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如畫(伊人之春盛夏如春)
2023-08-09 06:36:40 2
【點睛】地球上有一片祖母綠,遠看是綠,近看又是綠,林海綠得無邊,山谷綠得無底。
沒去伊春之前,為了能夠在抵達伊春之後更好地用心靈感受這塊無價的「綠寶石」,我仔細地研究了一番伊春地理。在北緯46°與49°之間,湯旺河、伊春河以及大豐河,流淌出了一片片連綿浩蕩的綠水青山,將美麗祖國裝點得磅礴壯麗。這綠水青山清新遼闊如翡似翠美不勝收。如今,伊春的綠水青山成了「金山銀山」,打造出了一個極具價值並且具有伊春特色的綠字招牌……
當機艙裡的乘務員發出飛機將要降落林都伊春機場的播報後,我透過飛機的舷窗凝望著機翼下伊春的畫山繡水,一棵棵參天的大樹,猶如綠色的音符,它們將伊春打扮得綠色妖嬈。面對著撲入眼帘的無邊綠色,我想起了伊春人的那句口頭禪:林都迎賓不用酒,捧出綠色就醉人,可見伊春綠色的濃烈與豪放。
這些年,跟著中國旅遊報美麗中國行團隊,我們為若干個省市做了旅遊方面的推介,開闊了視野,同時更加深愛著美麗中國。做為美麗中國的組成部分,伊春是一幅綠色的潑墨畫卷,「清爽凜冽」的夏日風光充滿了溫婉與神秘,正向伊春人愛唱的那首歌《伊人之春》所表達的一樣——你的每一處風光都讓人痴迷,漫步在你的山水間,我在問自己,為什麼沒有早些走進你?伊人之春啊,你把我的心靈洗滌……
伊春美,人們為她捧現了無數的歌賦:「地球上有一片祖母綠,遠看是綠,近看又是綠,林海綠得無邊,山谷綠得無底。」作為具有戰略意義的地方, 伊春市位於小興安嶺腹地的湯旺河流域,她是我國最大的國有林區之一,森林覆蓋率高達83.4%。作為祖國的一座綠色寶庫,伊春享譽世界,被人們譽為「祖國林都」和「紅松故鄉」。伊春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廣袤的原始森林,是一個無邊的原生態天然大森林公園。正像伊春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天雲在推介伊春旅遊資源時介紹的那樣——伊春,這裡春天杜鵑花開,滿山紅遍;伊春,夏季松濤滾滾,綠色如海;伊春,仲秋楓葉如丹,層林盡染;伊春,冬季萬裡雪飄,銀裝素裹……一句話,伊春是人們休閒度假、旅遊觀光的最佳去處。尤其是夏日的伊春清涼無比,是避暑納涼的好地方,人們可以縱情在22度的夏天裡流連忘返。
抵達伊春,在林都賓館放下行裝,我便帶上無人機,一頭扎入綠色如畫的小興安嶺植物園。
小興安嶺植物園位於伊春河畔,宛如碧綠的翡翠讓人愛戀。走進園區,白樺樹聳立,紅松逶迤,野花遍地。小興安嶺植物園建立於1978年是我國東北最大的植物園,在此栽植的植物數不勝數,種類達到300種之多。園內的中心廣場上矗立著一座雕塑,名為森林女神,女神高高地舉著北方代表性植物紅松的果實,寓意這片北國林海將會生生不息的時代相傳。
藥用植物園是小興安嶺植物園中的一處重要園區,這裡展示和培育著約327種小興安嶺特產的野生藥植物,五味子、人參、黨參、黃芪等等重要材在此都設有栽培區域。除了東北當地的植物外,植物園還引進了不少國外物種,比如日本的落葉松、美國的班克松和歐洲的赤松,這些異域的樹木讓人倍感大自然的寶藏豐富。
暢遊伊春,新青國家溼地公園是必去遊覽的地方,這裡秀美的溼地奇觀令人讚嘆不已。新青國家溼地公園位於伊春「中國白頭鶴之鄉」新青區境內,園區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是世界珍稀瀕危鳥類——白頭鶴的重要棲息繁殖地。
我們登上觀景臺看到,新青國家溼地公園處於我國東北泥炭沼澤溼地集中分布區,保存完整的典型泥碳沼澤溼地,綠色塔頭溼地裡,碧水猶如寶石,輝映著自然的純美。這裡是東北地區泥炭沼澤溼地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的示範基地,是黑龍江省科普教育基地。
