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成為中國國鳥?「雪域神鳥」黑頸鶴,10個理由讓你覺得靠譜
2023-04-01 07:06:37 3
國鳥體現了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的審美和價值取向。國家鳥類選擇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確定國鳥的國家。1788年,美國選擇瀕臨滅絕的禿鷹作為美國的國鳥。目前,世界上大約有120個國家和地區已經確定了自己的國家鳥類。因為中國擁有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所以儘快識別國鳥是非常必要的。
鶴在我國被稱為仙鳥。黑頸鶴是青藏高原上的一種「雪鳥」,盤旋在雪山和雲海之上,以優美的舞蹈、超凡的風度和響亮的歌聲展示著它獨特的生命之美。4月中旬,100多名動物學家和學者發布了一份文件,呼籲將黑頸鶴指定為中國的國鳥。
氣質鶴:頭頂紅色皇冠,長喙,脖子和長腿
黑頸鶴屬於鶴形目鶴科鶴屬,是一種「鳥類大熊貓」。它是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的一種特種鶴,又叫「藏鶴」,俗稱高原鶴、藏鶴和雁。它是世界上15種鶴中最新的一種,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種在高原上生長和繁殖的鶴。
黑頸鶴在體型、顏色和習性上都與丹頂鶴非常相似。它身材高大,腿長,姿態優美,身體呈灰白色。成年黑頸鶴的平均長度為1130釐米,翅膀的長度為50-68釐米。體重6公斤,其他人發現8公斤。
一雙金色的眼睛後面,點綴著一個白色的斑點。一個像鑿子一樣堅硬的蠟黃色長喙,直而略平,像一把鋒利的匕首。
長頸靈活多變,不僅能在求愛期間警惕情敵,還能在哺乳期間察覺敵人的情況。黑色的頸羽,就像一個黑色的天鵝絨領子圍在長長的脖子上,顯示出一種成熟的美。
頭頂上的「紅色王冠」,在黑色的頭的背景下,看起來像戴著一個小紅帽,在陽光下非常明亮,在求愛時會膨脹,使它特別鮮紅。
黑色的翅膀和尾羽襯託出白色的身體羽毛,仿佛穿著一件淡雅的連衣裙;一雙又長又黑的腳,看似穿上了一雙高高的黑襪子,看上去很迷人。
黑頸鶴具有非凡的氣質,堪稱珍禽之冠。
優雅的鶴:所有的言行都像國鳥。
黑頸鶴的繁殖區域約為3平方公裡。該地區通常有「避難所」。「避難所」要麼是被水包圍的島嶼,要麼是動物被嚇住的沼澤。
大多數巢穴都建在「避難所」上。黑頸鶴的巢非常簡單和粗糙。這個巢又寬又平。巢的中心略微凹陷。它的直徑約為90釐米,高度超過10釐米。這種簡陋的鳥巢結構並不是黑頸鶴的懶惰,而是它在自然環境中生存的合理選擇。
築巢材料也很簡單,通常在巢周圍使用乾燥的苔草莖。築巢時,雄鳥站在巢的外圍,用喙拉起水生植物並把它們扔到巢的一邊,同時扔出巢的材料並沿著同心圓行走,而雌鳥站在巢的邊緣並加固巢中收集的巢材料。
為了給小鶴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更好的生長環境,它們會毫不猶豫地花費大量的精力驅逐附近的「入侵鳥類」。雄鶴首先向進入繁殖地的入侵鳥發出警告,然後起飛並降落在入侵鳥周圍,甚至高昂著頭穿過入侵鳥。
如果像狼和狐狸這樣的天敵接近巢穴,雄鶴首先會仰望天空,並向周圍的鶴髮出叫聲,幫助驅趕狼群。每個人都聚在一起,用它強壯的大嘴對著狼的腦袋,巨大無比,狼看到這麼多鶴不得不落荒而逃。
如果周圍沒有同伴,雄鶴會用「摺疊翅膀」來對付天敵,以微弱的方式引誘它們到沼澤深處,直到看著天敵陷入沼澤而無法自拔,然後它會飛起來,對躺在巢中孵卵的雌鶴鳴叫。
