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黨員築夢中國觀後感社區

2023-08-08 23:11:49

  社區築夢中國觀後感

  20xx年7月2日,我開始在共產黨員網上觀看歷史文獻紀錄片《築夢中國——中華民族復興之路》。這是一部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電視臺等聯合攝製的7集紀錄片,是根據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基本陳列創作的,將博物館內的歷史照片、藝術作品,通過運用現場實景、三維動畫、視頻特技、音樂音效等電視表現手法展現給觀眾,給予了觀眾視覺和聽覺上的藝術享受,讓我們能夠足不出戶就能身臨其境地了解到《復興之路》基本陳列所展示的內容。在播放期間,我會叫來所有家裡人一起觀看學習和討論。以下是我觀看這部歷史紀錄片的心得體會:

  這部紀錄片的主旨,是從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句話引出的:「現在,大家也在討論中國夢。何為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中國夢。」中國夢到底如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又是如何實現的,紀錄片從第一集開始按照歷史事件的發生時間順序逐步闡述。

  第一集《風雨如磐》,從一臺英國製造的織襪機開始引入。1840年鴉片戰爭的爆發和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的籤訂,開啟了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被列強侵略與壓迫的屈辱歷史。太平天國運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維新變法運動、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入侵、《辛丑條約》、辛亥革命……這一個個熟悉的歷史事件,這一次次的中華民族在深淵中的掙扎和抗爭,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靈。當一個民族在黑暗混沌中始終無法找到成功的出口,那種壓抑的心情是多麼的讓人沮喪和無奈。當我看到這裡時,我內心也同樣體會著那個時期的同胞們靠個人無法改變命運的沮喪和無奈。

  第二集《中流擊水》主要講述了馬克思主義是如何傳入中國,又是如何在中國生根發芽,在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間迅速傳播,成為了催生共產黨的思想前提。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了,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科學的指導思想、正確的方法:採取階級鬥爭和社會革命。這一集還講述了國共合作的開始、國民黨的反革命政變、紅軍長徵、日本侵略等。新中國成立後,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腳步邁上了新的徵程。

  第三集《正道滄桑》講述的是新中國成立之初所面臨的嚴峻的經濟及工業發展形勢和美國侵略朝鮮所帶來的國土危機。抗美援朝勝利後,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全面展開令曾經積貧積弱的農業中國,開始迅速走上一條工業強國之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建設在這一時期逐步建立。然而,這一時期,新中國也因為某些決策的失誤而迎來了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困難。這是一段輝煌與挫折並存的時代。縱使在發展探索道路上經歷了嚴重曲折,但是中國共產黨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第四集《偉大轉折》講述的是新中國在歷經十年內亂後在人文、經濟、科技等領域的變革。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撥亂反正全面展開,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有序進行,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逐步走上正軌,黨和國家領導制度和領導體製得到健全,國家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作為一名出生和成長在廣州的人,我親身體會著改革開放對於廣州等沿海城市帶來的巨大變化。我們既可以體會到與香港發達城市間日益縮短的經濟發展差距,也能體會到深圳從大片田野發展至今的現代化面貌所帶來的衝擊。當我每天回到自己舒適的商品房裡,和小孩漫步在花團錦簇的小區道路上,從商場裡購買來自世界各地的進口商品時,我深感改革開放對於每一個人所帶來的切身利益的影響。我認為改革開放的決策是正確的,它實現了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經濟體制的突破和經濟實力的飛躍。

  第五集《世紀跨越》以上海作為講述出發點,講述關於通貨膨脹、國企改革等一系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這集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楊燕秀的三十多本家庭帳本,記錄了從1965年到2000年三十多年的家庭收支情況,從每月欠帳到月有盈餘。一個家庭的帳本,記錄下一個家庭的生活軌跡,也勾勒出了時代的變遷。楊燕秀一家的家庭經濟變化,又何嘗不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民的家庭經濟變化。從當初的憑票採購可供應商品到現在的可以自由選購來自全世界的商品,從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新的裡程碑。我們在中國夢上又邁進了一大步。

