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天將雄師電影觀後感

2023-07-25 18:55:48

  1.天將雄師電影觀後感

  看完《天將雄師》後,我深有感觸。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都護府大將軍霍安遭人陷害後被淪為奴役,後來救了羅馬大將軍盧魁斯和羅馬小王子,得知羅馬小王子遭親哥哥提比斯陷害失明,提比斯還要將小王子趕盡殺絕,盧魁斯為保護小王子,帶著小王子逃了出來。後因為有個內奸殷破,導致小王子和盧魁斯慘死,絲綢之路上的三十六國又協助都護府的一幫人打敗了提比斯。

  提比斯為爭奪皇位不惜弒父殺兄,甚至連自己慈祥的爺爺也殺了,可見他有多麼兇狠歹毒;而霍安一直倡導和平,使絲綢之路上的三十六國和睦相處,可見霍安是多麼嚮往和平;盧魁斯曾因為是羅馬第一勇士所以被提比斯嫉妒,再加上他不惜一切保護小王子,從而看出他的勇猛。

  使我最欣慰的,是絲綢之路上的三十六國,因為他們放棄權利和金錢,團結一致、保家衛國,這便是整場電影中我最高興的。要是在現實中也一樣,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也團結起來,保家衛國,那該多好。要是多一個像霍安那樣的人,嚮往和平、倡導和平、阻止戰爭的發生,就可以避免一個完整的家的破碎,就可以避免孩子從小沒有親人的痛苦,就可以避免自己的孩子慘死的痛苦。要是多一個像盧魁斯那樣的人,保護身邊需要幫助的孩子,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去挽救孩子的生命!如果誰像盧魁斯一樣,他可能就創造了孩子和父母在此生活的機會,就使孩子父母心中那塊懸空已久的大石頭,永遠的落地。

  所以,我希望,更多的人來看這部電影,不是單單的看,還要去想、去做。我相信,我們中國人,也能像電影中的霍安和盧魁斯那樣,倡導和平!保護孩子!使另一個像電影中小王子那樣的孩子,幸福的生活!

  2.天將雄獅觀後感

  父者,瀟灑時如風般飛揚,沉默時若山般靜止。對霍去病這樣的漢朝名將來說,他的子孫們,除了尊享了這份榮貴,卻也要背負著比常人沉重百倍的擔子。成龍大哥扮演的霍安雖然不是霍去病的親生兒子,但是在一定意義上,霍去病與霍安的父子之情,甚至超過了血濃於水,他們之間的父子情是被保衛絲路的愛國情懷和團結各族的民族大義這兩條線緊緊系在了一起,因此我說,霍去病既是霍安生活意義上的父親,也是霍安在官途上的政父。

  李仁港電影的美是《鴻門宴》中霸王折戟沉沙懷抱紅顏而身死的一刻,是《錦衣衛》中青龍縱馬馳騁獨戰沙場而激烈的一刻,也是《天降雄師》中霍安為求和平力鬥強敵而負傷的一刻。以美術聞名的畫家導演李仁港總是用如詩如畫的鏡頭來雕刻一出出壯懷激烈的悽美英雄故事。

  褪去如日中天時期諸如《A計劃》《我是誰》等良作之外衣,洗掉《十二生肖》中大玩科技的鉛華,成龍在《天降雄師》裡試圖以一種悲情英雄的身份完成一次心靈上的尋父旅程,縱然年輕時期矯健的身軀如今已經沉睡,但是老將上馬徵服天下的雄心壯志還是絲毫不減,雖然電影在表現上差強人意,不過大哥的這份敬業還是值得我們尊重的。

  誠如前言,霍去病在世時如風般飛揚,他四方徵戰,長途奔襲於匈奴的領地,「不滅匈奴,何以為家」成為這位偉大的漢朝將領一生的寫照。通過電影在後半部分的閃回片段得知,霍安的真實身份其實是一個失去父母的匈奴孩子,在一次逃亡中,他不僅誤殺了妹妹,還成為了本應是生死仇敵的霍去病的義子,而霍去病的民族大義精神終於感染了他,使得霍安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霍去病之子。通過閃回鏡頭中霍去病留下的淚水,我們看到了這位漢朝英雄兒女柔情的一面,也是透過閃回鏡頭中霍去病的那句: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看到三十六族人的旗幟插滿這座城池的這般豪情壯語,看到了他作為西漢名將的那份民族使命感。然而,霍去病還未見到一面旗幟插在城樓上,便如山般地睡去了。於是,這份沉重的責任落在了霍安的身上,霍安也成為了霍去病的身後眼,替霍去病鑑證了他生前所希望見到的希望之光。

