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英一生結了幾次婚(黃宗英的坎坷人生)
2023-07-28 21:42:11 2
文|沐木娛樂
編輯|沐木娛樂
在家家戶戶都能走進影院,觀賞院線大片時,卻很少有人記得上個世紀,那些為電影事業發光發熱的先輩們。
今天的主角——黃宗英,和她的四任丈夫,便是其中舉足輕重的存在。
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
1941年,16歲的黃宗英,放棄做少奶奶的機會隻身來到上海,卻意外認識了讓她怦然心動的男孩——郭元彤。
她是懵懂無知的見習生,他是會作曲、能演戲的指揮家。
明明是不可能有交集的兩個人,卻因為這一面,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一年之後,黃宗英憑「蛻變、甜姐兒」等話劇聲名鵲起,成了紅遍上海灘的女演員。
就在事業的巔峰時期,她卻作出了一個驚人的選擇。
一年的時間,他的溫柔體貼、成熟穩重、才華橫溢,讓她第一次對婚姻有了渴望。
只可惜,好景不長。
從結婚起,他們就一直沒有同房。
看著冷汗直流、痛苦不堪的丈夫,她不知該如何是好。
只能守在病床前給他擦身子、織手套、餵飯、餵水。
直到傍晚,郭元彤才漸漸平息下來。
虛弱地睜開雙眼,在看到女孩那一刻,昏暗的目光也變得明亮起來。
「小妹,我對不起你.......原諒我」
短短幾個字,卻讓黃宗英咬緊了自己的嘴唇,大顆大顆的眼淚,順著兩人緊握的手流了下來。
緩緩閉上的雙眼、越來越弱的呼吸、安靜的病房,讓她痛得喘不過氣來。
只是一遍遍呼喊著他的名字,可是一切晚了。
每每回憶起那段時光,黃宗英總是一臉痛苦:那是一個悲劇。
他的家人都知道他生病了,婚禮只是婆婆希望以「衝喜」,挽救兒子生命的手段,只有她被傻傻地蒙在鼓裡。
感情的傷痛、婆婆的欺騙,給黃宗英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她用了長達半年的時間,才撫平了內心的傷痛。
重拾信心後,她加入了「南北劇社」。
在這裡,她遇到了哥哥的同學、劇社的社長——程述堯。
回到舞臺上,黃宗英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機,依舊是那個最耀眼的演員。
人紅是非多,肉臭蒼蠅多。
隨處可見的花束、數不勝數的求愛信、莫名其妙的請帖、劇院門口的汽車。
她害怕極了,也有了結婚的想法。
哥哥頓時想到了自己的好友——程述堯。
沒有風花雪月的故事,為人忠厚老實,收入也穩定,便把他介紹給了她。
剛開始,程述堯只是基於好朋友的叮囑、欣賞的目光,對黃宗英另眼相待。
可日復一日地相處,使他被她身上的堅韌所打動。
他知道,自己是愛上她了。
但是內斂的性格、不善表達得笨拙,讓他把自己的愛意,藏在了生活的細節裡。
心思細膩的黃宗英,第一時間覺察出了不同。
她很感激他對自己的呵護,雖然知道這不是愛情,但還是和他結婚了。
或許他們會日久生情,平淡度過一生,也是個不錯的結局。
事實證明,哥哥的眼光不錯,程述堯也是個不錯的男人。
她想,或許能和他日久生情,平平淡淡度過一生。
直到跟丈夫回到程家,她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有多天真。
程家是一個封建大家庭,規矩頗多。
就連吃飯的時候,都不允許兒媳婦坐著。
除此之外,還要負責為桌上的每一個人盛飯。
從小出生在高知家庭的黃宗英,從來沒有受過這種約束。
但身為剛剛過門的新媳婦,縱然有千般苦、萬般難,也只能憋在心裡。
白天看看書、讀讀英語、到點了熄燈睡覺,連出去找朋友玩的機會都沒有。
這樣的生活,讓黃宗英覺得哪哪都不自在。
細心的程述堯發現了妻子的變化,還體貼地詢問: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她不知道該怎麼傾訴自己的苦楚,只能抱著他、小聲啜泣著。
為了讓妻子再展笑顏,程述堯也是煞費苦心。
每天下班,帶一些好吃的零食、街邊小吃,久違的煙火氣,讓黃宗英感動不已。
可是她需要的、喜歡的,不是生活上的愛戀,而是事業上的理解和支持。
黃宗英覺得自己像是一隻小鳥,被人關在了暗無天日的牢籠裡。
深知妻子心思的程述堯,請來了舅舅說情。
磨破了嘴皮子、齊齊跪下,這才讓程家老爺子開了尊口。
但條件卻是,他們兩口子必須搬出這個家。
黃宗英回到舞臺後,以一部「賣火柴的小女孩」,讓上海的觀眾見到了久違的「甜姐兒」。
就在此時,一個男人的出現,打破了他們之間的平靜。
那一年,中電導演陳鯉庭正在籌拍一部電影,男主角已經敲定,讓著名演員——趙丹飾演。
