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現場直播中(夜間的視聽盛宴)
2023-07-14 19:32:23
旅遊現場直播中?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旅遊演藝 夜間的視聽盛宴,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旅遊現場直播中?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旅遊現場直播中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旅遊演藝 夜間的視聽盛宴
「白天觀美景,夜間看演藝」,旅遊演藝成為很多遊客夜間休閒的首選。中國旅遊研究院夜間旅遊課題組趙一靜向本報記者介紹:「目前,國內夜間旅遊演藝可分為以旅遊景點為依託的夜間實景演出、歌舞戲曲雜技多種形式的夜間舞臺演藝和遊客可交互參與體驗的沉浸式夜間旅遊演藝等。夜間旅遊演藝是文化和旅遊融合的載體和形式,也是旅遊和科技融合的實踐者。」
旅遊演藝豐富夜遊
金黃花海、粉牆黛瓦,江西婺源迎來了最美的季節。夜晚,山水實景演出《夢裡老家》則為遊客展現出婺源另一番美景。山為景,水為臺,真山真水打造出古代詩詞中描繪的「夢中家園」,把古徽州的書鄉文化、茶文化、農耕文化、婚嫁習俗等融入春夏秋冬四幕美景中,遊客沉浸其中便感悟到「落葉歸根,根在婺源;千年守望,夢裡老家」的濃濃鄉愁。《夢裡老家》填補了婺源夜間休閒旅遊的空白,已成為婺源旅遊新名片。
中國旅遊演藝豐富多彩,成為很多地方的必遊內容。文化和旅遊部政策法規司副巡視員周久財近日表示,中國旅遊演藝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從2013年到2017年,旅遊演藝節目臺數從187臺增加到268臺,增長了43%;旅遊演藝場次從53336場增加到85753場,增長了61%;旅遊演藝觀眾人次從2789萬人次增加到6821萬人次,增長了145%;旅遊演藝票房收入從22.6億元增長到51.5億元,增長了128%。
說起旅遊演藝,很多遊客腦海中會浮現出山水實景演出的唯美畫面。中國遊客對旅遊的要求日益增高,休閒文化遊推動了旅遊演藝大幅增長。旅遊景區的實景演出以真山真水為舞臺、以當地文化為內容,運用高科技的表現手法,在夜間為遊客呈現出迥異於白天風景的視聽盛宴。這是中國旅遊的獨創。從2004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的一炮走紅到常演不衰,到《印象麗江》《印象大紅袍》《鼎盛王朝·康熙大典》《禪宗少林·音樂大典》《長恨歌》《文成公主》等一批實景演出的紛紛登場,新穎的表演形式著實給遊客帶來了震撼的視聽衝擊力,大大豐富了夜間旅遊的內涵。
文化是靈魂
如今,遊客到訪一個旅遊目的地,希望能更深入地體驗當地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而旅遊演藝的形式最容易讓遊客短時間內形象地感知到當地文化。旅遊演藝不僅僅是一臺演出、一場歌舞、一段情景,更是一次進入遊客內心的文化體驗。
「近年來,旅遊演藝是遊客體驗當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環節。有特色的旅遊演藝成為遊客的首選。旅遊演藝,『演』的應該是生動的中華文化精髓,『遊』的應該是城市背後的歷史文化故事。」馬蜂窩數據研究中心負責人馬禹濤說。
與法國的《紅磨坊》和美國拉斯維加斯的《O秀》並稱為「世界三大名秀」的《宋城千古情》,用美輪美奐、大氣磅礴的視聽手段展現了良渚古人的艱辛、宋代皇宮的輝煌、嶽家軍的慘烈、梁祝和白蛇傳的千古絕唱,把絲綢、茶葉和煙雨江南等文化元素表現得淋漓盡致,帶給遊客視覺衝擊和心靈震撼。
宋城演藝打造的「千古情」系列旅遊演藝品牌,把地方特色與中華文化深度融合,每一臺千古情都是一個地方的文化傳奇。「千古情」每年演出8000餘場、觀眾超過3500萬,收入佔據中國旅遊演藝市場半壁江山。
獲得遊客喜愛的旅遊演藝,無一不是以文化為靈魂。佛號聲響起,篝火升騰的鍋莊、打阿嘎的遁地之聲、古老藏戲的聲聲傳唱、甲諧的豪情奔放……包含西藏數十項非遺項目,實景劇《文成公主》以歡歌盛舞的方式拉開帷幕。演出以拉薩自然山水為背景,將戲劇、音樂、舞蹈與現代舞美元素融為一體,把文成公主進藏和親那段歷史佳話搬上了舞臺。《文成公主》成為拉薩乃至西藏文化旅遊的一張靚麗名片。
沉浸式演出是創新
「安靜地坐著觀看,好像有些不過癮。還有什麼更好看的旅遊演藝嗎?」為了滿足遊客不斷提升的新需求,一些旅遊演藝融合VR、AR等舞臺新技術,把景區場景化,創新出沉浸式旅遊演藝。可參與體驗的沉浸式夜間旅遊演藝一臺接一臺亮相,並受到遊客的熱捧。
現在遊客來武漢,一定不能錯過長江首部漂移式多維體驗劇《知音號》。長江邊的碼頭和遊輪就是劇場,圍繞知音文化主題,以上世紀初大漢口的商業文化為故事背景。夜幕降臨,200餘米的碼頭上,穿梭賣報的小童、賣力吆喝的小販、提皮箱戴禮帽的紳士、匆忙趕路的旗袍淑女……遊客步入碼頭,瞬間好似穿越回百年以前。登上輪船,演出就開始了。遊客不必在觀眾席上正襟危坐,因為船上的每個角落都是故事發生的地方。船上不分觀眾區和表演區,演員和遊客融為一體。該劇給湖北旅遊特別是武漢旅遊增添了最重要的夜間文化旅遊景觀,成為整個湖北旅遊精品線路中最令人難忘的內容。
沉浸式旅遊演藝極大地滿足了遊客的體驗和互動這兩大需求,是旅遊演藝的一大創新。旅遊演藝不僅停留在舞臺上,更要走到觀眾中間。從早期的《又見平遙》到近年來的《極樂敦煌》《今時今日是安仁》《尋夢牡丹亭》《知音號》等演出,抓住了一大批遊客的興奮點,沉浸式旅遊演藝快速增長。
趙一靜介紹說,目前,可參與體驗的沉浸式夜間旅遊演藝多以高科技為主、成本偏高、規模效應不足,如何引導遊客二次消費、提升盈利能力成為痛點。未來,夜間旅遊演藝的創新應是內容、形式和技術上更貼合大眾需求,才能更有效地轉化為旅遊目的地發展的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