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電視劇三八線觀後感

2023-07-28 19:43:48 2

  《三八線》講述的是1950年鴨綠江上的漁民遭美軍戰鬥機轟炸後,村裡兩個小夥子參加志願軍奔赴朝鮮、保家衛國的故事.以下是為大家提供的電視劇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三八線觀後感1:

  攻克德川,全殲韓軍第七師標誌著我志願軍第二次戰役西線反攻作戰首戰告捷。但是真正的大戰還在後面。為了全殲聯合國軍西線兵團即美第八集團軍,我志願軍38軍開始向敵後迂迴穿插,目標是佔領三所裡,堵住美韓聯軍的後路,把他們徹底包餃子。

  這次搶佔三所裡的急行軍是第二次戰役西線作戰能否成功的關鍵行動,一切都看38軍的了。為了順利穿插到位,搶佔預定目標,38軍克服困難,萬眾一心,堅決執行命令,不打任何折扣,一定要用自己的雙腳搶在美軍的汽車輪子前面到達。這是人類戰爭史上急行軍的奇蹟,是人和機器的競賽。經典的抗美援朝戰爭電影《奇襲》反映的就是我38軍在第二次戰役深入敵後,穿插迂迴的故事。

  負責穿插任務的38軍113師由於擔心被敵人監聽到我軍的動向,採取了關閉電臺,實施無線電靜默的做法。由於一開始與他們失去聯繫,整個志願軍總部和38軍軍部都心急如焚,密切關注113師的動向。同時一路上,由於擔心美軍轟炸,我軍歷來採取的是白天潛伏隱蔽,夜晚行軍的做法。可是這次行動如果按照常規做法,肯定無法順利完成任務。113師靈機一動,索性在大白天也開始行軍,他們排著整齊的隊列,去掉了一切偽裝措施,就這樣大搖大擺地走在公路上。負責偵查的美軍飛機在天上看到了這支隊伍,想當然地認定這是一支撤退的南朝鮮軍隊,因為中國軍隊是不敢這樣做的。美軍飛行員甚至還告訴三所裡的的韓國治安軍準備好飯菜,好好犒勞這些部隊,「他們一定非常疲憊,要多給他們補充鹽分,做一些鹹魚吧。」這股熱情細緻的精神堪比家庭主婦。結果可想而知,我軍順利到達目的地,還順口享受了這些犒勞,順手殲滅了這些敵人。

  這個故事被電視劇採納,用在了主人公李長順所在的尖刀連身上。長順所在的連隊作為全團的尖刀擔任了迂迴穿插的開路先鋒。戰士們忍飢挨餓,頂風冒雪,承受著敵機轟炸的危險,就這樣一路急行軍。憑藉著張連長機制靈活的指揮和策略,尖刀連順利抵達了目的地,連掉隊的士兵也很快被後續部隊收容,迅速歸隊。但是長順的老鄉栓子卻因為身體不適,掉隊了。長順和栓子的班長機槍班楊班長,擔心栓子在風雪中凍死,準備回去尋找接應。

  連長認真地同意了他們的請求,因為我們的部隊絕不會拋棄任何一名戰士,只要有一份希望,我們就要盡最大的努力。但是必須在預定的時間趕回,因為我們不能耽誤作戰時間,不能影響戰鬥行動。長順和楊班長小心謹慎的行軍,膽大心細,躲開了敵人的遊兵散勇。而栓子也沒有放棄,他堅持著掙扎著,站起來,向著連隊前進的方向,一步一步邁進。栓子之前雖然膽小,掉鏈子,但是現在他的意志正在逐漸培養起來,他已經有了身為一名戰士的覺悟。最終三人順利會合,但是三人都已經精疲力竭,栓子希望長順他們放棄自己,否則三人都會犧牲。但是長順和楊班長始終沒有放棄,也不斷給栓子打氣,鼓勁,要他振作起來,三人最終按時歸隊。雖然這個故事出於文學虛構的需要,但是這股精神是我們需要具備的。我們的隊伍就是因為有這樣捨己為人,大公無私的精神,才能夠擰成一股繩,團結一條心,才能夠由弱變強,由小到大,經歷苦難,鑄就輝煌。

