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劉震雲同名小說《一句頂一萬句》觀後感

2023-07-27 03:41:51

  《一句頂一萬句》中的人們,快樂的,不快樂的,當然,大部分是不快樂的,就是因為在語言上出現偏支,才會聽到一聲聲的嘆氣聲。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句頂一萬句》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一句頂一萬句》觀後感一:

  書中大部分的人是孤獨的。孤獨像一條蛇,將他們團團圍住,你想抓,但是因為蛇身很滑膩,你抓不住。你焦急,但蛇已向你張開它的大嘴,命運就這樣被無聲無息地吞噬。

  從楊百順的爹——賣豆腐的老楊,一輩子以為得了一個知心朋友——趕馬車的老馬,卻不知一直被老馬厭惡與戲弄;一輩子又想捆住自己的三個兒子百業、百順和百利,但最終百順的徹底離開,甚至連名連姓的更改,無疑是狠狠地刷了他一巴掌,除了疼痛,還是疼痛。

  楊百順同樣是孤獨的。雖然他一直叛逆,叛逆著要與他不能溝通的爹和家庭脫離關係,跟著不同的人學過不同的行當,殺豬、劈竹、跳水,種菜、賣饅頭,甚至中途有過插曲——拜天主教的老詹為師傅,但是孤獨依然像一條蛇,緊緊地、滑滑地圈住了他,所有的這一切都源於沒有可以「說得上話」的一個人,儘管有後來出現了一個四五歲的養女巧玲,然而快樂總是那麼短暫,最終孤獨老死在陝西鹹陽,離家鄉河南的延津幾千幾萬裡。

  人就是那麼悲劇!一生想要尋找的,往往一生都找尋不到。因為失去了和外界溝通的媒介,或者說,當事人從來都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意向過著在外人看來不死不活的生活。

  在看書的過程中,我的腦海中一直閃現著電影《通天塔》,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擔心、驚疑、揪心就一直圍繞著我,因為我總不自覺地聯繫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事就是和別人溝通,我最害怕面對的事也是和人溝通,然而滑稽的是,我又總在做著和人不停溝通的事。「說話是最傷人元氣的。」這是我2011年學到的一句最實在的話。

  《一句頂一萬句》中的人們,快樂的,不快樂的,當然,大部分是不快樂的,就是因為在語言上出現偏支,才會聽到一聲聲的嘆氣聲。楊百順,後來更名為吳摩西,他的養女姜巧玲,後來更名為曹青娥,曹青娥的兒子牛愛國,最終竟踏上了和吳摩西一樣的道路,雖然河南、陝西、山西,三個不同的地方,然而命運卻又是這樣的勾連,伴隨著的永遠是「孤獨」。

  很多年前,聽過一首歌,說孤獨的人是可恥的。那這樣看來,這個世界上可恥的人實在就太多了。我們在這個世上匍匐的時候,竟沒有發現自己也像一條蛇。

  《一句頂一萬句》觀後感二:

  知道劉震雲是因為馮導拍的電影《手機》還有《一九四二》,知道原著小說都是出自劉震雲之手,但是卻從來沒有看過劉震雲寫的東西。跟看過的別的小說不同,這本書的書名在原文中並未點題出現過,但全書讀下來卻又不知道還有什麼更貼切的題目。

  光看書名,我以為是個類似《手機》電影的輕喜劇,或者說人耍貧的類王朔的書,但從第一頁開始讀來,就是自己從未接觸過的風格,大有耳目一新之感。

  全書由兩部構成,上半部的主人公是吳摩西,吳摩西其實也不叫吳摩西,叫楊摩西,楊摩西其實也不叫楊摩西,叫楊百順(標準的本書體)。愛好聽人喊喪的楊百順,從小陰差陽錯的讀過私塾、跟父親做過豆腐、跟人殺過豬、在染坊挑過水、信過教、在竹業設破過竹子、在縣政府種過菜、最終倒插門嫁給了開饅頭房的寡婦,兩次更名後才叫了吳摩西。有過這麼多身份的吳摩西最終的身份是丟了養女的父親。為了尋找與自己「說的著」的養女巧玲,尋覓了一生。其實吳摩西最後還改了一次名,改成了小時候愛聽其喊喪的人「羅長禮」的名字。我覺得這算是作者替吳摩西圓了他的夢,給了吳摩西一個交代吧。

  整個上半部讀來,在巧玲丟了以前,給我的感覺更多是喜劇。吳摩西一路走來簡直就是「人在囧途」,雖然每每失意,但總還算心懷希望,希望自己能有一處容身,希望自己能有一飯餬口,直至結婚之後,儘管老婆和人跑了,但因為有了能和自己「說的著」的養女巧玲更別無它求。

  巧玲的丟失,就像在吳摩西的心裡關了一道門,沒有了「說的著」的巧玲,吳摩西離開了自小生活的延津,整個吳摩西的故事到此結束,放佛吳摩西的生命也就此完結。

  巧玲一丟,再沒有喜劇的感覺,無法與人「說的著」的壓抑隨之而來。以至整個下部雖然時代感更貼近現在,卻更難抓住我的心,我的心一直籠罩在巧玲丟了的失落裡。

  書的下部,主人公是丟失的巧玲的兒子牛建國。巧玲在下部也不叫巧玲,叫曹青娥。巧玲被人販子幾經倒手賣給了曹家,成人後又嫁給了牛家,生了牛建國。

  生活如此的戲劇,牛建國結婚生子後,重蹈了「姥爺」吳摩西的覆轍,依舊無人說的著話,依舊老婆和別人跑了,依舊出門假找老婆。但卻在假找老婆的過程中,為了知道「姥爺」生前留給媽媽的一句話,回到了延津。其實他也不是為了知道這句話,而是想借這句話來找到自己。書的結尾,牛建國雖然沒有找到這句話,但卻找到了勝似一萬句的答案,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用了這麼多文字,歸納了書中的故事,也不知道歸納的對不對。很多網評說這本書是中國版的《百年孤獨》,但我沒讀過《百年孤獨》也就不敢妄自評論。

