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航拍中國觀後感高中

2023-07-27 00:23:28 2

  《航拍中國》以空中視角俯瞰中國,立體化展示我國歷史人文景觀、自然地理風貌及經濟社會發展,全景式俯瞰一個觀眾既熟悉又新鮮的美麗中國、生態中國、文明中國。為大家分享了航拍中國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航拍中國觀後感1

  伊寧,中國西部邊陲的一座花園城市,她北倚天山雪峰,南臨悠然西去的伊犁河,四周是美麗的西部大地,氣候宜人,物產豐富,自然稟賦得天獨厚,素有「花城」、「蘋果城」、「塞外江南」之美譽,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稱號。

  伊寧市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民族風情濃鬱,古稱寧遠,始建於1762年,為清代伊犁九城之一,1952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建市,是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首府城市。現轄八鄉一鎮二場、八個街道辦事處,全市總面積755平方公裡,現有總人口52萬人,有維吾爾、漢、哈薩克、回、蒙古、錫伯、烏茲別克、俄羅斯等37個民族。

  從空中俯瞰伊寧,既有寬敞大道和現代建築群,又有小巷深處綠蔭流水的維吾爾人家。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民族英雄林則徐紀念館、拜吐拉清真寺、伊寧回族大寺、三區革命烈士陵園、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文化博物館、漢賓鄉果園八角涼亭、漢家公主紀念館、喀贊奇民俗旅遊等景區;也可以看到雄偉的伊犁河大橋,美麗的伊犁河濱。一橋橫跨,碧水湧流,河水滾滾西去,超越國界,引人遐想。獨特的風景名勝、源遠流長的文物古蹟和多民族文化異彩紛呈的人文景觀,各民族服飾、文化的交融交匯,多姿多彩,令人陶醉。

  如今的伊寧,不僅是伊犁河谷的物資交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還是國內市場與中亞市場的重要結合部,是我國向西開放、同中亞各國發展經貿的橋頭堡。2010年5月的新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國家提出了成立霍爾果斯特殊經濟開發區,隨後伊寧區35平方公裡正式成為霍爾果斯特殊經濟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為標誌,伊寧市進入了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的新階段。2011年,全市生產總值達113.9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14.09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706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8937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46.2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達115.15億元。

  面對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伊寧市始終有著勇為天下先的勇氣和開拓精神,並提出未來五年城市的發展目標,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3.6%,到20xx年達到300億元;三次產業比重調整到25246;人均生產總值到20xx年達到50000元,在河谷率先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20.3%,到20xx年達到24億元,實現翻一番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30%,到20xx年達到210億元……

  如花的伊寧,是美的世界,美的天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外遊人撲入她的胸膛,享受美,體驗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勤勞勇敢善良伊寧人會把這座「花城」建設成為充滿生機的活力城市、民富市強的實力城市、環境優美的生態城市、安居樂業的幸福城市、團結穩定的和諧城市

  航拍中國觀後感2

  近幾年,含有「中國元素」的自然紀錄片在國外電視臺裡頻繁出現,宣傳中國。於是今年年初,中央電視臺終於籌劃了一檔專注於介紹中國美麗自然風光的紀錄片《航拍中國》。從上映開始,這部紀錄片就大獲好評,從文案到配樂都美到極致。成為即《舌尖上的中國》後有一檔,口碑收視雙好評的紀錄片。

  《航拍中國》採用航拍技術以高空視角俯瞰整個中國。每一集片中都會有幾百個美景鏡頭。畫面之精美,氣勢之宏大。航拍最能體現,雄偉河山的廣大和人文之美。紀錄片的第一季共播出了6集,包括了我國海南、陝西、黑龍江等地區。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冬夏風情濃厚的黑龍江。

  片中,北國雪境的氣質一覽無遺。在庫爾濱,霧凇不僅美得晶瑩剔透,更擁有長達四個月的漫長「花期」。亞布力滑雪場上的人群在歡樂滑雪中體驗風的速度。松花江上,冰面被切割成一塊塊重達500公斤以上的巨大冰塊,遠看像一顆顆甜蜜的冰糖。就是這些大冰糖,在能工巧匠的手中,變成冰雪派對的現場,搭建出哈爾濱每年一度的冬日盛典。

  通過《航拍中國》了解到了鏡泊湖是中國最大的高山熔巖堰塞湖,水流和崖壁凝為一體,形成了冰瀑奇觀。懸崖之下,是60米深的黑龍潭,水底的溫度卻常年保持在10攝氏度以上!老人縱身一躍,人與自然合二為一。黑龍江這集除了片中秀美風景之外,更值得一提的還有當地人與景的故事結合。

  短短一集不到50分鐘拍攝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峻地形、變幻莫測的自然氣候,更加強調的是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人的故事。片子以獨特的上帝視角,呈現出了一部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相結合,幀幀是美景,秒秒為經典!