  在後方,長順的戀人常芳已經逐漸成為一名合格的護理人員,最後還可以成為一名護士。但是長順的妹妹長清卻要不斷忍受暈血帶來的折磨,長清不希望因為暈血而放棄,她堅決要求自己克服這個缺陷,堅持為傷員洗帶血的紗布,克服著常人難以理解的痛苦。

  在劇中,長順他們的穿插地點名為龍緣峰,其實這是歷史上的龍源裡。38軍在攻克三所裡之後,接到了總部的又一個命令,要求他們搶佔龍泉裡,那裡是美軍的另一個逃生之地。可是他們在地圖上找不到龍泉裡這個地名,事後得知,由於一字之差,總部的電報拍錯了,把龍源裡誤寫成了龍泉裡。這可是關係戰爭成敗,生死存亡的大事啊,一個字的錯誤將帶來南轅北轍的危險。然而我38軍還是找到了龍源裡,因為他們積極主動地尋找戰機,而不是機械死板地照抄命令,最終38軍搶佔龍源裡,堵住了美軍難逃的大門。可是要真正堵死這道門,38軍承受的是美軍的瘋狂反撲,這個地方變成了火海地獄。說一句彈耕炮犁三所裡,毫不誇張,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其中最慘烈最悲壯最艱苦最危險的戰鬥發生在松骨峰,也叫書堂站,38軍113師335團第一營第三連就扼守在這裡。美軍使用了各種武器,發動了一次次又一次密集的集團衝鋒,這才叫所謂的人海戰術。連鋼鐵都能燒化的凝固汽油彈把第三連的防守陣地變成了焦土,按理說這裡不會再有活人了。但是被凝固汽油彈燒得只剩下20多人的第三連依然把守在這裡,他們帶著滿身的火焰與敵人展開了肉搏,子彈打完了就拼刺刀,刺刀折斷了就用石頭,用拳頭甚至用牙齒,哪怕帶著滿身的烈火抱著敵人一起葬身火海,你們也休想過去!中國人,讓我們永遠記住誰是最可愛的人!魏巍同志的這篇文章應該成為一代又一代新中國兒女的開學第一課!

  此戰之後,38軍洗涮了第一次戰役的恥辱,而且獲得了一個家喻戶曉的美名「萬歲軍」!讓我們聽聽這首38軍歌吧:

  「鋼鐵的部隊,鋼鐵的英雄,

  鋼鐵的意志,鋼鐵的心。

  秀水河池殲滅仗,隊伍打成鋼,

  嘿!大小千百仗,仗仗有名堂,

  三下江南,打的敵人膽破心又慌,

  四戰四平街,威名全國揚,

  四戰四平街,威名全國揚,

  我們越打越硬越戰越強,

  跟著英明的毛主席,嘿!勇猛地向前進!

  階級的部隊,階級的英雄,

  階級的意志,階級的心。

  勞動人民上戰場,復仇顯本領,

  嘿!人人逞英雄,個個是模範。

  英雄模範,成千成萬殺敵立大功。

  打過山海關,解放全中國。

  打過山海關,解放全中國。

  我們越打越硬越戰越強,

  跟著偉大的毛主席,嘿!勇猛地向前進!」

  由於劇情所限,長順他們沒有選擇歷史上的阻擊戰,而是打了一場攻堅戰,但是同樣壯烈,同樣英勇,同樣頑強!戰鬥中栓子所在的機槍班不斷有戰士倒下,楊班長作為機槍射手,必須有一個副射手為他裝填彈夾。楊班長命令栓子,送彈藥!栓子看著戰友們不斷犧牲,也激起了同仇敵愾的勇氣,他戰勝了自己的恐懼,衝到了班長身邊,他經歷了戰火的考驗,終於成長了!

