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為藏區孩子打開一扇窗有感
2023-08-02 18:11:23 2
觀看了《為藏區孩子打開一扇窗》的視頻後,我深受震撼,尤其是被宋玉剛老師的那種不畏艱苦,默默堅守的精神所深深打動。
殊不知,他還是「藏二代」,父親1954年進藏,參與青藏公路建設。出生成長在西藏的宋玉剛22歲從拉薩師校畢業,被分配到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墨竹工卡縣日多鄉中心小學。這裡海拔高度為4500米,冬天連打火機都打不著,當時低矮的土坯教室破爛不堪,更不用說擁有什麼現代化教學設備了。他剛來到這裡,映入眼帘的落後面貌讓他吃驚不小。
就是在如此艱苦的環境裡,他卻書寫了一系列傳奇:
「連續8年走進偏遠山溝,從失落到眷戀。為工作,自2003年起,一直未能探望已退休回到河南養老的父母。期間,只是在2010年同來西藏的父親見過一次面。宋玉剛惦念年邁雙親,也牽掛著學生和工作,面對兩難選擇,他每次都選擇留下。」
「從22歲起投身西藏山區教育,把13年青春歲月獻給了他所深愛著的藏族孩子。說藏語、吃糌粑,融入藏民生活,他成為藏族學生愛戴的『漢族阿爸』。工作13年來,宋玉剛幾乎去過每個藏族學生家裡家訪。夏日,跋山涉水;冬季,踩冰踏雪,山路崎嶇,加上高原缺氧,家訪路途漫長而艱辛。日復一日的練習、打磨,四年努力,宋玉剛終於能用藏語表達,跟藏族學生家長交流不再有障礙。」
「逐漸適應了山區教學環境,同時,愛情也悄然降臨。2004年,藏族姑娘德吉措姆調入小學,兩年後宋玉剛和德吉喜結連理。」
「在相關部門支持下、在他的教授下,目前日多鄉小學全部學生都掌握了電腦知識,教師也能熟練使用電腦製作課件,宋玉剛還經常通過網絡下載全國優秀課件,讓牧區的藏族孩子和大城市孩子一樣,接受最先進的教育。」這是他最突出的貢獻。
而令我最受震撼的是他主動放棄了兩次調動機會,「一次,根據西藏當地規定,在高海拔艱苦地區工作滿五年,可申請調動去條件較好的地方任教,他沒有去。另一次,從南京曉莊學院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宋玉剛,上級要求調到縣教育局工作,他也放棄了。因為他已經深深愛上藏區的土地、藏族孩子和自己的事業。」
這一點讓我欽佩不已。
記得,13年前,自己剛大學畢業,被分配到了所謂的周至山區九峰初級中學任教。
九峰中學是剛剛新建的,一切都是新的,新教學樓、新校舍,新餐廳,新地面,就連電腦都一應俱全。至少和當地另一所建校30餘年的甘午初級中學比起來,不知要強多少倍,因為那時,甘午中學還沒有一座新樓。一下雨,地面到處是泥,是真正意義上的「水泥路」。
唯一的遺憾就是離家太遠。由於家貧,當別人騎摩託的時候,自己那時還不得不腳蹬自行車來回往返80裡地,至少得花費2個小時。
為此,我當時就萌生了調動的想法。因而,當九峰鄉教委領導催我籤五年協議時,我始終沒籤。一年半後我終於如願以償,由距家較遠的山區初中調到了現在距家僅有十裡之遙的職業高中。
據我所知,當年九峰中學和我共事的近40名老師,現在堅守下來的只有兩名女老師。在和其中一名女老師交談中,她說並非她倆不想調動,是關係不硬,因而能走的都走了,只留下了她們兩個沒關係的,也就只好堅守下來了。
就我現在的單位而言,建校18年來,平均兩三年就有數人調動,王校長總是懷念剛建校時與37名教師同甘共苦的情景。而現在,原37人中堅守下來的除了他和兩三名校級領導外,普通教師寥寥無幾。現在學校早已發生巨變,單是教工人數就近百人。短短這幾年,僅從周至職教中心調入本縣省級示範化高中周至中學的老師就不下10位,更別說調入周至六中、周至二中、周至三中、周至一中這些省級標準化高中的老師了。前年就有8人同時要調走,被王校長壓了下來。去年有3人通過借調進了縣教育局。今年暑期剛過,就又有4名教師——兩男兩女調到了縣城初中或高中任教。
當然,我也錯失了兩次調動機會。一次是幾年前,惠副校長要推薦我去縣發改委工作,說那裡缺一個寫手,自認為我寫作能力還行,就極力舉薦我去。後來聽說,關係屬於借調,一旦過去,學校的五百元獎金停發不說,還要我在縣城租房居住。顯而易見,房費、水電費、夥食費我得全部自理。這一點我無法接受,遂就放棄了。另一次是今年寒假,一熟人引薦我去縣文聯工作,通過交談,縣文聯主席也很喜歡我,並說這裡急需要數名愛好文學的青年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他引薦我和管事的部長談了一下。大意是直接調動不可能,關係暫時還是借調,平時獎金分文沒有不說,且無住處,只能在外租房,就連房租費、水電費、夥食費還得自掏腰包。
由於數萬元外債還未償還,加之歲半的女兒還得吃奶粉,買尿不溼,添加營養,更不用說大人的日常花銷了,更何況,學校每月五六百元處室津貼也得停發,這麼一算,損失太大,一旦過去,還得借債度日,於是權衡再三,不得不放棄。
經過這一番思量,頓感宋玉剛老師十餘年如一日甘於平淡、以苦為樂的堅守精神是多麼可貴與可敬。尤其是他為了堅守,甘願放棄兩次調動機會,和被迫放棄調動機會的自己相比,其境界之高不言自明。這在當今攀龍附鳳、巴不得一步登天的世俗風氣裡,宛如寒冬裡的一把火,照亮路人,贈人溫暖。又如炎炎夏日裡的一股清風,降溫去熱,賜人愜意。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他為什麼放棄「高升」之機的原因了。那是因為他要為藏區孩子打開一扇知識之窗和希望之窗。他明白這正是他要追求和堅守的事業。
而他的事業自從剛邁入這所小學的大門就開始了,「上課、備課、改作業、關照孩子們起居、個別輔導、家訪……他忙得不亦樂乎,許多時候忘記了吃飯,餓了就買些方便麵。細心的藏族老師看見了,便邀請他到自家吃飯,拿出酥油茶、風乾牛肉等招待他。」
為此,他克服了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毅然決然地堅守了下來。
正因為他的堅守,才獲得了諸多榮譽:2004年,獲拉薩市「優秀電教員」稱號;2009年,獲「國家級優秀教師」稱號;2010年,獲「全國寶鋼杯中青年傑出教師」稱號;2011年,獲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傑出青年」稱號;2012年9月,獲中國「最美鄉村教師」稱號。
這些榮譽的背後,不知包含了他多少心血,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他堅守的結果。而那些調動的老師,多半是為了「步步高升」的虛名和悠哉樂哉的享受,大都很難取得像宋玉剛老師那樣驕人的業績。因為浮躁的心態註定了一個人不可能有長遠的追求和堅守下去的勇氣。
不容置疑,堅守意味著執著追求,心無雜念;堅守意味著鎖定目標,矢志不渝;堅守意味著,自食其力,化無為有;堅守更意味著,甘於平淡,無私奉獻。
讓我們堅定信念,多一些「堅守」,少一些「調動」,多一些宋玉剛一樣的人,我們的事業才會更加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