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上逝世的十大明星(春晚最聽話的大明星)
2023-07-16 13:51:52 5
我天,#馮鞏# 熱搜第一?!
不會吧不會吧,又一名老藝術家塌房了?熱度咋來得這麼突然?
心急火燎衝浪研究一波才發現:
哦,此「馮鞏」非彼「馮鞏」。
事情是這樣的,3月5日鞏漢林批評了國足,前國足馮瀟霆在微博上寫小作文疑似回應,這場針對足球的隔空罵戰,被稱為「馮鞏大戰」。
然後……好多人都以為是「馮鞏本人加入馮鞏大戰」
接著,馮鞏一段調侃國足的短視頻就上了熱搜:男足愛吃海參,看上去渾身是刺兒,其實挺軟的。
事實上,這條短視頻的發布時間是2月24日,馮鞏完全是被硬cue的,經紀人也回應「純屬躺槍」。
到這,你以為我要罵國足?不, 我是來誇馮鞏的
今年64歲的馮大爺,一向都有莫名其妙的熱度。觀眾緣極好,人不在江湖,江湖上卻一直都有他的傳說。
2022年了,還有不少人回去看他1986年第一次上春晚的表演,為「哥哥」的熱度操碎了心:
這些朋友們實在多慮了。
#馮鞏是誰?
一個制霸老中青三代的男人。#
自嘲兒VS相聲界李敏鎬
長而瘦的身子支著一顆大腦袋,「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火柴棍廠廣告」。
「一張鬼鬼祟祟的臉」。
「正宗的馬臉」。
以上,都是馮鞏作品中的自嘲。
他的自嘲梗沒有最狠,只有更狠。
周濤:「長得跟馮鞏似的」;馮鞏:「你怎麼罵人啊」。
幸災樂禍罵別人「越長越像馮鞏」。
閆學晶叫他「大腦袋」,他更損「還管這叫大腦袋呢,這叫巨頭」。
還說只要看見自己,就不會忘記自然界還有螳螂這個物種。
知道玩螳螂梗的都是老粉了
婦女節把各行各業的女性比作各種花,被問及自己是什麼花時:
我爆米花哈哈哈哈哈哈。
「自黑」的同時,他還塑造了各種不怎麼偉光正的小人物形象。
嘲笑朋友兒子成績不行的小人。
牛群說他兒子叫牛頓,可惜成績倒數第二。馮鞏聽完不安慰還上去踩一腳,興奮解說:
長得像頭牛,反應還很遲鈍
以為握住了妻子的把柄,立刻翹起二郎腿、翻著眼皮得瑟的小丈夫。
為了不讓同行郭冬臨出彩,各種搗亂、鬼喊鬼叫著搶戲的「小學雞」。
威脅觀眾不許起鬨,但又吞著口水,戰略式後退的慫貨。
整天使壞,偶爾嘴快犯蠢的「大聰明」。
又囂張又怕死的市井小民。
外貌不怎樣,角色形象還不怎麼好。
但——在廣大人民群眾眼裡,毫無形象管理的馮鞏,楞是盤靚條順香餑餑。
彩虹屁一筐根本裝不完。
有拉出同齡的本山大叔做「拉踩」的;
有誇他183身高「肚臍眼底下全是腿」,相聲界李敏鎬的;
有誇他髮型是貓王改進版的,說他是「十裡八鄉俊後生」、「帥」、「男神」的;
連青澀的表演狀態都被「挖墳」,呆坐後頭就誇「乖巧」的;
緊張得口乾舌燥舔嘴唇,叫「吐舌頭好可愛」的;
馮鞏:開心
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大爺被粉絲誇誇彈幕霸屏,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哪個鮮肉營業現場。
不僅百看不膩,怎麼看怎麼好看,還逮誰像誰:
像王大錘、像傅明老人、像高橋一生、像李光洙、像櫻桃小丸子的爸爸、像「我大舅」
……
你能看出來,不管馮鞏怎麼自損,但觀眾對他的偏愛不止熱烈,簡直熱辣。
你以為他圈的,都是上年紀的粉?
