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讀後感
2023-08-03 01:42:03
篇一:黃帝內經讀後感 徐文兵
這本書是講中醫養生的。將黃帝內經裡的理論,運用到現代人的生活中。天地自然有一定的規律,經絡運行也有固定的規律,人們日常的活動需要遵循天地自然的規律,才能讓經絡正常運行,身體才會健康。有時身體不舒服並不一定需要吃藥或打針,而是通過調整日常活動和習慣,順應了自然規律,就會讓身體的自愈力治癒身體。除了這一點之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心情和價值觀,保持愉悅的心情,工作生活玩樂都適度,不過度耗費身體的元氣,不捨命追求什麼,自己能努力到什麼程度就什麼程度,盡力即可。生活也是要建立在「活給自己看」的基礎上,而不是跟別人對比中獲得快樂。自己能做到能得到的就是最適合自己的。還有幾個簡單的食療方子,和中醫養生的誤區。是一本很實用的中醫養生啟蒙書。
看了這本書,我明白了關於自己身體方面的一些問題。比如說,我嘴唇發紫是因為任脈有淤血不通暢;如果要喝茶最適合中國人的是全發酵茶,比如紅茶黑茶;精神上如果總是有問題那肯定是源自生理的原因,需要調養身體;吃飯不能吃的過飽因為會耗損精氣去消化食物;要想補腎,首先晚上要早睡, 11 點前睡著,需要戒甜食,和吃點有黏性的東西像糯米糕一類的食物;枸杞是催心火催欲的藥,不是補腎補肝的;搓耳朵要從下往上搓,可以補腎。
話說我打算試試裡面的食療方子,一個是姜棗茶, 12 顆棗 拇指大的姜切片,煮水常喝,可以暖胃。二是吃點核桃,要吃熟的,去皮的,撒點鹽,吃著很香,就能補腎。
篇二:黃帝內經讀後感
說是讀《黃帝內經》,可實際上自己並不是讀原文,而是看了北京厚樸堂堂主徐文兵老師在電視裡講《黃帝內經》的節目,然後又讀了幾本根據這個節目錄製下的《對話錄》,感到深受啟發。養生的文章有很多,道理大家都知道,我只能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幾點寫下,希望能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1。 順應天時,順應四季
生命是智慧的,人體充滿奧秘。古人認為,人在宇宙中,受各種自然因素的影響更大。年有四季,亙古不變,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敬畏天地,在應該的時節做應該的事情,不要違背上天的安排。我們順應它,就是使自己順應自然,與其和諧共振,「天人合一,盡享天年」。古人的智慧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今天仍然可以從中汲取能量。
2。 因人而宜,因時而宜
養生的方法有許多,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從中醫來講,人有五臟:肝肺脾胃腎,功能各不同;每個人生來先天不一,各人五臟也強弱不同。有的肝氣旺,有的腎氣足,保護好自己的「元氣」,並關注自身的變化,提高身體的敏感度,摸索與分析自己的「強」與「弱」,從而對症處理分別對待。
3。 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好好吃飯,要吃身體需要的飯,能「消」與「化」的飯。即使山珍海味,如果不能消化,也是白費,說不定還成為垃圾,還要勞累身體費心打掃;「五穀為養」,最好的飯就是家常飯。
