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這些夜遊打卡地你都去過哪些(這些地方一定要去)
2023-07-18 20:40:27
欽州,一座歷史悠久的濱海城市
荏苒時光
見證了由唐開始的城市文化
先天的自然和地理優勢
為這座城保留了天然去雕飾的模樣
這篇推文
帶你沉浸式領略「白海豚故鄉」的魅力
一同邂逅
「蠔」美滋味、萌萌海豚、英雄古蹟、千年名陶、百年老街
來欽州,以下這些地方一定要去!
來欽州
一定要去領略欽州大蠔的肥美!
走近欽州海域
迎著海風
穿梭於海上十裡蠔排
看生蠔在海水浸潤中孕育生命
行走在「海洋綠肺」紅樹林間
看白鷺撲騰著翅膀踏晚霞而歸
迎著暖陽馳騁海面
觀白海豚自由嬉戲山水間……
美景隨著呼吸沁入心脾
淨化了所有塵埃
將世間所有的寧靜與綠色留給了這座城
在這座濱海城市裡
究竟蘊藏著什麼生態寶藏
生態「蠔」滋味
生蠔以其肉質鮮嫩
口感甘香爽滑
同時兼具滋補功效
成為眾多饕餮海味者的寵兒
探秘生蠔的前世今生
以下幾個地方強烈推薦!
來欽州
一定要看一眼「海上田園」十裡蠔排
穿梭在蠔排間
海風拂面
吹散所有憂愁
從空中視角俯瞰
真正明白了「十裡蠔排」的來源
排排陳列的養殖蠔排環繞於七十二涇之中
布排十裡的場面十分壯觀!
大蠔科普基地依靠著鴨公山
在大蠔科普基地裡
可以直觀看到已長大成蠔的大蠔
拽一串大蠔起來,還能看到大蠔們調皮的「滋水」出來
在檳榔墩
可以見證到大蠔從小到大的生長過程
還能了解到最新環保材料建立的蠔排
夕陽西下
檳榔墩四面環海
島的一側沙灘裸露
將休閒躺椅擱置淺灘中
暖陽與不遠處的蠔姐蠔排相得益彰
沉澱了歲月美景
了解了大蠔的歷史和發展之後
就該到了上美味大蠔的時刻了
黃金大蠔、醬拌大蠔、金湯大蠔
肥美的生蠔「滋溜」一下
滑進了口腔裡
鮮美的味道在口腔裡打開了一片海洋的世界
觀海在欽州
來欽州,一定要去一次三娘灣和犀麗灣
在深海馳騁,看一眼
「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海景
犀麗灣
一個形似月亮的海灣
薄荷藍的海域盡顯魅力
岸邊樹影婆娑恬靜怡人
無論是漫步沙灘
亦或者是蕩鞦韆
都為旅途增添了趣味
來三娘灣
一定要去看海水中自由徜徉的白海豚
當看到粉粉嫩嫩的海豚不時跳躍、探出頭時
所有關于振奮與激動的詞彙
都不足以形容此刻的心情!
古城「陶」文化
欽州,也是一座「陶」氣十足的城市
中國四大名陶之一的泥興陶
在這裡沉靜了歲月
柔而不軟、細膩純淨的質感
古樸傳統、不拘一格的造型
凝結著一代代坭興藝人的智慧結晶
與傳統茶道所追求的
「滌淨煩囂,淡泊明志,超世脫俗」
的意境相媲美
來欽州,一定要去一次千年古陶城
這裡集齊了著名工藝大師的作品
走進王兆儒王茁藝術館
便見一個個未成形的泥胚在大師手中轉動
捻造造型、刻字等一系列行雲流水的操作
不禁想起一個詞:匠心製造
來欽州,一定要去一次名陶柴燒
看坭興陶燒制的過程
坭興陶在高溫燒制過程中會產生的窯變
柴燒的火焰和落灰
在它們身上留下了天然的花紋和色澤
這便是最原始的柴燒方式
欽州是個多元文化的聚合地
這個坭興陶文化薰染的小城
有著桃花源隱居的恬靜淡泊
更有著劉永福、馮子材兩大名將的熱血故事
坭興陶茶杯已放好
我有茶,你來聽故事嗎?
訪英雄故居
來欽州,一定要去一次劉永福舊居
中國式圓柱瓦簷的建築內
聖賢豪傑、文武將臣、彩鳳仙鶴等
一百多幅畫盡覽無遺
金飾彩繪、神韻優雅、栩栩如生
與雕梁畫棟交相輝映
既有晚清風格
又具民族特色
來欽州,一定要去一次沙尾街馮子材故居
建於百年前的磚木結構平房
與廣州會館相照應
走進故居
重溫一代民族英雄
抬棺出徵、鐵血護國的英勇事跡
老街百年韻
來欽州,一定要走一次欽州老街
欽州老街是欽州過去最熱鬧的商業中心
房屋多為騎樓建築
大部分建於19世紀
走進欽州老街
感受最真實的欽州
市井百態盡收眼底
在欽州老街裡
有一處欽州書局
走進書局,彷佛穿越時空來到一處獨特的閱讀之境
夜幕下獨坐窗邊享受靜謐的時光
一邊閱讀、一邊欣賞欽州百年老街的風情
格外愜意~
來欽州老街,一定要去一次 欽·1934餐廳
古樸的留聲機裡傳唱出黑膠唱片的民國音樂
化身旗袍美人穿越民國
沉浸式感受欽州的歷史文化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當夜幕降臨
白日裡淡泊靜美的欽州被煙火替代
無論是欽·1934裡的桂花蓮藕
還是二馬路的欽州老牌豬腳粉
亦或者是一馬路老牌油條二分店的糖水、小吃
都為欽州增添了些許煙火氣
在這個嶄新的2022年
來一趟欽州吧
「蠔」美滋味、萌萌海豚、英雄古蹟、千年名陶、百年老街
都在這兒 等著你呢!
當您接到0771-12340績效考評民意調查電話或微信調查問卷,請耐心接聽和回答,客觀評價欽州各項工作,為欽州點讚!
▍圖 文 來 源:央廣網
▍圖文整理:鄧文靜
▍審 核:鄭悅樺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惠民卡諮詢熱線:0777-2807328
▍文中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做公益分享, 如有侵權,請聯繫文旅君署名或刪除,電話:0777-2839841。
(欽州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出品 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