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金蓮到底是誰的傑作(三寸金蓮與金鎖記:同樣是嫁入豪門)
2023-07-15 09:02:44 1
文/小婷半清
自古以來,婚事都講究門第之分,尤其是在封建時代,門當戶對相當重要,那麼,貧苦小戶的女子到底有沒有機會嫁入豪門呢?
在馮驥才的《三寸金蓮》一文中,香蓮憑藉著一雙絕世小腳嫁到了富商佟家,張愛玲的《金鎖記》中曹七巧也嫁到了姜家,同樣都是貧困人家出身的女子,卻走進了深牆大院,到底靠的是什麼呢?而且她們有著相似的開端,卻最終走向了不同的結局,是性格使然還是個人宿命不同,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其中的原因。
馮驥才的《三寸金蓮》是他很著名的代表作,文章中關於裹小腳的歷史、細節都描寫得很詳盡,可以說一部關於「裹腳」的歷史科普,女主戈香蓮靠著一雙精美的小腳嫁入佟家,一生的命運起伏也和「腳」脫不開關係,起起伏伏全靠這這雙小腳。
且看香蓮是如何嫁入佟家的。
香蓮7歲了,奶奶要為她裹腳,先要斷骨,後要踩斷腳指頭,小腳才能成形,其中過程自然是痛苦無比,小小的香蓮幾次想逃脫,就幾次被奶奶抓回來,後來她又心甘情願地受這份苦了,就是因為聽到了小腳的好處。
「裹小腳,嫁秀才,白面饅頭就肉菜;裹大腳,嫁瞎子,糟糠餑餑就辣子。受苦一時,好看一世,等小腳裹成,誰看誰誇,長大靠這雙寶貝腳,求親保婚少得了?保你榮華富貴,好吃好穿的一輩子享用不盡!」
一段關於小腳的好處,把香蓮說愣了,從那天起,她不哭也不鬧了,任由奶奶折騰自己這雙腳,甚至對奶奶說:「裹吧,再使勁也成。」
香蓮的忍耐和奶奶的功夫,最終給香蓮換來了一雙精緻小腳,人見人誇,剛好佟家掌柜佟忍安發現了香蓮的美腳,他本就是一個愛蓮癖,就因為香蓮這雙腳,就決定要娶她當大兒媳婦。
要說佟家在天津的地位,娶媳婦比買魚還簡單,多得是名門淑女想要進他家門,可偏偏給香蓮下了聘禮,奇怪的是,就連香蓮和大少爺八字不合,佟掌柜竟然也不在意,仍然很氣派地接香蓮入門。
這背後玄機,一是因為香蓮的絕世小腳,二是因為她的丈夫是個傻子。
看看,貧苦女子嫁入豪門的代價,就是要面對一個不健全的、殘缺的丈夫。
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都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香蓮既能享受表面的榮華,必然也要承受不為人知的苦楚。
無獨有偶,在張愛玲的《金鎖記》中,同樣出現了這樣的一位女子,出身麻油店的曹七巧,嫁到了姜家成為了二少奶奶,可她又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呢?
「咱們這二爺是個殘廢,當官人家的女兒,誰願意跟他?原本這曹七巧是姨太太,後來想著不能讓二房裡沒個當家的,就乾脆讓她當正房。」
姜家二爺得了是軟骨症,終日躺著,沒有一點人樣,曹七巧的哥嫂被彩禮迷了眼,非常樂意把七巧送進了姜家,那時候的婚姻大事根本也由不得自己。
曹七巧雖進了姜家,可裡裡外外的人都瞧不起她,說她是市井小民,一身的毛病,連手下的丫環都敢背後議論她,自己的丈夫呢,人不人鬼不鬼,說七巧過得是煉獄般的日子,一點也不為過。
香蓮和七巧的命運如出一轍,表面看起來都是鯉魚躍龍門,一下子掉進了榮華窩裡,可實際上,是用自己的青春貌美換來了一個殘缺的丈夫,有苦說不出。
兩部作品都通過這種不對等的婚姻,隱隱透出了封建文化對女子的摧殘和不公,她們沒有自我選擇的權利,只能聽任父母的安排,哪怕前面是無底深淵,也得忍淚前行。
香蓮和七巧悲劇都是從邁進豪門開始的,從此她們捲入了大院的權利鬥爭和勾心鬥角中,但不同的,香蓮的結局是帶著溫馨色彩的,她獲得了女兒的尊敬和感激;而曹七巧的結局,卻伴隨著兒女對她的怨恨,因為她不僅摧毀了自我,也摧毀了兒女的一生。
