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辛德勒的名單電影觀後感【新】

2023-07-28 07:22:38

  《辛德勒的名單》其思想的嚴肅性和非凡的藝術表現氣質都達到了幾乎令人難以超越的深度。下面是相關的觀後感,快來圍觀吧。

  辛德勒的名單電影觀後感【篇一】

  1.影片在猶太人祭奠的開場後第一個場景是集中鄉村猶太人並將其運送至城市的火車站。第一個出現的人物——攜帶便攜桌椅、文牘表格和文具,對猶太人進行登記的德意志官吏。影片後來的段落中他們還多次出現,細細體會才發覺他們才象徵著全片中最為恐怖的力量——一絲不苟地按規章制度完成滅絕計劃的國家機器。

  2.辛德勒本來完全是空手套白狼。一開始酒會出場是跟黨衛軍拉關係。找伊薩克·斯特恩負責具體的記帳、管理。開始的啟動資金是猶太人區裡的老金融家出的。純粹借亂世撈一筆。

  3.斯特恩想盡辦法救了一個文科老教師。戰爭時期為活命搞工科是必須的,但為了民族的未來不能捨棄文科。

  4.辛德勒救斯特恩那一段公關功力非凡,但我想說的是後面文員和軍官跟辛德勒一起喊斯特恩尋找他的那一段。這幾秒鐘是本片唯一具有史匹柏式幽默的地方。

  5.哥特清除猶太人區之前的那一段演講,非常、非常、非常恐怖:

  「今天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今天將長留青史。許多年後,年青人將以敬佩的心情談起今天的事。今天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六百年前,歐洲大瘟疫,死人無數,猶太人被指為禍端,當時的波蘭國王,允許猶太人前來克拉科夫市,他們來了,源源而至,一車車行李,落地生根,發展起來,在企業、科學、教育、藝術等各方面…他們來時赤手空拳,一無所有,然後昌盛繁榮。六個世紀以來,猶太人,盤據著克拉科夫,你們不妨想想,由今晚開始,這六個世紀的事跡,將成為流言,可視為從未發生過。今天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而他所暗示的已經很明顯:「……而你們,將創造這個歷史。」

  德意志從各行各業被徵召為黨衛軍的人民群眾將成為歷史的創造者。

  歷史唯物主義。把「猶太人」換個詞想想。

  憑這一段,哥特不用再做什麼,他就活該被吊死。

  6.直接跳到最後,想解釋的是,最後辛德勒的哭泣絕對不是做作或過頭。因為辛德勒猶太人把用金牙澆鑄的金戒指送給了他。任誰都知道,反猶主義者一向以猶太人貪財、貪得無厭為理由剝奪、屠殺猶太人;而當辛德勒猶太人真的把最後的一點納粹想剝奪而剝奪不走的財富自願獻給為保護他們而傾家蕩產的「納粹黨員」義人的時候,誰又能不動容?只有到這一刻,辛德勒才真正意識到他已經完成了自我救贖,之前他的救人,是從機緣巧合(猶太勞工便宜)——工具理性(有能幹的人)——良心發現(開始儘可能收容相關家屬),到最後的肩負重任(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救出所有能救的猶太人)。

  「救人一命等於救全世界」的箴言,是辛德勒最後哭泣的原因。(影片中的)辛德勒通過這句話,從整個人類歷史的角度徹底理解了他的經歷的意義。和前面帶領猶太人單純為死者默哀不同,辛德勒的哭泣是為數百萬被納粹毀滅的世界而哭泣,為人類的文明、理性、財富和人之為人的基本價值在這場絕無僅有的浩劫中被肆意踐踏而哭泣。當他說「這個車可以換十個人……這個頂針可以換兩個人」的時候,他指的不是單純的幾個人的問題,而是拯救世界,拯救人類的記憶和良知的問題。辛德勒在這一刻意識到了拯救猶太人這個行為是在重建被納粹摧毀的人類的價值和尊嚴,因此即使他已經做的足夠多足夠好,身為一個「納粹黨員」,他是仍然不會滿足,仍然要為過去沒有更早覺醒而哭泣和懺悔的。

  7.最後蘇聯單騎的「解放」略黑了一下紅軍。然而紅軍的「不能往東……我要是你也不去西方」的告誡,實際上是對今日以色列國家的肯定:猶太人必須擁有自己的土地和保衛自己的能力。