走進金山天然鹿苑讓人興奮不已,在這裡人們和梅花鹿零距離親密接觸。
金山鹿苑腹地是兩個幔山崗相夾構成的溝系,由於鹿群常年啃食野草,山坡形成低矮平整的草坪,一條溪流從溝谷流過,成為鹿群飲水的溪谷,稱為鹿鳴溪。山間紅松、柞樹等樹種交織混交,形成綠草如茵、溪流淙淙、群山環抱、景色怡人畫卷,歐陸風韻盡顯其中,酷似天然的高爾夫球場鑲嵌在大山深處。現有馬鹿、天山馬鹿、梅花鹿500多頭。已成為金山屯區種鹿繁育、技術服務推廣、鹿產品精深加工、銷售、旅遊、科研開發基地。金山鹿苑之所以稱為天然鹿苑,是因為這裡生態條件適宜。金山屯區依託這一天然資源,在此建立了養殖場。採用人工飼養與自然放牧相結合的半牧式養殖方式飼養鹿群。既保護了鹿種的天然野性,又提高了鹿種的繁殖能力和經濟價值。
在清爽的夏風陪伴下,我們走進如詩如畫的上甘嶺溪水國家森林公園。 公園集森林、溼地和溪流於一體,經過億萬年的地殼變遷,形成了山峰迭起、溪流曲折的地貌特徵,森林覆蓋率達96%以上,素有「森林生態博物館,林都伊春後花園」之美譽。依據自然優勢,將公園劃分為「七區六景兩園一村」。原始喬木觀賞區佔地面積476公頃,園內共有植物1390多種,囊括了小興安嶺所有高大喬木、低矮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生物的多樣性在這裡體現的淋漓盡致,具備植物的可考性和可研性。園中環山甬道5000延長米,觀賞區內不僅建有山峰亭、蘑菇亭、滴翠樓、將軍亭、獵人小屋、山裡人家、林海縱橫、白樺林中的哨所、長青亭、松濤閣、懸索橋、高架橋、樹上橋等各具特色的木製建築,還有觀光塔、長壽鍾、歡樂鼓、開心鑼、梅花樁、平衡木等遊樂項目,讓遊客陶醉在綠色裡流連忘返。
湯旺河林海奇石風景區給人帶來的是無盡的喜悅和清麗明快。她坐落於黑龍江省伊春市湯旺河區境內,佔地面積190平方公裡。2013年9月被當時的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並於12月被國家旅遊局和國家環保部評為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景區以稀有的花崗巖石林地貌景觀和完善的原始生態為特色,樹在石上、石在林中,林海奇石、地球一絕,擬態奇石千姿百態,惟妙惟肖。獨特的花崗巖石林生成於2億年前的印支運動期,是目前國內發現唯一一處類型最齊全、發育最典型、造型最豐富的印支期地質遺蹟,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美學價值,在世界上也是極其罕見的。
九峰山養心谷景區豪放粗狂的大美令人擊節感嘆。伊春九峰山氣韻萬千,山腳下是九峰山人的母親河——大豐河,這裡的奇美與瑰麗讓無數的遊人為之傾倒。同時這裡也是休閒避暑,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怡心養心的靜謐之地。
伊春人在發展森林旅遊和避暑度假旅遊的過程中,根據九峰山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以《黃帝內經》養生思想為指導,推出了「九養」養生文化理念!「九養」都包括哪些內容呢?看看智慧的伊春人是如何梳理總結的吧——「九養」就是環境養、運動養、飲食養、經絡養、順時養、情志養、細胞養、辨證養和音樂養,通過讓人認同接受的「九養」,全力打造集森林氧療、功能美食、旅居養老、旅遊觀光、中藥產品研發為一體的功能景區。
九峰山養心谷景區的確很美。九峰山以其象形山峰眾多取九為尊而得名。景區內奇峰羅列,怪石嶙峋,人們頂禮膜拜,賦予仙山神峰的美譽。山間紅松林傲然聳立,林間溪流縱橫交錯,溪邊奇花異草爭奇鬥豔,花海旁的遊客隨心情漫步。最有趣的是在蜿蜒清澈的大豐河水中生態漂流,品河中野生冷水魚原味之美,盡情感受九峰山養心谷這一世外桃源「天人合一、神形一體,陰陽協調,統籌兼顧」的養生境界。
