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裡梅長蘇的身份(電視劇琅琊榜中的梅長蘇)
2023-07-15 03:38:30 2
陳慶之,字子云,南北朝南梁著名將領。
史書沒有記載陳慶之的身世,但梁武帝褒獎他的詔書中寫有「本非將種,又非豪家」,可以確定陳慶之出身寒微。
天監元年(公元502年),蕭衍受禪稱帝,建立南梁,十八歲的陳慶之被朝廷任命為主書。
陳慶之力氣小,連普通的弓弩都拉不開,但他卻足智多謀,應變能力極強,誰也想不到,一介文弱書生四十歲之後,竟成了善於帶兵,屢立奇功的常勝將軍。
普通六年(525年)正月,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謀反失敗,就投降了南梁,請求梁武帝派人接應。
梁武帝以四十一歲的陳慶之為武威將軍,率兵接應元法僧。
五月,北魏派遣安豐王元延明率兩萬兵馬抵禦梁軍,魏軍築壘設置防禦工事,企圖切斷梁軍的進攻道路,陳慶之率軍逼近壁壘,一鼓作氣擊敗魏將丘大千。
普通七年(526年)十一月,陳慶之擊敗北魏豫州刺史李憲,佔據豫州,後率梁軍攻克北魏五十二座城池,俘獲魏軍將士七萬五千人,因功受封關中侯,任職東宮直閣。
大通元年(527年)十月,陳慶之奉命與領軍將軍曹仲宗聯合攻打北魏的渦陽城(安徽蒙城),同時詔命尋陽太守韋放率兵和曹仲宗匯合。
韋放沒來得及修築工事,魏軍突然出現,韋放率僅有的二百人殊死搏鬥,結果擊退了十倍的敵軍。
魏孝明帝元詡派遣元昭領兵十五萬(一說五萬)馳援渦陽的魏軍,其前鋒抵達距離渦陽城四十裡的駝澗,陳慶之打算率部迎戰。
韋放覺得魏軍先鋒一定是精銳,如果進攻失敗會影響士氣,不如以逸待勞。
陳慶之則認為,魏軍遠道而來,早已疲憊不堪,況且魏軍知道距離梁軍還很遠,不會起疑心,應該出其不意挫敗敵軍的銳氣。
韋放不再堅持,陳慶之率二百輕騎突襲魏軍的先鋒,魏軍先鋒大敗而逃。
不久,陳慶之率梁軍連克魏軍三道壁壘,魏軍放棄了九座城堡,紛紛潰散,梁軍乘勝痛擊,斬首魏軍將士,「甚眾,渦水為之斷流」,俘獲三萬人。
中大通元年(529年)四月,陳慶之率軍攻佔北魏三座城池,擊敗魏將丘大千所部七萬人,迫使丘大千投降。
北魏濟陰王元暉業率羽林軍兩萬人馳援魏軍,結果遭遇陳慶之而全軍覆沒,元暉業被俘。
同年五月,魏軍以三十萬大軍圍困梁軍,陳慶之率三千精騎擊破了魏軍的圍困,魏軍將士落荒而逃。
當時,陳慶之和手下的將士都穿著白色的戰袍,一路上作戰四十七次,攻克三十二座城池,每戰必勝,所向無敵。
洛陽城傳出童謠:「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大同二年十月(536年),東魏定州刺史侯景率七萬人攻打楚州,俘獲了楚州刺史桓和,同時寫信給陳慶之,勸他投降。
陳慶之在雪夜擊敗侯景,侯景所部棄輜重望風而逃,陳慶之因功晉升仁威將軍。
這一年,豫州鬧饑荒,陳慶之決定開倉賑濟災民,使得眾多災民得以活命,李升等八百人聯名請求朝廷為陳慶之立碑,以頌其仁德,梁武帝表示同意。
大同五年(539年)十月,陳慶之病逝,享年五十六歲。
梁武帝念其屢立戰功,政績斐然,詔令以五百人為其舉行葬禮,追贈散騎常侍、左衛將軍,以其長子陳昭繼承職位。
梁武帝讚美陳慶之:「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終。開朱門而待賓,揚聲名於竹帛,豈非大丈夫哉!」
很多人說,電視劇"琅琊榜"中的梅長蘇,原型就是陳慶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