  8.絞死哥特時凳子沒有立即踹掉,隱喻納粹陰魂不會即刻消散。很多人提過了,但有必要再提一遍。

  9.最最後演員們攙扶著原型們為辛德勒逐一獻石祭奠。連姆·尼森最後的獻花和最後的身影是代表辛德勒本人嗎?我想他是代表著全人類都應該認可的這樣一種價值觀——拯救無辜的人,永遠值得肯定,永遠問心無愧。

  p.s.辛德勒是蘇臺德德意志人。

  p.p.s.辛德勒的經歷當然也給納粹德國的所謂「反腐」打了一個響亮的耳光。

  辛德勒的名單電影觀後感【篇二】

  《辛德勒的名單》無疑是史蒂芬•史匹柏最為優秀的作品,更是這個時代的偉大之作。史匹柏之所以能將這部影片拍得如此震撼人心,則因他的身上也流淌著猶太人的血液,童年時代體驗過猶太人遭受歧視的痛苦,這無疑為他的影片提供了寶貴的來源,影片中也表現著他的真情實感。

  影片的開頭,一個普通的猶太人家庭在低聲吟唱著聖詠曲,微弱的燭光漸漸熄滅,一縷白煙緩緩升起,慢慢變成火車轟鳴的煙霧……蠟燭的熄滅,也預示著猶太人安寧的生活將要被打破。以這樣一個溫馨的場面開頭,與其後德國納粹的殘忍和血腥形成鮮明對比。

  起初,辛德勒並未想到過要救贖猶太人,他那時還是一個純粹的、唯利是圖的商人,為了賺錢而廣交朋友,籠絡人脈,也包括德國納粹的高級軍官。

  所以,當辛德勒看到德軍肆意屠殺猶太人時,眼中還儘是茫然。直到他看到一個紅衣女孩,那抹紅色對他的心靈造成了強烈的衝擊。整部影片皆以黑白兩色為基調,旨在象徵那個黑暗而又令人恐懼的時代,而唯一的彩色便是這個紅衣女孩,這個紅色代表生命,雖然它看上去是那麼脆弱且無力。這是史匹柏的經典一筆。最後,辛德勒又在開往焚屍爐的汽車上見到了這個女孩的屍體,此時,他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德國納粹的殘忍與慘無人道。這個紅衣女孩成為辛德勒思想轉變的關鍵,他的心中已隱隱有了救贖的念頭。

  納粹的屠殺還在進行,他們屠殺猶太人便如打獵射殺兔子或獐子一般,甚至面帶微笑。歌德上尉嫌工人的門鉸做得慢,將他拖出去,準備槍斃,一個即將被處死的工人無力地跪在地上,沒有任何反抗,而身旁要槍斃他的歌德與兩名軍官卻正在討論手槍的故障問題。這種場面著實令人觸目驚心,影片在此將黑色幽默玩到極致,但在觀眾眼裡,只有黑色,無盡的黑色,沒有人會笑,不管口中還是心裡。

  於是,辛德勒開始賄賂記錄員,用打火機,或是名煙,記錄員欣然接受,接著,便是記錄員手中的打火機或名煙的特寫鏡頭,他僅要做的,就是大筆一揮,增加工人所產產品的數量,這也許就救了幾個猶太工人的性命。

  辛德勒竭力想改變歌德的邪惡,他在別墅的陽臺上有一段頗為經典的話:「殺人不是權力,與權力不同,權力是有足夠的理由去殺一個人,但卻不是殺,是赦免。」辛德勒的話似乎起到了作用,之後,接連地赦免男孩與女人。同時,他喜歡上了那個猶太女傭,但他不敢讓別人知道,也不敢承認,他的內心在掙扎,他備受煎熬,只能通過暴打她來發洩。如果沒有這場戰爭,他完全可以向她表示愛意,他們完全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是,歌德的思想已被所謂的「法西斯精神」所迷惑和麻痺,他已無法自拔。影片在此控訴著法西斯對人的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摧殘。當那個沒有出去浴盆汙漬的男孩斃命於歌德槍下時,觀眾們對於法西斯朦朧的希望也被他打碎了。

  希望破滅後,辛德勒開始實施他的計劃,他念著一個個記憶中的猶太人的名字,打字員打出一個個鉛字,影片的名稱「辛德勒的名單」由此誕生。名單就是生命,名單外的世界則是無底的黑暗深淵。換取生命的代價就是送給歌德大把大把的鈔票,這幾乎耗光了辛德勒所有的財產。

  最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了勝利,罪人受到了應有的懲罰,而逝去的千千萬萬的猶太人的魂靈卻不能再復生了……

  影片的結尾,當人們在戰爭結束後,紛紛來到死去的親人朋友墓碑前紀念,一束束鮮花和人們的表情及墓碑形成強烈的情感衝擊。影片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歷史之重、意義之重、救贖之重、以及生命之重。電影中偉大的救贖精神鑄就了傳世的經典。

  精神永駐,經典永恆。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