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個高鐵站的城市(四個百萬級副城七座高鐵站)
2023-07-14 16:45:22 1
提到武漢,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那句「大江大河大武漢」了吧?那麼,武漢到底有多大呢?今天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NO.1 | 壹
第一,《武漢市構建高起點規劃體系工作方案》
這份方案關注度最高,因為含金量最大。
1,三個定位
聚焦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總體定位。
國家中心城市這個不用多說,早在2016年的時候,武漢的國中定位就在《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中明確了。
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也不用多說,已經舉行過的三次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分別在重慶、武漢和南京舉行,這些城市的特點就是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
至於國際化大都市這一塊,上面兩個定位外加高校雲集,基本上就可以佐證其國際化大都市的屬性了。
2,「五個中心」
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區域金融中心。
國中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武漢的全國經濟中心地位,豐富的科教資源決定了武漢科技創新中心的地位,區位優勢決定了武漢商貿物流中心的地位,歷史文化和現代化交織因素決定了武漢國際交往中心的地位,高首位度和高能級城市屬性決定了武漢區域金融中心的定位。
3,國土空間方面堅持「一主引領」和四大組團發展先行區(四大副城)
一主引領,說的就是在武漢帶領下的城市圈同城化發展。
四大組團發展先行區指的是: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車谷產業創新大走廊、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長江新區等四大組團發展先行區。
這個四大組團也就是光谷、車谷、臨空經濟區、長江新區四個副城,計劃按照100—200萬人「大城市」標準來規劃和建設。
副城想要實現這樣的人口規模肯定是不容易的,所以還有配套規劃:推進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尤其是高鐵站方面,更是有7座加持,後面我們還會提到這個概念。
NO.2 | 貳
第二,《武漢市開展高標準城市建設工作方案》
1,七座高鐵站
不管是三個定位還是五個中心,不管是一主引領還是四大副城,都需要交通尤其是高速鐵路方面的加持,未來的武漢,要形成「兩縱兩橫兩斜」通達十二個方向的「超米字型」高鐵樞紐網,構建武漢城市圈和長江中遊城市群市域鐵路交通圈,力爭到2025年,全市鐵路總裡程超過1000公裡。
其中,關注度最高的就是這七座高鐵站了:武漢站、漢口站、武昌站、漢陽站、武漢天河站以及武漢東站、長江新區站,當然,他們的地位也是不同的,主要分為「五主二輔」。即使是五個主站,相對於很多其他城市來講,也已經算是很多的了。
與同樣是交通中心的成都相比,武漢以高鐵中心著稱,而成都則以航空尤為發達。
2,建設航空國際門戶樞紐、建設長江中遊航運中心和建設全國公路網重要樞紐
因為武漢特殊的地理區位優勢,高鐵之外的航空、航運和公路也都有很大的優勢。
航空方面武漢天河國際機場能夠和鄂州花湖機場實現聯動發展;港口方面武漢也有陽邏港、金口港、花山港、經開港「1 3」港區;
公路方面有以武漢城市圈大通道(六環線)為引領,六環其實並不夠用,後面還有「六環二十四射多聯」高等級公路集成式快速路網絡。
3,生態方面
關於生態,武漢也有很好的基礎,開始我們說的「大江大河大武漢」,就能看出武漢臨江和湖多的特點。
所以,在生態領域,武漢需要做的也很多。比如構建綠色高效交通體系,提升城市通達能力;建設美麗中國典範城市,提升生態環境品質;深入實施「四水共治」等多種舉措。
NO.3 | 叄
第三,《武漢市實施高效能城市管理工作方案》
關於高效能城市管理這一塊,就比較散了,相對於前面我們提到的宏觀層面,這一塊更多的是微觀層面。大家關注的少,但又與大家生活息息相關。
比如乾淨的城市界面、平整的城市道路和綠色養眼的城市景觀等,我們就不再一一列舉了。
以上致力於提升武漢城市能級的三份文件,如果能夠有效落實,未來的武漢前景無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