好好睡覺,是到睡覺時就要睡,不能勉強自己的身體,委曲求全。某種意義上說,睡覺比吃飯還重要。現代社會的「燈紅酒綠」已使我們不能安時就寢,根本無法做到「日落而息」,但如果明白道理,就要強迫自己該放手時就放手。
4。 養心比養生更重要
養生重要,養心更重要。養心的方法有多種,但我自己體會,讀書與寫作也是讓我們的心靜下來的一種方法。不斷反省自己,修煉自己,提高自己的境界,更是使人靜心的方法之一。
5。 人生最完美的結局:無疾而終
常聽說老人離世時的種種痛苦,想到一個詞:「痛不欲生」。如果我們能夠免於大的疾病,健康地活到九十歲,是多麼大的福氣;而如果真能做到「無疾而終」,將是人生最好的謝幕。
讓我們從現在起攜手同行,一路唱著歌,向著這個終極目標前行。
篇三:《黃帝內經》讀後感
前陣子突然對易經,黃帝內經,難經和手診等感興趣,胡亂看了一通
什麼對人最重要,當然是身體健康了
現總結一下看黃帝內經的感受,我認為一般人只要知道以下幾點和一個圖就夠了,不要想成很神秘的。
1。 五行和陰陽是中醫的理論基礎
2。 均衡就是健康。陰陽平衡,冷要取暖熱要降溫,成年了就該結婚不好單身,晚上應該睡覺白天該運動等;營養要均衡,不能太足,也不能缺乏,以前是營養不良而得病的多,現在是營養過剩而得病的多;七情六慾,滿就洩,壓抑就出問題,過了也出問題,適可而止;體育鍛鍊有益身體,挖掘人體極限的所謂奧運比賽就過了,有損身體了;飽一頓餓一頓最傷身體,舉例如,今天吃1斤肥肉,而膽汁還按昨天的2兩肥肉的標準供應,腸胃就不適;明天你改吃1兩肥肉,而膽汁按今天的1斤肥肉量供應,多的膽汁只好存儲起來,經常如此,膽囊放不下,就壓縮,最後可能就結石了;一個部位太強,會打破平衡,影響上下,如金肺太強,不但克制腎水,而且反壓脾土了,人體器官相互關聯,一個出問題,會上下影響,繼續下去就連鎖反應了,如最初得某個病的人,而往往最後要其命的是另外一個病。
3。 五行相生相剋,具體看下圖
註:心肝腎脾肺是五臟,膽胃膀胱大小腸三焦是六腑
肝膽屬木,春季旺,青色食品補肝膽,酸味食品也有益肝膽,注意防風,肝膽旺易發怒等,其他類似。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我們怎麼來理解相生相剋的理論調理身體呢?還是拿肝木來說,春天時候,肝火易旺,由於木克土,春節如果多吃酸的,會讓肝火更旺,而傷脾胃,我們應該補弱勢的,多吃甜的,黃色食品,補脾胃,讓肝膽與脾胃平衡。其他由此類推。
相生為母子,如土是金的母,金是母的子;當有實症熱症,就得瀉/清子,當有虛症時,那就補其母;舉例,如果胃熱,肺是脾胃之子,那就清肺,如果肝虛,腎是肝之母,那就補腎。還有要記住:心肝肺宜清不宜補,脾腎宜補不宜清。
許多人,特別中老年人,一到冬天就開始藥補,對一般人來說,一定要找中醫確診自己虛實在哪裡,再決定補什麼,用什麼,不能瞎補,否則南轅北轍了。
健康的年輕人還是不要隨便補,最好作息正常,就餐規律就可以了。
總之,均衡的營養,平常的心態,適量的運動,正常的作息能保持我們一個均衡的身體,遠離失衡帶來的病痛。
最後建議一些年輕人,不要透支身體,讓其經常無所適從,尊重之,否則,一旦發瘋發狂就不聽你指揮了,最終會提前歸還的。
篇四:《黃帝內經》讀後感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病從口入」,飲食科學與否直接影響人類身體,影響人的壽命,所以清閒時間隨手拈來《黃帝內經》——祖國醫學之最早的一部經典著作,從中醫角度講述四季養生之精髓,與大家共享。
春季養陽養肝是關鍵。多吃甜少吃酸。韭菜炒蝦仁很補陽。補陽三將 蔥 韭菜 蒜。黃豆芽可延年益壽。結石缺鈣不能吃菠菜。每天梳頭一百下增加陽氣。五穀雜糧養肝。不可空腹吃蒜。濃茶和西紅柿預防口腔潰瘍。枸杞滋補肝腎。花生芝麻糊抗衰老。
