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老片平原遊擊隊(老電影平原遊擊隊簡介)
2023-07-10 01:14:48 1
片名 平原遊擊隊 導演 蘇裡、武兆堤 主演 郭振清,方化,張瑩,杜德夫,梁音,周森冠 編劇 邢野、羽山 出品公司 長春電影製片廠 出品時間 1955年1月 黑白《平原遊擊隊》是1955年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電影,由郭振清,方化,張瑩,杜德夫,梁音,周森冠等主演。敘述的是在1943年秋,我華北抗日根據地的遊擊隊為了粉碎日本侵略軍「掃蕩 」華北抗日根據地的陰謀,與敵人機智巧妙地周旋,並最終克敵制勝的故事。這部影片同時塑造了兩個極具特點的人物角色,一個是遊擊隊長李向陽,另一個是日軍中隊長松井,他們的出彩演出為本片增色不少,不但增加了影片的藝術真實感,還使本片具有久遠的影響,堪稱佳作。
劇情介紹
1943年秋天,侵略我國的日寇向我華北某抗日民主根據地發動了罪惡的「掃蕩」。根據地的軍隊和群眾在黨的領導下,勝利地展開了反「掃蕩」的鬥爭。這時候,我遊擊隊長李向陽接到了軍分區司令給他的任務:帶領遊擊隊深入敵後平原地區的一個縣城,牽制住駐紮在縣城的日寇松井中隊長的部隊,不讓他進山區增援,來減輕敵人對山區根據地的壓力;同時要保住堅壁在縣城附近李莊的公糧。李向陽的遊擊隊分成兩隊,深人敵後。一隊由參謀長錢大友率領,一隊由李向陽率領。錢大友的隊伍到了敵後,到處散布消息說李向陽遊擊隊下山了,來迷惑敵人。
李向陽的一隊深夜來到李莊,會見了我地下黨區委書記孟考同志,他們研究了如何來牽制敵人和保護公糧。當天深夜,日寇松井中隊長也在思索怎樣帶著糧食進山去增援;突然四面八方傳來李向陽帶隊下山的消息。他得到李莊反動地主楊老宗送來的情報,便帶隊前往李莊。轉入地道作戰的李向陽從暗中攻擊日軍,並派人燒毀李莊附近的炮樓,但松井依然堅守李莊。漢奸獻計,日軍找到了地道口。為了解救群眾,李向陽率人進城,大鬧敵後。狡滑的松井不離李莊,並把群眾從地道裡趕出來,拷問群眾李向陽的去向,並想得到堅壁在李莊的糧食。為了將松井調出李莊,李向陽組織遊擊隊攻城,松井為保城被迫撤退。李向陽又一次化裝進城,燒了敵人的糧食,處死了漢奸楊老宗。氣急敗壞的松井再次殺進李莊,這一次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海洋,日軍被全殲。
《平原遊擊隊》裡擊斃松井那場戲,有一細節非常精彩,李向陽與眾遊擊隊員破門而入,李向陽此時左手從上衣口袋拿出那枚小寶子死時留下的子彈,右手同時先用拇指張開駁殼槍機頭,接著又用拇指撥開槍栓,然後左手把那顆子彈壓進彈倉。
注意,張開機頭(打開保險),撥開槍栓這一連貫動作都是一隻手完成的,非常熟練,流暢,完美。郭振清為了這個動作肯定是下了大功夫的,現在的青年演員根本做不出來。而且這個電影很多細節都很考究不像現在粗製濫造。比如李向陽的雙槍,有一把沒有瞄準器。
這是根據當年敵後武工隊的真實情況來的,當年由於敵後武工隊經常和敵人短兵相接,槍別腰杆上快速拔槍時,槍口的瞄準器容易拌到腰帶容易拔不出來。所以右手槍口的瞄準器準星,是磨平了的方便拔槍近戰。而另一把槍保留準星可以進行有掩護物體時,中近距離的精度射擊。
這部偉大的經典,無不滲透著眾多藝術家們的智慧和心血。蘇裡導演不負眾望拍出此片,而後的《劉三姐》更是巔峰之作,而副導武兆堤十年後更是拍出佳作《英雄兒女》,偉大的時代必然產生偉大的藝術家。我國自解放後至上世紀末的電影製作,包括早期的電視劇製作,都是有一段創作體驗期。
