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深度的紀錄片:大國崛起觀後感
2023-07-28 18:02:18 5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也可以是自己的感受。
大國崛起觀後感【篇一】
《大國崛起》這部記錄片講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九個曾經在世界歷史舞臺上擁有輝煌經歷的風雲大國的興衰,為討論國家發展問題提供了可資借鑑的歷史資源和文明資源,這部片子不光讓我知道了很多的歷史知識,也告訴我怎樣從歷史故事中去思考和分析一些有意義的問題。在每個國家崛起的故事中都有一個深刻的道理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
西班牙、葡萄牙這兩個小國讓歐洲人開始認識世界,他們憑藉海樣迅速成為了世界強國,開始在世界瘋狂的掠奪財富,當時世界金銀總產量中有83%被西班牙佔有。要有勇於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氣和好奇心才能使我們擁有更多的財富,當時中國的鄭和下西洋要比哥倫布等還要早幾十年,而大明王朝僅僅是為了向世界宣揚天威,因而走上了閉關自守的道路。荷蘭這個國家好像除了商業利潤對政治毫無興趣,他們注重資本和商業超過一切,他們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聯合股份公司-東印度公司,壟斷了當時全球貿易的一半,憑藉一系列現代金融和商業制度的創立,成為17世界的強國。無窮無盡的資本力量可以創造奇蹟。英國的崛起說明了國家的興盛需要科技與文化的支持,法國和德國的崛起和失利則告訴我們一個國家不能僅僅依靠武力成為強國。作為亞洲唯一躋身列強的國家,作為亞洲唯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日本的崛起和其它國家是不同的,它不像西班牙的勇猛冒險,不像英國式的工業革命,而是靠的學習和變革。俄羅斯的改革和日本類似,用歐洲的先進技術實現了自己富國強兵的目的。美國的崛起則告訴我們要尋求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自古以來中國都是歷史上的大國,而在最近的幾百年被其它國家所趕超,中國要想重新回到大國強國的位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回顧五百年來各個世界大國發展的歷程,有很多值得中國學習和借鑑的地方,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要發展文化教育事業。我們接受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明顯低於發達國家,是個不爭的事實。無論是西方大國的崛起,還是德國、日本在戰敗後的迅速復原,都得益於教育基礎的雄厚。日本不但派出大批留學生到國外學習,天皇也親自到歐洲發達國家考察。日本最終與歐洲列強一道成為強國。日本的百年維新讓自己成為世界經濟第三強國,日本的強國經驗最值得中國借鑑。而我們在這方面的差距很大,一是教育的普及率低,二是教育的效果不好。國家領導人應該注重對青少年的教育,應該多多建設免費的小學與中學,要讓所有的人都接受良好的教育,這樣國家才能培養大量的人才,才能實現成為強國的夢想。
第二是提倡創新精神。荷蘭通過技術的領先優勢發展貿易,從而得到資源及低技術水平的產品。而技術領先的實質就是創新精神。英國的工業革命中的技術改革,美國的汽車產業發展中的創新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現在的中國缺乏的就是創新精神。我們到現在還沒有諾貝爾獎得主,我們周圍用的有點技術含量的東西,幾乎都不是我們的原創發明。只有通過創新,我們才能創造和發明更多更強的技術,才能加快科技進步和發展。
第三體制改革。日本改變國體為天皇掌權的君主立憲制,其強國經驗最值得中國借鑑。俄羅斯的改革和日本類似,用歐洲的先進技術實現了自己富國強兵的目的,俄羅斯廢除農奴制後,為自己的工業化和對外擴張提供了充足的勞力和兵員。研究中國的歷史就會發現,有比較開明體制的朝代往往也是較為富強的朝代。中國必須改革束縛經濟發展的落後的經濟體制和社會體制,為市場經濟的前進鋪平道路,
第四提倡民主。法治和民主這個事情可以是完全同步的,他們之間存在著聯繫,可以看成一件事,也可以看成兩件事,我們要平衡法制和民主的關係。法治也是一種文化。和諧社會,必須建立在法治文化的基礎之上。和諧社會,就是法治社會;和諧世界,就是法治世界。世界需要法治,建立和諧世界更需要法治。任何國家的崛起和發展,都不能再通過武力擴張和超越國際法的途徑去實現。同時一個國家要開始民主化進程必須有一些相應的社會制度條件相配套。