夏季養心是健康長壽之道。排汗就是排毒。不可涼水衝腳以免風溼。舌頭淺紅,紅潤柔軟,運動經過,味覺靈敏,語言流利表示心臟功能良好。清火很重要,開心也養心。人參最養心。貼靠冰涼容易傷陽氣。多吃蔬菜水果,胡蘿蔔,花生,土豆,苦瓜,綠豆,豆腐,蓮藕,啤酒。夏天吃酸點幫助止汗,西紅柿,楊梅,山楂,少吃甜食。吃苦菜苦茶蒸發體內溼氣。多吃淡味,空心菜,冬瓜。血熱之人吃涼血食物,雪梨,苦瓜,苦菜,絲瓜,螃蟹,鴨肉,西瓜皮。補水吃冬瓜,黃瓜,絲瓜,苦瓜。殺菌吃蒜,洋蔥,韭菜,大蔥,香菜。夏天早餐吃的營養很重要。綠豆時間煮長點清熱解毒。起床後,早上10點,下午3·4點,晚上睡前都該喝水。實熱體制人吃蘋果,虛寒體制吃荔枝,西瓜,芒果,梨,香蕉。晚睡早起,沐浴刷牙。薰衣草驅蚊。吃大蒜過口服維生素B,產生蚊子不敢接近的氣味。蜂蜜,海帶,豆豉,酸奶,豆漿,鵪鶉蛋,鹽水預防夏季皮膚病。每天至少洗臉兩次,不要每天洗髮。水果:西瓜,草莓,楊梅,枇杷,水蜜桃,菠蘿,椰子,龍眼,芒果。蔬菜:黃瓜,苦瓜,番茄,茄子,空心菜,豆類,豆腐,白木耳,生薑,大蒜,辣椒,醋。
秋季養生:秋季養陰,食物遠離辛辣燥熱,吃滋陰潤肺的梨,番茄,蜂蜜以及乳品。 多去實在空氣清新的地方深呼吸鍛鍊,接近泥土,地氣,可以赤足接觸地氣。秋季易上火為陰虛體質,多吃黑木耳,芝麻,海參,鱉。秋季養肺,多進行深呼吸。笑也能增強肺活量。秋季多喝開水,淡茶,補充蛋白質,如雞蛋,魚肉,豆漿,牛奶,多吃養肺的蘿蔔,西紅柿,藕,梨。秋季少吃辛辣,多吃酸的食物,如蘋果,橄欖,石榴,柚子,枇杷,葡萄,捲心菜,菠菜有益潤肺。吃微甜的蜂蜜,芝麻,杏仁可以緩解秋燥。企圖少吃苦味的失誤,以免損害肺臟。企圖多吃白色失誤,如白蘿蔔,白菜,冬瓜,百合,銀耳,蓮藕,蓮子,白菜。胖的人多吃魚片和豆腐。菜花和西蘭花可以活血止咳,解毒抗癌,補肝益腎,最好先用熱水燙後再炒。把黃豆或者綠豆泡在水中生存豆芽,有益清熱姐夫,養生保健。秋天吃梨比吃藥補!多吃平性水果,如葡萄,菠菜,菠蘿,木瓜,蘋果,橙,芒果,李子。香蕉潤腸,降壓。棗,健脾,益氣,和中。蘋果可止洩,但腎炎,糖尿病少吃。橘子健脾開胃,溫肺止咳。秋季養生,喝烏龍茶,菊花茶,蘿蔔茶,銀耳茶比較好。菊花茶應選取又小又醜顏色泛黃的。做雞湯要冷水下鍋,八成熟放鹽。桶裝水應該晾一晾,等臭氧消散再喝…多吞口水能防止老年痴呆。吃好早餐是暖胃第一步。海帶,芝麻,木瓜,韭菜,竹筍,香蕉,杏仁,白蘿蔔,芹菜,菠菜,冬瓜,木耳。早上5到7點拉大便最好。男的要多吃海鮮,少吃辛辣…秋天運動微汗即止。辛辣食物少吃,避免上火。
冬季養生:冬季是養精蓄銳的季節,講究以藏為本,要儲藏脂肪來抵禦寒冷,要積累體能為來年做準備。冬季寒冷,容易損耗陽氣,所以冬季養腎很關鍵。養腎圍繞於一個「水」字。養腎也貴在運動,散步,慢跑,打球,做操,練拳舞劍,都是適合冬季鍛鍊的項目,鍛鍊完要及時換取汗溼的內衣,以防感冒。冬季要講究養陰和避寒,該滋陰就滋陰,要保持心情愉快,並且節制性生活,清心寡欲,以養陰精。冬天多曬太陽能夠調節情緒。冬天吃清淡滋陰的食物,水產類:帶魚,鯧魚,鱸魚,鯽魚,草魚,鰱魚,鱅魚,黃鱔,河蝦,海蝦,淡菜,海參;畜禽類:豬肉,羊肉,牛肉,雞鴨肉,豬肚等;雜糧類:糯米,高粱,大米,小米,燕麥;蔬菜類:韭菜,白蘿蔔,胡蘿蔔,土豆,南瓜,大白菜,山藥,甘藍,香菇,芹菜,菠菜,冬筍,辣椒,大頭菜,香菜,大蒜,生薑,洋蔥;黑類: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黑木耳,海帶,紫菜,烏雞;水果:香蕉,生梨,蘋果,大棗,桂圓;豆類:豆腐,豇豆,扁豆,黃豆。