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小城市好還是大城市好(到底是留在大城市呢)
2023-07-14 18:56:13 1
到底是留在大城市呢,還是回到小城市呢?
媽呀,你要能糾結這個問題啊,那就說明啊,其實你心裏面基本也有答案了。如果你真的能夠在老家那一畝三分地,能夠安安逸逸的做個人上人,你根本就不會有這種所謂的糾結。留在大城市還是回老家,不是你認為所謂的雞頭還是鳳尾的取捨,獨自留在大城市打拼的人,基本上都是因為他們的父輩能夠提供的資源和人脈在老家實在是太有限了,說白了,想回去啃老,但是沒有什麼老可啃,大概率啃到個雞屁股還都很難跟得上。甚至在大城市呢,那些拿過幾萬塊錢月薪的人呀,曾經也想過能回老家,也過上人上人的生活。其實啊,更有可能是當他回到老家的小城市,連個工作可能都找不到。
雖然大城市很卷,但是比卷更可怕的各位是什麼呢,是回到小城市啊,你根本可能沒有卷的機會,很多工作崗位啊,它都集中在一線的大城市,在大城市啊,你是一個機器上的一個螺絲釘,回到老家可能呢,你連那個機器都找不到,就算你願意回去,安心搞個雞屁股,知足常樂,歲月靜好,但是小圈子的評價體系和人情世故也不會讓你安寧的。
所以人家說啊,大隱隱於市,富貴才還鄉呢。為什麼很多大城市的打工的人,他的工資其實並不高,但是一到過年的時候,他寧願借錢也要租一個好車回老家一下,這不單單是為了自己的虛榮心,其實更是為了親朋好友的面子,也是為了再給老家的父母親臉上增光。最主要是希望父母親在那個小城市的環境裡面擁有更好的社會地位,讓自己的父母親不能被別人看不起,不要以為只是為自己臉上貼光而已。不要忘了, 2000多年前,蘇秦窮困潦倒的時候回到他的故鄉,連她親生的母親和嫂子都嫌棄他丟人,極盡的羞辱他。後來,蘇秦配六國相印再次回到故鄉,母親和嫂子跪在地上匍匐前行,極盡諂媚。日月更迭,但人心可一點沒有變吶。互相容不下失敗者,你真的想回去,只能是衣錦還鄉,為什麼呢?我曾經六年時間沒有回家,很顯然那就是因為沒混好嗎?很多人其實根本不懂。其實啊,大城市最好的優點和最大的價值就是大城市很冷漠,冷漠到沒有人在意你在哪兒過年,沒有人在你,你買不買得起房子,沒有人在意你,你結不結得起婚。人情淡薄,大家都是點頭之交。人情淡薄從來都不是一個貶義詞啊,同志們。因為只有人情淡薄,你才無有牽掛,你才無有依賴,你才能夠自我成長啊。一個城市越是經濟發達,越是制度完善,越是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是不講人情,往往社會越公平,對於年輕人越好。因為年輕人沒有關係,沒有資源,而只有老頭才有關係和資源,所以老頭可以靠關係和資源吃飯,年輕人只有找那些沒有關係的地方去打拼。所以我才從農村老家跑到徐州,跑到南京,跑到無錫,上海,這才落戶在深圳。所以你發現北上廣深的人情味就非常的淡薄,但是做事效率非常高。 20年前,我在徐州,我發現註冊一家公司需要兩個多月,還要找關係,還要送禮,還要說好話,還要裝孫子。後來我發現到了上海註冊一家公司只需要一個月,說點好話就行,但不需要裝孫子,也不需要送禮。但是當來到深圳,我發現註冊一家公司只需要用一周的時間,而且什麼都不需要,效率非常高,一切按流程,按制度來辦。所以越是欠發達的地方,人情社會就越明顯,馬太效應非常嚴重,資源,人脈,財富高度集中,你想有所作為,你想站著掙錢,你就必須找到關係,找到資源,找到那些所謂的人情世故,而那些所謂的學歷,技能,在那些人面前其實是毫無用處的,所以人生你要麼選擇加入他們,變成他們渾渾噩噩的像他們一樣搞關係,無所作為,你不送禮給我,我就不幫你做事唉,要麼你遠離他們,用無視來傳遞著最真摯的蔑視。他們在小城市啊,自己的那個巢穴裡盤踞多年,蠅營狗苟鑽了一輩子,對上層的領導呢,他們多半是阿諛奉承,陽奉陰違,對自己這個本階層呢,他們往往是拉幫結派,勾心鬥角,對下層呢,往往他們又是兩面三刀。所以在小城市啊,往往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永遠找熟人。我從老家帶來很多人到深圳來一起做事,我發現只要發生一點什麼事情,我身邊那個從老家來的人,第一句話給我的反饋是趕緊找關係,實際上我才發現,他們的思維還是停留在老家的思維,在深圳根本沒什麼關係可圖,當然也有,但是不是那麼重。