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中將享受待遇(開國中將回家探親)
2023-07-13 23:45:09 3
先來看看下面這個小故事——
1950年,姚喆(1955年授中將)回湖南邵陽老家探親。
當時剛剛解放,湖南到處都是饑民,姚喆看到很多輛裝滿糧食的車輛,路過饑民時竟然不當回事兒,直接就開了過去,大怒,立刻喝令糧車停下,要求把糧食都分給饑民。
饑民得救了,可邵陽地方政府卻急了,因為這些糧食是供給解放軍的,你姚喆哪有權力動用?於是,邵陽一層層把狀子告到了中央。
但姚喆毫不在乎,說:「告到毛主席那裡我也不怕!我又不是貪汙軍糧,把糧食分給饑民有什麼不對?解放軍打仗不就是為了百姓嗎?我身正不怕影子斜,誰都不怕!」
後來怎麼處理的呢?領導找姚喆談話,說你做的是好事,中央不會處罰你,但凡事要學會壓壓火氣,不要像個炮筒子一樣,到處放炮。
這就是姚喆,為了給老百姓謀福利,不惜捨得一身剮!
姚喆有一個著名的綽號——「姚一刀」。這個綽號怎麼來的呢?那是1934年1月底,中央紅軍正在進行第五次反「圍剿」,紅四師的任務是阻擊趕來解救沙縣的國民黨軍,姚喆就是紅四師十團參謀長。
不過,兄弟部隊一直沒打下沙縣,紅四師決定讓十團去打。沙縣城牆堅固,姚喆說:傻子才攻打,為啥不用炸藥?十團在城下面挖個坑道,埋進炸藥,一聲巨響,城牆被炸裂,紅軍迅速攻進了沙縣,就這麼簡單!
作戰時,團長沈述清受傷,姚喆帶隊往城裡衝,當時天已黑,一個通訊員在前面提著馬燈引路。姚喆是個炮筒子脾氣,見通訊員走路很小心,急了,一把搶過馬燈,搶在最前面。
剛到一個巷口拐角,冷不丁從黑暗角落衝出一個敵軍,手上提著大刀,朝著姚喆劈頭蓋臉就是一刀。姚喆沒躲過去,一刀劈在臉上,開了一個大口子,眼前一黑,昏了過去。還是通訊員反應快,一槍斃了那個敵軍。
等姚喆醒來後,紅軍已取得沙縣勝利,繳獲頗豐。姚喆抱著一門大炮,興高採烈地說:「能得到這些玩意兒,老子這一刀挨的值!」
不過,臉上的傷痕只能永久性保留下來了,從此,大家就叫他「姚一刀」。
戰後,姚喆被調任黃安、梅瓦兩區衛戍司令,彭老總拍著他的肩膀笑道:「你挨一刀,換一個司令員,值了!」
抗日戰爭時,八路軍在綏遠省(今內蒙古中部)大青山一帶成立了大青山支隊,李井泉任支隊長,姚喆任參謀長。在大草原上抗日打土匪,沒有馬是不行的,大青山支隊就由步兵改成騎兵。
沒有馬,怎麼辦?很簡單,搶啊!附近土城子有個土匪窩子,盤踞著幾百個土匪,頭目叫康德勝,手下幾百匹好馬。姚喆手敲桌子:就他了!
1938年10月,姚喆帶著5個連,悄悄逼近土城子。深夜11點,姚喆發現土匪們正在抽大煙,一聲令下,衝進了匪窩。所有土匪還沒明白過來,全都當了俘虜,康德勝的幾百匹好馬,也全都成了大青山支隊的戰利品。
同時,姚喆還意外地解救了被康德勝霸佔的幾百名當地婦女。當地百姓都非常感動,紛紛趕來感謝大青山支隊,從此,大青山支隊就在人生地不熟的綏遠站穩了腳跟。
建國後,姚喆擔任綏遠(省)軍區副司令,開頭那個故事,就是在這個時期。想想也是,你一個綏遠軍區副司令,有什麼權力支配湖南的軍糧呢?但姚喆不管這些,在老百姓的生死面前,任何規定都是虛的,我沒看見也就罷了,只要讓我看見了,就一定要管!
現在有個詞很流行,叫「不忘初心」,革命的「初心」是什麼?就是為窮苦百姓做主,不讓他們再受欺負,只要偏離了這個「初心」,任何規定都是耍流氓。
1979年,姚喆在北京病逝,在他的家鄉湖南邵陽,數萬百姓自發為他焚香祭奠,其中不少都是當年被他救下來的饑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