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電影《鄧小平登黃山》觀後感
2023-07-28 06:49:43
《鄧小平登黃山》影片以紀實的手法,重現1979年鄧小平登黃山、發表「黃山談話」的全過程。下面是為大家提供的電影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鄧小平登黃山觀後感一:
75歲的一位老人通過自己一步一臺階的登上了巍峨險峻的黃山之巔,這是一代偉人的豪邁堅毅,更是一個民族的堅韌氣概,一個國家的堅不可摧之精神!
觀看這部電影時,我總會想起自己家的老人,我的爺爺和我的外公!我的外公在我讀大學時就去世了,在他不到30歲時就因繁重的體力活患上了慢性支氣管炎,外公與病魔纏鬥的四十餘年裡,他樂觀積極,對我更是疼愛尤佳,家境再貧寒,外公也常常給我買小零食,身體再乏累,外公也從不會讓外婆獨自下地耕種。可在我即將走出校門,能用我自己的能力回敬外公時,他卻悄然離去!我的爺爺今年80歲,5年前因為長期的心功能不全導致了腦溢血,落下偏癱的後遺症。但是,就在我看這部電影的前一天,他還對我講:「我多麼希望我還能打理一下我的那些花。」我默默的牽著他,陪他走著,組織不了一句話給他慰藉。哪怕如今一瘸一拐,爺爺仍然保持每天三公裡以上的步行鍛鍊,他從來不抱怨身體健康狀況差,哪怕偶爾嘆息,也是說他不能做到以前輕鬆做到的事了。是啊,對於一個年輕時能挑著兩百斤各種盆栽,從山裡徒步二十多公裡到縣城賣花的男人,如今這般,豈不嘆息?
我的外公和爺爺雖沒有鄧小平同志那樣的豐功偉績和三起三落的人生波折,但是他們同樣有一個樂觀開朗向上的心,一樣的堅韌不拔,屹立不倒!這是他們那個年代賦予他們的優良品質!就像該電影中,鄧小平同志不要安排轎夫,十人一桌用餐只允許四菜一湯,他沒有因為自己貴為首長就脫離群眾,沒有在群眾還在解決溫飽時自己享樂。在75歲高齡時登黃山,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身體多麼健壯,而是要給群眾做一個表率,證明我大中華兒女的氣魄,不親自接近迎客松,目睹石縫裡也能出茁壯生命,怎知生命的不易和如今的幸福。迎客松的茁壯好比我中華兒女,再大的艱難險阻,也妨礙不了我中華民族復興之路。
作為一位國家領導人,可以看出鄧小平同志擁有極高的素質和對國家發展藍圖的清晰思路。他強調要大力發展旅遊業,雖然話裡說的是黃山,其實,也是指出了我們全國的發展潛力,我國擁有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長江奔騰,五月巍峨,還有歷史文化古城,道家佛家聖地等等名勝古蹟,2010年我國的旅遊業生產總值和接納遊客總數,也印證了鄧小平同志1979年的準確判斷。
看完這部影片,我覺得渾身充滿了力量,我要向鄧小平學習,我要向外公和爺爺學習,我要成為對得起民族、對得起國家的青年,我要把這堅不可摧的精神傳遞給我的兒子、孫子......
鄧小平登黃山觀後感二:
20xx年7月不同尋常,黃山不僅進入了高鐵時代,而且迎來了電影《鄧小平登黃山》的首映。黃山人民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迎著日出霞光步入了嶄新時代。
電影《鄧小平登黃山》以紀實的手法,重現了1979年的7月,75歲高齡的鄧小平健步登臨黃山、發表「黃山談話」的過程,片中穿插了大背景下引人關注的小崗村「包產到戶」、恢復高考、香港回歸等熱門話題,全片再現了世紀偉人的人格魅力和崇高風範,讓觀眾重溫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帶領中國人民走上小康道路的光輝歲月。
一代偉人,登上一座名山;一部電影,再現一段歷史。鄧小平身著白襯衫、腳穿黑布鞋、拄著拐杖健步登山的形象讓人印象深刻,觀眾幾次因為山路艱險而為他捏著一把汗,特別是看到鄧小平在登山時差點滑倒,我忍不住驚呼,不由得對鄧小平不畏艱難、勇於攀登的崇高精神心生敬佩。鄧小平在慈光閣告訴陪同人員不能因為他在而封山,讓遊客正常遊黃山;在人字瀑傳授長徵經驗讓大家把褲腳卷過膝蓋,說這樣輕鬆些。在玉屏樓叫夫人和女兒洗腳水別浪費了接著繼續泡腳,並讓家人和陪同人員把吃的住的讓給遊客……這一點一滴都體現了鄧小平艱苦樸素、平易近人的優良品質。鄧小平在鰲魚峰與賣茶葉蛋的阿婆親切交談、在百步雲梯為遊黃山的復旦大學學生籤名、在始信峰與香港的攝製組親切合影……這一切一切體現了鄧小平關心百姓疾苦,體察民意,傾聽民聲,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的崇高風範。重溫歷史讓我們深刻感受到改革開放給黃山帶來的巨大變化。
鄧小平在黃山時,問黃山的建設、問黃山的發展、問黃山的生態、問黃山的物產,殷殷叮囑「要有點雄心壯志,把黃山的牌子打出去」,「成為全國最富的地方」,句句話語都飽含了他對山區人民致富的殷切期望,處處體現了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勇於衝破觀念束縛,敢闖敢試,堅持走改革開放之路的勇氣和決心。此次黃山「破冰之旅」,鄧小平就開發黃山旅遊資源、發展黃山旅遊業等問題作了重要指示,發表了被後人稱之為「開啟了中國現代旅遊業發展之路的著名的『黃山講話』」。鄧小平用堅實的腳步、用有力的雙手為黃山的未來寫下了氣壯雲天的詩篇,黃山以旅遊經濟為主導產業的發展之路從此開始了新紀元。
