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堅不可摧電影觀後感

2023-08-09 07:27:30 1

  【範文一】

  路易贊貝裡尼這個名字在搜尋引擎裡並不容易找到。但是作為1936年奧運會的著名長跑運動員,二戰期間歷盡磨難的美國空軍上尉,這樣一個傳奇人物的一生遭遇,不通過《堅不可摧》就可能鮮有人知。不禁感慨,還有多少贊貝裡尼這樣的人物因為史料的缺失或宣傳的不力而埋沒在歷史的長河中無人問津。

  在《堅不可摧》中,作者用真實的資料還原了路易贊貝裡尼從小到大,從參戰到被俘再到獲救的非凡經歷。與很多歌頌英雄主義題材的作品不同,書中語言平實無華,力求客觀公允,即便是對書中的主要人物贊貝裡尼,也並沒有任何浮誇的渲染。而真正的人性光輝,也並不體現在那些歌功頌德的讚美與追捧之中。越真實,越平凡的人,往往能創造出更大的奇蹟,也更值得敬佩。

  在書中,路易贊貝裡尼一共承受了三次磨難。第一次是飛機失事後,他與戰友在太平洋的海面上漂流這段經歷。這段經歷恐怕很少有人有機會去體驗,更令人難以置信這不是電影情節,而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尤其是對殺魚和敵機的夾擊,以及氣墊船被子彈打穿,他們要將其修補好……簡直要比儒勒凡爾納小說裡面的情節更讓人驚嘆不已,更令人吃驚的是,在其中一名戰友因飢餓和體能透支而死後,他和另一名戰友竟然奇蹟般的活了下來!可以看出路易等人生命力的頑強。

  第二次是他們被「打撈」上來之後被俘的日子。路易本以為結束了煎熬,沒想到噩夢才剛剛開始。日本人為美國戰俘準備的不僅僅是肉體上的摧殘,也有更為殘酷的精神侵蝕。儘管到了現在,美軍虐待伊拉克戰俘的醜聞也不絕於耳,但是我們應當相信,這些心理畸形的施暴者畢竟是少數。就像日本戰犯當中像渡邊弘光這樣的極品也只是少數。因為路易的特殊身份,日軍把路易作為重點「照顧」對象,這也使路易承受了比別人更重的刑罰。而路易最大的「天敵」就是渡邊弘光。我甚至不記得路易高燒過多少次,患上痢疾多少次,被打得不省人事又有多少次。但是堅不可摧的路易,憑藉頑強的鬥志和信念,一直挺到了自由的那一天。壓抑已久的憤怒終於可以得到發洩,但是渡邊弘光卻逃之夭夭……

  第三次要表現在路易對報復和寬恕之間的抉擇上。一個對你製造了無數惡夢的人,一個對你留下了精神、肉體上的後遺症的人,當你有機會報復他的時候,你要怎麼面對他?對於歷史恥辱的仇恨,哪怕受到傷害的是上幾輩人,到了今天,我們依然會經常提起,但是自問,我們內心深處真的存有那麼深的仇與恨嗎?也許我們的「勿忘國恥」更應該是一種激勵我們奮發圖強的動力,而不是伺機報仇的口號。路易贊貝裡尼受到的來自日本人的傷害,在倖存者當中應該是最深的,他甚至說過:「如果讓我再來一次,我會選擇自殺。」

  當路易再次見到監獄中的渡邊弘光時,他並沒有採取任何報復的行動,就連辱罵對方也沒有。相反,他要去跟「大鳥」握手……我突然想起了《功夫》中周星馳在最後對火雲邪神說的那句:「想學嗎?我教你啊……」

  路易贊貝裡尼,這個小時候喜歡偷雞摸狗的大男孩,這個口頭禪是「當他們發現我時,我轉身就跑」的野小子,在奧運賽場上,徵服了希特勒;在南太平洋,徵服了鯊魚和敵機;在戰俘營裡與外,同樣徵服了他的「天敵」渡邊弘光。他依靠的不是什麼超能力,而是一顆平凡而博愛,堅強而仁慈的內心。當我們希望結束一場戰爭的時候,也不是靠冤冤相報,而是包容與寬恕。

