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情黨員觀後感【優秀篇】
2023-08-09 09:07:18 1
《黃土情》影片從一個很平實的角度闡述了偉大領袖毛主席在延安適逢經濟困難時期,如何指揮廣大軍民抗日和後方大生產為前方減負的事情,真實揭開了延安大生產運動背後的故事。
《黃土情》觀後感_篇一
毛主席關心百姓疾苦,在認識到了嚴峻的形勢之後,實際考察,認真分析,商討對策,並提出了「減收公糧」、「精兵簡政」、「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偉大戰略舉措,最終帶領邊區人民走出了困境。影片再現了戰爭時期黨和人民群眾的魚水情懷,弘揚了艱苦奮鬥精神,抒發了愛國主義的情懷。
作為80後的我,本以為那段艱苦歲月已被遺忘在了身後,一開始並未帶著滿腔的熱情去期許,但影片的主線發展和無數的鏡頭還是將我深深的感染了。雖然槍林彈雨已在和平年代一去不返,但這段艱苦歲月更應該值得我們去憶苦思甜,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時代變了,但有些東西卻不會變,會觸動今天的我們,比如我們要心繫群眾,黨和所有人民都是一家人。
影片中的許多鏡頭令我印象深刻。當毛主席聽到武婆姨的罵聲後並沒有動怒,首先想到的是她一定有什麼苦衷是自己不知道的,於是把她叫過來耐心的了解情況,還把自己的棗子送給了武婆姨給她的孩子們吃。片中毛主席反覆說無論如何多要考慮群眾的承受力。的確,作為社保部門的工作人員,我們平時也該要多多換位思考,平時細心積累總結,想想哪些地方是會給群眾來辦事帶來不便的,哪些政策和疑惑是群眾想要問明白的,多主動的幫群眾多想一步,為群眾多解答一句,我想,如果真能堅持這樣的話,群眾也會像片中邊區的百姓一樣反哺我們,更加配合我們的工作,這樣矛盾就會少很多,爭吵聲也會少很多,人民本來就是一家人。毛主席說,我們黨為群眾服務,就是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貴在堅持。片中毛主席坐在床上看文件,只是因為他只有一條秋褲,還沒有幹而無法穿,即便如此他也再三拒絕添置一條新的。片中他這樣回答手下的戰士「如果搞特殊化,三次兩次就會成為習慣」,是啊,這對如今的四風建設,是多麼有力的一個警醒啊。片中毛主席品嘗百姓平常吃的糧食,體會群眾的生活狀況,聽取黨外人士的意見,才發現了魚大水少,頭重腳輕,浮在上面的人多,沉下去辦事的人少的這樣一種情況,進而提出了「精兵簡政」的策略。我想,作為經辦部門的我們,做好每一筆業務,服務好每一位過來辦事的群眾,是我們的工作職責,也是我們的價值所在,必須要認認真真的做好。
整部影片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群眾的心裡是有一筆帳的,久而久之,就會不相信你。」水能載舟亦覆舟,如果我們不認真,不去真正關心群眾,就會失去群眾的信任,就會有失國家賦予我們的職責,就會對不起自己的崗位。每當想到有群眾過來辦事遇到了困難而沒有辦好,是令自己十分痛心的。其實,如果我們真正的關心了群眾,群眾自然也會體諒和配合我們的工作。希望我們每一位社保工作人員都能從這部影片中有所觸動,在平時的工作中更好的服務群眾,時刻心繫群眾,做群眾的親人!
《黃土情》觀後感_篇二
電影《黃土情》講述的是1941年發生在延安陝甘寧邊區的一系列與毛澤東有關的故事,影片從一個很平實的角度闡述了偉大領袖毛主席在延安適逢經濟困難時期,如何指揮廣大軍民抗日和後方大生產為前方減負的事情,真實揭開了延安大生產運動背後的故事。雖然是去年上映的老片子,但是來劇院觀看的人真不少,座位基本是滿的。散場後,聽到一位老先生突發感慨「這是憶苦思甜來啦」!我看著向出口湧去的人潮,想著原來大家都「憶苦思甜」來了。
憶苦思甜,詞典的解釋是:回憶過去的苦難,回想今天的幸福生活。憶一憶革命先輩們的苦,思一思今天的「甜」,如今我們生活在沒有戰爭的和平年代,沒有槍林彈雨,不必擔心缺衣少糧和挨餓受凍,空閒了還能看看電影,過著簡簡單單的生活,這其實不就是一種幸福嗎?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大大提升,但我們也開始變得浮躁,埋怨社會的不公平,抱怨工作難做、工資太低,整天都是愁眉苦臉的。如果我們偶爾放空自己,憶苦思甜一下,翻翻舊照片、看一些老片子、參觀一下歷史博物館等,時常憶憶苦,思思甜,你會覺得目前的狀態也不是太糟糕,困難也總會過去,然後你的笑容也會多起來。
憶苦思甜是一種感恩、一種心態,也是一種鞭策和激勵。「憶苦思甜」能讓我們保有一顆感恩的心,人生的路途中會遇到遇到很多人,經歷很多失敗和挫折,我們應該感謝帶給我們壓力和挑戰的人,感謝這些挫折與失敗,因為正是這些磨難讓我們成長,回憶過去的失敗之苦,才能深切體會今天的成功之甜,才會倍加珍惜現在。「憶苦思甜」能幫助我們調整心態,我們在生活中會面臨來自工作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壓力,總是希望求得更高的職位,獲得更多的利益,然而在追名逐利的過程中往往會背離初衷、迷失自我,在適當的時候憶苦思甜一下,會發現自己已經擁有很多,但也因為急於趕路而錯過了更多,放慢腳步後會發現其實路邊的風景也很美麗。「憶苦思甜」能讓我們重新充滿激情和活力,當我們對工作和生活感到疲累的時候,憶苦思甜是為了激勵自我,讓自己找回最初的目標,重新振作起來,充滿幹勁。
對審計人來說,更要經常的「憶苦思甜」。當審計工作中遇到阻力,當長時間面對枯燥的數字感到疲憊時,當出差在外想家時,審計人員不妨「憶苦思甜」一下吧,想一想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的雷鋒同志,想一想忍著肝癌的劇痛、同全縣幹部群眾與自然災害進行鬥爭的焦裕祿,想一想身患絕症仍頑強堅持工作、毫無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獻給黨和人民的周總理……憶一憶他們的苦和累,會發現我們所面臨的困難實在是微不足道的;體會他們苦後心中的甜,鞭策自己堅定信念、堅守陣地,直到收穫豐碩的審計成果,享受收穫審計成果之後的甜。
《黃土情》觀後感_篇三
電影《黃土情》講述的是1941年發生在延安陝甘寧邊區的與毛澤東有關的故事。當時,因為日寇和國民黨的封鎖,邊區財政極其困難,而農民因為徵收公糧過多生活困難。面對如此困局,毛澤東對政府與農民、抗戰與民生、老百姓的長遠利益與當前利益等問題的思考,經過充分調研,提出了精兵簡政、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偉大戰略決策,並最終戰勝了困難。
結合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黃土情》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做好老百姓的工作要做好以下幾點:一是要深入基層,多做調查研究,而不能浮在上面做決策;二是要勇於批評和自我批評,將老百姓當作水,要將老百姓是否認可作為檢驗自己工作的標準;三是要集思廣益,要集中各階層、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要科學的制定計劃;四是要有奉獻精神,要始終將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心甘情願的服務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