一方面是讓定型演員熟悉情境氛圍、發掘細節,另一方面是劇組對選配演員的再次甄選。九十年代後期,隨著香港和臺灣電影製作模式的引入,出於縮短製作周期,減少費用等多方面因素,逐步形成現在的影視製作模式,演員可以穿組,導演可以分組拍攝,全無老影視作品的嚴謹和精細,是進步還是倒退,各自斟酌。
影片採用驚險片模式,情節一波三折,懸念叢生,具有很強的觀賞性。人物塑造也較成功,主角既有中國古典文學中草莽英雄的影子,也融合了羅賓漢、夏伯陽的特色,方化塑造的反角松井更是突破了當時把敵人簡化為極端愚蠢、殘忍的做法,形象較一般反角複雜,也更有味道。1974年重拍,情節跟老版相同。1977年老版重映。這部於1955年底完成的戰鬥故事片,帶有那個時代的「宣傳」痕跡,對人物和戰爭的解釋稍嫌簡單,但這部影片主要不是啟發人們對戰爭進行反思,而主要體現為對革命英雄主義的歌頌。這部影片在當時的最主要突破體現在人物塑造上,尤其是反面角色,日軍中隊長松井的形象塑造在當時具有突破性的意義。
這部影片的最鮮明的兩個形象是遊擊隊長李向陽和日軍中隊長松井。李向陽的形象既有中國古典文學中草莽英雄的特點,也有外國電影作品中的傳奇英雄如俠盜羅賓漢、夏伯陽的影子。創作者善於將主人公置於超常的環境下表現人物的傳奇色彩和英雄性格,通過富於動作性的情節來塑造形象,使得人物個性鮮明,生動形象,具有較強的典型意義。
例如:李向陽的第一次亮相,是在影片的開端,他接到命令,要火速趕到司令部去接受一個緊急任務:拖住松井,保住公糧,並伺機最終消滅松井。當他和戰友郭小壯奉命趕往司令部途中,迎頭碰上正在對我根據地進行毀滅性大掃蕩的日本兵,他們恰好堵在他必經之路上,李向陽面臨兩種選擇,要麼繞過敵人,這樣勢必耽擱時間,不能保證準時趕往司令部,同時繞開敵人的行為也不符合這個機智勇敢、堅定、沉著的英雄性格;要麼,李向陽帶著郭小壯在槍林彈雨中衝過去,這當然很危險,但卻是保證準時趕到司令部的唯一辦法,創作者就這樣把李向陽置於這種特殊的險境,在不尋常的情境下凸現他的英雄性格,當觀眾看到李向陽與郭小壯兩人雙騎硬是在敵人的措手不及中衝過封鎖,到達目的地時,誰能不受這個英雄的傳奇行為的感染呢?誰能不對這個傳奇英雄發出由衷的讚嘆呢!
《平原遊擊隊》塑造的另一較具光彩的形象是由方化飾演的日軍中隊長松井,創作者設計他的出場是彈撥曼陀林,而後來又處處表現了他的狠毒,這樣的出場就很有味道了,表現了形象的複雜、狡猾,工於心計。這個形象的突破還表現在創作者沒有因為他是敵人就把他簡化為愚蠢、殘忍的符號,而是表現了他像狐狸一樣的狡詐。
《平原遊擊隊》的細節描寫也很講究。此外,本片的服裝、道具、場景設計、場面氣氛等方面極其細膩,富於生活氣息,充分發揮了電影逼真的照相特性,增加了影片的藝術真實感,具有久遠的影響,堪稱佳作。
影片評價
影片採用驚險片模式,情節一波三折,懸念叢生,具有很強的觀賞性。人物塑造也較成功,主角既有中國古典文學中草莽英雄的影子,也融合了羅賓漢、夏伯陽的特色,方化塑造的反角松井更是突破了當時把敵人簡化為極端愚蠢、殘忍的做法,形象較一般反角複雜,也更有味道。
1974年重拍,這部彩色版《平原遊擊隊》時,挑選了上百個演員都沒有找到扮演松井的合適人選,松井這個角色,選了許久,最終還是無人能取代方化,只好讓方化再次出演。
小叟申明:內容和配圖源自網絡,經編排整理。版權歸原作者,侵權即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