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雨山戴帽無雨半山腰原理
2023-07-15 07:37:31 1
1、「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這個氣象諺語,說的是山和雲的關係。當山上的雲整個遮住了山頭,這時候往往是雨層雲,雲層很厚,是要下雨的徵兆所以說「有雨山戴帽」。當山上的雲漂浮在半山腰,也就是雲只淹沒到山腰,這時候的雲層薄,一般不會有雨,所以說「無雨山沒腰」。這裡的「沒」讀mograve;。這一個諺語使用了對仗的手法。「有」和「無」相對,「戴帽」和「沒腰」相對,「戴」是動詞,「沒」也應該是動詞,因此「沒」讀mograve;。
2、「無雨山沒腰」,也說「無雨雲攔腰」、「無雨雲纏腰」。意思是說雲層遮住了山腰或雲層纏繞在山腰,山腰看不見了,這種景象叫「雲沒腰」。攔在山腰的雲一般是局部性的雲彩,雲層不厚,會很快消失,所以不會有雨。「沒」讀mograve;是「沉沒」 「淹沒」 「漫過」的意思,表示完全進入某種物體中。「山沒腰」是說山腰被擋住看不見,並不是從山腳到山腰淹沒在雲層中,所以不讀mograve;,這裡的「沒」應讀meacute;i。
3、從「山腰看不見了」的意思說讀meacute;i,這也是一種說法。「無雨山沒腰」意思是說「雲層遮住了山腰或雲層纏繞在山腰,山腰看不見了。」還是承認「雲層遮住了山腰」,豈不應該讀mograve;?「攔腰」和「纏腰」都是實實在在的動作「攔」和「纏」,讀mograve;的「沒」是淹沒、隱藏的意思,也是實實在在的動詞;而讀meacute;i的「沒」就是「沒有」,是一個表示否定副詞。他接著具體解釋說:意思是說雲層遮住了山腰或雲層纏繞在山腰,山腰看不見了,這種景象叫「雲沒腰」。「山腰看不見了」可以理解為隱藏,更證明了不讀meacute;i而讀mograve;。他還說:「山沒腰」是說山腰被擋住看不見,並不是從山腳到山腰淹沒在雲層中。
4、這裡的「被擋住了」也有「隱藏」的意思,所以讀mograve;,「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這個諺語使用了對仗的手法,「戴帽」對「沒腰」,都是動詞和名詞賓語搭配,也說明「沒」應該讀mograve;。
5、首先這句話應該是民間諺語,假如拿古代文學創作的原理來看就有些苛求或是較真,還不如從現實民俗來考慮。哪怕是按照創作規律來看,「山戴帽」與「山沒腰」,從兩句關係來看,這兩句中的「山」在句中的成分應該一樣。前一句「山戴帽」中的「山」做主語,是「山」——「 戴帽」! 照這樣來看,下一句中的也應該是「山」作主語。是「山」怎麼怎麼樣。照這樣看這個「沒」就應該讀meacute;i。
6、「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是個看雲識天氣的氣象諺語,說的是從山和雲的關係可以看出未來有雨或無雨。讀meacute;i的「沒」就是「沒有」,作為動詞,是否定「有」的意思。如果「山沒腰」的「沒」讀meacute;i,就是山沒有腰的意思。照這樣的理解,原諺語「無雨山沒腰」的意思就應該是:未來無雨山沒有腰。這樣一來,原諺語就和雲沒有一點關係了。
7、其實,「雲」暗含在原諺語中,沒有明明白白地說出來。如果把「雲」明白地補充出來,這個諺語就應該說成:「有雨,雲給山戴帽;無雨,雲給山沒腰。」所以,這裡的「沒」應該讀mograve;。
關鍵詞: 半山腰 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