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後感500字
2023-07-29 13:23:13 2
20xx年9月1日開學第一課節目主持人撒貝寧、董卿、何炅帶領同學們一起聆聽長徵故事,學習長徵精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觀後感,歡迎參考選擇。
篇1:20xx年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後感500字
今年是紅軍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80周年。7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參觀三軍會師紀念館時指出,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好偉大的長徵精神。有了這樣的精神,沒有什麼克服不了的困難。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決心有恆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經過艱苦卓絕的萬裡長徵,在會寧和將臺堡勝利會師,宣告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共產黨和紅軍的圖謀徹底失敗,宣告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肩負民族希望勝利實現了北上抗日的戰略轉移,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耀眼的一筆。
長徵,是革命與反革命兩種力量、光明與黑暗兩種命運的一場大搏鬥,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事業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點,是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革命壯舉,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工農紅軍創造的人間奇蹟,是中華民族一部驚天動地的英雄史詩。長徵將永遠銘刻在中國革命的豐碑上。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長徵途中,紅軍所經歷的艱難困苦是舉世所罕見的。但是,千難萬險壓不倒、壓不垮氣吞山河、勇往直前、具有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的紅軍戰士。偉大的長徵給中華民族留下了偉大的長徵精神。
長徵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定正義事業必勝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面對形形色色的敵人決一死戰、克敵制勝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的精神。長徵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撓不折、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長徵精神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是中國共產黨人在任何時候都要永遠保持的初心。
歷史告訴我們,二萬五千裡的紅軍長徵,是中國共產黨和廣大紅軍將士用鮮血、汗水、淚水寫就的,充滿著苦難和輝煌、曲折和勝利、付出和收穫,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不能忘卻、不容否定的壯麗篇章,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繼往開來、奮勇前進的現實基礎。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我們回顧長徵歷史,不是為迴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藉口,而是為了不忘初心,弘揚長徵精神,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開始新的偉大長徵。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兩個一百年」宏偉戰略目標,並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這就告誡全黨,在實現「兩個一百年」的新長徵過程中,要時刻準備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和鞏固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使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民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歷史總是要前進的,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只有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的人,才能贏得光明的未來。
紅軍長徵勝利已經80年了,我們要永遠保持紅軍長徵時的奮鬥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革命理想高於天。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叫共產黨,就是因為從成立之日起我們黨就把共產主義確立為遠大理想。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黨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一個政黨的衰落,往往從理想信念的喪失或缺失開始。我們黨是否堅強有力,既要看全黨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堅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黨員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堅定不移。95年來,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英勇奮鬥,成千上萬的烈士為了這個理想獻出了寶貴生命。「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這些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誓言生動表達了共產黨人對遠大理想的堅貞。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不滅。我們一定要銘記烈士們的遺願,永誌不忘他們為之流血犧牲的偉大理想。
理想因其遠大而為理想,信念因其執著而為信念。全黨要保持全黨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堅定的理想信念,必須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之上。中國共產黨人要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保持對遠大理想和奮鬥目標的清醒認知和執著追求。廣大黨員、幹部要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提升黨性修養、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營養,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在勝利和順境時不驕傲不急躁,在困難和逆境時不消沉不動搖,牢牢佔據推動人類社會進步、實現人類美好理想的道義制高點。
在邁向新長徵的徵途中,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的勇氣,我們就能毫無畏懼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就能堅定不移開闢新天地、創造新奇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長徵永遠在路上。今天我們緬懷先烈、不忘初心,正在走新的長徵路。我們要把長徵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激勵和鼓舞全國人民奮發圖強,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新長徵中繼續前進。我們這一代人一定要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徵路。
篇2:20xx年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後感500字
長徵,是一部中國工農紅軍艱苦卓絕的戰爭史書!長徵,更是一座中國革命史上的不朽豐碑!
1933年,紅軍在反擊國民黨第五「圍剿」時失利,1934年10月,紅軍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這便是長徵的開始。在經歷了兩年的艱苦路途後,1936年10月,進行戰略轉移的紅軍二、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地區會師,宣告了長徵的勝利。
單從時間表上看,長徵不過如此,但只要細細的了解,便會發現,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紅軍一共轉戰十四個省,歷經風吹雨打,全程兩萬五千裡,那時環境相當艱苦,紅軍沒有充足的軍需供應,沒有充飢的食物,陷入了槍林彈雨與人飢馬困交織的境地,他們以草充飢,煮地而食,又要披星戴月,披荊斬棘,經歷了千百次的戰鬥,最終才獲得了勝利。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巍迤騰細浪,烏蒙滂沱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秋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毛主席向我們展示了一副激昂雄渾的畫卷。在長徵的途中,紅軍戰士浴血奮戰,突破了敵人一道道實槍重荷的關口,用行動不知寫下多少可歌可泣事,用生命留下不知多少驚心動魄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數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就拿飛奪瀘定橋來說,22名紅軍突擊戰士,早將生命置之度外,他們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艱難地在只剩光溜溜的鐵索的瀘定橋上行進,最終消滅了對岸的守敵,奪取瀘定橋。當時,他們命懸一線,橋下是奔騰呼嘯的大渡河,稍有不慎就會墜入滔滔河流,但英勇的紅軍戰士為了長徵的勝利,沒有絲毫的猶豫和懼怕,勇往直前,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紅軍不愧為勝利之師。紅軍驍勇善戰,但又不失人性關懷。在穿越一望無際的草地時,到處是可以吞噬生命的沼澤泥潭,危機四伏,紅軍戰士們表現出了可貴的團結互助精神,他們相扶相攜,共度難關。記得在小學語文課本中的《金色的魚鉤》、《永遠的豐碑》、《倔強的小紅軍》等描寫紅軍翻雪山過草地的課文,都記錄了紅軍讓出食糧,扶老弱的生動事例。《永遠的豐碑》描寫的是一位老軍需處長將棉衣分發給每一個戰士,自己卻被凍死行軍路上,與大山融成一座不朽的豐碑的感人故事。
從長徵勝利到現在,已有70年歷史,但紅軍兩萬五千裡長徵路仍印刻在後輩人的腦海中,我要緬懷革命先烈,用長徵精神激勵自己,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為建設現代化社會主義國家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