黑頸鶴對氣候變化非常敏感。他們不同的叫聲表明不同的氣候。人們可以根據早晨的聲音來預測天氣是多雲還是晴朗。
飛行時,黑頸鶴的腿不顯示通常的水平伸展狀態。一般來說,腿被收攏在腹部的羽毛裡,這樣既方便又能更好地保暖。事實上,這是一種對突然降溫的適應性行為反應,就像人們在寒冷時把手伸進口袋一樣。
黑頸鶴的行為像國鳥。
溫馨的鶴:每個鶴的家庭都充滿了愛。
在日常活動中,鳥總是很好地照顧它們的孩子。行走和飛行時,雄鶴走在前面,幼鶴在中間,雌鶴在後面。父母雙方都小心保護自己的孩子。
白天覓食時,父母總是讓幼鶴緊緊跟著他們。即使幼鶴能自己進食,一旦母鳥發現了小昆蟲,它會把喙轉向幼鶴,讓幼鶴用喙進食。如果昆蟲不小心掉到地上,它們會撿起昆蟲,直接把它餵到嘴裡。事實上,在這個時候,這隻鳥本身已經很餓了。
尋找食物時,幼鶴總是在附近等待,甚至慢慢地走,走的時候停下來,不時地抬頭觀察,注意周圍的動靜。只要他們發現任何不安全的因素,他們會立即站在草丘的高邊,站著不動,看著,讓幼鶴躲到深草和低洼的地方,以避免被侵犯。有時,幼鶴離母鳥有點遠,它們會發出低沉的聲音,叫幼鶴回到自己身邊。
當幾個家庭一起啄食食物時,每個人都會謙虛,不會為食物而戰。當一隻鶴髮現哪個地方有更多的食物時,它會無私地通知其他鶴分享。
晚上,當棲息時,母鳥總是在中間保護幼鶴,這樣它們就可以依偎在它們的身邊,用它們的身體為幼鶴禦寒,以免它們被凍僵。
在遷徙飛行過程中,雌雄親鳥不僅降低了飛行速度,而且為了照顧幼鶴,每天都要縮短飛行距離。因為只有這樣,幼鶴才能和它們一起完成漫長的遷徙旅程。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父母會把鶴趕出他們的家庭,強迫它們開始自力更生的生活,不管它們如何不放棄。老實說,這也是一種愛。
每個鶴的家庭都充滿了愛。
英雄鶴:只有我能飛上天空,誰能做到?
黑頸鶴飛過白雪覆蓋的山脊。面對刺骨的寒風和春雷暴雨,它們跋涉到冰雪覆蓋的高原上的河流和湖泊中築巢、交配和繁殖。
每年,黑頸鶴抓住公牛的角,遷徙數千英裡。前,黑頸鶴飛到繁殖地繁殖新生命。收割完莊稼後,他回到了冬季生活。在晴天,黑頸鶴通常不會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遷徙。
首先,沒有孩子的黑頸鶴開始在呼喚朋友時飛得很高。「單一」團隊飛行速度非常快,可以在十天內到達目的地。帶著妻子腰帶的黑頸鶴是最後一個走的。他們帶著幼鳥,走得相對緩慢。
黑頸鶴有四條遷徙路線:東線、中線、南線和北線。東線的遷移距離約為800公裡,冬季到達烏蒙山的湖泊和溼地。中線從青海的龍寶海灘到雲南的納帕海,全長700公裡。如果黑頸鶴的最低飛行速度是每小時40公裡,黑頸鶴只需18小時就能到達目的地,但實際上它需要10天的飛行時間。
最有趣的是北線。他們的目的地是南羌塘,溼地縱橫交錯。他們中的一些人正奔向北羌塘的深處,甚至到達阿爾金山、可可西裡和三江源地區。
最特別的路線是南線,它是跨越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的跨境路線。雖然西方路線的直線距離最短,但它們飛過的高度是世界上起重機飛過的最高高度。雖然短暫,但很高,路上經歷的艱辛是可以想像的。
我是唯一不怕艱難險阻的黑頸鶴。
05勤勞的鶴:早起天黑,一天覓食三次
黑頸鶴的食物主要來自穀物,以動物和野生植物為食。在秋天和冬天,我喜歡吃青稞、玉米、小麥和其他作物的種子,它們散落在收穫的青稞和小麥地裡。當然,地上還有土豆或蘿蔔。在春天和夏天,它們吃水生植物和藻類的莖和塊莖,有時會找昆蟲、青蛙和泥鰍來咬一口。
早上7點左右,黑頸鶴準時鳴叫。它首先在夜晚在地面上盤旋一會兒,然後一個接一個地飛到沼澤或陽光充足的山坡上覓食。有時它也在收穫的農田裡挖掘食物,通常是成群結隊。他們在挖掘食物時很少用腳,而是用他們的長嘴巴直接看鬆散的土壤。