如今,36年過去了。黃山已成為擁有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三頂桂冠於一身的名山,成為世界各地遊客競相前往的旅遊勝地。合福高鐵的開通,給黃山的交通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實現了鄧小平「將來到黃山要能開快車」的夙願。「飛雪千年茂不衰,亂雲飛渡仍從容」。在舉國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之際,讓我們繼承鄧小平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全面深化改革,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踐行「三嚴三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共同奮鬥!黃山人將牢記「把黃山的牌子打出去」的囑託,沿著鄧小平的足跡走下去。
鄧小平登黃山觀後感三:
在20xx年12月30日辭舊迎新的時刻,我來到電影院觀看《鄧小平登黃山》這部電影,感受一代偉人的遠見卓識和心繫人民的情懷,不斷淨化提升自我。
電影中講述了鄧小平一家來到安徽黃山市攀登黃山的平常事情,但卻能從偉人的每一個言行舉止中真切反映著他光輝形象,這些優良作風也是我們一代一代共產黨人為祖國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
鄧小平一家剛來到黃山就拒絕乘坐小轎車而和大家一起乘坐大客車,並規定家人自理一切衣食住行,不佔公家的任何資源。這充分體現了鄧小平同志廉潔自律的優良作風,也表明我黨一直以來都有推行廉潔奉公的優良傳統。我黨目前正在開展的「四風建設」、反腐敗鬥爭,不正是我黨自我淨化自我約束行動,是我黨一直以來的廉潔奉公優良傳統的深入傳承。
鄧小平來到黃山就規定了地方政府不要封山,讓遊客自由遊玩。這充分體現我們的偉人心繫百姓,積極履行共產黨人是人民公僕的傳統。我們黨一直以來走的就是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作為領袖,鄧小平同志為我們共產黨人作了很好的模範帶頭作用,使我們群眾真切感受到黨和人民始終在一起,不搞特殊化。而我們習主席上臺之初就規定,領導人出行不封道這一命令,這不正是我們黨長期以來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原則並不斷開拓與創新。
鄧小平來到黃山上的賓館,發現賓館設施簡陋,影響黃山旅遊的整體形象,隨機指示讓賓館提高住宿餐飲等硬體軟體設施,提升黃山旅遊整體競爭力。這充分體現我們一代領導人的遠見卓識。國家旅遊局數據顯示,20xx年上半年國內旅遊人數20.24億人次,同比增長9.9%;國內旅遊消費1.65萬億元,增長14.5%,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4.1個百分點。旅遊景區接待人數同比增長8.7%,旅遊收入同比增長12.4%,其中門票收入增長8.3%。星級飯店經營出現回暖趨勢,客房收入和平均房價增幅約1%。旅行社接待國內遊人數增長7.8%,組織出境遊人數增長35.2%。我們偉人在1979年人民溫飽都沒有完全解決的情況下就能精準預見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前景。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堅持真理勇於創新的精神。目前全世界進入網絡經濟大發展大繁榮時期,我們習主席又走在了時代的前列,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上又適時提出建設「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5點主張。這充分表明我黨一直積極領導經濟建設,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人民的幸福生活殫精竭慮,努力創新。
從《鄧小平理論》改革開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學發展觀」,我黨一代一代領導人,不斷傳承和發展著我們黨優良的傳統,為人民的辛福生活不斷努力奮鬥,踐行著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原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嘔心瀝血。觀看了這部影片後,我腦海中深深烙上了「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人民幸福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