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小學二年級關於清明節的徵文

2023-07-05 11:50:10 1

  第一篇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

  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我國古代將清明分為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鵪;三候虹始見。」意即在這個時節先是白桐花開放,接著喜陰的田鼠不見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後是雨後的天空可以見到彩虹了。

  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第二篇

  季節就像一把記憶的鑰匙,一次又一次地開啟了我童年的回憶。這個寒冷的冬季已經過去了,又到了那萬物復甦、草長鶯飛的春天。我知道,清明節即將來臨,這使我又想起了記憶中的那次難以忘懷的清明節。

  小時候,每逢到了清明節,媽媽總會帶著我來到紹興老家去上墳。我依稀記得,我跟著媽媽和外公外婆到鄉下去。我們乘著汽車一路顛簸了幾個小時,還走了好長的一段路。歷盡了千辛萬苦,我終於跟著大人們來到了兩個土包前。當時的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樣子像是小山坡,還像在幼兒園裡用沙子堆成的「珠穆朗瑪峰」似的……

  到底是怎麼啦?我看到外公和外婆先是仔細地把土包上的雜草拔乾淨,接著又將帶來的一些水果和菜放在那兩個土包前面的石板上,嘴裡還不知在小聲嘀咕著些什麼,大家的神情都十分嚴肅,氣氛也是那樣的沉默。「呵呵!」不懂事的我覺得很好玩,忍不住笑了一聲。可是不知為什麼,只見媽媽生氣地看了我一眼,還讓我對著這兩個土包拜兩下。「為什麼呀?」我當然不樂意,這是什麼東西呀,又為什麼要拜呢?可是,我見媽媽好像不太高興。我覺得很是奇怪,不知道媽媽為什麼會這樣。「媽媽,這兩個是什麼東西呀?」我奇怪的問。只見媽媽神情嚴肅地看了我一眼,接著輕輕對我說:「這兩個小土包裡埋著媽媽的爺爺和奶奶。」「媽媽的爺爺奶奶?」我心裡頓時覺得很難過,媽媽的爺爺奶奶為什麼會埋在這裡的呢?年幼的我,仿佛什麼事情也不懂。但是最後,我卻還是毫無怨言地對著墳墓拜了兩下,因為我知道,媽媽心裡也很難過,儘管我很是不解。

  回到家後,我將埋在心裡的疑惑通通對媽媽說了出來。「媽媽,為什麼今天你們要這樣啊?你的爺爺奶奶又為什麼在兩個土包裡呢?」我問媽媽。媽媽沉默了許久,對我講述了她小時候的故事。原來,在媽媽小時候,爺爺奶奶對她有著深深的愛。媽媽一個星期才回家一次,可每次回家,爺爺奶奶都會將他們保留已久的最好吃的菜帶給媽媽吃,而他們自己卻十分省吃儉用。有一次,他們為了將一塊餡餅留給媽媽吃,由於時間放得太長,餅都發了黴。可是,卻只好冒著風雨將餡餅送到媽媽的學校。媽媽雖然沒有吃這塊餅,但心裡卻是那樣的感動。……聽完了媽媽的故事,我終於知道,媽媽為什麼如此敬愛他的爺爺和奶奶了,但是我還是不懂,媽媽那時候為什麼沒有東西吃呢。現在,我明白了。

  我的爺爺奶奶也從小陪在我的身邊,時時處處關心著我、愛護著我,處處都為我著想。我呢,也對爺爺和奶奶有著很深厚的感情。我想,媽媽一定也跟我一樣愛他的爺爺和奶奶。

  隨著我年齡的增長,我已漸漸開始懂事起來,我懂得了許多,我也知道了小時候的所有的疑惑。每當我想起小時候的這件事,我都會不禁覺得當時的我是如此無知。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即將來到,這是一個充滿生機的節日,又是一個懷念親人的節日。正如杜牧的《清明》中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更是我最難忘的節日。我知道,這次清明節,媽媽還是回去紹興看望爺爺和奶奶。到時候,我一定也會誠心誠意地跟著媽媽一起去上墳,我也要向媽媽的爺爺奶奶獻上我的那一分誠心。

同类文章
鞭炮作文500字

鞭炮作文500字

中國春節放鞭炮這一習俗延續至今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最初放鞭炮主要是用於驅魔除邪,現在更多的是吉祥,喜慶的意思。今天水晶老師就給我們上了一堂製作鞭炮的手工課。在水晶老師詳細講解了製作步驟後領到材料的我雀雀欲試想著就5個步驟簡單的,不過做了才知道別看步驟簡單,做起來還是挺需要耐心的,我不
我的大學夢作文300字