有時它們飛到牛身邊與它們相處,啄它們排洩物中的寄生蟲。一些黑頸鶴與灰鶴、紅鴨、斑鵝和少量野鴨混為一談,在耕地上一起覓食。
中午時分,四處尋找食物的黑頸鶴漸漸飛回夜宿小憩。有些人在梳理羽毛的時候喝水。有些人會在湖裡洗澡。有些人會和相愛的人打個盹,以節省精力。
下午3點左右,黑頸鶴成群結隊地飛出去尋找食物,但這一次它們去了夜店附近尋找食物。這時,覓食的人群相對集中,但每個人都不會搶食物,而是很有禮貌。
晚上,忙碌了一整天的黑頸鶴應該回到它的巢穴。這時,它們小心翼翼地盤旋了一圈,以確保夜間沒有天敵活動,然後安全地掉下來,慢慢地步入水中。當水深及膝時,它們停止行走,沿著水邊排成一行,把頭藏在翅膀下,晚上獨自呆在水裡,以一家人為單位。
這時,在離鶴群10多米遠的地方,一隻雄鶴充當守衛觀察周圍的動靜。一旦出現敵人的情況,雄鶴會給警察打一個尖銳而緊急的電話,每個人都會站起來飛走。
黑頸鶴自出生以來就很勤勞。
06愛鶴:愛會持續一生
在青藏高原,從每年的三月開始,響亮的鶴叫聲是它們求愛的奏鳴曲,新生的黑頸鶴開始「墜入愛河」。這時,人們看到黑頸鶴,通常是成雙成對的。一旦你靠近它們,它們會一起飛走,然後一起墜落。
正是這種痴情的鳥對愛情非常專一,並堅持「一夫一妻制」。一般來說,黑頸鶴一生只有一個配偶。雄鳥和雌鳥日夜相伴。他們非常相愛,從不拋棄對方。
根據動物學家多年的觀察,一旦伴侶先走,另一半要麼在悲傷中絕食,要麼在憂鬱中死去。或者衝到長度空時,然後合上翅膀落到地上自殺。
即使他不自殺,一旦他失去了他的伴侶,孤獨的鶴將會沮喪和孤獨一輩子。一般來說,它不會再和其他黑頸鶴組成一個家庭,也不會交配。他將在悲痛中度過餘生。
黑頸鶴因其對愛情的忠誠而備受推崇。
07優雅的鶴:甚至求愛也需要舞蹈
五月是高原上最好的季節,黑頸鶴和它的配偶將開始繁殖下一代。與大多數鳥類不同,黑頸鶴在求愛時更活躍。
在黑頸鶴領域,有一個獨立於築巢和覓食地的地方——婚禮場地。中午覓食回來後,雌鶴抬起頭,在婚禮現場嘰嘰喳喳,給雄鶴一個低沉的「嘎-嘎-嘎」求愛聲。
如果雄鶴願意,它會進入婚禮場地,頭和脖子向前伸展,然後它的脖子向天空伸展,發出「嘎嘎」的叫聲,相互呼應。
在交配前開始婚禮舞蹈。他們邊走邊喊,雙方越走越近,哭聲越來越大。他一前一後地走著,展開翅膀,互相依偎著。他看起來像一個仙女,繞著圈子飛。時間將持續大約10秒。
這時,母鶴會輕輕地彎曲它的腿,展開它的翅膀,發出「哆,哆」的叫聲。雄鳥會響應召喚,從後面跳到跳躍的雌鶴的背上,頻繁地拍打翅膀以保持平衡和交配。
雄鶴跳離地面後,它們都圍著對方唱歌,然後起飛。它們將平行飛行,來回飛行,以低空上下飛行,伴有歡快的鳴叫。
快樂的黑頸鶴跳著優雅的舞蹈。
08親和鶴:輪流孵卵,單親
雌鶴通常一次產兩個蛋,偶爾只有一個。雞蛋呈長方形,有點像鴨蛋,重約250克。蛋殼是淺藍色的,外面有不規則的褐色斑點,這是一種保護性顏色,防止其他人發現它。
雌鶴和雄鶴各司其職,輪流在巢中產卵。不管天氣如何變化,雌鶴都一動不動地躺在她的窩裡,任憑風吹雨打來保持窩裡的溫度。當需要外出覓食和補充營養時,雄鶴會呆在巢中,承擔進入巢中孵化的任務。有趣的是,當雌鶴孵蛋時,如果雄鶴不出去尋找食物,它會在巢邊等待,並不時與雌鶴產生共鳴,問候雌鶴是時候離開巢讓自己進入巢中孵化了。
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在30天的孵化過程中,黑頸鶴不時用喙翻蛋。雞蛋的尖端指向來風的方向。
在它從蛋殼裡出來的前一天,幼鶴會用它的小嘴在蛋殼的較大一端鑽一個大豆大小的洞,然後逐漸擴大,在蛋殼裡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直到第二天它睜開眼睛,打破蛋殼,一個嶄新的世界出現在它面前。