  志願軍西線反擊戰開打的同時,在東線的長津湖,志願軍第九兵團也展開了對美第十集團軍陸戰第一師的進攻。這場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最痛心最壯烈最難受的戰鬥之一,因為那一年的冬天,好冷,好冷!先拋開戰鬥之艱苦,犧牲之巨大不說,我們的第九兵團都是清一色的江南子弟兵,他們從沒有想過會到朝鮮的冰天雪地中作戰。由於時間倉促,後期保障沒有及時跟進,剛剛成立的新中國也根本沒有規範的後勤保障體系,我們的戰士多數人都沒有棉衣棉褲棉帽棉鞋,還穿著單衣,他們也沒有足夠的糧食物資和充足的武器彈藥。

  為了隱蔽行軍,不敢生火,戰士們往往幾天吃不到一口熱飯,能夠充飢的只有幾個凍得硬邦邦的小土豆和一小把黃豆。重裝備火炮本身缺乏,更由於急行軍被遠遠落在了後面,相對於只有一兩發子彈的步槍,我們最好的武器居然是手榴彈。即使是這樣,第九兵團依然克服各種困難,順利趕到預定伏擊地,完成戰役展開。15萬人隱蔽集結,隱蔽開進,居然沒有美軍的空中偵察發現蛛絲馬跡,而且還是行走在茫茫雪山和懸崖峭壁上,這是人類急行軍史上的奇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本劇選取了長津湖之戰中的一個悲壯的片段,嫁接到李長順所在的尖刀連身上:由於敵情有變,尖刀連需要在雪地裡潛伏一夜。尖刀連六班的全體戰士就這樣因為趴在雪地裡,所有人都凍成了冰雕,但是他們所有人都保持著向前衝鋒的姿態,沒有一個人向後看。在長津湖之戰中有太多這樣的例子,第九兵團由於凍傷減員高達28954人,凍死1000餘人。不用去想戰鬥犧牲有多麼巨大,單單看看凍傷減員的數字,就沒有人忍心想要過多回憶這張戰爭。但是我們必須時時回憶,時時銘記,正是因為有他們的爬冰臥雪,才迎來今天的獨立解放!

  美陸戰第一師絕對是我們遇到的最強大最有戰鬥力的部隊,他們的機械化裝備,後勤保障系統和現代化指揮系統給落後的中國軍隊上了鐵與火的一課。師長史密斯少將的指揮能力和應變才華堪稱名將;美軍的空地協同,步炮協同,步坦協同等戰術素養堪稱世界第一;在面臨生死關頭,他們的戰士所爆發出的戰鬥力也是無比驚人。雙方是真正的血肉與鋼鐵的碰撞,我們的戰士只能以頑強的戰鬥意志和出色的戰術反應來彌補物質上的差距。經歷了長津湖一戰,讓我們真正意識到我們與世界頭號軍事強國之間的巨大差距,我們一代代新中國的軍人都恨不能奮起直追,讓我們的軍隊擁有現代化的裝備,後勤和指揮。近年來,強軍之路已經在蓬勃發展,可是我們的差距依然巨大,我們的國防力量還依然薄弱。從東海到南海,從新疆到廣西,我們的邊疆還不安寧,敵人依然對我虎視眈眈,他們時刻在磨礪自己的爪牙,企圖撕開我們的血肉,吞噬我們的身體。我們誰不渴望再度國門亮劍,但是我們的劍鑄好了嗎?我們的劍法練的如何?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有亮劍精神嗎?

  三八線觀後感2: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期盼已久的抗美援朝題材的電視劇《三八線》就這樣在雄壯威武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歌》中拉開了序幕,這是本劇給我的第一個驚喜,我做夢也沒有想到本劇的片頭主題曲就是我最熟悉的《軍歌》,的確也沒有別的歌曲更加適合作為本劇的主題曲。聽著熟悉的旋律,激蕩的音符,我的心情也不禁慷慨激昂,熱血澎湃。

  這部劇是典型的「小人物,大歷史」的特點,以幾個平凡的普通志願軍士兵的視角揭開了那一幕熱血悲壯的歷史,展示了新中國建國初期中國人民在黨中央毛主席的領導下保家衛國,打擊侵略者,英勇戰鬥,不怕犧牲的崇高精神。這是這部劇的最大特點,也是反映了一個最容易被我們忽略的真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共產黨,新中國之所以不同於以往任何政黨政權,是因為它是實實在在地「喚起工農千百萬」,堅定不移地為人民服務,努力實現人民當家作主。讓我們時時回憶一下,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銘:「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