  【範文二】

  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男主角讚佩裡尼是一名義大利裔的美國人,父母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但讚佩裡尼從小卻是個特別調皮搗蛋的孩子,為此,他的母親經常為他祈禱,希望他成為一名誠實善良的孩子。一次機會,讚佩裡尼的長跑天份被發掘出來。在還是一名高中生時,他就代表美國參加了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但隨後而來的二戰打斷了他的運動生涯,他成了一名軍人,1943年,他所乘坐的戰機在南太平洋上空墜毀,讚佩裡尼與另一位倖存者,靠一艘設備簡陋的救生艇,在海上奇蹟般的漂流了47天後,被日軍發現,遣送到日本集中營。在集中營裡,由於讚佩裡尼的不屈和奧運選手的身份,他受到了看守長渡邊變態、非人的殘害,遭遇非常悲慘,但這一切都沒有使他屈服,直至迎來美軍的營救。

  正如這部電影的名稱《堅不可摧》,我們看到了一個堅不可摧的英雄形象,但堅不可摧的並不是肉體,而是信仰:當他在大海上漂流了四十多天,靠接雨水、吃生魚肉、海鳥肉生存時,我們看到了被大自然摧殘得瘦骨嶙峋的病態肉體;當他被皮鞭、棍棒、拳頭抽打,被軍靴踢踩跺踏、被各種變態酷刑折磨時,我們看到的是傷痕累累、奄奄一息的軟弱肉體。但支撐這肉體生存下去的卻是信仰——堅不可摧的信仰。當讚佩裡尼在海上漂流遇大風暴,隨時會被巨浪吞噬時,他向天主祈禱:「主啊,如果你能讓我生還,我以後的生命都將屬於你!」。

  天主給了他這個奇蹟,而他也兌現了自己的誓言。在此後的2年中,他面臨無數次的絕境、死亡,是信仰給了他愈挫愈勇的力量。「鍋煉銀,爐鍊金,上主煉人心」(《聖經箴言篇》17章3節》),磨難是天主給祂所揀選選的人特別「定製」的「鍊金爐」,如同亞巴郎、約伯、多俾亞、保祿……為的是「使他們經過火煉,煉淨他們如同煉淨銀子,試驗他們如同試驗金子。」(匝加利亞先知書13章9節)。讚佩裡奇就被安置在了集中營的鍊金爐裡。

  影片的高潮部分是變態的渡邊讓已經被折磨得羸弱不堪的讚佩裡尼舉起一根柱子,如果放下就會被射殺,衣衫襤褸,被煤漬浸染得骯髒黢黑的讚佩裡尼趔趄著舉起了柱子,儘管身體打晃,但他一直堅持著,這個場景很像《耶穌受難記》中耶穌背十字架上山受死的情形,那根粗壯的柱子壓在這個看似一根稻草就能壓垮的戰俘身上,他背負的是戰爭的罪惡、人性的醜陋。最終,被擊垮的不是重軛在身的讚佩裡尼,而是對面那個在他目光注視下的劊子手,他被讚佩裡尼堅不可摧的意志擊垮,唯有用對讚佩裡尼暴風雨般的抽打及痛哭嚎叫來宣洩自己的崩潰。

  如果你認為堅不可摧的僅是讚佩裡尼在集中營煉獄般的遭遇,那就錯了,這樣,他和一般的英雄有什麼區別呢?讚佩裡尼的堅不可摧更表現在他戰後的作為。戰後,他兌現了對天主的承諾,走上了侍奉主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他展現了基督徒驚人的寬容與愛,他不僅原諒了所有曾經傷害過他的日本軍人,還親自到日本,與他們和解,並在80歲高齡時,參加了日本奧運會的火炬接力。

  「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瑪竇福音5章44節)讚佩裡尼用耶穌教導的方式展示愛的堅不可摧。在救贖、寬容、和解的愛之旅中,他到達了97歲的生命盡頭,去年7月,老人安然辭世。而朱莉,也在籌備拍片時,與老人結成了忘年交。

  今年年初,教宗方濟各接見了朱莉,並觀看了這部長達2個多小時的電影。

  作為曾深受日軍荼毒的中國,我們拍過許多反映抗日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但震撼人心的有嗎?同樣是反映戰爭的苦難,作為男性的張藝謀拍出了秦淮河畔的脂粉氣;而作為女性的朱莉,卻拍出了西風烈、殘陽如血的壯烈;相較國內抗戰片「為了不能忘懷的記憶」主題,朱莉卻表達了「愛是彌合傷痛的唯一方式」。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