可女主角的飾演者,卻始終沒有著落。
一天,兩人到朋友家做客,偶然看到玻璃板下壓著一張女孩的照片。
雖然五官不算絕美,但天真無邪的眼睛,卻讓人一眼難忘。
一番打聽才知道,她叫黃宗英,目前正在上海義演。
當晚兩人就去話劇院,觀看了她的演出,當即敲定要讓這人做電影的女主角。
趙丹是著名的電影明星,而黃宗英只是一個小有名氣的話劇演員。
10歲的年齡差、身份的差距,讓黃宗英始終把趙丹當作兄長一樣。
可她沒想到的是,有一天他會愛上她。
那時的趙丹與妻子離婚多年,獨自和一雙兒女生活著。
儘管在吃穿用度上從未虧待過他們,但家裡沒個女主人,始終不像個完整的家。
回北京的前一天,趙丹約黃宗英到家裡吃飯。
她幾次起身要走,他總會找話題挽留。
最終,還是說出了心底那句話:我認為,你應該做我的妻子。
沒有甜言蜜語、沒有鋪墊,這樣直接又堅定的表白,讓黃宗英直直地愣在原地。
看著對方真誠、深情的眼神,她的心跳得那樣激烈。
「我回去就辦離婚手續」
共同的追求、相差無幾的志向,把兩人緊緊地拴在了一起。
面對妻子的請求,程述堯的反應讓人意外。
沒有糾纏、沒有責怪,他提筆在離婚協議書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她想要的幸福,他給不了;
因為愛,所以放手。
之後,因病逝世。
1948年,趙丹和黃宗英終於如願以償,在上海舉辦了婚禮,成了兩個孩子的後媽。
那一年,她23歲。
婚後,他們夫妻拍了很多電影,成為了令人羨慕的螢屏情侶。
黃宗英第一次覺得,原來婚姻可以這麼幸福。
就在此時,兩個孩子卻給了她當頭一棒。
女兒要上芭蕾舞課,她就點燈熬油趕製舞蹈服。
兒子調皮搗蛋,與其他孩子打架,她就挨家挨戶賠禮道歉,沒有絲毫怨言。
之後,即便有了自己的孩子,黃宗英對繼子繼女的愛,也絲毫沒有減少。
眼看著生活步入正軌了,可命運卻隨手掐斷了她的幸福。
1966年,曾經帶給他們無限風光的事業,卻成了將他們推向深淵的兇手。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趙丹的含冤入獄,讓黃宗英不得不挑起養家的重擔,照顧五個兒女。
五年的牢獄之災,讓一向溫柔的他變得喜怒無常。
可黃宗英卻沒有半點抱怨。
畢竟那麼多年的風風雨雨都過來了,他們之間的情誼,又豈是這點磨難就能擊潰的?
只可惜,相守33年的愛情,在趙丹65歲因癌症去世那年,徹底落下了帷幕。
與悲慘的前半生相比,她已經很知足了。
「只要我活著,趙丹就不會死」
此後,黃宗英的每一部文學作品中,都有了趙丹的影子。
然而這個言論,在短短幾年後,就不復存在了。
在眾人的質疑聲中,她嫁給了大自己一輪的散文家——馮亦代。
那一年,她68歲。
白髮映紅顏,小妹成二嫂。
靜靜港灣裡,歸隱書林好。
作家袁鷹得知這個消息,還特意為好友寫下這首詩。
曾幾何時,馮亦代和黃宗英一樣,也是活躍在文藝戰線上的人。
和趙丹、黃宗江也是多年的至交好友。
解放後,他們有了各自的家庭,便各奔東西、再無交集。
直到九十年代,六十多歲的黃宗英,再次遇見年近八十的馮亦代。
痛失愛人的經歷,讓他們對彼此惺惺相惜。
一個住在上海,一個住在北京。
自從相認之後,他們開始鴻雁傳書、互送衷腸,字裡行間的浪漫,連年輕人見了都自愧不如。
除了感情之外,他們還在信中談文學、談英語、分享新學的知識,把彼此當作心靈的慰藉。
一天的時間裡,他們能寫兩三封信。
短短一年的時間,他們寫下了50萬字的情書。
直到1993年,黃宗英終於忍不住了,提筆寫下一封催婚情書。小妹的回應,讓馮亦代難掩內心的狂喜。
之後,他們在北京的三味書屋舉行了婚禮,過著平淡而又幸福的生活。
在愛情的滋潤下,黃宗英參加了「望長城、小木屋」等多部紀錄片的拍攝,共同為《新民晚報》開闢專欄等等。
只可惜,命運弄人。
小兒子——趙勁的去世,成為她心中永遠的痛。
還沒等她緩過神來,丈夫馮亦代也出了事。
先後九次腦血栓,讓他的記憶力急速衰減、不能言語。
是黃宗英的悉心照顧,讓他一次次地神奇康復。
可最終,他還是被病魔奪去了生命。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馮亦代去世之際,還留下了一份遺囑「死後,與原配合葬」
在所有人的眼裡,他的話等同於從未承認過黃宗英。
可她卻坦然接受,完成了他的心願。
不為別的,只因她懂他。
之後,黃宗英就開始整理他們之間的情書,並出版。
2020年,發布了「武漢加油」的視頻後,95歲的她與世長辭。
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她的臉上一直掛著安詳的笑容。
這輩子,她從未後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