  第六集《發展新境》是從中國如何抗擊2003年的那場談「非」色變的SARS病毒疫情講起的。這是一場沒有硝煙、不能失敗的戰爭,這是一場與病毒爭奪生命的戰役。這確實是一場令人難以遺忘的事件,當時還在大學讀書的我和同學們,被要求數天內都不得離開校園。不能與家人見面,不能自由的行動,不知道病毒何時會降臨,讓每個人都人心惶惶。當新聞裡傳來哪位患者因病搶救無效去世,哪位醫務人員又因為照顧病人而被隔離的消息的時候,我感覺到死亡離我們前所未有的接近。在這場全民公眾與病毒的對抗戰役中,一個公開、透明、高效的政府展現在世人眼前,這極大的平復了廣大不安的群眾心靈。當大家共同面對死亡的時候,大家才發現原來我們是如此的緊密聯繫著,是能夠如此的眾志成城的。

  第七集《圓夢有時》讓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對產業結構的調整部分。2013年中國遭遇歷史上最嚴重的霧霾天氣,霧霾波及二十五個省。「PM2.5」這個詞從此人盡皆知。雖然霧霾天氣的重災區在華北地區,但是身在沿海城市的廣州,我們也能感受到霧霾天氣帶來的不適。每天除了關注天氣預報,大家又多了一個關注項目,那就是當日的PM2.5濃度。正是因為有太多地方企業,只為眼前的既得利益,忽視可持續性生態發展,不計後果的偷排汙染物,破壞周邊生態環境,才最終導致生態環境的不可逆轉。淘汰產能落後的企業,解決產能過剩問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必定會帶來一系列的陣痛,但是為了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改革是在所難免的,這也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包括生態文明建設在內的「五位一體」戰略的具體體現。

  整部紀錄片,以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句話作為結束:「我堅信,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我堅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周年之時,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會實現。我更堅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會實現!」這是對中國夢未來目標的完整闡述,我們要沿著這條圓夢之路奮勇前行。

更多黨員築夢中國觀後感作文相關推薦:

1.黨員築夢中國觀後感1500字

2.築夢中國觀後感黨員

3.20xx黨員築夢中國觀後感1500

4.鄉鎮黨員築夢中國觀後感【最新】

5.預備黨員築夢中國觀後感

6.社區工作者築夢中國觀後感

7.築夢中國觀後感1000字作文

8.築夢中國中華民族復興之路觀後感

9.教師觀看築夢中國觀後感

  這部紀錄片詳細闡述了中華民族從開始尋求民族復興到逐步實現民族復興再到發揚民族復興的一系列歷程,是真實的歷史再述,也是一次發人深省的歷史回顧。通過這部紀錄片,我同時了解了一個政黨從誕生的不易到存在的不易到發展的不易。中國共產黨作為帶領中國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先進力量,在發展過程中,遭遇過背叛,也受過過個人錯誤決定的影響,但是中國共產黨經受住了嚴峻考驗,通過一代代黨的中央領導集體的不懈努力,堅定信念地帶領中國在正確的道路上一路發展壯大。我為這種發展的不易而感動,為那些為了黨和國家的存續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黨員們而感動,也為那些為了黨和國家的發展而奮鬥在各個行業的黨員們而感動。因此,我為我能加入中國共產黨而深深的自豪。

  最後,也希望日後能觀看到更多的如此發人深省的歷史紀錄片,因為只有不斷地回顧歷史,才能時刻警醒我們自己如今生活的來之不易。正是因為如今生活的來之不易,更提醒我們要為了更美好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觀看築夢中國觀後感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四周年之際,我觀看了歷史文獻紀錄片《築夢中國》。我們的祖國母親,一路坎坷走來,經歷了無數的風雨和挑戰,飽經滄桑,依然屹立挺拔……。

  祖國母親,她是那麼美,那麼純樸,有著迷人的自然風光,有精湛的人文景觀;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和礦產資源,有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有震驚世界的四大發明;有享譽世界的絲綢之路……

  但是,隨著鴉片戰爭一系列侵華戰爭的爆發,她變得傷痕累累,無奈地成為了別人蹂躪的目標。至此,她的孩子——中國人民也墮入到最艱難的苦難當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無數仁人志士屢踣屢起,不懈探求真理,尋求保家救國之途。一代代革命先烈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鬥,在歷史長河中烙下深深的印跡。

  前人的衝鋒與失敗,後人的承接與助力,她的屈辱史和抗爭史讓人為之震撼!