新生的鶴平均重約130克,褐色絨毛,紅色喙。它非常可愛。黑頸鶴屬於早熟鳥類。它們可以和媽媽一起走路,並很快學會覓食技能。鶴媽媽不需要付很多錢。她帶著她的孩子在草地上吃草。
鶴的父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保護天敵,他每天帶著它們在營地周圍飛來飛去,並通過快速奔跑、拍打翅膀、展開翅膀和上下移動頭部來增強幼鶴翅膀的力量。不管鶴爸爸去多遠的地方尋找食物,他總是把捕獲的蟲子撿起來餵給幼鶴。
黑頸鶴追求一個家庭。
九隻吉祥的鶴:在高原上飛翔是好運的象徵。
黑頸鶴是中國特有的物種。目前,世界上大約有14000臺起重機,其中96%在中國。黑頸鶴不僅在中國分布廣泛,而且深受人們的喜愛。它們被古代皇室和家族視為吉祥物。
黑頸鶴棲息在高原草地、湖泊沼澤和河谷沼澤。它廣泛分布於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包括西藏、青海、雲南、貴州、四川、甘肅和新疆,佔中國陸地面積的53%。
所有陡峭的高原基本上都覆蓋著黑頸鶴。北起新疆的阿爾金山,北至甘肅的祁連山,南至西藏的喜馬拉雅山和雲南的橫斷山。它西起喀喇崑崙山,東至雲貴交界的烏蒙山。
主要繁殖地在青藏高原中部和北部。目前,三江源溼地繁殖的黑頸鶴數量最多,超過了柴達木盆地、青海湖盆地和可可西裡地區的分布數量。
冬季穿越地區比繁殖區相對更集中。大多數黑頸鶴聚集在青藏高原南部的雅魯藏布江中遊,包括拉茲、謝通門、日喀則和湛江內東的沼澤溼地。一些黑頸鶴飛到了雲南東北部的昭通、會澤、永善和喬家,以及雲南西北部的香格裡拉、麗江和寧蒗。還有一些黑頸鶴在雲貴高原的烏蒙山系統的高原湖泊和貴州省威寧的草海越冬。
只有少數黑頸鶴在喜馬拉雅山南坡的不丹過冬。每年都有數百隻黑頸鶴聚集在PoBucica山谷的大草原上。奇怪的是,它們在這裡與灰鶴「混合」。
圖騰鶴:黑頸鶴,中國的鳥圖騰
鶴在中國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深深地紮根於人們的心中。鶴的形象是美麗的,留下了許多優秀的文章。正是這首《何銘》給我們留下了兩個成語:「何銘九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和「鶴立雞群」,賦予了鶴一種高貴而冰冷的氣質。
藝術家也賦予鶴高貴的品質。無論是敦煌壁畫中的圖像,藏在寺廟裡的圖畫和文字,甚至是偏遠民族地區用橫梁雕刻的房屋橫梁,都留下了鶴。
民間童話甚至將仙鶴與神仙聯繫在一起,認為仙鶴是神仙家庭的使者,從而產生了想像中的松鶴形象和松鶴的長壽。
黑頸鶴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和精神遺產,以及高原物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它不僅是藏族人民心中的精神圖騰,也是中國人民的文化象徵。如果它能被指定為國鳥,它就足以帶路了。
黑頸鶴,中國的鳥圖騰。
結論
黑頸鶴、大熊貓和金絲猴被列為中國的三大國寶,深受中國人的喜愛。它是罕見的,獨特的,有代表性的,兼容的,文化的和廣泛的。作為中國特有的珍稀物種,它應該成為中國的國鳥。
雪谷動物實驗室/產品
參考文獻:威爾遜鳥類學雜誌、溼地科學、中國科學日報、中國動物學、中國綠色時報、中國林業網、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國家動物博物館、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青藏高原研究所、新疆生態地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