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發改委鑑史問廉觀後感(最新)

2023-08-02 22:07:08

  【鑑史問廉觀後感_篇1】

  近日,我認真觀看了由中央電視臺、河南省紀委、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聯合攝製的8集文化紀錄片《鑑史問廉》。詳實的史料,讓人警醒的故事,振聾發聵,震撼人心,使我深受教育,備受啟發。在當前反腐倡廉的新形勢下,央視播出《鑑史問廉》,無疑是對當前全國反腐敗鬥爭形勢的有力配合,是從文化根源上對我們反腐倡廉進行的總結和認知。作為一名紀檢幹部,《鑑史問廉》使我更加增強了反腐倡廉的責任擔當和憂患意識。

  《鑑史問廉》善於選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故事,讓我們在娓娓道來的故事講述中,得到警示和啟迪。尤其是隨著劇情的不斷深入,在背景音樂的映託下,片子裡多次出現的"清勤慎"匾額總能震撼人的心扉,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清勤慎"三字,出自晉武帝司馬炎訓長吏之言:為官者,當清、當慎、當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意思是說,當官的如果能做到清正廉潔、勤勉政務、謹慎處事,國家哪有不長治久安的呢?宋代以後,清、勤、慎三字即成為官場普遍流行的當官箴言,多置匾額懸於衙署,以警戒為官者。在《鑑史問廉》中我們得知,包拯當政的開封府衙門外,甚至刻有"清勤慎"的牆雕銘文。

  "清勤慎"雖是封建官吏的為官標準,但卻如一股政治清風,亙古千年綿延至今,與我們一些黨員幹部普遍存在的"庸懶散"、"懶官懶政"、"為官不為"等渾濁之氣形成鮮明對比。"清勤慎"中的"清"指的是清正、清醒、清廉,它對應的是"庸懶散"中的"庸":昏庸、平庸、庸腐;"勤",指的是勤官勤政,有擔當,它對應的是"懶":懶官懶政,不作為;"慎",指的是謹慎、用心、善始善終,它對應的是"散":自由、散漫、得過且過。"清勤慎"與"庸懶散"宛若官風的兩極,為官者秉持任何一方,帶來的施政成效確是天壤之別。

  河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尹晉華指出,"為官不為"也是腐敗,"懶官懶政"照樣禍國殃民。縱觀歷史,凡是吏治嚴明、官風清正的朝代,必然繁榮昌盛;凡是吏治混亂、官風墮落的朝代,必然衰敗不堪,甚至走向滅亡。正是因為魏徵、房玄齡等一批賢臣能吏,清廉節儉,勵精圖治,才會有空前盛世的"貞觀之治";正是擁有李沆、範仲淹、包拯、歐陽修等清廉功臣前赴後繼,勤政有為,才會有舉世富裕的宋家王朝。而對於一些為官不為,只顧鬥玩蟋蟀的賈似道之徒,卻只能置百姓於水火,推國家於深淵,引萬世唾罵。

  當前,我們三門峽正在下猛藥治理"懶官懶政"和"為官不為".我認為,治理"慵懶散",應當倡導"清勤慎".因為,"清勤慎"是一劑良方,倘若我們黨員幹部能常思之念之並落實到行動中,定能保證政治清明有序、政府清廉有信、幹部清正有為。

  "清"能治"庸"."清"是為官的品質,提醒我們黨員幹部要講道德,重品行,不逾矩。首先要以"清廉"治理貪庸。把牢欲望閘門,堅守心靈"防護堤",不貪不義之財,不存非份之想,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自覺抵制各種物慾的誘惑。其次要以"清醒"治理昏庸。要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善於明辨是非,遇大事不糊塗,遇邪惡不低頭,與不良風氣和違紀違法行為作堅決的鬥爭。同時要以"清正"治理平庸。要以人民利益為重,敢於說真話,辦實事,執法客觀公正,做人辦事公道正派。最後要以"清靜"治理庸俗。要志存高遠,保持平常心,常懷敬畏,遠離是非,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勤"能克"懶"."勤"是為官的責任,"實幹興邦、空談誤國",它告誡我們黨員幹部多想事、多幹事、幹實事、幹成事。曾國藩稱"勤之道有五,為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和心勤。五者皆到,無不盡之職。"當下,我們黨員幹部惟有勤勉工作,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不懈怠,不膚淺,多解群眾難題,多為民辦實事,才能談得上履職盡責。

