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關於節約的議論文

2023-07-09 05:35:38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各位同學們,我們看看下面的關於節約的議論文,感受一下古人的智慧。

  篇一:關於節約的議論文

  談勤儉節約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勤儉節約是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可以說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節約,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為「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當作「齊家」的訓言;毛澤東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為「治國」的經驗。

  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不勝枚舉。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經常說的一句英國諺語是「節約便士,英鎊自來」,每天深夜她都親自熄滅白金漢宮小廳堂和走廊的燈,她堅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擠到一點不剩。號稱「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日本豐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從一點一滴做起,勞保手套破了要一隻一隻的換,辦公紙用了正面還要用反面,廁所的水箱裡放一塊磚用來節水。一個貴為一國之尊、一個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節約意識竟如此強烈,令人讚嘆。

  建國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社會主義離不了。不管是一寸鋼、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錢,咱們都要用得巧。好鋼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燒」。當時,國人都把勤儉節約作為做人和幹事業的行為準則。然而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丟了。君不見,當前社會上超越現實、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費;鬥富擺闊、一擲千金的奢靡消費;過度包裝、極度美化的蓄意浪費;「長明燈」、「長流水」的隨意浪費等現象比比皆是、不勝枚舉。在這些不良現象中,「大款」、「公款」充當了主要角色。這種社會現象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並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黨中央及時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戰略決策,並把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提到「事關現代化建設進程和國家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福祉和根本利益,事關中華民族生存和長遠發展」的高度,並在全國範圍內大張旗鼓、深入持久地開展節約活動,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

  勤儉節約的美德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開出富裕的花;勤儉節約的美德似泡泡花,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要牢固樹立「浪費也是腐敗」的節約意識,克服「花公家錢不心疼」的不良心態,形成「鋪張浪費可恥,勤儉節約光榮」的良好氛圍,使勤儉節約成為一種時尚、一種習慣、一種精神。

  篇二:關於節約的議論文

  節約與美德

  從古至今,勤儉節約一直為世人所稱頌,因為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人們都不願意被別人說自己缺德。

  但是,確「德」的人卻常常有。三國時期魏帝曹睿大興土木,為自己建華麗的宮殿,勞民傷財。少傅楊阜曾上書曰:「臣聞堯尚茅茨,而萬國安居;禹卑

  宮室,而天下樂業;及至殷、周,或堂崇三尺,度以筵耳。古之聖帝明王,未有極宮室之美麗,以調敝百姓之財力者也。桀作璇室、象廊,紂為傾宮、鹿臺,以喪其社稷;楚靈以築章華而身受其禍;秦始皇作阿房而殃及其子,天下叛之,二世而滅。夫不度萬民之力,以從耳目之欲,未有不亡者也??」可曹睿非但沒聽從,還滅其家族,最終是魏氏滅亡,致是自己含恨而終。

  一項調查顯示:大學食堂一周被倒掉的飯相當於一畝地的產量!學校一年浪費的電量足夠一個普通家庭用58年!面對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每個人都需要捫心自問:「我們憑什麼浪費?」我們有什麼資格浪費?因為飯菜不合口味就將其倒進垃圾桶,這又是什麼心理?大家的資源被個人故意地糟蹋就是對別人勞動的不尊重,對社會的不負責任。有些人的揮霍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地位。然而,一個人只有不缺「德」,自己的價值才能更容易地顯現。據資料顯示:福建連江金源集團董事長黃如論,兩度成為大陸「首慈」,由「地產大王」一躍成為「慈善王」,2003年捐款2。1億元人民幣,2004年捐款2。86億元,今年頭4個月已有近億元捐助。如此富有的人物,個人生活中卻跟奢侈無緣。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被稱為「世界最樂於慈善事業的人」,這兩年捐助慈善機構的總額已達256億美元,可他生活上卻相當節儉,穿普通的T恤衫,吃平常的漢堡包,沒有隨從。最近,他向外界公布遺囑,宣布把不到財產的2%留給自己的3個子女,而把財產的98%留給自己創辦的基金會,把這筆錢用於研究防治愛滋病和瘧疾的疫苗,並為貧窮國家抵禦這兩種疾病提供援助。節約的背後是樂善好施的美德。