性格決定命運,在一定程度上絕對是有道理的,香蓮和七巧雖出身微寒,但都是要強的性格,可這要強性格又不是一樣的,也就造成了他們不一樣的宿命。
1. 香蓮,要強中透著堅毅,犧牲了自己,成全了女兒。香蓮是靠著一雙小腳進入佟家的,自認為自己的腳是佟家幾個兒媳中最漂亮最精緻的,可婚後家裡舉行的第一次「賽腳」比賽中,她卻輸給了二兒媳白金寶。
這一輸,徹底顛覆了香蓮的地位,本來他的傻丈夫挺愛護她的,這一下徹底惹怒了他,他聽說香蓮輸了,就開始對香蓮大打出手,大吼著:「我宰了這臭娘們。」而且不顧香蓮的身孕,竟要拿著菜刀想剖開香蓮的肚子看看裡面是不是個大腳姑娘,香蓮輸了一個比賽,就跟鬥栽到底了。
等到傻子丈夫過世,香蓮也不願再苟活了,決心抱著剛出生的女兒一起去尋死。卻被潘媽救了,並且潘媽願意改變她的這雙腳。「你要是肯,就把這雙腳交給我,我保證你在佟家橫著走。」
為了爭這一口氣,香蓮再次忍受著對小腳改造的疼,只為扳回一局。
有罪挨著,疼就強忍,硬裹硬來硬踩硬走,硬拿自己幹,只為了有一天拿出一雙蓋世絕倫的小腳,把佟家全踩在腳底下。
從這裡可以看得出,香蓮是一個很要強且能吃苦耐勞的女人,為了得到在佟家的至高地位,不怕吃苦,不怕受折磨。自然,功夫不負有心人,佟家的又一次賽腳大賽上,香蓮巧妙地得到了頭魁,之後,二兒媳白金寶多次挑釁香蓮,香蓮都鎮靜地躲了過去,從此,她真的成為了佟家院裡的一把手了。
她雖然靠著小腳站穩了地位,可她骨子裡對小腳文化是恨之入骨的,因為小腳她吃了多少苦啊,所以,看著一天天長大的女兒蓮心,她自然是愁苦的,她不願女兒再次走上這樣的道路,於是,她上演了一出女兒走失的戲碼,成功把女兒送出了城,躲過了裹腳的這一劫。
之後,社會上開始提倡放足,更有人成立了天足會,每日宣揚裹腳的壞處,號召廣大女性解除對教的束縛,解放天性。香蓮這回又帶領著佟家的女人們公然和天足會作鬥爭,上街遊行,上報發聲明等等,反正折騰得很起勁,直到有一天,在和天足會賽腳的時候,她看到了自己女兒的那雙大腳,光溜溜的腳丫子,腳趾賽小鳥頭,又光又潤又嫩,可把香蓮看傻了,這才是一雙健全的腳啊。
再看看腳心的那顆痣,香蓮知道了眼前的姑娘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蓮心,她放心了,也釋懷了,她的女兒終於長成了大腳,自由自在的。
之後的香蓮,很快蔫了下去,不吃不喝的,自願選擇了死亡。而蓮心知道了事情真相之後,對自己的母親肅然起敬,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長遠,原來香蓮是如此良苦用心。
這便是香蓮的一生,她在深宅大院裡守著寡,還要參與到勾心鬥角之中,性格要強的她,靠著堅毅的性格穩住了自己的地位,雖然她的地位全靠小腳成就,但對自己的女兒,她又表現出了另外慈愛的一面,為了讓女兒躲掉裹足之痛,香蓮偷偷把她送走,寧願嘗著骨肉分離之苦,也要成全女兒。
這就是她和曹七巧的最大不同了。高牆大院裡的權利鬥爭沒有淹沒她的善,孤寂的守寡日子也沒有扭曲她的心理,她犧牲了自己的一生,卻成全了女兒自由的新時代生活。
曹七巧嫁到姜府後也是挺要強的,她知道眾人都瞧不上她,所以她喜歡到處出風頭,插手小姑子的婚事,促成小叔子早點結婚,在老太太身邊獻點殷勤,這些都是她想獲得眾人認可的表現。
可她的要強中,偏偏帶著一些刻薄。挖苦小姑子,讓她下不來臺;又極力地挑釁小叔子,遭受到了弟妹的厭煩;連對待自己的哥嫂,她也總要先罵上幾句刻薄話;就是對待下人,也是非常刻薄刁鑽的,生生把自己的人緣敗壞光了。
當她的殘廢丈夫去世之後,她的刻薄更是變本加厲,長期的壓抑生活和對金錢的掌控欲,已經使她心靈嚴重扭曲。她自己從婚姻中就沒有得到過幸福,所以她眼中就看不得別人幸福,哪怕是自己的兒女。
