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17有可能動畫化嗎(ever17各個結局劇情分析)
2023-07-13 18:21:25 7
第一個,是眾人的大愛全滅結局。在圖中會發現大愛全滅的圖示是優線代表的紅色。這就意味著優和這個結局有很大關聯。試著回憶一下,在這個結局中,出現了惟一的一張武視角的優的CG,就是告白那一段。全章貫穿BGM——Karma
大愛全滅結局事實上存在幻想性,也就是存在與現實情況相悖的地方,疑點如下:
1,廣播的意義。大家都知道,但是也只是在可可篇知道的,廣播所說的「崩潰」,實際上是LeMU的崩潰(月海GE有暗示——提及了LeMU崩潰的景象,但是沒有說IBF崩潰的事),而在大愛全滅的結局中,IBF是崩潰了——月海的終結。真正結局中,知道廣播的意義的人,只有回到IBF的武和可可,還有AI——空
2,月海的體質。雖然受過重傷,但是由於CURE體質奇蹟般恢復到活蹦亂跳。怎麼會在這個時候忽然變得「不可靠了」?
3,一切的進程是不是有點太快了?從大愛全滅的劇情開始,總共(遊戲中的)時間才三分多鐘……短短三分鐘就全員陣亡是不是有點難以置信?
根據這些疑點,可以總結出——大愛全滅結局是優的幻想產物。要說證據,是有很多的:
1,大愛全滅的情節和優在IBF的印象重合,具體證據在廣播的意義,救援隊的信息上。
2,月海的身體的「不靠譜」。就是要否定其CURE體質,……同時結合疑點1,清除這一個人物在大愛全滅的存在。
3,所有人都死了,但是注意順序!!!可可可是沒有提及的!!!先是月海,然後桑古木,最後造就了一個只有優和武的世界……
4,大愛全滅除了全滅以外的重要一環:「大愛」——告白,這是情感宣洩的時候。但是告白的形式,背景,就像是人為設定的——清掉所有人,然後一起掛掉……
這個結局的(幻想)發生時間,應該是在17年事件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包括34年以後)。
總結:大愛全滅結局是全通者必通的。同時也是推薦初接觸ever17第一個打通的結局。不僅僅是因為悲慘的結局,更因為大愛全滅結局的獨特意義:
大愛全滅交代了優對武的好感,使得計劃存在動機——拯救白馬王子
Karma - 時光之羈絆
結局
Conclusion發行商:Tomadeira平臺:PC類型:冒險解迷(AVG)發售日期:2016年8月5日進入專題>>第二個是空線。和大愛全滅一樣,空GE是由空幻想出來的。
此章節BGM:治癒,Karma。
karma的位置在武哽咽著講述皮革馬利翁的時候。
幻想一事,有以下幾點:
1,「給我去吧!」這句話只在空GE僅僅出現過一次。而在可可篇,這句話存在於17年的Himmel加壓室和34年的Insel 上。也就是說「給我去吧」這句話已經是資料庫中的一部分了。在GE中存在但是沒有實際意義的「給我去吧」,暗示了兩個事實:一,和優一樣,空的幻想也是基於事實的。二,「給我去吧」在空的資料庫中掛在了「倉成武」相關的文件中,以至於空在幻想倉成武的時候,將倉成武的相關文件都牽扯出來了。
2,皮革馬利翁。不要懷疑空沒有皮革馬利翁的資料,即使是倉成武沒有講皮革馬利翁的故事,空作為高智能的AI,資料庫中會有相關資料,況且空可以從優那裡「聽」來。
3,武的動機。要知道,武可是心向月海的(可可篇)。雖然和月海GE一樣,倉成武為了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人「掛掉了」,但是性質完全不一樣。月海GE是為了生命的延續,空GE體現了愛情的表現……
4,最重要也是最不重要的——空有思考總結的能力,當然也會有假設的能力。
5,空對倉成武是有好感的——可可篇空視角敘事部分
總結:空線看上去就是補充門面,實際上是有深意的。空結局講述了什麼是愛情。在爛大街的各路遊戲中,也許迷茫過什麼才是愛情。也許通過一遍空GE,你的觀念會改變的。
第三個,是作為可可篇中唯一出現的武視角結局——月海GE,這個結局可以說是ever17中虐心並且淚點集中的地方之一,一個「GE」卻死人了,而且是為了心愛的人坦然接受死亡。
