普覺寺。
十方普覺寺
十方普覺寺,位於北京市西山北的壽牛山南麓、香山東側,距市區30公裡。該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壽安寺。以後歷代有廢有建,寺名也隨朝代變易有所更改。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後改名為普覺寺。由於唐代寺內就有檀木雕成的臥佛。後來元代又在寺內鑄造了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佛涅槃銅像,因此,一般人都把這座寺院叫作「臥佛寺」。
寺廟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原名「兜率寺」。「兜率」是梵文譯音,意為「妙足」、「知足」。1320年元英宗)繼位,在兜率寺的舊址上擴建。改名「昭孝寺」,後改「洪慶寺」。1321年鑄造了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涅磐銅像和12弟子的泥像。明正統八年(1443年)重建後改稱「壽安禪林」。成化十八年(1482年)改名「永安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修,改名十方普覺寺。
十方普覺寺是一個四面環山形如蓮花的幽靜之地。也是一個傳奇的地方,寺內有千年古蹟「神仙洞」,古人曾留下對聯「蜿蜒龍脊山吞月,磊砢雲根洞有天」。
神仙洞是燕京八景之一,古往今來,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睞,相傳呂洞賓在此坐化成仙,唐代鑑真和尚在此修行,明嘉靖年間工部尚書雷禮將軍題詞「神仙洞」。新中國成立後,時任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彭真曾來此視察,並指示神仙洞中鐘乳石經數十萬年才形成,建議有關部門加強保護。2003年7月,仙人洞名符其實地成為北京市昌平區文物保護單位,只是古寺原貌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