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在路上觀後感醫務人員
2023-07-27 04:35:29 3
於國家,是人心向背;於個人,是口碑官聲。小編整理了永遠在路上觀後感醫務人員,歡迎欣賞與借鑑。
永遠在路上觀後感醫務人員一:
20xx年10月20日,我觀看了由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的八集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看到因貪汙腐敗、違反亂紀而落馬的省部級官員在鏡頭面前懺悔和反思,我感觸很深,感覺他們的悔恨和愧疚,更加感受到我們黨對腐敗、作風問題的嚴懲的決心,
《永遠在路上》列舉了多個省部級領導幹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蘇榮、白恩培、呂錫文周本順、李春城等案件當事人現身說法,進行深刻剖析和懺悔,又針對這些案例進行深入點評和分析,他們的腐敗是驚人的,這種不正之風我們應該嚴懲不貸。專題片教育我們黨員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築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在未來生活中要引以為鑑,理想信念不能迷失方向,時刻謹記自己是名共產黨員。這些活生生的實例展現了中央堅決整肅「四風」的決心,展現了中央八項規定實施兩年以來黨風作風改進的重大成果。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關係到我黨的生死存亡,不可小看了作風問題。如果黨的作風出現了問題,那勢必會失去人民群眾的信任。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如果失去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與擁護,那後果會是很嚴重的。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白恩培說起他的腐敗動因,說道「住豪華的房子,坐豪華的車,個人還買的私人飛機。我也追求像他們一樣的生活,這思想就變了。」攀比之心,人之本性,對於這樣的人之本性,我們應該時刻提幹警惕,提醒自己堅定理想信念,不能踏入權利的深淵,方要知道我們黨員的權利是人民賦予我們的,我們就要用我們的權利為人民服務。
作為十八大以後的高頻關鍵詞,反腐敗之於全黨全社會都具有特殊的意義。接連曝光出的黨內不正之風和腐敗墮落的人和問題,在社會上造成強烈影響,也顯示出我們黨在事關生存發展的巨大考驗面前絕不含糊,中央反腐決心和意志空前彰顯。腐敗的毒瘤不除,發展就無法全方位步入正軌,在這個意義上,反腐敗鬥爭的成敗,直接關係著黨和國家的未來。
《永遠在路上》採訪了蘇榮、周本順、李春城等10餘位因嚴重違紀違法而落馬的省部級以上官員,由這些當事人親自現身說法,還原心路歷程,表達深切的懺悔,這在反腐敗宣傳工作中是一次積極的嘗試。讓腐敗分子作為活生生的人
出現在屏幕上,講述其被腐蝕和墮落的真實故事,本身就是生動的反腐敗教育,值得全黨深入學習,引以為戒,敲響腐敗的警鐘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我們黨員都應該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對自己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進行認真的對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改進,以良好的工作作風和開拓進取、與時俱進的精神風貌,為經濟的發展添磚加瓦。要始終牢記理想信念,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始終牢記責任使命,始終牢記黨員形象,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始終牢記黨章黨規。要在政治上負責任,樹立高度的政治意識,增強政治責任感;在作風上負責任,形成嚴謹的工作作風,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
永遠在路上觀後感醫務人員二:
12月15日晚8點,我觀看了《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專題紀錄片。這部電視專題片反應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反映兩年來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糾正「四風」的工作實踐。
專題片共4集,第一集《承諾與期盼》,第二集《正風肅紀》,第三集《狠抓節點》,第四集《黨風正民風淳》。片中近百位受訪者中,還有腐敗分子身邊人、會所服務員、舉報人、暗訪記者和紀檢監察幹部、普通群眾等,不同觀點,多元視角,全景式呈現「作風建設在路上」這兩年來不平凡的歷程。
看了此片後,我最大的體會是,作風建設成效怎麼樣,最終要由人民群眾說了算,要把人民滿意作為根本導向和根本標準,讓群眾參與、讓群眾監督、讓群眾評判。作風建設是一場沒有結尾的鬥爭,舊的問題處理了,新的問題又會冒出來,要堅持不懈。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使作風建設成為成為黨員幹部的一種自覺。展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制定八項規定,堅決整肅「四風」的堅定決心以及中央八項規定實施兩年來黨風政風改進、社風民風轉變的重大成果。
