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扮演者林默予葬禮(八一電影製片廠老演員林默予在96歲生日當天去世)
2023-08-03 03:55:40 3
八一電影製片廠老演員林默予,於今日下午三時三十八分駕鶴西去,今天恰逢老人家生日,享年96歲。
她晚年最為人熟知的的角色是電影《紅樓夢》裡的賈母。
此處轉載微信公眾號上海影評學會畫外音的文章《林默予:女神養成記》,共同深切緬懷老藝術家。
表演藝術家林默予女士,絕對是同一代女演員中的一個傳奇人物。她的美,不是老電影裡常見的那種濃眉大眼麻花大辮淳樸如紅高粱的一類,她也不是削肩狐媚萬人迷的小野貓。她美得踏實安然,又不乏飄逸靈動,穿上旗袍就是金枝玉葉,套上列寧裝也賞心悅目。這樣的女子,該是命運最眷顧的人吧?
時間永遠不回答。
女神養成記之一——客途秋恨
1924年,林默予出生在北京的一個貧民家庭。在林默予的記憶裡,她的童年生活滿是愁容與眼淚。一家三口輾轉於南京、淮陰和鎮江等地,父親卻是一次次失業而歸。1937年元旦那天,小默予和母親把父親送上了北上的列車。這一別,竟成了永訣。不久,「七七」事變爆發,日寇橫行,鎮江吃緊,家家都在逃難。萬般無奈的母親經過再三考慮,把只有13歲的林默予託付給了一位季姓的青年,請他帶女兒離開鎮江去往上海。
戰亂中的上海,在一個由兩位年邁的祖母、季母、季姓青年以及他的三弟和默予組成的六口之家裡,小默予承擔起了所有的家務。當有鴿哨從弄堂的上空掠過,正在擇菜或者淘米的林默予,該也會有片刻的恍惚和遲疑吧?她卻是不甘心的,不甘心把日子當藥一樣熬。季家老三是個知書達理的青年,看林默予喜歡讀書,就把自己讀的書和刊物借給她讀。林默予第一次接觸到了巴金的小說,這一捧就再也放不下來了。難得的閒暇,她跟著鄰居的兩個女中學生偷偷出去看電影和話劇。
在季家的第三個年頭,默予用自己辛苦積攢下來的零花錢,報名上了婦女補習學校。她靠著自己小學文化的一點兒底子,選修了國文、算術、簿記、英語四門課。做了一天的家務,她擠出休息的兩個小時時間,趕去聽課。晚上,季家人都睡了,她躲在一張周遭堆滿雜物的條桌上,就著一盞昏黃的小燈,一筆一划地寫作業。林默予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做一名職業女性。
林默予最終考取了上海蘭心照相館的一份店員工作,負責管帳開票。出來工作,默予把原來的名字林少雲該做了如今的林默予。默予兩字,取立志對社會有所貢獻,默默給予之意。
當年的蘭心照相館,是一座位於鬧市口的兩層小樓。因為經營有方,吸引了一些社會名流,主要是演藝界的明星來照相。1942年夏天裡的一天,在照相館的櫃檯前,林默予見到了當時中國旅行劇團的女演員上官雲珠。林默予清麗的外表和一口純正的國語,給上官雲珠留下了很特別的印象。她主動邀請林默予去看她的演出,總是很熱心地捎來戲票。
在中國旅行劇團,前來看戲的林默予見到了團長唐槐秋。唐團長見到她的第一句話竟是:「你來演戲怎麼樣?」
女神養成記之二——傾城之戀
林默予一下愛上了舞臺,再也無心坐到照相館裡開票去了。她從照相館辭職出來,成為了中國旅行劇團的專職演員。這一下,季家人再也容不下她了。徵得季姓青年的同意,1942年夏,林默予正式在上海登報聲明,從此與季家脫離一切關係。隨後林默予搬出了季家,不久她將母親接了出來。一別五年,林默予已從童養媳掙扎到自立安身,母女相見,自是百感交集。
1942年,中國旅行劇團在上海皇后大戲院落成開幕式上,公演話劇《綠窗紅淚》,林默予受邀在劇中扮演丫鬟秋菊。雖是第一次在舞臺上扮演有名有姓的角色,但林默予舉手投足間展示出的那一種對表演的悟性,使她獲得了不少好評,註定了她的一生就該在舞臺上留連。
有戲演無疑是幸福的,可在那個時代做演員的代價卻也是巨大的。1942年底,林默予隨中國旅行劇團北上巡迴演出。先到天津,1943年新年,劇團來到北平,在長安大戲院演出《綠窗紅淚》。戲還沒是散場,日本憲兵就把劇場包圍了,劇團的人被押上了卡車。車開到東郊民巷,林默予一行人被下到了日本憲兵的地牢裡。林默予在裡面被關了一個月,才被遣送回了上海。
此時,上海冬日的蕭瑟還沒有退去。幾場綿綿的小雨落後,弄堂口的那幾株夾竹桃悄然綻放,春天的氣息終於近了。
中國實驗話劇團在綠寶劇場排演新劇《雲淡風輕》。女主角是林默予,男主角則請來了上海影人劇團的影星周楚。周楚走進劇團,遇見的第一個人就是林默予。林默予見周楚一路走得滿頭大汗,就把他讓到劇場的觀眾席上坐下,又到小賣部去給周楚買了瓶汽水喝。兩個年輕人很是隨意地閒聊起來。臨分手,周楚對林默予說:「我姐姐看過你演的戲,非常喜歡你,希望能有一張你的近照寄回天津。」落落大方的林默予當即取出一張小照送給了他。
《雷雨》的演出中,劇場條件差。後臺堆放的雜物多。林默予踩到了舊木板的釘子上,周楚趕緊幫她拔出釘子,擠出髒血,並鼓勵她繼續登臺演出。自此,一份帶著暖意的感情在林默予心頭悄然生根。
1945年3月,話劇《北京人》在北平長安大劇院公演,周楚任導演,林默予飾演袁圓。演出的第六天,日本憲兵隊來人,把所有演職人員押上了一輛大卡車,關進了東珠市口日本憲兵的監獄。兩天之後,林默予和大部分人被放了出來,可周楚仍被關在裡面。
