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對聯四面荷花三面柳(四面荷花三面柳)
2023-07-27 02:11:21 3
楹聯文化
楹聯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顆明珠,以其雅俗共賞、短小精悍、妙趣橫生、耐人尋味的特點為人們喜聞樂見。歷史上廣泛流傳的許多楹聯佳作,或以其精美的對仗,或以其豐贍的意象,或以其雅切的識見,或以其凝練雋永,或以其諧巧趣味而名世,其中不乏有「聽君一副聯,勝讀十年書」的精警效果。寥寥數語,百讀不厭,回味無窮,受益一生。
楹聯在濠江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學習好、傳承好楹聯文化,對擦亮濠江「廣東省楹聯之鄉」招牌意義重大。讓我們一起學好楹聯知識,將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楹聯鑑賞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作者劉鳳誥(1761—1830),字丞牧,號金門,江西萍鄉人。清乾隆進士,少有才名,帝稱之為「江西大器」,著有《杜工部詩話》《存悔齋集》三十二卷等。
這副聯是劉鳳誥任山東學政時,為濟南大明湖小滄浪亭題的。聯語巧用數字與意象,以疏朗明快的筆調,勾勒出濟南如詩如畫的泉城風致。上聯在大明湖的萬種風情中只裁取「荷」與「柳」兩種物象,下聯在濟南城的洋洋大觀中只裁取「山」與「湖」的物象,輕描淡寫中營造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清新境界,泉城之勝,如在目前。「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有強烈的代入感。晚清文學家劉鶚在《老殘遊記》中,借老殘之口,稱讚此聯「盡畫了大明湖的絕景」。
值得一提的是,劉鳳誥是有名的才子,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對聯故事,尤以殿試巧對乾隆為最。乾隆不悅劉鳳誥有眼疾,出句:獨眼豈能登虎榜。劉鳳誥應聲對以:半月依舊照乾坤。乾隆再出: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鬥,朕乃摘星漢。劉鳳誥當即應對: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臣為探花郎。龍顏大悅。探花雙關殿試第三名探花,因而被乾隆點為探花,從此劉鳳誥有了「對聯探花」的美譽。
| 信息來源:學習強國
| 編輯整理:濠江宣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