第一,好作風具有實踐的品格,是在千辛萬苦的實踐中,在挫折與失敗的磨難中,甚至在血與火的生死考驗中千錘百鍊出來的。黨員幹部要把自己的行為自覺控制在法規允許的範圍內,努力做到不為名所累,不為物所喜,不為利所驅,不為錢所誘,不做碌碌無為的庸人、爭名奪利的俗人、搬弄是非的小人、損公肥私的罪人。
第二,加強自身理論學習,淨化靈魂,陶冶情操,提高加強黨性修養的自覺性,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通過理論學習,提高自身認識能力和思維水平,提高對作風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培養樹立優良作風的緊迫感和自覺性要通過學習黨的光輝歷史,接受精神洗禮,不斷薰陶自己,觸動自己,激勵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第三,黨員幹部要有強烈的使命認識和責任認識,身先士卒,率先垂範,首先自己做好,帶頭加強黨性修養,帶頭樹立優良作風,才能理直氣壯地指出單位及部屬在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在作風問題上,大問題要抓,小問題也要抓。黨員幹部要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事業之中,正確對待權力、金錢、名利,不盲目攀比,不斷築牢思想防線,努力做一名作風好的黨員幹部。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作為一名醫務人員,患者服務是醫務人員職業操守和行動準則,優良的道德底線和法律底線基本要求,從自身做起,加強作風建設,努力提高教育醫學水平將是我畢生不懈的追求。我們要自覺加強黨性修養,樹立崇高的人生追求,經常反省和剖析自己,為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把脈,要實實在在做人做事,自覺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
永遠在路上觀後感醫務人員三:
在萬眾期待中,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終於在央視首播了,第一集《人心向背》甫一亮相,就讓人眼前一亮,頗為驚豔,立即成為朋友圈裡、公眾號中的熱議話題。
專題片的播出可謂恰逢其時。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即將召開,研究全面從嚴治黨重大問題,這部每日一播共8集的黨風廉政系列紀錄片,就像是六中全會的序曲或獻禮片,大結局就是十八屆六中全會的召開之日。精準的時間節點,黃金時段播出,首次披露的辦案細節…情節緊湊,內容豐富,第一集就讓人大呼過癮,眾多網友紛紛點讚。「高質量的反腐警示專題片,好看!」
好看在於製作精良。與上次的《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一樣,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出色的團隊,精美的製作,畫面清晰柔和,解說渾厚純正,結構清晰,剪輯合理,適當的配樂增強感染力,引動觀眾情緒共鳴。據悉,為拍攝本片,專題片攝製組先後赴22個省(區、市),拍攝40多個典型案例,採訪70餘位國內外專家學者、紀檢幹部,採訪10餘位省部級以上官員…備受關注的重大題材,深入一線的紮實採訪,親歷者獨家披露的精彩內容,讓這部專題片值得期待、值得追劇。
好看在於內容有料。有料首先體現份量上,此前中紀委與央視合作的《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一片只有四集,這次的《永遠在路上》則翻了一倍,連續八集,每集近四十分鐘,可謂火力全開,份量十足。其次則體現涵蓋的範圍上。《永遠在路上》專題片的主題不再局限於作風建設,而是針對全面從嚴治黨這一更宏大的主題,針對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展開論述。最主要的是體現在「料」的豐富上。專題片列舉的領導幹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均為全國人民高度關注的案件,當事人曾身居高位,權傾一方。以前在一定範圍內傳閱的高官懺悔書,這一次,乾脆讓不少落馬的大老虎現身說法,剖析了一些典型案例,講述了一些鮮活的監督執紀故事,具有很強的警示和教育意義。如蘇榮、白恩培、呂錫文、李春城、萬慶良等案件當事人現身說法,面對鏡頭懺悔,進行深刻剖析,多處案件細節首度公開,引起觀眾極大興趣和強烈反響。
好看在於說理透徹。從首播的第一集來看,專題片主線分明、條理清晰、分析透徹、鞭辟入裡,很有思想性和說服力。如周本順、白恩培、李春城等案件中,適時穿插辦案人員、專家學者的講述和分析,篇末引用國外專家或記者的評論和國家統計局的民意調查數據,加以佐證,有理有據,使人信服。可以說,專題片很好地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高度,正風肅紀,鍥而不捨糾「四風」,贏得黨心民心;反腐懲惡,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著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使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得到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
這麼好看的「連續劇」,確實值得推薦,值得我們去追劇,一集不落的去觀看。誠如微信公眾號「俠客島」所言,「這部片子有多猛?這麼說吧,今天第一集,觀眾基本上就已經可以感受到火力全開的架勢;更重要的是,第一集才只是放了個開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