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杰王晶近照(王晶和李連杰合作的五部電影)
2023-07-15 10:47:22 4
一直以來,關於導演王晶的質疑聲音從來沒有停息過,然而在港產片歷史上,「王晶」是一個永遠無法抹掉的名字。直至今時今日,王晶導演過108部電影,監製的電影有兩百部之多,同時他還參與過大量影片的編劇和製片工作;在電視劇方面,他監製的電視劇時長就超過了一千個小時;任何一名香港導演的作品數量都遠遠無法跟王晶相提並論。
在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頂級巨星當中,包括周潤發、周星馳、劉德華和李連杰都曾與王晶有過很多的合作,其中,王晶和李連杰合作是最少的,僅僅只有五部,但是每一部都可以稱得上為經典之作,能夠把李連杰功夫片拍得如此輕鬆幽默的,這個世上也許就只有王晶一人了。下面帶大家一起回顧一下兩人合作的五部影片,看看哪一部才是你的最愛?
一,《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1993年
從1991年開始,因為李連杰的《黃飛鴻》系列成功而掀起了港產片一股前所未有的武俠熱。在該片之前,李連杰的黃飛鴻形象一直都是年少老成、不苟言笑、氣宇軒昂、德高望重的一派宗師形象,但是在王晶的鏡頭之下,「黃飛鴻」開始變得一本正經地搞笑起來。
在片中,黃飛鴻明明知道兩個病人是隔壁香脂館過來捉弄自己的,但是他還是將計就計反捉弄對方一番;在獨闖能仁寺的時候,黃飛鴻說好出佛山無影腳,結果使出一連串拳打在劉家輝飾演的空空真人身上。大家在該片當中見到的黃飛鴻既會講大話,又會裝聾作啞,同時還懂得隱藏實力。
另外,陳百祥、苑瓊丹、張衛健等一眾配角都幾乎都佔盡搞笑之能,苑瓊丹帶領的一眾姐妹演唱的一段《將軍令》更是把喜劇性發揮到了極致。
從打鬥場面上看,包括黃飛鴻的無影腳和醉拳、鐵雞鬥蜈蚣等等武打動作和場面的設計都異常的精彩。
二,《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1993年
趙敏在影片最後說了一句「大都見」而讓觀眾一直充滿著期待,可惜大家等到心都碎了都無法等到續集出現。
近年來王晶終於籌拍續集了,但是此時的李連杰已經蒼老成了百歲張三丰,觀眾對於不是原班人馬打造的續集似乎都沒有多大的興趣。
李連杰飾演的張無忌武打動作一如既往地那般瀟灑,張敏、邱淑貞、黎姿等昔日風華絕代的美女同樣讓觀眾永遠無法忘懷。特別是張敏在片中回眸一笑更是與王祖賢的穿衣、邱淑貞的叼牌、林青霞的喝酒、朱茵的眨眼一起並稱為港產片最美麗的五大瞬間。
片中的張三丰、華山二老、圓 音大師等幾乎所有配角都盡顯幽默,除了搞笑之外,愛情故事同樣拍得十分的動人。不知道大家會看林峰版的續集來彌補當年的遺憾不?
三,《新少林五祖》,1994年
該片是王晶自編自導的一部經典代表作,也是王晶導演生涯當中遇到的壓力最大的一部影片,同時也是王晶把自己的天才水平發揮到極致的影片。
當年王晶收到臺灣製片方投資時因為太忙而把該片放在一邊,到了1993年10月他突然收到臺灣製片方的通知,對方要求必須保證該片能夠在1994年2月作為賀歲片的形式在臺灣上映。
這個時候王晶還沒有完成《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的拍攝,於是他白天拍《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晚上寫《新少林五祖》的劇本。
臺灣製片方還要求影片必須用李連杰作為主角,其他「四祖」任由王晶去挑選,當時王晶心想,如果用李連杰這樣的大牌作為「五祖」之一的話,其他「四祖」一定不可以是一般分量的明星,但是製作費又有限,於是王晶向製片方提出改片別的,但是對方不肯。後來王晶把「五祖」改成了小孩,結果該片在臺灣和香港上映時還是照樣大賣。
該片從寫劇本到最後完成拍攝只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但是拍出來的水準卻相當之高。不但情節連貫緊湊,搞笑程度也非常高。
四,《鼠膽龍威》,1995年
該片在李連杰的諸多電影當中算是比較冷門的一部,片中的打鬥、槍戰等場面都十分激烈刺激,但是片中除了李連杰一人之外,其他角色都表現出輕鬆幽默的心態,就連向來都飾演狠角的周比利在片中都表現出十分搞笑的一面。
很多人都說,好像張學友才是片中的男一號,張學友的詼諧搞笑,李連杰的神勇無敵乾淨利落,這使得影片兼具了美式英雄片的緊湊劇情與硬派搏殺和日式的輕鬆幽默無釐頭的打鬥動作,帶給了觀眾兩種完全不同的效果。
很多人都說,其實該片是在諷刺成龍,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呢?
五,《給爸爸的信》,1995年
其實該片的導演是元奎,而王晶是該片的編劇兼監製。該片在上映的時候票房只取到了一千萬,很多人都說票房失敗是因為片名的問題,如果一開始就用後來的《赤子威龍》或者《父子武狀元》作片名的話,票房肯定會提高很多,但是王晶卻一直都堅持用《給爸爸的信》作片名。
後來王晶回應說:「這部電影從頭到尾的內容都是我編的,我從來都沒有把它看成是一部功夫片,我之所以堅持用《給爸爸的信》作為片名是因為我想觀眾看到更多功夫場面以外的東西。後來名字雖然改了,但我由始至終都反對改名。」
確實該片有很多感人的地方,從編劇的角度來看王晶,他確實做到非常出色。愛國情、父子情、夫妻情、兄弟情等等每一處都是那麼的感人,尤其是父子之間的相互支持與深切默契更是觸動觀眾。
一直以來,王晶都是一位十分愛國的香港電影工作者,該片的很多點滴和細節其實都能夠反映出王晶愛國的一面。在那個時代,如果王晶不是具有足夠的愛國之情的話是寫不出如此具有深度的劇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