來看馮鞏在b站上的歷屆小品彈幕區,成了粉絲出生年份統計大全。
這「下到剛會走」的吸粉能力,哪怕「我生君已老」也不影響。
感受到各個年齡層對馮大爺的絕對寵溺了嗎?
從沒往自己臉上貼金,相反,自嘲倒是挺帶勁兒的,可就是架不住大伙兒的熱烈喜歡。
酸嗎?你說馮鞏是不是很幸運?
可小時候的馮鞏,跟幸運沒什麼關係。
名門之後VS倒黴孩子
這幾年大家都通網了,大伙兒才窺探到,馮鞏祖上是名人。
馮鞏的太爺爺是馮國璋,和王士珍、段祺瑞並稱「北洋三傑」,直系軍閥的創始者,1917年還出任了中華民國大總統 (代理總統)。
後來,馮鞏還曾在電影《建黨偉業》中扮演了一回曾祖父。
而爺爺馮家遇創辦了東方油漆廠等多種實業,在當時也是響噹噹的風雲人物。馮鞏的媽媽算正宗千金大小姐,祖上是富甲一方的商人。
但……他並沒有從祖輩中獲得什麼好處。
到了馮鞏爸媽那一代,家道中落,早不是什麼顯赫家庭了。
馮鞏10歲時,被迫從馮國璋故居搬離,住進了大雜院。房子只有12平米,雜院中住著泥、瓦、木匠等各行各業的勞動人民。
日子很苦,全家8口人全靠馮鞏媽媽當老師每月的79塊工資。馮鞏要去撿爛葉子吃,還要去撿煤炭。
他從沒訴苦,撿煤炭這些細節,還被他以搞笑方式呈現在2005年春節小品《笑談人生》中。
煤炭耙子
沒當成富二代就算了,馮鞏成長過程中還因祖上的問題受到不少拖累。
找工作時,很多廠子都不要他。
其實他從很小的時候就展露出藝術天賦,對胡琴著迷,練得一手好琴。
但又有什麼用呢?
他依舊只能當鉗工、制線工,跟他的文藝夢一點關係都沒有。
直到他和老同學劉偉一直說相聲,被珍惜人才的馬季發掘,馮鞏這棵藝術的苗子才算真正走上正途。
多年之後,他還一直念叨當年改變他命運的眾位前輩,比如石富寬和侯耀文:
這是我一輩子的恩人
80年他和耀文老師親自到天津去
為天津制線廠演了三場
早班中班晚班的師傅們全都看了
感動了我們廠的領導 才同意我走
這才進的鐵路文工團
從此改變了我一生的命運
他形容第一次見到馬季:
有一天我們宣傳隊的老師給了我兩塊錢、兩斤糧票,說你趕緊到旁邊買兩斤包子,(看到馬季時)我那包子差點兒掉地上。
後來一提起自己的師傅馬季,眼神中全是感恩。
1987年,馮鞏和恩師馬季合作了《五官相爭》
但你以為馮鞏就此一帆風順?
並沒有。
眾所周知,作為一名相聲演員,擁有一個配合默契的穩定搭檔有多重要。
可惜,馮鞏的搭檔都是來來去去,沒個定數。
前面說了,一開始和老同學劉偉一直搭得挺好,有《虎年談虎》《巧對影聯》等經典作品。
但後來出國熱, 劉偉選擇出國發展,馮鞏失去了第一位搭檔。
於是有了第二任搭檔,牛群。
有了牛群,馮鞏如有神助,事業到達高峰。
《明天會更好》《坐享其成》《瞧這倆爹》《亞運之最》《辦晚會》《拍賣》《兩個人的世界》《舊曲新歌》《得寸進尺》《馬路情歌》都是這階段的經典作品。
在觀眾心中,這完全是一對經典中的經典組合了。
可惜,隨著牛群棄演從政,馮鞏再一次失去了搭檔。
之後,馮鞏不再有固定搭檔,從專業相聲、小品演員郭冬臨。
到主持人周濤、朱軍,再到影視演員牛莉、閆學晶、金玉婷。
流水的搭檔,鐵打的馮鞏。
後來,他甚至不再當主角。
只當一些爸爸、爺爺輩的配角,帶後輩白凱南、張小斐、高曉攀等。春晚小品的出演時間,也逐漸遠離黃金時段。
演張小斐爸爸
從早年的「不幸」,到退下舞臺後被「寵幸」。
經歷各種家庭、事業動蕩的馮鞏,到底做了啥?