冬季少吃辛辣,適量吃點酸性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蘋果和橘子。冬季要注意喝湯,健康的人喝素湯或清淡的湯,體虛的人喝肉湯,如豬血湯,牛肉紅棗湯,羊肉湯,當歸烏雞湯。燉湯用砂鍋很不錯。禦寒時,一晚熱粥勝過冬季補藥。又醜又甜的水果冬季最支部,梨,甘蔗,蘋果,橘子,香蕉,山楂。冬季防內熱要喝點涼開水。冬季吃火鍋多吃素少吃葷不上火,少喝火鍋湯,吃火鍋掌握火候,碳酸飲料和果汁飲料比較適合吃火鍋。冬季養生秘訣,早睡晚起,定時午睡。睡前泡腳,可以防止感冒,鼻炎,哮喘,心絞痛等病。冬季養腎多吃山藥,芝麻和桑葚,尤其是山藥三陰並補,補肺,補腎,補脾。多吃板慄,胡桃,韭菜和蝦米補腎。冬季滋陰養顏多吃黃瓜,綠豆,蔬菜,西紅柿,百合。手腳冰涼要補陽氣,吃西洋參,芝麻,花生,洋蔥,辣椒,牛肉,羊肉,雞鴨魚,利用慢跑和快走改變血液循環。冬季吃涼拌菜可以替代一些運動量。
篇五:黃帝內經讀後感
1。 所謂聖人——能根據自己的自身特點做事,還能聽取別人的意見——古代的聖(聖)
2。 《大學》講至善;《中庸》講太過與不及,而所有的太過與不及即我們身體結構的太過與不及
3。 (肝)木生(心)火,肝不好了,我們的心就會煩亂,做事就容易急躁,假如我們的腎不好了,我們的思維能力就不夠
4。 拿破崙:人的身體結構即命運
5。 生命醫學是人類學中最高的學問
6。 中國的文化從醫入道和道以醫顯,意思就是你把醫學領悟了你就有可能領悟天下之道
7。 生命活力、領導力的詞彙——魄——肺神力——腎,魄力關係道本能的問題,是學不來的,是你的肺氣足不足,腎氣足不足的問題、精——腎,神——心、所謂精神是心腎相交。膽識——決斷力,膽氣的足不足、意——脾(主運化——關聯力能力強,即為意)志——腎,人體的運化能力和收藏能力的表現、聰明——腎開竅於耳肝開竅於目,聰明與否只要看你的肝腎的能力
8。 學習《黃帝內經》實際上向內看的能力
9。 西方社會主要是講認識自己,而我們中國主要是講天人合一,天下就是人身,所謂天人合一就是宇宙與人的和諧
10。 中國有一句話叫做:人身難得——關注自己的內心生活。佛法講我們現在的肉身是我們修行好多年之後才形成的;真法難聞——有緣才能聽到,我們要認真聽取,修自己的身,修自己的心;中國難生——生為中國人是非常難得的,只有中國是有這麼多的經典,我們要重視,只有中國有《黃帝內經》
11。 可以培養我們內在的洞察力,中國人對醫學有一種耳熟能詳的能力,也許我們自己不知道我們懂,但老百姓每天都在使用著這些東西,這叫:百姓日用而不知。我們每天都在用,但是其中的道理我們不知道。
12。 東為肝,南為心,西為肺,北為腎
13。 培養我們對天地自然的感悟:買東西不買南北?東為木,西是金,南是火,北是水。我們說木跟金是可以拎著走的,但是水火則不能,如果買南北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我們說這個人不是東西——即是南北,就是說這個人跟水火一樣的無情。從另外一種層面上講:東是生發,南方為生長,西方為收斂,北方為收藏。從更深的意義上講我們買的是可以生發的可以收斂的,要不就做朝陽企業,要不就做賺錢的企業。南方為火是疏布之象,類似於我們講的企業家做慈善,是為散。這就跟我們講的心永遠在跳動,永遠在散,不會因為你睡著了就不跳了。
14。 中央脾土是化,所謂的化是從開花到結果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化,是包含在四項都有的東西,中央脾土自身就是一個圓,這個用《易經》的乾卦的上九來解釋就是見群龍無首吉