  全書給我印象深刻的,一是作者「他其實不是什麼什麼,而是什麼什麼,其實也不是什麼什麼,而是什麼」這樣的寫作手法。我還是第一次見,甚感有趣。

  二是書中涉及了很多從前老的營生。殺豬的、剃頭的、開藥鋪的、鋦鍋鋦盆的、賣豆腐的、打首飾的……等等等等,各行各業。很感慨,曾經的中國,每行每業都有著行業的傳承在裡邊,那時候的師父與徒弟才是真正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入一行意味著這一生的走向,各行各業間互不幹擾但又相互支撐。現如今的社會,就業多樣化,多少商人打著「撈一筆就撤」的打算,讓我們的國家再難出精品。一直覺得「獨具匠心」是對一個人的作品最高的評價,想中國以前的老營生裡,每個師傅的出手都是頗費匠心的,即便殺個豬剃個頭也絕對是有很多門道在裡邊。

  再有深刻的便是那兩句提了很多次的對話:

  「再說點別的」

  「說點別的就說點別的」……

  這對話在每一對「說的著」的人間放佛都出現過,其實這份「說的著」不就是書中的兩代主人翁以至書中每個角色苦苦追尋的東西麼?

  想想人與人之間交友交的就是這份「說的著」,結伴就是結的這份「說的著」,為了這份「說的著」,多少人走在尋找的路上……只怕「說的著」的人難覓,即便覓著了,若一生與這份「說的著」說的著還是幸事,怕就怕出現書中牛建國被「說的著」的朋友中傷了的事。真有那時候,越是交好的人,背叛後對自己的攻擊力也就越大。

  人或多或少,誰又沒被「說的著」的人中傷過?那時候或許就覺得很多話還不如不說,還是說給自己聽的好。

  書中還有很多類似反應人性的事件,被作者拿捏的相當準確。真的不愧是矛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萌生了自己想追茅盾文學獎獎作品的想法。

  有時候想想作者寫這本小說,必也是想找一個「說的著」的人吧?

  想我自己愛寫東西,其實也是為了找到一個「說的著」的人罷了!

  祝大家都有自己的「說的著」。

  《一句頂一萬句》觀後感三:

  前幾天看了品「三國」的名人易中天在他的博客上贈詩給演二人轉的名人趙本山,為此博得了不少網友的一片讚頌,認為名名聯手會促進中國文壇和中國戲劇舞臺發生巨變。我是一個庸人,不會跟著歌頌的人們唱讚歌,耐不住性子,在微博中發表了僅僅幾十個字的、作為一名觀眾對演員演出的看法。這下不得了囉!我好象犯了大罪,挖了人家的祖墳一樣,惹來一片罵聲。他們連珠炮似的質問(跟審問無異)「你會演麼?」「你懂麼?」「你說說看,什麼叫藝術?」……

  我作為一名觀眾,對演員在臺上的演出談點看法,不可以嗎?一談看法就一棍子打過來問「你會演麼?」不會演二人轉就不能談看法?這是什麼邏輯?中國足球上不去,我作為球迷我不止一次說過自已的看法,也沒有人這樣炮轟過我,難道觀眾就不能對名人演員談觀後感嗎?我一談看法就問我會不會,難道這世界上就只有二人轉麼?反過來說,你能要求本山先生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會嗎?你能要求他去大學講授高等數學、邏輯學、古典文學嗎?顯然是不可以的。他是名人都不行,那為什麼要我去演二人轉呢?這實際是想封我的嘴而出的招。

  看了《南風窗》有關談批評的文章,我覺得很好,現摘錄下來供批評我的朋友一閱,這樣做是否對我們的社會有幫助?內容如下:

  批評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之一,是社會成員與生俱來的權利,批評也是主旋律,任何對於批評的壓制,無論來自哪一種力量,都是無法接受的。

  批評在更多的時候只是一家之言,不是絕對正確,句句是真理,更不是一句頂一萬句。任何批評本身,與真理的生成過程一樣,都有一個「試錯」的過程,只要其指向正義與公平,在論證闡述的道路上即便傷痕累累,我們也應該不遺餘力地呵護。

  一個敢於批評、寬容批評的社會是一個文明程度較高的社會,一個不懼批評、擅於納言的政府是負責任的政府。在中國社會的轉型時期,如何創造一個寬容批評的環境,是全社會的當務之急。

  當然,權利不應該被濫用。無須諱言,我們眼下的批評狀態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我們熟悉的要麼是「批評與自我批評」,要麼是「文革」式的大批判,一種可以成為時代標杆的批評語言尚未形成。一個健全的批評空間還有待媒體、公民和社會各個階層去共同拓展。重建陽光下的批評之道,我們固然需要鋒利之筆、尖銳之文,我們更需要忠厚之文和寬容的語境。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