首先,她讓自己13歲的女兒長安裹腳,結果成為了親戚眼中的笑話,好不容易她接受了長安去學校讀書,又因為她的無理取鬧斷送了女兒的讀書之路,最可怕的是,她害怕女兒嫁人,害怕女兒有稱心如意的郎君,於是她引誘女兒吸大煙,故意破壞女兒的一段姻緣,這些行為,十足可怕,根本不像是一個母親的所為。
對待兒子長白呢,她更是過分,同樣是先引誘他吸大煙,然後故意討論兒媳和兒子的閨房秘密,讓兒媳無地自容,最終鬱鬱寡歡乃至喪命,後來扶正的娟姑娘也吞金自殺,此後兒子長白就流連在青樓裡,最終肯定是頹廢潦倒,敗光家產。
她的心理扭曲,已經嚴重到對自己子女下手的地步,意思很明顯了,我這輩子過得不幸福,你們也休想過得舒心。她的一生都陷入自己打造的黃金鎖之中,極度的心理扭曲讓她早已變得了「惡魔」,摧殘了自己兒女的終生幸福。
我們可以看到香蓮和七巧的區別了,香蓮的最後雖然也是死亡,卻贏得了女兒的感激和尊重,可曹七巧呢,不僅折磨自己的孩子,還一步步地將他們的終生幸福摧毀了,對於她的死,兒女們不會感到傷痛,反而會覺得是一種解脫。
性格決定命運,雖然她們都是從貧苦人間嫁入豪門,也都參與到權利的爭奪中,甚至她們都擁有著要強的性格,但香蓮的堅毅,七巧的刻薄,也註定了她們不同的命運走向。
總體而言,香蓮和曹七巧都是封建時代下的犧牲品。
香蓮的腳是扭曲的,這種扭曲的小腳可以作為中國封建社會對人性的壓抑的象徵物。
特別是在《三寸金蓮》一文中,出現了很多個「戀腳癖」的男人,他們看見精緻的小腳就神魂顛倒,就像香蓮的公公佟忍安,娶老婆和娶兒媳婦都看一雙腳,甚至僅僅為了一雙美腳,可以和家裡醜陋的管家婆成為秘密情人,更是因為一雙腳,他和自己的兒媳們也有著不可道破的不倫關係。
這些男人絕不是個例,他們代表著封建社會下剝削和壓迫女性的男權勢力,裹腳既是對女性自由的限制,也是一種審美的扭曲。馮驥才也通過了這種變態的扭曲,揭露了女性在封建時代下所受到的摧殘。
看著小說中眾多戀腳癖對小腳表現出來的痴迷神態,我感到作者對裹足文化的諷刺。裹腳本來就是殘害天性的行為,在這些男人眼中,小腳卻成為了一種可供賞玩的藝術品,成為女子是否能嫁到好婆家的衡量標準,實在是荒謬。
而曹七巧呢,和香蓮的不同在於她的心理是扭曲的,但她一樣是封建社會的犧牲品。
她是被迫嫁到姜家的,就因為哥嫂看中了高額彩禮,就把她「賣了」,根本不考慮她嫁的是人是鬼,這也是封建禮儀的弊端性。
但她性格的扭曲也和自身有一定的關係,她過得不幸福,就把這種怨念轉嫁到子女身上,看不得他們幸福,而且她對權利和金錢的痴迷,也讓她陷入了自己打造的枷鎖裡面,她覺得自己用一輩子的孤寂不幸換來的家產,就應該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她對子女也一直處處提防著,更害怕無法控制他們,於是,誘惑了他們吸大煙,破壞他們的婚事,讓他們在自己的手掌心沉迷墮落。
雖然曹七巧這個人,讓人生厭,但她也是可憐的,連她自己都幻想著,如果當初她能嫁給一個情投意合的人,哪怕生活貧苦,至少也會有一點情意的吧,也不會像現在,從沒有得到了情,更不懂什麼是愛。
總結:
偶然間發現《三寸金蓮》和《金鎖記》有著相似之處,仔細分析後發現,原來在封建時代,一個貧苦女子能嫁入富貴人家,必然會有著不尋常的原因,比如男人都是殘缺不健全的,可即便是這樣,也給人一種女子高攀的感覺,可見那時候的女子地位是多麼卑微。
香蓮和曹七巧本質上來說都是可憐之人,一個忍受了多年的裹腳之痛,一個忍受著常年無情無愛的壓抑生活,可不同的性格也註定了他們不同的結局,香蓮雖身處陰暗之地,內心卻保持著善心,對待子女更是以愛為本;而曹七巧就是剛好相反,把自己的不幸都轉移到對子女的惡意操控上去了,結果弄得一家人都得不到幸福。
借古觀今,我們生活在現代,的確是太幸福了,不用裹腳也不用遵從一些舊禮制,更擁有了自由戀愛的權利,這就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了我們的不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