  雖然這幾年各類真人秀綜藝在螢屏上異常火爆,所有節目無一例外的都會在風景秀美的地方取景。但沒有一個節目,會從純粹的自然風光著手,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國的美。

  孩童時從父母空中了解世界、上學時從課本裡了解中國、工作時又從手機中了解社會。真正做到了「讀萬卷書」,卻忘記了這一切都不如「行萬裡路」。悠悠古國,萬裡河山。幾千年的崢嶸歲月已無法復刻,祖國的山河便成了那段歷史留給後輩最終的遺物。

  航拍中國觀後感3

  央視紀錄頻道從1月28號開始推出《航拍中國》大型紀錄片,至今為止已經播出四集,分別是海南篇,陝西篇,新疆篇,黑龍江篇。第一季總共六集,接下來要播出的是上海篇和江西篇。看完四集,忍不住興奮激動,我海南風姿絢麗,我陝西歷史厚重,我新疆天高雲闊,我黑龍江物產豐富,關掉電腦屏幕竟然不自覺的哼唱起了「愛我中華,愛我中華!」

  抵制臺遊,抵制韓遊,抵制日遊,從此再也不要去刷標語喊口號了,建議從上到下直接普及這部紀錄片,那絕對立馬凝聚人心,讚美祖國,蔑視周邊。關鍵是這個不讓人反感啊,沒有那些說教,沒有那些激進,我們所有人被激發出來的熱烈激情,都源於我們對腳下這片土地那深沉的愛。就是因為這些美景,就是因為這些物產,惶惶華夏絕對值得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去捍衛。

  這個系列紀錄片完全用俯瞰的角度拍,讓人於上空觀滄桑之全貌,宏大完整,所有的山川河流的真面目都赫然眼前,再也不用埋怨只緣身在此山中了。還有它拍的每個省,基本上是把那裡的地理人文風俗歷史一起拿來介紹,讓人尤其的漲知識。一起看片子時,很多彈幕都強烈建議讓中小學的地理課上多放這個系列的片子。我也感覺這個建議好,這部片子涵蓋了很多東西,把中國的地理結構以震撼的影像呈現出來,從視覺上絕對能激發他們對我們祖國山水的興趣,還有從此以後學生們都會愛上地理老師的,地理老師會更加拼命的講我們祖國的博大浩瀚,這比什麼愛國教育都簡單湊效。

  看這部片子裡的天藍藍水清清,我也突然想到柴靜之前的《穹頂之下》。難道我們所處的不是一個中國?年前大家都還在關注環境汙染,大氣霧霾,怎麼過了一個年大家都驚嘆我們中國的乾淨美麗了呢?這估計要歸功於主席說的正能量了。一個成熟的社會,有善就必定有惡,有崇高就必定有卑劣,有天高雲闊難免也有汙水滔滔。關鍵是看我們社會的總體趨勢了,看這些制定政策的出發點了,若都是在向好去的路上,就像我們一直被灌輸的我們是過度階段,美好的東西是我們前進的目標,劣氣的東西若將是被一點點吹散,我們就不妨等一等,不要苛責,平心靜氣的等上幾年,以觀其變。

  大國的崛起,我們要正視現狀,但是也不要妄自菲薄。

  就拿電視節目來說,一直播放鮮肉我們就忘了演技實力派是怎麼回事?一直播放《三生三世》,我們就忘了我們還有良心正劇《大秦帝國之縱橫》。綜藝節目一直播放《奔跑吧兄弟》,我們就淡薄了我們還有《詩詞大會》《朗讀者》等這樣有底蘊的東西。也如新聞媒體上一直報導離婚劈腿出軌,我們就忘記了我們周圍也有很多「執子之手,與之偕老」。看了太多那些表達自由人性的電影,我們就忘記了作為一個社會人必須要遵從很多應有的羈絆。所有的東西都是五五分的,不見得好也不見得壞,不好不壞是我們平常的生活和人生。但是那些正能量美好的東西是點亮我們生活的部分,沒有它們,我們的日常是灰色的,也是不精彩的,人生似乎也是無意義的。嚮往美好,呵護美好就是這個社會必須要弘揚的正能量,無關政治,雖然我們無論如何也遠離不了政治的。

  《穹頂之下》的慘烈現狀確實存在,汙染食品安全很普遍的在我們的周圍,但是我們也不能否定我們黃土高原正在逐漸的披上綠色,還有科學家為研究那些覆蓋植被而付出日以繼夜的勞作;我們還有很多貧困人口,留守兒童,可是我們也不能否認我們現在的受教育水平比起十幾年前二十幾年前前所未有的提高,無論城鄉感覺只要想上學總是有機會上的;我們的社會有浮躁有攀比,還有很多青少年甚至爭著搶著去當網紅,可是我們社會裡當然也有很多踏實低調埋頭苦幹的年輕人,他們為社會的運作或從事橋梁公路建築行業,或寫代碼到深夜服務於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行業。一個成熟的社會不是只有好的沒有壞的,當然也不是只有壞的沒有好的,我們不能以偏概全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我們不能因為有些特例的不公或汙濁現象,我們就去否定這個國家的種種,我們要學著從一粒沙裡看見一個世界,從一朵花裡看見一座天堂。

  這第一季的《航拍中國》只是講了中國的東南西北中的幾個省,我大河南不知會被排到第幾季了,但是我不急也不燥,靜靜地等它拍出我洛陽帝都的全貌。洛陽的歷史厚重度絕不不輸於西安,如今洛陽環境的美好也是其它的古都比不了的。還有我們那一城的牡丹,即將馬上盛開,那滿城飄香的盛景,應該比新疆的杏花溝更要驚心動魄吧!我是愛洛陽的,當然我也是愛中國的。感謝這部《航拍中國》,讓我那久違的愛國熱情又被激發出來,讓我之所以高調的喊著「愛我中華」有個無人辯駁的理由,而且很是坦蕩,也不會擔心有人說我被,祖國的一山一水是映像到我們腦海裡的,那浩瀚的歷史燦爛是流淌在我們的血液裡的,我由衷的感到中國的博大,我由衷的為作為這片國土上的一個人民而自豪。突然間也想起了艾青的《我愛這土地》,不自禁的想吟起:

  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然後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