  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是國家富強之夢,是民族振興之夢,更是人民幸福之夢,是每個中華兒女努力奮鬥的目標。

  真正把全國人民帶上人間正道並實現中國夢的,是中國共產黨。自一九二一年——誕生之日起,在華夏大地掀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完全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經歷了一次又一次血與火的考驗,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黨和人民在百折不撓的探索中不斷前進,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的理念,在黨的領導下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在新的歷史時期,讓我們站在了新的起點。回首百年滄桑,百年苦難,不禁讓人感慨萬千。但更多的是充滿希望,一個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希望,那就是中國夢。

  此刻,我深刻的體會到習到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夢的重要論述,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國夢的唯一正確道路。多年來,我們黨和人民的血肉聯繫,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終於取得革命建設性的偉大勝利,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成功抵禦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又在推動世界經濟擺脫危機、走出低谷中發揮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們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也推動了國際社會互利共贏和平發展的進程。

  雖然我們離夢想越來越近,但越是在這樣的時刻,越需要我們戒驕戒躁,滿懷信心,凝聚力量,共同努力。而實現中國夢的目的,就是不斷地為人民造福,不斷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數。中國夢,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也是你我的夢。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時,要求廣大縣委書記做「政治制度明白人,發展的開路人,群眾的貼心人,班子的帶頭人」。我不禁問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副支書,我的夢想是什麼?是找一份賺錢最多的工作?還是找一份最輕鬆的工作?20xx年12月,我作為返鄉大學生被組織選派到城關溫泉村任職,如今已有200多天,村裡的工作「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紛繁複雜,很現實,也很累。雖然如此,每天我都非常珍惜,以飽滿的熱情快樂地投入工作,贏得老百姓的信任。有時,雖然只是為老百姓辦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他們用樸實的言語告訴我,「丁支書,謝謝你」!此時,我才真正發現自己的價值得到了體現。

  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是國家的夢,也是國人的夢。打造美麗溫泉、幸福溫泉是我們每一個溫泉村人的夢。也許這些夢想,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千萬條涓涓細流匯集起來,就是浩浩蕩蕩奔騰不息的大河,成為推動我們實現中國夢、溫泉夢的強大力量。愛國而敬業---溫泉夢,我的夢。

  黨員觀《築夢中國》有感

  讀著民族的興衰榮辱,我的心仿佛和我們多災多難的民族潮起潮落,先賢偉人們承載著民族復興的夢,一代代傳承、接力,造就了我們如今偉大繁榮的祖國,我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是民族的一個元素,元素強,則中國強,作為一名遠教工作者,我要當好「築夢人、傳夢人、踐夢人」,築「小夢」促「大夢」,踐行我們共同的中國夢。

  當好築夢人。要做好生產發展的領路人,充分利用遠程教育平臺,引導黨員群眾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帶頭發展特色農業、質量農業、效益農業,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在農業產業化發展中做好村民的「主心骨」、「智慧庫」,把先進技術文化知識傳輸給廣大黨員群眾,幫助群眾增產增收。要做好增收致富的帶動人,作為一名遠教工作者,幫助群眾致富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要積極利用新觀念,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鼓勵幫助黨員幹部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率先致富,幫助解決好自己富與群眾富、帶頭富與幫人富、少數富與共同富的關係,幫助廣大群眾一道走向富裕之路,實現黨員與群眾在收益上的「雙贏」。

  當好傳夢人。一是做服務基層的「宣傳員」,把中國夢通過遠教平臺傳遞給群眾,鼓勵群眾一起參與中國夢實現的隊伍中來。當然,「大夢」不等於「小夢」,我這裡所說的「傳」不是讓所有群眾都去做偉人,而是引導黨員幹部群眾將「大夢」變成「小夢」,努力幫助「小夢」築「大夢」,實現自己的夢同時築中國夢。二是做黨性的「接力者」,要把黨的先賢們為實現祖國偉大復興的信念傳遞給新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增強他們的黨性修養,提升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當好踐夢人。從「先」字入手,作為一名黨務工作者,我們是黨的表率力量,要死死地抓住這個「先」字,體現出與群眾的不同之處,做到平常時候能看出來、困難時候能站出來、關鍵時候能豁出去,要把這種「先」意識滲透於生產生活中,落實在行動上,展示在作風上。以「實」字落腳,倡導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我們要把群眾滿意作為檢驗發展實效的第一標準,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和服務意識,多辦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積極倡導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以個人作風促黨風、政風,提升黨委政府的公信力。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