  "慎"能祛"散"."慎"是為官的態度,警示我們黨員幹部為官就應小心謹慎,面對人民的重託,要有如履薄冰、如臨身淵的感覺,不能自由散漫,隨波逐流。恐懼生,理智存。只有時刻感受到人民的監督,感受到權力的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才能用好權、掌好權和管好權。劉少奇同志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曾諄諄告誡我們:即使獨立工作,無人監督也要能夠"慎獨",不做任何壞事。這種慎始善終,就是我們黨員幹部應當恪守遵循的一種美德,一種品行,惟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為官是一種責任,一種義務,一種負擔。如果我們所有黨員幹部都能以"當清,當勤,當慎"為座右銘,那麼政治生態必將引領社會風氣,"何患不治乎"也就不是一句古人的喟嘆和百姓的期望了。

  【鑑史問廉觀後感_篇2】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最近,觀看了大型歷史文化記錄片《鑑史問廉》,這種體會更加深刻,歷史就是一面逼真的鏡子,歷朝歷代的興衰,都遵守著特定的發展規律,而官員的廉政又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作為領導幹部,確實應該以史為鑑,敬畏歷史,學習歷史、研究歷史、借鑑歷史。

  一、以歷史為鏡子,可知群眾心中永遠有杆稱。通過觀看《鑑史問廉》,我們發現民間有許多群眾自編的反映貪官汙吏的戲劇、民謠等,這充分說明了群眾對腐敗的痛恨。包拯不持一硯歸、強項令董宣據理力爭,這些一身正氣、一身硬骨頭的清官早已在人們心中立下不朽的豐碑。在貪與廉、清與濁上辨明大是大非,我們人民群眾的眼睛是如此雪亮。歷史清楚地告知我們,國家的興衰、吏治的清廉與否,與我們各級官吏的作風具有最直接的關係。

  二、以廉吏為楷模,對照改正自己的作風。包拯有詩:"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詩的大概意思是,清心是治國的根本,正直是做人的大道。只要你是一棵參天之木,最後總會成為國家的棟梁。包拯以其清正、清廉、清明的一生為這首詩做了最好的詮釋,贏得了"包青天"的美譽。海瑞是渾身是膽、一身硬骨,他對國之忠心幾乎無人能及。向皇上上疏時,他已做好死的準備,坐在為自己準備的棺材旁他一臉坦然。為官的海瑞生活極其清貧,生活極其樸素,去世時家徒四壁,自發送葬的群眾伍綿延百裡。包拯和海瑞這樣的清官將世世代代活在人們的心裡。作為領導幹部,我們更應當自覺地以這些清廉的楷模為榜樣,抓緊改掉自己的那些壞心態、壞習慣、壞作風,安心工作,實實在在地做些對人民群眾有益的工作。

  三、以共產黨人的艱苦創業為佳話,立足崗位認真幹好本職工作。奢是禍胎,奢是壞兆——奢必將引起腐敗,腐敗必將失掉人心,失掉民心,必將亡國。從我們共產黨的歷史可知史,從建黨之初,我們黨就繼承了中華民族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特別是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徵精神、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等,建國後我們還有鞍鋼精神、大慶精神、紅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等等,這些都是共產黨人在執政條件下保持和發揚艱苦奮鬥精神的生動體現。當然,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由於我們黨長期執政,地位變了,權力大了,有些人逐漸脫離群眾,出現一些幹部抵禦不住各種誘惑,不是用手中權力為人民工作,而是用來謀求私利想方設法維護和擴大既得利益。因此,我們應當弘揚共產黨人艱苦創業的優秀精神,以其為佳話,自覺遵守"八項規定",切實反對"四風",老老實實、認認真真地立足本職崗位,幹好本職工作,從而無愧於黨組織、無愧於人民群眾、無愧於時代對我們的信任。