也沒啥。
無非就是對作品、做人,都從沒打過馬虎眼。
那些時刻帶著偶像包袱的愛豆,沒有作品,流量永遠是假的。
而咱們毫無包袱的馮鞏能坐擁流量數十年,正因為——他的代表作,實在太多了。
大明星VS沒架子的馮大爺
馮鞏的作品個個都能火,憑啥?
皆因他掌握了一套「流量密碼」:
費心融入了當下最潮的元素,是正宗的時尚弄潮兒。
1987年,《巧對影聯》裡頭,有段精彩文本: 我這是「寅次郎的故事,黃浦江的故事,水手長的故事,柳堡的故事,愛情的故事,拔哥的故事,這都是不該發生的故事」!
要知道,當年沒網,收集電影名,再進行創作,是一件相當費功夫的事。但因為有心,這作品也成了經典。35年後又結合新片被重演了一遍。
你還能在馮鞏的作品中看到《一休和尚》主題曲,林子祥的《阿里巴巴》等當時的流行歌曲;
「新蓋中蓋口服」「太太樂口服液」「腦白金」等最火廣告;
還有各種時事熱點:
1991年的亞運會,他創作了《亞運之最》響應亞運會;1994年改革開放初期,他創作了《點子公司》呼籲大家為國家出謀劃策,努力奮鬥……
除了結合新、潮,他也自創熱詞,引領新潮。
他的作品中的一些巧妙的文本,比如2005年《笑談人生》中,他揶揄朱軍酒沒喝乾淨,叫「養金魚呢你」,這梗一直被用到了現在,都快20年了;同樣被當下年輕人玩的,還有《咱們農村的事兒》裡「我腰椎間盤最突出」的梗。
好玩的段子更是多到數不清,但我個人覺得最逗的,是揶揄郭冬臨的那段:
圓圓的腦袋,沒多少頭髮,再去掉耳朵,就是冬瓜
不毒,但有趣,還賊形象,就很可愛。
郭冬臨本人都被逗笑
當時還是配合著樂曲rap出來的,潮流度max.
好玩之餘,還能針砭時弊。
《瞧這倆爹》中,抨擊當時某些人崇洋媚外的心態,他說給兒子取名「馮斯特洛夫斯基」;《辦晚會》中揶揄廣告金主對節目的過度幹涉和無限植入,毛驢老闆贊助商要求毛阿敏穿著白衣,手持話筒,騎著一頭毛驢走向觀眾……
如今重看,依舊不過時,每一句都很有意思。
馮鞏已然是個大明星了,但他從來都謙虛、刻苦、懂得心疼別人。
而且發現沒。
跟現在那些為了吸睛而揭人傷疤、裝著幽默實際攻擊他人的低劣搞笑手段不同。
馮鞏的「好玩」,從沒建立在嘲笑弱勢群體的基礎上。
大多時候,他都是用自嘲搏君一笑。
而且不僅要好笑,更秉承師傅馬季的教誨,追求給大眾觀感和心靈雙重體驗。
很多人都不知道,從1986年馮鞏第一次參加春晚,一直到2016年。
連續30年,從未缺席。至今沒人破他的記錄。
而那句「想死你們」,是從1999年《瞧這倆爹》的開場白「各位觀眾朋友們,我好想你們啊」演變而來,成了馮鞏的標誌性口頭禪。
一句問好,在春晚舞臺上堅持30年——看似簡單,其實非常難。
閆學晶曾形容過馮鞏是怎麼認真、謙遜地完成高壓的春節節目篩選、修改、排練的:
我覺得先生是……
馮鞏老師是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的勞模
因為他從接到任務開始他就非常緊張
我覺得先生是春節晚會最聽話的大明星、大藝術家
給他提什麼意見他沒有那種反駁
無條件地去改,而且是迅速改、馬上改
