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情場失意最有名的一首詩(杜牧懷念揚州風月生活)
2023-07-28 23:46:28 2
某衛視做了一檔詩詞節目,當中有一個看圖猜詩的搶答環節,女主持人提示選手:
這是一首七言唐詩,他寫過許多與女子相關的詩,其中的一首被保存至今,成為國寶,他時常懷念從前生活的地方,還有那裡的人。
與此同時,電視上展示了四幅兒童畫,其中的後兩幅,一是青山綠水,一是明月拱橋,橋上還有一個女子在吹簫。
主持人接著暗示選手,猜出詩人和詩名。最後,選手搶答得出了「正確答案」——這首詩是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並當場讀出了詩的原文。
本人聽到這個答案以後,頓時就驚呆了!因為這首詩出自《唐詩三百首》,很多人小的時候都背誦過它。
儘管我們不知道韓綽到底是何人,但是通過「判官」這個稱謂,我們可以很容易查到,他是唐朝某位節度使手下的一位幕僚,所以此人是一名男子。
可是該衛視的主持人,在節目中卻反覆暗示參加節目的選手,他是一個女人,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寄揚州韓綽判官》中的「玉人」《寄揚州韓綽判官》——唐——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這首詩是「寄人」詩,據考證,它應該是寫在杜牧離開揚州到宣州府擔任幕僚時,寫給自己在揚州任上的同事韓綽的詩。
所以詩的開頭,就用「隱隱」、「迢迢」,刻畫出了一幅青山隱隱、綠水迢遞的遠景畫面,營造出了一種詩意的「空間感」。
另外,「青山」一句在事實上交代了,杜牧當時人在揚州之外。他筆下的揚州,其實是他想像中的揚州。
那裡還和他從前記憶裡面的風景一樣,即使已經到了初冬季節,城中的芳草依舊碧綠。「草未凋」三個字,就寫出了事件發生的「時間」。
交代了空間、時間,接下來就該寫人了,於是杜牧將最後一聯兩句詩連成了一幅畫面。那是一個明月當空的夜晚,二十四橋上,有一位「玉人」正在教別人吹奏樂曲。
大概就是「玉人」一詞,導致該衛視的節目策劃者,誤認為韓綽是個女人。其實只要隨便找一本古詩詞鑑賞辭典來讀一下就會明白,在古代詩歌裡面,「玉人」一詞是男女通用的。
比如《西廂記》中「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裡的「玉人」二字,其實就是指張生。不光是「玉人」,就連「美人」一詞,在古代也是既可以代指女子,也可以代指男子。
最典型的,無疑是屈原在《楚辭》裡面,也以「香草美人」自喻。王昌齡有詩云:「美人清江畔,是夜越苦吟」,當中的「美人」,也是指他的友人崔國輔。
說到這裡,我猜一定有人提出反對意見說,唐朝女子地位高,上官婉兒都可以當宰相,武則天還可以當女皇,為什麼「韓綽判官」,就不能是女人呢?
這是因為,杜牧生於武則天臨朝之後的一百多年。當時的唐王朝,經歷過武氏「代唐稱帝」和太平公主、韋後之亂等幾場大的禍亂後,李氏宗室的男子已經重新掌權。
這個時候的李唐王朝,女性的地位已經是一落千丈了,所以出現「女判官」的可能性,應該說是微乎其微的。另外,韓綽去世之後,杜牧給他寫過一首《哭韓綽》,全文如下:
平明送葬上都門,紼翣交橫逐去魂。
歸來冷笑悲身事,喚婦呼兒索酒盆。
這首詩裡雖然依舊沒有點明對方的性別,但是看詩中第三句「歸來冷笑悲身事」,這裡顯然是說,杜牧從韓綽的遭遇,聯想到了自己的身世,所以產生了悲憤。
杜牧過往在揚州接觸到的女性,基本上都是勾欄女子。假如韓綽是女子,那顯然也是勾欄中人。而杜牧是一位名門世家的公子,怎麼可能因為一個勾欄女子的身世,聯想到自己呢?
所以《寄揚州韓綽判官》裡面的韓綽,只能是一名男性的判官,而且還是杜牧當年在淮南任職時的同僚。
至於該衛視節目中提到的,那一幅被故宮收作鎮館之寶的書法作品,的確是杜牧手書的一首詩。然而那首詩既非七絕,也不是寫給韓綽的,而是著名的《張好好詩》。
張好好是一名姿色出眾的歌伎,杜牧認識她的時候,她才十三歲,未知是否就是他在《贈人二首》中提到的,那一位「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枝頭二月初」的絕代佳人。
杜牧和這位張好好,頗有一點緣分。他們先是在江西任上見過面,留下了深刻印象,後來他去宣州,張好好又被他的好友沈傳師帶去了宣州。
張好好後來嫁給了沈傳師的弟弟,杜牧原來以為她會得到幸福。卻不料數年之後再見,張好好已經被人拋棄,淪落到了賣酒的地步。
杜牧出生於書香門第,自小坐擁書城,立志長大之後,要成為天子輔臣。他二十出頭就中了進士,並通過了吏部選拔官員的考試,自詡「兩枝仙桂一時芳」。
本來想到朝中幹一番大事業,結果不巧趕上牛、李之爭,導致杜牧官場失意,一直在江南當別人的幕僚。
在江南任職的時候,杜牧結識了同為幕僚的韓綽。二人一起度過了很多風花雪月,逍遙快樂的時光。
所以杜牧在遙寄韓綽的詩裡,並不像普通人問候熟人、朋友一樣,客套地問韓綽,近來身體可好,或者問對方,最近工作順心否。而是故意提起明月之夜,浪漫的「二十四橋」。
杜牧問韓綽又在哪裡教人吹簫,意思就是說:兄弟,你又在哪裡風流?這樣的問候方式在「古板」的人看來,著實有點不像話。不過卻非常符合杜牧風流詩人的性格,顯得十分自然。
結語如今,一些地方衛視見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火了,想來摻和一把,本來無可厚非。但是一旦涉及這種古詩詞的解讀,節目策劃者還是應當嚴謹一點,不要誤導我們的觀眾。
杜牧固然是為女子寫過很多詩,可是這一首《寄揚州韓綽判官》卻不是為女子所寫,而是寫給自己的「酒肉朋友」的詩。
強行解讀成寫給女子的詩,就把這首詩中「玉人何處教吹簫」的神來之筆給抹煞了。另外,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詩也不是這一首詩,而是《張好好詩》。
《張好好詩》之所以成為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也不是因為那首詩寫得格外出色,更不是因為它是寫給女子的詩,而是因為那是杜牧的親筆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