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發展最有潛力的十座城市(2萬億城市擴容)
2023-07-05 10:46:01 2
隨著各城市2022年GDP數據的發布,「萬億俱樂部」城市的排名也發生了新變化。數據顯示,2022年排名前10的城市是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和南京。其中,重慶已超越廣州一躍成為國內經濟「第四大城市」,武漢在超越杭州後重新回到第八位。
目前,24個「萬億GDP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天津、蘇州、武漢、成都、杭州、南京、青島、無錫、長沙、寧波、鄭州、佛山、福州、泉州、南通、合肥、西安、濟南和東莞。
其中,上海和北京GDP分別達到44652.8億元和41619.1億元,成為全國「唯二」GDP超過4萬億元的城市。深圳也是唯一一個在3萬億範圍內的城市,GDP為32387.68億元。重慶GDP超過廣州,分別為29129.03億元和28839億元,距離「3萬億俱樂部」僅一步之遙。
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和南京排名第六至第十。其中,蘇州、成都GDP突破2萬億元,分別達到23958.3億元和20817.5億元。要想邁進3萬億元,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GDP在2022年首次突破2萬億元,成為繼上海、北京、廣州、深圳、重慶、蘇州之後,全國第7個「2萬億城市」。作為「2萬億俱樂部」的新成員,成都GDP 用時8年,從1萬億元步入2萬億元。
2011年,上海大踏步進入2萬億俱樂部;2013年,北京成為第2個2萬億俱樂部成員;2017年,深圳進入2萬億元,同年,廣州和重慶聯袂進入;2020年,蘇州「扛著」疫情的影響步入2萬億元。那麼,誰會是下一個2萬億城市?
2022年,武漢GDP為18866.43億元,杭州GDP為18753億元。二者GDP均接近1.9萬億元,是「2萬億俱樂部」的預備役。
雖然2022年GDP「萬億俱樂部」沒有擴容,但預計有兩個城市將在2023年拿到「萬億俱樂部」的入場券,分別是江蘇常州和山東煙臺。
數據顯示,2022年常州和煙臺的GDP均超過9500億元,距離萬億隻有一步之遙。常州GDP為9550.1億元,比上年增長3.5%。煙臺GDP為9515.86億元,同比增長5.1%。
從24個GDP超萬億城市的分布來看,除4個直轄市外,廣東省有4個,江蘇省有4個,山東省、浙江省、福建省有2個,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安徽省、陝西省各有1個。從整體上看,GDP超過萬億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內陸地區較少。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江蘇有蘇州、南京、無錫、南通四個「萬億GDP城市」。如果常州今年GDP超過萬億,江蘇將有5個「萬億GDP城市」,成為萬億GDP城市數量最多的省份。
GDP「萬億俱樂部」的背後,是城市群間的產業協調與合作,目前一個城市要獨立發展是不可能的。如長三角城市群上海在2006年率先突破GDP萬億門檻後,集群內南京、無錫、寧波、南通、合肥相繼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20年進入萬億俱樂部;繼珠三角城市群廣州、深圳在2010年和2011年實現GDP過萬億後,佛山、東莞也在2019年和2021年突破萬億水平。
而重慶2011年GDP破萬億後,成都緊隨其後,於2014年進入GDP「萬億俱樂部」。不難看出,城市群的主導作用特別明顯,周邊城市對中心城市的支撐作用也在增強。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之後,新興城市群會是誰?
成渝城市群的兩個龍頭城市GDP已突破萬億元大關。《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明確將成渝城市群與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城市群並列。
中原城市群是指北京、武漢、濟南、西安之間半徑500公裡範圍內規模最大、人口最密集、經濟實力較強、工業化進程較快、城市化水平較高、交通區位優勢突出的城市群。根據2016年12月28日高層批覆的《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其中包括5個省30個地級市,2017年中原城市群GDP總量達67778.12億元,總人口16353.17萬人。
由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珠三角9個城市組成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結合了珠三角的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在城市群競爭中也格外引人注目。
對於一個城市來說,GDP躋身「萬億城市」是其經濟實力的體現。從2006年開始,大多數年份都有新城市被貼上「萬億」的標籤,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城市擁有「萬億俱樂部」的入場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