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文化精髓(廣東著力打造一批嶺南文化新地標)
2023-07-29 21:49:08 1
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資料圖) 程景偉 攝
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資料圖) 程景偉 攝
中新網廣州6月17日電 (記者 程景偉)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17日舉行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專場,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李斌表示,近年來,廣東省著力抓標誌性工程建設,打造一批具有廣東特色、中國風範、國際水平的嶺南文化新地標。
其中,白鵝潭大灣區文化藝術中心主體已經封頂,廣東畫院新址啟用,廣東省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陽江已經動工建設,省立中山圖書館改擴建工程、廣東粵劇文化中心等重點項目正抓緊推進,廣東人民藝術中心正在謀劃推進。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楊匏安舊居、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蔡楚生電影博物館、紅軍長徵粵北紀念館等一批新建項目,已經落成並布展開放。
李斌表示,廣東著力實施嶺南文化「雙創」工程,推動嶺南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全省現有國家重點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86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65項、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701項,歷史文化資源的數量、級別均居全國前列。10年裡該省新增兩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5處,增長近一倍。
據介紹,廣東著重抓重點考古項目,歷史文化保護利用工作榮獲一批「國字號」重要獎項。10年裡,該省3個考古項目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個項目入選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3個項目入選「新時代百項考古新發現」。目前,廣東成為考古資源涉及年代最全、遺址類型最豐富、田野和水下考古並駕齊驅的省份之一。
其中,「南海I號」出水文物總數達18萬件(套),成為中國最大的沉船考古發掘項目,目前正積極打造世界級的考古品牌;廣州牽頭成立全國海上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全省有7個城市參加該申遺工作,全省迄今共有20處海絲申遺點,佔全國總數近三分之一。(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