所以很多時候發生事情,它不是分清事情的本身,他是本能的想找關係,但是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今天的時代真的變了,今天的社會變了,從政府到民間,到企業到所有的單位都在發生變化,實在正在拋棄著這些依靠關係,資源的這幫人。所以現在很多年輕人為什麼都離開了小城市,來到大城市,為什麼很多的那些農村和小城市都剩下那些所謂的老人呢?因為為時代的年輕人正在用他們的腳來投票,並遠離小城市和農村。所以你看中國的東北,西北和西南,那些所謂的小城市和農村,有很多是控制房,大片的鬼城,大片的那些所謂的沒有人居住的那些地方,這些都是最好的證明啊。所以知識面前人人平等這句話是屁話,事實面前怎麼能人人平等的,因為這句話只有在大城市他才能有點符合事實,在小城市知識根本是沒什麼用的。年輕人最大的優勢就是年輕,你的未來應該是金戈鐵馬,灼灼風華,而不是讓那些掩耳盜鈴的那幫老人教你如何的圓滑世故,吞噬你的青春,附和著他們腐朽的三觀。年輕人吶,一定要出來闖蕩的,你的生命不走出來,你怎麼知道自己無能?人一活,樹已死,所以人不宜你是沒法火起來的。所有那些偉大的人,有幾個是在父母親面前長大的?所有那些優秀的人,有幾個是在父母親面前成長起來的?男人不離家,永遠只是男孩,而不能叫做男人。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公平,但是大城市一定比小城市公平,大海一定比臭水溝更加的乾淨,所以如果你不願意走出小城市,除非你家裡面有關係,否則的話是如果你什麼都沒有,你連個雞湯都沒有,你還不來到大城市,你也基本此生完蛋了。所以信息社會給了我們前所未有的自由,很多人都依舊活在自己的小圈子裡面,那些原本只有在名牌大學才能聽到的公開課程他們不感興趣,那些開放包容的現代化的大都市,他們躊躇不前,晚上睡覺前恨不得拍馬就走,可是第二天一醒來呢,就把馬殺掉了,穿舊鞋走老路,繼續在小城市糾結的活著。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走出來的,這我也承認。但是總有人會因為某些原因一輩子都生活在一些地方,生活在一個小圈子裡,時而平靜,時而痛恨,卻又離不開那個小城市,最終變成這個圈子裡面各種關鍵,各種腐朽墮落關鍵的擁護者。當你長期被封閉在某個小圈子裡的時候,就會把這個圈子當成自己人生中間唯一的參考系。你此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在你這個小圈圈裡面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相反,如果你的圈子一直在變,你就會發現,永遠在一個小圈子裡面掙扎徘徊是多麼的可笑和無知。換個圈子,所有的是是非非,成成敗敗都是不值一提的,整個參考系都根本不存在。有人說我看問題比較透徹,講課話比較犀利,說我的悟性比較高,其實這些都是屁話,因為我不是悟性比較高,只是我大學畢業之後一些經歷改變了我的生命,我身邊的人一兩年就換一個地方,一兩年就換一個城市,一兩年就換一個圈子,我根本沒有固定的圈子,沒有固定的關係,沒有形成任何固定的思維,也沒有把任何圈子的評價系統當做我人生中參考的唯一系統。很長一段時間,我做過保險,搞過廁所空氣清新劑,搞過餐廳,賣過十幾斤,賣過光碟,搞過電話卡,搞過小超市,做培訓,搞房地產開發軟體,搞平臺,我都處在一種仗劍天涯,長路漫漫任我行的一種狀態,一直沒有停止過對這個世界的探索,一直尋求著所謂的出人頭地。畢竟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太多了,那麼多有意思的書要讀,那麼多有趣的人要結交,這麼多好玩的事兒要去幹,這麼多沒去過的地方了要去,哪有什麼時間呆在一個小圈子裡面討人歡心呢?
生命已經給了我們太多的限制,我們應當抓住僅有的自由,但是真正的自由,只有你願意接受的時候,才能真正擁有這個自由。來到大城市,才能真正揮灑自如來到大城市,才能真正展翅高飛,來到大城市,才能避開那些所謂的關係,資源和人脈的那些圈圈的腐朽墮落的生態圈。
歡迎各位在評論區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