比方說我們這一分鐘之內有十個笑點吧
可是改完後剩下一個笑點了
演著特沒勁
先生永遠拿著一個包袱去軋場
然後軋來軋去
他一定會又能尊重導演的意見改了
最後這一分鐘他還能保證十個包袱
自己一個人做好還不夠,還培養了一批學生,帶起一個行業。
比如賈玲。
姐姐不放心賈玲搞喜劇,馮鞏跟賈玲姐姐打包票「管吃管住」;看見賈玲住的地方,紅著眼睛說:我不知道你過得這麼苦。以後,你就跟我一起演出吧,我起碼讓你掙夠一年的房租。
3個月就帶她掙夠了10年的房租。後來賈玲才知道,演出費裡,有部分是馮鞏藉機自掏腰包接濟她的。
《百變大咖秀》大家只覺得賈玲很好笑,只有馮鞏擔心她扮醜太多,嫁不出去怎麼辦;《你好,李煥英》中,馮鞏更是親力演出,支持她的電影首秀……
沒有嚴格的師門規矩和撕逼橋段,他只是盡心盡力去幫助後輩,希望能給相聲造新血……「而已」。
2020年5月8日,馮鞏開了某音帳號,高頻發布作品共383個。
在同行同輩人都當導師、休息、賣貨收割流量時,他在幹什麼?
過年過節,除夕、年初一、初二、初五、元宵;每逢節氣,臘八、大雪、冬至根據民俗編段子,送祝福。
日常呼籲喝酒找代駕,防疫安全,垃圾分類;學生放寒假督促其好好學習,宣傳全國交通日、冬奧會……
總之,馮大爺很忙。
一年365天,他不上春晚了,但他換了種方式,也要繼續陪伴觀眾。
他第一次上春晚講的是《虎年說虎》,恰好,今年又是虎年。
整36年了。
「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這詞後來被某些人搞臭了,但嚴肅來說,我覺得馮鞏是少見的、真正配得上這個褒義版名號的。
到這, 你完全能理解為什麼觀眾那麼放不下他。
他有過低谷經歷,都被他化作笑話娛樂大眾。
他也有過些高峰成績,都被他化作養分滋養後輩。
他不得瑟,沒戾氣,他謙虛、人好。
在什麼都不需要圖的年紀,編段子希望有人對相聲感興趣,也通過段子勸你向善、向上。
他,是隱世的「你大爺」,卻親切得像「你大舅」。
他的苦與志,藏在《笑談人生》的一首詩裡:
未曾清貧難成人,不經打擊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醉生夢死誰成器,破馬長槍定乾坤。揮軍千裡山河在,立名揚威傳後人
他對觀眾的留戀,藏在《明天會更好》和牛群的抬槓裡:
牛:我就怕明天那,咱們的後代就把咱們給忘了
馮:不會的,明天的孩子們肯定會說,我們今天過上了好日子,可不能忘記我們的先輩呀。想當年有兩位叔叔說相聲,給千家萬戶送去歡樂,我們就是在笑聲中長大的,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倆的名字,馮鞏,那位叔叔叫什麼來的?
他只管給觀眾帶來歡樂,多的不再說。
多年後我們長大,才更懂這種品性的珍貴,也就更感懷於馮鞏的好。
放心,馮大爺。
我們才不會忘記您,「馮鞏我男神」這句彈幕,我發的。
今日打工人:綠裡騎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