我的大學夢作文300字

2月9日,我興奮地背著小記者包,乘上蕭山日報社的電梯,到達了9樓會議室,參加「我的大學」活動。這次主講人是單淥銥老師,她是武漢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心理健康協會副部長。單老師正笑眯眯地看著我們,我找了個位置坐下了。講座開始了,單老師先講了幾個在大學裡的習慣,接著問我們:「你們想上什麼大學?」小記者
元宵節插花作文500字

元宵節插花作文500字

我是一個愛美的女生,所以我報名參加了這次插花活動。在還沒有參加插花活動前,我一直以為插花——就是把花插到有泥土的盆裡就行了。其實不然,插花是一種藝術,一種美的享受。終於,到了活動的當天。因為在插花過程中需要用到剪刀,為了我們的安全,這次是親子活動。我和爸爸準時到達活動地點,老師開始講課啦!首
漂亮的燈籠作文300字

漂亮的燈籠作文300字

元宵佳節怎麼能少了燈籠呢!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一起參加了蕭山日報小記者元宵燈籠DIY活動。蕭山日報社的水晶老師熱情地教我們製作燈籠,大家聽得可仔細了。你們猜:我製作了什麼燈籠呢?我先在彩紙上畫了燕子的翅膀、尾巴等,再把它們一一剪下來貼於燈籠的主體部位。我用彩筆點上小燕子的眼睛、嘴巴,一個栩栩如生
製作鞭炮的快樂作文500字

製作鞭炮的快樂作文500字

今天中午,天氣格外晴朗,就像我的心情一樣。因為今天我要參加小記者製作鞭炮的活動。在去的途中我就一直在猜想製作鞭炮的種種場景,我們製作的鞭炮應該會很大很大、放起來的聲音應該會噼裡啪啦的很響很響,今天我可以帶很多鞭炮回家和朋友們一起玩——想著想著,突然爸爸叫我下車了,原來我們的目的地到了。我迫不
巧手做花燈,喜迎元宵節作文350字

巧手做花燈,喜迎元宵節作文350字

馬上就是我們傳統節日元宵節了!少不了元宵花燈來裝點!今天在水晶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動動手,動動腦,發揮想像力,製作有趣的小花燈!活動開始,我把剪刀,彩紙,膠水等工具放好,然後認真聽水晶老師的介紹和製作步驟講解,完畢後我開始製作梅花燈籠!因為在寒冷的冬季,唯有梅花傲立風中,堅毅美麗,花香撲鼻,耐
元宵節燈籠DIY作文350字

元宵節燈籠DIY作文350字

元宵臨近,上午我在小區裡吃湯圓,猜燈謎,贏獎品。下午在《蕭山日報》報社參加小記者活動,做創意燈籠。既然是創意燈籠,那麼主要講究設計,需要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很強的動手能力。今年是雞年,最近又是梅花盛開的季節,所以水晶老師教我們做公雞燈籠和梅花燈籠。還跟大家一起分享了元宵節的民俗,有吃湯圓、逛燈會
令我難忘的老師作文350字

令我難忘的老師作文350字

令我難忘的老師是我的體育老師張老師,她從一年級到五年級一直陪伴著我。我覺得張老師是一個憨厚的老師,我們班所有人都覺得她很兇,可我卻不這麼覺得。他們覺得張老師很兇,可能是因為這一件事:有一次我們去兵乓球室打球,排隊的時候有人說話,甚至有人在後面打架,崔昱希(我們班長)提醒了2遍,那些人把這些話
難忘奶牛場之行作文500字

難忘奶牛場之行作文500字

今天下午,我們去參觀了富倫奶牛場。剛進奶牛場的時候,我們清楚的看到了奶牛們正擁擠在一個棚子裡。但我們一走近,它們卻都轉屁股跑遠了,難道我們有那麼可怕?嘿嘿!過了一會兒,奶牛們看我們沒有去傷害它們,它們又回過來,並探出長長的腦袋觀察著我們這些奇怪的「生物」。盯得我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突然,聽到
參觀世界絲綢作文200字

參觀世界絲綢作文200字

今天是我新年的第一次參加蕭山日報小記者活動。去達利集團參觀世界最大的絲綢企業。我們小記者團在講解員阿姨的帶領下參觀了整個公司。在展廳裡我看到了用五顏六色的絲綢做的禮服、絲巾、領帶、抱枕等,非常精美。你知道絲綢是怎麼來的嗎?阿姨給我們看了一段關於蠶的一生的視頻。絲綢是蠶吐的絲做的。蠶是從一顆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