BGM:治癒,karma(在打開閘門,深度68m出現。)
對於這個結局,有以下幾個重點:
1.阿基米德原理。月海在三樓修發電機時說過:「你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嗎?」。原來的話是說月海解釋利用武到達三樓,結果武說的阿基米德原理卻讓月海有活下去的機會……試想一下,如果月海想到自己曾經講述過阿基米德原理,恐怕眼淚就要掉下來了……
2,同一場景的不同BGM。在月海GE中,BGM是每一個BE都會出現的karma。而在可可篇,同一場景的BGM卻是子守歌。不同的BGM有不同的意義。karma,也就是因果報應。印證了武的所作所為導致了月海成功逃生自己卻沉在海底的結局,karma的出現,意味著這是一個結束,17年事件的結束。而可可篇的子守歌,暗示了34年事件的開始。不僅僅因為月海教會沙羅和北鬥(因為失憶沒有體現,但是肯定會)子守歌,而且因為子守歌的性質:子守歌就是搖籃曲,也就是對應了生命的開始階段,同樣也是對應了34年一切事件的發生主要原因。因此,月海GE可以看做是承上啟下的過渡。
3.語言動作的細節。還記得月海說過一句話:「這些都是沒有意義的問題。」 不過在潛艇中,武的問題在月海看來不再是沒有意義的問題(注意此時的BGM——治癒。月海觀念的轉變)還有在IBF中的對話。出現了很多細節,比如「你看到了吧,對不對?」#(斜眼),「請接受包容的我吧!」等等。這些細節讓月海和武看起來是因為吊橋效應而促成的一對,而正是這些細節,加重了月海GE的悲劇性。
4.徹底改變了月海的性格。原來的月海輕視自己的生命,認為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但是武為了讓月海活下去,選擇犧牲自己。月海看到心愛的人為了自己失去生命,因此開始珍惜自己。有了強烈的求生欲望——在孩子丟失的很長一段時間,月海都沒有輕生,反而堅強地帶著愧疚活下來了。
總結:不是GE的GE,想死的沒有死,不想死的為了延續坦然面對死亡,一切的結束和一切的開始,這就是月海GE。
按照時間軸順序,第四個是月海&空尾聲。這是十一個結局中最短的結局了——只有一句話。
BGM:子守歌。
這個結局有一點需要注意:
結局有四個要素,幻之可可,子守歌,在34年繼續,結局的觸發條件。
尾聲是34年事件的開始預告,同時作為全通之後解鎖的結局,尾聲就是為了讓你重溫一遍17年結局(最好是月海GE)的同時意識到17年和34年的相關性(不僅是劇情的承接,更有劇情的相通之處),還有BW的作用。
總結:最短的結局,也是承上啟下的結局。在結束後的提醒,就約等於大概地再一次看一遍故事流程。
第五,我想把沙羅和優線的總共四條合起來說。因為優線和沙羅線本來是一體的。。
分為兩部分。
1.日常線。優線和沙羅線有一個難以發覺的特點——時間咬合幾近完美,就像拉鏈一樣。如果細心整理,優線和沙羅線的事件發生時間從不重合。意味著北鬥認妹和追優是同時發生的,也就是按照可可篇的流程。一般來說,大家是傾向於先通沙羅,然後是優。沙羅線出現的子守歌,為的是為可可篇認親鋪墊,畢竟認親是一條暗線。同時交代17年之後發生的事。優線主要講第三隻眼的事,就是第三視角。還有那條密碼,海月的虛空中,縱身飛過秋涼的時鳥(PSP的tip解釋說這個句子涵蓋了所有ever17主要出場人物),間接點出優秋的身份和優春與桑古木的合作。作為時間上最接近實施計劃的兩條線,沙羅線和優線是結局的最後的鋪墊。
2.結局。有人說無論是GE和BE,優和沙羅的結局相對於34年計劃都是BE。其實事實是只有優的GE相對於計劃來說是GE。因為優的GE說了兩個人來到浮島,然後優春說明一切——注意是一切!這當然包括BW的事,只是因為最終的劇情在可可篇,所以為了不劇透,將內容一筆帶過。北鬥是自己爬上去還是被人救出來的過程實在是無關緊要。當然優篇尾聲(後面再敘述)是39年的事。優的BE,與其說是平行世界的分支,還不如說是遊戲的設定,因為沒有看到密碼,34年就不會和17年聯繫在一起——能夠使人信服的證據只有紙條上的密碼,其餘的「預知」並不算——也就不會有BW出現的必要了。這也算是證明了優GE可能是可可篇的一部分。沙羅線的GE和BE頂多是一個小插曲,決定的選項也只是沒有實際意義的選擇樓層而已。沙羅線並沒有引進BW的概念,因此,無法確認沙羅線結局是否與可可篇有關係。反正存在一個專屬於妹控的世界……尾聲另說。