景區有望不到邊際的紅松林,有8處天然瀑布,形成了高濃度的負氧離子區,在這天然大氧吧內建有康養館,內設經絡疏通管,國學講堂,太極道場,還有多處養生公寓和木製養心屋,養生池,處於林下、溪旁、花海邊緣,安靜的休憩環境,可調節情志,靜心安神。
伊春嘉蔭有一處被人們稱之為「小九寨」的地方,這就是令當地父老鄉親自豪的茅蘭溝風景區。景區位於黑龍江省伊春市嘉蔭縣67公裡處的小興安嶺林海中。遊客如果自駕去往那裡,可以導航嘉蔭縣向陽鄉茅蘭溝村即可抵達。這個村莊民風厚重,自然景觀優美,旅遊資源豐富。村內著名的茅蘭溝,是地殼變遷的褶皺斷裂而形成的深谷。
茅蘭溝河谷全長15公裡,層巒疊嶂的河谷中,一座座突兀而立的巨峰。像脫鞘利劍,衝出深壑,直刺蒼穹,是4A級國家森林公園。進入景區,人們立刻被拔涼的氛圍包圍,歡笑的溪水,挺拔的紅松把我們迎進了密不透風的綠色深谷。茅蘭溝有茅蘭瀑布、黑龍潭、仙女池、太子峰、三階潭、野鴿峰等30多個景點,以奇峰怪石,流泉、飛瀑、斷崖峭壁,深潭迷霧而聞名。景區內潭、瀑、巖、溪,洞星羅棋布,野趣橫生。這裡溪水清澈,溪水綴合的湖面碧波蕩漾,四周林木環繞,鬱鬱蔥蔥,景色十分誘人,人遊其中,如此如醉。
黑龍潭是茅蘭溝峽谷的最低處,是茅蘭瀑布的匯水區,景色奇秀。由於斷裂錯動形成的小型水池倒映著山巒和綠樹,這是茅蘭溝最美麗動人的一池深潭碧水,野鴿峰高高聳立在她的身旁,人們流連在峽谷中感受著淡雅與幽靜。在炎熱的夏天來這裡悠遊,真是讓人舒心愜意。
乘船登上太平島,這個位於黑龍江畔嘉蔭縣紅光鄉太平村的島嶼上蔥綠綿延。這裡東距嘉蔭縣城5公裡,西距龍骨山自然保護區4.5公裡,由南北兩島組成。北島隔黑龍江與俄羅斯相望,南島隔太平水道與南岸相對。
太平島四周江水如練,環島柳岸依依,島上湖山相接,樹奇、林茂魚鮮,分布著太平灘、島山湖、環翠路、滄浪嶼、如意洲和垂釣臺等秀麗景觀,象一顆墨綠的珍珠,鑲嵌在黑龍江上,以其獨有的自然美吸引著無數遊客,成為龍江人的旅遊度假勝地。
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是繼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國家地質公園以後,黑龍江省第二個獲此殊榮的國家地質公園。它坐落在中俄界河黑龍江的南岸,總面積38.44平方公裡。2007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1902年,俄羅斯上校軍官馬納金在這裡發現了大量的恐龍骸骨化石,幾年後組織了專門挖掘工作,並於1924年組裝成一具高4.5米、長8米的完整恐龍化石骨架,定名為黑龍江滿洲龍。這架化石至今仍陳列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地質博物館內,人稱「神州第一龍」。
1977年,黑龍江省地質工作者又在這裡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和魚、鳥、蜥、鱷等動物化石及豐富的被子植物化石。在「神州第一龍」發現100周年之際,地質工作者又在嘉蔭原恐龍埋藏地點百公裡外的烏拉嘎地區發現了新的恐龍化石群。到目前,嘉蔭出土的化石共裝成了13架恐龍。恐龍山不僅具有重大科研、科普教育價值,還具有極高的旅遊觀光價值。恐龍山臨江而立,清晰地再現了恐龍滅絕後的自然狀態;有「白堊紀公園」之稱的地質剖面,保存有豐富的晚白堊紀生物群落。這裡是窺探地球演化和晚白堊紀大型爬行動物滅絕秘密的一扇窗口,其科學價值與旅遊價值珠聯璧合,散發著神奇而持久的光芒,令人心馳神往。
林都伊春,盛夏如春,回歸自然,返璞歸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