  【鑑史問廉觀後感_篇3】

  近年來,廉政教育已深入人心,人人講求廉政,事事要求清廉。我觀看了由中國共產黨河南省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電視臺、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聯合攝製的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鑑史問廉》。使我深受教育,深受啟發。該片縱覽中華民族五千年朝代演進,以中華傳統文化為視野,以"廉"為核心,以"清、勤、慎"為主題,從歷史的興衰之道中探尋廉政文化的力量,為盛世鳴警鐘,為時代舉鏡鑑。全片對中華文明進程中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進行了充分展示,內涵深厚,立意高遠,氣勢恢宏,製作精良。非常具有可讀性。從而深刻地了解了廉政建設的理論意義和中國廉政建設的歷史經驗,看完後感到就像是聽了一堂不設講臺、不見講師的廉政講座,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和精神營養!我覺得對於我們今天的廉政建設有借鑑和參考的作用。

  它揭示的是以民為本、順應民心的傳統;是勇於進諫和善於納諫的經驗;是不畏強權、公正執法的優良傳統;是嚴以律己、不欺暗室、廉潔奉公的官德與政風。

  中國廉政史上,湧現了許多不畏強權、執法如山的模範人物與典型事跡,如東漢光武帝時代的董宣、宋代最著名的清官包拯、明代的劉宗周。都為倡導廉政文化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就一個國家而言,"清正廉潔之日,則國家昌盛;貪汙腐敗猖獗之時,則國事衰微。"那麼,對於一個學校、一個教師隊伍而言,廉潔同樣重要。

  目前,緊跟校園廉政文化建設的步伐,作為一名新教師,我同大家一道學習了廉政準則,閱讀了一些廉政故事、廉政漫畫等書籍,並從中獲得了一些啟示。

  廉潔的對岸就是腐敗,當廉潔的意識不能佔據主流的時候,人們往往會不自覺的滑向腐敗的彼岸。每一個腐敗的故事都是從廉潔意識的淡漠開始的。可以說,禮物是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但是,並非禮物越重,感情越深。相反,從現實的角度來講,禮物越重,越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容易將你的恩人變成罪人,容易將原本的好意變成壞心。每一次的腐敗都是幕後的那雙"溫暖"的黑手模糊了廉潔的意識,從而打開廉潔的堤口,一發而不可收拾。

  從古至今,廉潔的故事比比皆是。東漢南陽太守羊續將焦儉送給他的魚懸於室外來拒絕焦儉的再次相贈;北宋包拯立《誡廉家訓》於家中警示後人;周總理穿著樸素,總是將衣服補了又補,堅持艱苦樸素的作風;孔繁森一塵不染、兩袖清風,臨終前身上只有8元6角……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學習這些優良的廉潔作風,自覺樹立廉潔自律的意識,用教書的行動詮釋廉潔的含義,用學生的成才續寫廉潔的故事。那麼,作為一個教師而言,雖然沒有腐敗的土壤,但是,我們從事的職業要求我們不僅要廉潔從教,更要把廉潔的種子種到每一位學生的心裡,確保他們走上工作崗位之後,廉潔之花能夠競相怒放。

  作為一名教師,廉潔從教就是要嚴格遵守教師的行為規範,做到勇於擔當、樂於奉獻,用真心對待學生,掌握好手中的權利,堅決杜絕用學生成績作為籌碼,獲取非法的利益。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通過言傳身教,向同學們滲透廉潔的思想。我們的學生將來都要走向工作崗位,也許會面臨很多誘惑,如何讓他們能夠頂得住糖衣炮彈的轟炸,就需要教師平時的言傳身教。

  廉潔是一種正氣,更是一種風氣,當一個集體裡廉潔的風氣盛行時,這個集體勢必會欣欣向榮的發展。當廉潔的風氣在校園裡盛行時,學校的教學質量一定會提高,團隊的凝聚力會更強。作為一名教師,身體力行,弘揚廉潔的正氣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