  節約是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品質素養和美德。在很多時候、很多地方,節約不是「可為不可為」,而是「為與不為」,願為則百事可成。把節約看作創造價值、塑造自我的機會,就會千方百計地厲行節約,體味「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成就感。如果視節約為麻煩,把節約當負擔,就難免被動應付,對浪費現象熟視無睹。

  勤儉節約如同數學中的繁式化簡,不僅能真正顯示出自己的價值,更能看出一個人的內在品質。是要「天天過『節』」,還是要「天天過節」,自己去選吧。

  篇三:關於節約的議論文

  談節儉

  所謂節儉,就是花錢有節制,不鋪張浪費。這個概念人人皆知,但在現實生活中不能注意節儉的人不在少數,故而有必要談談節儉。我覺得,我們應該注意節儉。

  首先,生活節儉是一個人良好的個人修養的體現。三國時諸葛亮曾在《誡子書》中說過:「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正體現出節儉對於提高自身道德修養的重要作用。事實上,自古以來,凡品德高尚者,大都注意勤儉節約。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範仲淹官至參知政事,仍保持富不忘貧、貴而能儉的品德。明代清官海瑞死後,點其行囊,只有「俸金八兩,葛布一端,舊衣數件」。其儉素之德,令人讚嘆。而周恩來總理又以「簡樸」為座右銘,成為令人敬佩的領袖。不難看出,節儉對於修身養德是大有禪益的。

  其次,節儉對於治理國家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歐陽修云:「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節。民無遺力,國不過費。」意思是說,節儉利於家邦。明

  太祖朱元璋抑奢倡儉,使得國家富強,人民安居樂業。與此相反,清代慈禧太后窮奢極欲,鋪張浪費,致使大清朝走向衰亡。當然,我們所提及的「治國」並不代表落後的封建剝削制度,而是指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治理。但是無論什麼社會制度,節儉對於治國的重大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相對落後,人民生活水平還不夠高。因此,節儉對於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意義就顯得極為重大。試想,如果一個國家,從政府到人民,都以鋪張浪費相尚,國家豈能不亡?民族豈能長存?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當努力繼承並發揚光大。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把節儉真正落實到行動是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篇四:關於節約的議論文

  節儉,從我開始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每一個同學都耳熟能詳的千古名句。這首詩讓我們懂得了勞動的艱辛,同時,也深深懂得了勞動的重要性。事實上我們的先輩們一直都把節儉當成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浪費的現象非常嚴重,就那身邊的同學來說,有的同學一味追求新的文具,頻繁地更換文具;有的同學禁不住誘惑,每天都買很多的零食;有的同學經常攀比,炫耀自己的衣物,說起名牌來如數家珍。

  更讓人感到遺憾的是,浪費在有些同學眼裡似乎非但不是讓人羞恥的事,反而成了一種追求時尚。吃飯只吃幾口就倒掉才顯得有派,好好的衣服不想穿了隨手扔掉才顯得酷。更有甚者,當你批評這些現象時,一些學生甚至說:「我畫的是自己的錢,我的東西怎麼處理有沒有損害你的利益,何必要你來指手畫腳?」「現在很火水平提高了,到點飯菜可以理解,用不著這麼斤斤計較。」「我國是農業大國,這點糧食算什麼?」

  雖然我們現在條件好了,可是,還有好多貧困地區的孩子不能夠上學,許多失業家庭尚待改善,許多受災地區的人還吃不飽,穿不暖。

  據許多報紙雜誌介紹,即使是富裕的西方國家,也是很注重節儉的,從來都是富日子窮過。而我們呢,比起人家的富裕程度來,人均收入尚不值一提,卻學會了窮日子富過。

  我們現在還小,還沒有能力為國家、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但勤儉節約確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節儉下的東西其實也能起到為國家積累財富的作用啊。那麼,就讓節儉從我開始吧!從我開始,不浪費一張稿紙,不浪費一滴水,不盲目花一分錢??