  霍安,一個典型的坎貝爾式的英雄人物,從開始的含冤被貶,到認識了羅馬將軍盧魁斯,一直到最後團結眾族擊敗羅馬大王子提比斯,他經歷了從接受使命的召喚到事業上的打擊而後重整旗鼓再造河山的歷程,這是一個較為完整的坎貝爾英雄骨架,通過旁白、閃回、對白和場景,編劇將霍安的三個人物維度都闡述得很清楚。也許是因為過於清晰和直白的闡釋,觀眾在觀影中反而會覺得枯燥乏味,但不得不承認霍安人物的塑造的確是電影劇本中一次中規中矩的人物範本,雖然沒有個性上的出其不意,卻做到了小心駛得萬年船的模範標準。

  由於電影開頭部分的字幕打出了「本故事經過歷史事實改編」,讓我們從電影第一個古銅色的城內景別的入畫就在潛意識中承認了畫面的真實性,但隨著我們觀影過程的推進,腦海中的防範意識逐漸增強,這個所謂的「歷史真實事件」也逐漸被我們拋出腦海,取而代之的是筷子兄弟惹人發笑的幽默段子、各類民族語言交匯產生的即時指認困難、羅馬大軍和各族部隊大戰時的空間錯位感和似乎代表著「天降雄師」真正意義的巨鷹軍團帶來的喜感。漸漸地,我們越來越不相信這是一部由歷史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除了漢軍與淪為匈奴僱傭軍的羅馬大約1000人的零散部隊打過一次戰役之外,其他部分純粹屬於無中生有。而提比斯的存在,則成為了阻礙霍安尋父過程中的一座布滿荊棘的高山,也成為了在囚室中為展示兩位奧斯卡影帝雄厚演技的模子,而非歷史的產物。

  就像我說的,提比斯作為霍安尋父之旅的阻礙,成為了電影中的絕對反派,布羅迪的演技可以用無與倫比來形容,高聳的鷹鉤鼻、眉心間那道深邃的皺紋和湛藍色冰冷的眼神為提比斯這個人物在外在刻畫上,先增添了三分兇戾。電影數度運用特定的閃回鏡頭,在藍冷色調的背景下,形單影隻的提比斯坐在一個尊貴霸氣的椅子上而入畫,慢鏡頭拉近,畫框內只留下一個充滿在權利爭鬥之路上輸的一無所有的可憐王子,高處不勝寒的他緩緩站起,憂鬱而躊躇地望向前方,一條沒有未來的道路,而這一組特定多次運用的閃回鏡頭,也無數次地預示了提比斯命運必將走向死亡;與提比斯的閃回鏡頭相反,電影中也曾數次留給了觀眾霍去病盔甲的特寫鏡頭,同樣的是慢鏡頭拉近,同樣的,盔甲也是面朝前方,而在這副金光燦燦的盔甲中嵌入的卻是一顆飽滿的靈魂,金黃暖色調的運用也為這張傳奇的畫面增光添彩,提比斯的閃回鏡頭和霍去病的盔甲鏡頭在電影中作為李仁港導演的修辭手法,為電影在色彩運用和鏡頭畫面上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成為了電影中獨一無二的一組偶句。

  無論是各族大軍最終團結一致,還是霍安最終戰勝了不可一世的提比斯,電影的主題終歸於一顆尋父之心的靠岸上。看著曾經打開觀眾笑意大門的筷子兄弟被冰冷的刀劍穿心而過,看著霍安妻子背部中箭的慢鏡頭,看著可愛而不失王子氣概的小主公從高樓上墜落的身影,電影還是揭示了一個落入俗套卻不得不提的殘酷現實:犧牲的必然性。而這些犧牲換來的則是霍安尋父之旅的成功,當三十六族人民的旗幟插滿城池,當試圖佔領絲綢之路的野心家提比斯倒地身亡的時候,李仁港將畫框從主戰場切出,我們看到了一座充滿光輝,平和、安詳、靜謐的沙丘之城,這一幕讓我瞬間想到了《鴻門宴》中最後作為張涵予飾演的張良腦海中想像的一幕:在桃花飄渺的彭城內,霸王項羽站在屏幕的正中央,威嚴卻不失溫柔地看著虞姬向自己奔來,他抬起堅毅的腳步,擁抱了久別重逢的愛人。

  就這樣,霍安通過完成霍去病的遺願,成功地追隨了父親的腳步,完成了這次意義非凡的尋父之旅,雖然電影在劇情設計和還原歷史真實性上做得差強人意,但是從李仁港一貫的美學風格、畫面色彩和幾處閃回鏡頭的應用,還有布羅迪和庫薩克兩位奧斯卡影帝的傾情出演,電影在卡司陣容和美術水準還有服裝設計上還是擇優而從、盡善盡美的。還希望李仁港導演繼續畫面上的美學風格,在日後的作品中多做出一些故事張力充沛、內涵深刻的電影,無論是對自己的導演之路,還是對觀眾而言,都實現熒幕內外的雙贏。作為一部歷史題材的電影,《天降雄師》真的只能算是一部普普通通的商業片,但是作為一部賀歲片來說,大家能在春節期間欣賞到一幅幅美麗的畫面,看到兩大奧斯卡影帝的精彩對戲,聽到筷子兄弟令人回味無窮的幽默對白,也不失為一次愉快的旅程。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