第五我們要完善各種法律制度。比如專利制度,它是英國和美國崛起的一個重要因素,英國於1623年制定的「壟斷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現代法雛形的專利法,到18世紀中葉發明及專利成為工業革命的重要內容。美國則是在宣布獨立後不久就建立了專利制度—1787年所制定的合眾國憲法中明確規定了版權和專利權。美國以國家法律的形式保護髮明創造,激發了人們從事發明的動力。中國要想富強必須完善法制。
世界上其它大國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和深思的地方,了解西方列強崛起的歷史,一方面能使我們警覺,另一方面也讓我們看到了差距。《大國崛起》,正是從這兩個方面為我們提供了生動的歷史資料,它對我們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我們要吸取他們的經驗和教訓,使得我們的道路走得更順一點。我們應該思考一些國家為什麼發展得好,有的國家為什麼崛起後又衰落了。21世紀我們要加快中國成為世界大國的步伐,同時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也是人類共同努力的方向。
大國崛起觀後感【篇二】
12集《大國崛起》按其崛起順序講述了9個大國的發展之路,以大航海時代以來先後崛起的國家為脈絡,梳理了一遍世界歷史。這部電視紀錄片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我必須承認這是中國最大的電視傳媒第一次站在一個宏大歷史敘事的高度來拍攝一部紀錄片。不論是運用了大量電腦CG鏡頭的場景再現,還是大氣磅礴的背景配樂,都表明了這部電視紀錄片主創人員強烈的敘事目的,為正在經濟起飛的中國表達一種崛起的訴求和欲望,為振興中的中華民族尋找歷史中世界大國稱雄的借鑑。
在我看來,這個紀錄片以宏大的歷史視角來審視了500年來的世界史,真正從中國的需要出發去剖析其他國家的發展之路。尤其是在政治改革已經遠遠落後於經濟改革和民眾需求的今天,對民主和自由的訴求空前強大的中國人民來說,這既是國家對現今發展的一種表態,也是滿足大部分群眾需求的國際知識大普及。
片中從經濟角度來展開,配合制度和經濟政策、科學創新、智慧財產權保障、國家競爭力、文化思想促進等命題講述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海外擴張;荷蘭的商業文化;英國的殖民文化;法國的獨立自主,德國的國家主導下的全民素質;日本明治維新;俄羅斯民族堅忍不拔和高度集權;美國的自由主義和獨立精神。通過聽到這些不同的聲音,看到他們不同於同時期中國的發展模式,我終於明白中國的崛起之路需要什麼。
總結這9個國家的發展可以看到他們都恰好地趕在世界發展的轉折時期,在經濟轉型的時刻,第一個站在了時代的前沿,敢於投入大量金錢時間去改革自己的經濟發展模式,成功完成經濟變革,是國家的生產力和科技水平大大提高一個檔次。他們都能敏銳地發覺生產力的改變,及時地摒棄舊的生產制度,大力改革最終才能搶佔世界的第一桶金。
另外一個讓這9個國家屹立於世界之林的是他們的體制創新。從金融、商業制度的創立到股份制的提出,從計劃經濟的跨時代誕生過渡為市場經濟,從封建社會專制集權到君主立憲制度等等,這些無一不表明符合當期國情的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都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經濟發展是國家崛起的指標和動力,而其科學的政治制度則指引一個國家往更遠大的方向發展,保證了國家的穩定,同時又是經濟發展的基石。
除去在國家範圍內的思考,影片也揭示了個人對國家發展的重大貢獻和無可比擬的巨大作用。恩裡克王子的航海夢想發現了一個個新大陸;一個漁民的創新剖魚法帶來了一個國家的富裕;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讓國人度過了艱難的衰退期。這些都是個人,哪怕是一個最平凡的人都對國家的發展起著難以計量的影響和作用。每一個國家的崛起都是人民群眾集體智慧的成果。
我無法確切地說影片中講的經驗是否在中國都適用,不過我相信如果我們已經開始去探索一個國家的發展之路,那表明這個國家正在學習,正在成長成為一個任何國家都不能忽略的新生強國,其努力改革的想法也會為大家所讚賞。看了這12集《大國崛起》,我最大的感受依然是,我們的中國終於要邁開步伐,意欲成為一個各個方面真正意義上的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