第六個是最終的TE可可篇。我對各個結局的觀點都是圍繞著可可篇敘述的。可可篇揭開了前面四條GE辛辛苦苦花大量文字來完成鋪墊的最終結局。利用第三視點的四次元視角將17年和34年的情節串聯起來,玩家會得到精神上的極大震撼,然後就會獲得全通的稱號(就算是還有幾個BE和尾聲沒打,也是全通)。
可可篇不僅僅是敘事那麼簡單。可可篇這一章不光把潛伏在各個線的暗線揪出來,還完美的塑造了許多悲劇人物。遊戲有許多暗線,比如桑古木對可可的好感和優春對武的好感促成桑古木和優春的合作,兩個世界的優在可可篇解釋為優的克隆,紅外線全息項鍊得到了最終解釋等等等等。這些細節將ever17的劇情構建成了龐大的體系。
人物塑造方面。幾乎所有人都是悲劇人物,雖然結局是個終結一切悲劇的大團圓結局,還是掩蓋不了悲劇屬性。月海的悲劇是個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具有特殊體質的月海受盡拉比利折磨,捲入事件後又失去了心愛的人,有了孩子卻又被迫分離……空的悲劇根本在於人與AI的不同,雖然心中對武抱有好感,但是畢竟人家已經物有所屬,再怎麼努力也無濟於事,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參與計劃……優春罹患心臟病,不得已為了「生存」克隆了另一個自己,這使得優春陷入巨大的罪惡感中,別忘了,優春已經有了CURE能力,也就是說,這種罪惡感會半永久地存在下去。像空一樣,雖說對武有好感,但是也沒法取代月海在武心目中的地位,只能默默地實施拯救武的計劃……優秋是一個被蒙在鼓裡的人。被「母親」利用作為計劃的一部分,自己的過去全部被隱瞞,全都是為了計劃……桑古木參與計劃,是為了可可,不抱任何希望,只是能夠看可可笑的樣子,有愛在心口難開,和優春一樣,默默地付出……北鬥對沙羅承諾過,但是違約了,這種自責讓自己更加痛苦……沙羅因為自己的特殊能力被拉比利囚禁,一直孤獨地等待哥哥來接她……可可和武是整個34年計劃的核心目標,面對殘酷的命運,只能承受,但是沒有屈服!
這就是為什麼可可篇結局是已經爛透了的happyend,本來就已經夠杯具了,再出一個badend玩家就受不鳥了。
總結:一切的結束,新的開始,時光的羈絆因此解開,就這樣的一個結局,無論如何評價,TE就在那裡。就像可可的笑容一樣,令人溫暖。
第七個,暗含有BE色彩的沙羅尾聲。
雖然看上去兄妹倆幸福地#(滑稽)逃離了拉比利,事實上意味著BW沒有覺醒。那麼武和可可就都死掉了。北鬥和沙羅在尾聲中並不知道拉比利已經被優春這個有心計的女人扳倒了。在某種意義上說,沙羅尾聲是脫離險境之後的一種可能結果,也是為了避免洩露可可篇結局的優春對於計劃的解釋,畢竟把一個日常線沒有交代的人物唐突地拿出來,是個人都會起疑心(優篇說畫面上的女人「田中雪江」是優的母親(實際是優春),好像沙羅和優春沒有必然聯繫)。
總結:表面是GE,事實是BE,卻掩蓋了TE,如此作用的尾聲,錦上添花……
最後一個——CG→never7的優尾聲。
這是兩年後的事。就是2036年,北鬥成功的追到了學姐,開始了新的生活……
在圖裡我把尾聲放在可可篇時間軸後面,不僅僅是時間上的順序,而且是劇情的順序。可可篇北鬥請求和優交往,然後兩年後就成了尾聲。
尾聲中還交代了北鬥失去了預知能力——說穿了就是BW覺醒之後北鬥身上的BW已經不再影響北鬥了。語言並沒有透露可可篇的劇情,關鍵時刻又一帶而過,比如模糊地交代想起名字的事。
總結:最終結局,又是開始,出現時卻上文不明去向,又一個掩蓋可可篇的尾聲……(我能吐槽石原誠和優夏海灘的CG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