林默予一出獄,立即奔去天津去周家報信。她四處託人營救周楚,還把靠參演《北京人》的收入購得的一輛自行車,狠狠心賣掉了。林默予還跑去探監,給周楚送去他喜歡的捲菸。
半個月之後,周楚出獄了。兩人決定結婚。
女神養成記之三——歲月神偷
1948年到1949年,林默予應大同電影公司之邀,主演了《人海妖魔》《歡天喜地》《幾番風雨》等影片。這一時期,是林默予從話劇舞臺正式走上銀幕的開始,也是她藝術生涯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幾部影片公映後,林默予在影壇紅起來,開始被人稱為「影劇雙棲明星」。
此時,一個新的時代來臨了。在歡慶上海解放的日子裡,林默予忘我地投入宣傳、演出活動,先後參加了與資本家鬥爭的「護廠運動」、為解放軍募捐等活動。同一時期,在崑崙影業公司迎接解放的新片《三毛流浪記》中,她與趙丹、藍馬、上官雲珠、朱琳等明星演員一道跑群眾,為當時的上海影壇留下了一段佳話。
全國解放後,林默予又在上海參加了《青燈怨》《紅樓二尤》和《和平鴿》等影片的拍攝。上海大同、國泰兩家電影公司希望與她籤訂拍攝合同。此時香港又來人來信,邀請林默予和周楚到香港去拍電影。而周楚的好朋友阿英同志,解放初期任天津文藝處處長,非常希望他們留在天津工作,協助他創辦天津人民藝術劇院。
1951年春,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工團派人來與林默予和周楚聯繫,邀請他們參加部隊工作,一同創建總政治部話劇團。同年12月,林默予和周楚放棄在上海的全部家當,帶著四個一歲到六歲的孩子,一同北上,來到了總政文工團。在去香港、留上海、奔天津以及到北京這幾條路中,他們最終選擇了北上參軍這條路。
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喜愛林默予的觀眾沒有再在銀幕上見到她的身影。林默予把全部的創作激情,傾注在了新中國的話劇舞臺上。她參演了總政文工團的話劇《曙光照耀著莫斯科》《八一風暴》《井岡山》《南方來信》等,多次受到敬愛的周總理的接見。
就在林默予在舞臺上盡情揮灑才華的時刻,一場曾改變無數人命運的運動來臨了。
1970年,「資產階級人物」、「三開人物」的大帽子,把林默予和周楚發配到了雲南邊陲的尋甸縣農場。在農場的日子裡,林默予和周楚並沒有疏遠他們深愛的藝術。他們曾應雲南省軍區宣傳隊之邀,教授學員,組織排練話劇。林默予還為雲南省話劇團的演員們講授過臺詞課。林默予和周楚在雲南整整熬過了八年,加上監管審查的三年,不知不覺,林默予已經變成了鬢染白霜的老婦了。其間的20年,她從銀幕上完全消失了,離開心愛的舞臺也已經12年了。大把的光陰如農場上空的雲,倏忽而過。風雨之後,對這十幾年,林默予只淡淡地說了一句:「真可惜……」
女神養成記之四——黃金時代
1977年10月,由於秘書長羅瑞卿將軍的過問,林默予和周楚才得以重返藝壇,回到總政八一電影製片廠,重新開始了他們中斷已久的藝術生涯。那一年,林默予已經是54歲的年紀了。
1983年,北京電影製片廠的闕文導演邀請林默予出演《寒夜》。連著三天夜戲下來,林默予覺得心臟有些不舒服。終於她倒下了,被醫院診斷為心臟病突發。
從1986年起,林默予接受了在電影《紅樓夢》中扮演賈母的工作。影片一拍就是三年多,林默予真是吃了不少苦頭。暑熱的天,北影廠的攝影棚裡沒有空調,只有一個大鼓風機吹出一股股熱風。林默予常常感到胸悶,所以她總是提著一袋氧氣。拍戲前,先吸氧。巨片《紅樓夢》的拍攝,林默予從62歲拍到了66歲。1990年,林默予憑藉賈母一角,獲得了當年的電影金雞獎和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的雙獎。面對蜂擁而至的媒體採訪,林默予的話依舊淡然:「很高興,很意外,很淡泊。」
2003年,與林默予相愛相守了近60個春秋的周楚先生,在妻子和孩子們的守護下,安然辭世。這一年,79歲的林默予謝絕了一切社交活動,婉拒了兒女們要求照顧她生活的請求,帶著行李去往了天津的一家養老院。如何有尊嚴地老去,林默予的選擇自然而然又特立獨行,這是職業女性林默予一貫的風格。
林默予的故事裡沒有星夜狂追革命隊伍的橋段,沒有黨旗下痛說革命家史的一幕,也沒有戰火中成長的宏大篇章。可她的人生裡有過漫長的艱難時刻,乍看無關生死,卻也時常是踩著刀尖兒舞蹈。到所幸的是,一個小女子與青面獠牙的命運一次次相遇之際,林默予並沒有被吞沒,靠著那一份堅定的心性和意志,以及命運賜予的奪不走的美麗,她被打磨成了一位經得起歲月考量的女神。
生命從來不喧譁。
原文作者:八一電影製片廠編輯陳華編輯:周敏嫻責任編輯:邢曉芳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上海影評學會畫外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