15。 我們所有的東西都是按照東西南北的那個原則去存在的,要是懂得了北京城,我們就懂得了中醫的一部分
16。 北京的東邊是崇文門——文官走的門,只能走酒車,酒是生發之物。西邊是玄武門——肅殺之氣,秋後問斬,只能走刑車。北邊是安定門和德勝門,從風水學上講北門是不開的,因為北方主收藏,但是北京城開了兩個門,一般是不開的,打仗的時候開的是安定門,打仗之後勝利回來走德勝門。藏是一定要藏的,但是必須要開的時候一定要開兩個門,有出有進。腎精足的時候一定是鎮定。只有一種人會泰山崩於頂而不亂,那就是嬰兒,因為嬰兒的精氣特別足,我們現在的人一點聲音就恐懼,那就是精氣不足。中醫講習慣可以戰勝恐懼。一點事就害怕就是胃腎病。
17。 東——春,南——夏,西——秋,北——冬。
18。 住東邊的房子住久了,你每天看到的是朝陽,你就會更加的有朝氣。反之,西邊的則是蒼涼感
19。 封禪泰山——因為泰山是東邊,國君要掌握國家的生發之際
20。 鳴金收兵——西方屬金,要收斂,也就是要收兵了
21。 人體的中部是:人中,為什麼人昏倒了要掐人中?人中是我們人體裡最大的兩條靜脈的連接點:督脈——督脈起於會陰,會陰是我們前後陰的那個點,其實不是在那個點上,是那個點的裡面,是在我們的身體裡面,一支沿著我們的少腹往上走,一支就是從長強穴,從我們背後的尾椎骨的最後一個穴位一直上頭,到人中,沿著脊柱,它主氣,是人體的一條大陽經。對男人來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他的生殖,決定他的腦,決定他的腎合腰脊、脊柱、脊髓。另外一條叫任脈,任脈是我們人體前部的一條正中線,上來以後是到嘴唇的裡,也是到人中裡面,任脈是人體最大的陰經。這兩條經脈都算奇經,是屬於奇經八脈的東西,奇經八脈可以看做是人體元氣的儲存地。婦科病的治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與任脈。所以由於這兩條經脈呢,我們人昏倒了要掐人中。所謂昏倒呢實際上是《易經》卦象裡的一個卦,叫陰陽離絕卦,就是陰氣在下面,陽氣在上面,這種情況下要通過強烈刺激人中把人的氣血再重新調上來,這個也是個卦象,叫否卦。而我通過掐人中以後,我重新轉過來的象叫泰卦,這都屬於陰陽和合卦。人中關係到我們人體兩大經脈的和合,也就是陰陽的交合,所以人中應該是深、長、寬,人中還叫壽宮,一個叫子庭。從人中就可以看出你的壽命跟你的子女。有時候也不能說明你的人壽命,有時候只能看出你最近的情況。
22。 肚臍叫神闕穴,可以用灸法,不可以用針法。
23。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找醫生開藥方。夏天陽氣全浮躍在外,在我們的身體內部形成了一個寒溼的格局,所以我們的夏天反而要吃一些溫熱的姜類等溫暖的東西,宣發的東西。冬天的時候我們的陽氣全部內斂,我們胃形成一個溫熱的這麼一個區域,所以冬天要吃蘿蔔,蘿蔔再就是通氣
24。 中國人講究仁義禮智信。仁——東方、義——南方、禮——西方
25。 智力高不高,志氣大不大主要是跟我們的腎精有關,日常生活中我們發現小孩子的志氣就特別大,因為小孩子的精氣足。
26。 《黃帝內經》的第一點講的是順其自然。見群龍無首級
27。 《黃帝內經》的第二點是健康長壽靠自己。健康是一個積精累氣的過程,所以要吃好喝好。
28。 《黃帝內經》的第三點是天人合一。自然法則在人身上的體現,也叫有諸內必有諸外,所以中醫有望聞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