同类文章
儀人之表飾人之心議論文

儀人之表飾人之心議論文

  裡爾格曾道:「現實與美好之間,總存在著一種古老的敵意」正如時代的快步之行與儀式緩步之舉,是拋棄傳統的儀式跟隨時代的腳步?或是止步聆聽儀式悠揚的聲音?  於我而言,我便傾於後者。儀式,古往今來是一件隆重而莊嚴的行為,古代帝王登基之莊重,彰顯了萬民、萬臣於皇帝之服從與皇帝至上之不可僭越。現代
要學會放棄的議論文

要學會放棄的議論文

  【篇一:學會放棄】  人生如水,人生難免跌宕起伏。人一旦經歷許多磨難之後,就會選擇放棄。放棄,新的開始。  磨難居於生活中,猶如空氣對於動植物,水對於魚,無處不在。面對這些磨難與挫折,也許我們會堅持到底、持之以恆,也許我們會放棄。  我們放棄了,並不代表我們向生活、自然,向我們自己認輸。
網絡的危害議論文

網絡的危害議論文

  當今的社會已經邁入了一個高科技、多信息交流的時代,網絡也已經是不可缺少的了。有些人利用網絡去學習,有些人利用網絡去娛樂,最可惡的是,有些人利用網絡發布一些有害於社會、國家經濟、家庭以及人的生命的不良信息。  例如:在前幾年發生過一起網絡偷盜事件,就是幾名電腦高手利用網絡,向銀行的電腦防護
仰望天空作文議論文

仰望天空作文議論文

  朋友,你注意天空嗎?你了解天空嗎?面對天空,你有過自己的思索嗎?下面為大家分享仰望天空作文,歡迎閱讀!  仰望天空作文1  蘭州,是我的家鄉。我從小在這裡長大,既體會過它的烈日當頭,也見過它的大雪飄飄。  聽爸爸說,以前的蘭州,空氣品質一度是全國最差的。原因就是西固化工廠排出的氣體不知為
清明節議論文怎麼寫

清明節議論文怎麼寫

  清明節就是我國傳統節日,也就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下面小編整理的清明節議論文,歡迎來參考!  清明節議論文(1):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甦,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此時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母親就讓我換上軍色的春裝,帶著紙錢,領著我上墳去。  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擔山,
自信的議論文初中

自信的議論文初中

  成就事業就要有自信,有了自信才能產生勇氣,下面小編整理的自信的議論文初中,歡迎來參考!  自信的議論文(1):  「自信就是成功的基石。」人說道。「自信能助人成功。」盧勤老師講道。「我不明白有自信會不會贏,但我明白沒有自信就必須會輸!」  小學時,我的成績頂呱呱,總就是名列前茅,深受老師
清明節見聞500字議論文

清明節見聞500字議論文

  導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清明節見聞的議論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見聞(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天公作美,陽光明媚,我們早早
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在傳統的清明祭掃活動中,有很多不綠色環保的行為,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篇一: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春雨霏霏,歲歲清明,今又清明。據媒體報導,清明節即將到來,很多地方以讀家書、寫家書等方式文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

  導語:清明時節特有的雨絲欲斷還續,從遙遠的天邊無聲飄落在荒諒的山野。我的心也隨著這纏綿不斷雨絲,在微風中飄來飄去,永無定所之處。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清明節議論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一個清明節到了,天空應時下起了雨。雨
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

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那關於清明節也有許多的議論和看法,下面是小編整理了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篇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腸。冥錢飛起白蝴蝶,人聲啼哭似杜鳥。  又是清明時節,又是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