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電視劇《穿越激情》觀後感

2023-07-29 15:38:33 2

  連續好多天我被鎖定在電視機前,《穿越激情》的播放牢牢的牽動著我,直到電視最後一個鏡頭遠遠的隱去,我的心仍然不能平靜。

  這是一部追問現代人愛情與婚姻歸宿的都市情感劇,一段用激情點燃生命讓真情打開枷鎖的人生歷程的故事。

  女作家文薔因車禍而殘疾,車禍讓陸野和文薔的婚姻名存實亡。背負著道義和責任,陸野在家庭、工作的之間埋葬了自己的激情。而對坐在輪椅上的文薔來說,在平靜如水的表面下,她不斷追問著自己的婚姻是否已然變質,何以繼續?

  這時,美麗的英籍華裔女攝影師查爾斯?楊的到來,讓往事的枷鎖出現了裂痕。她的敢愛敢恨與真摯坦率重新喚起了陸野埋葬已久的激情,他們從陌生到熟悉,從拒絕到依賴。伴隨陸野在這段感情裡的掙扎猶豫,文薔也一次次試圖找回從前的幸福甜蜜,但她最終發現,當愛已不再,那個婚姻的空殼下,沒有她真正想要的東西。陸野的無法坦然面對查爾斯一生第一次的真愛的苦惱,終於讓文薔明白了陸野的內心。面對一個已然變質的婚姻,看著丈夫陸野的自我禁錮與掙扎,經過幾次試圖挽救的努力,終於鼓起勇氣,扔掉了那個只剩下形式的婚姻。

  她以自己的方式幫助陸野打開枷鎖,讓所有的人在面對未來時更加真實與坦然。

  「當一個婚姻已經有名無實,這個婚姻是否還應該繼續?」沒有了激情,沒有了性愛,還可能用愛去燃燒生命嗎?婚姻是五尺寬的床位,還是愛情的紀念碑?婚姻是否真的是我們埋葬一切的地方?在這個浮華都市裡,《穿越激情》直接追問了婚姻的形式與本質

  陸野是個還算成功的男人,不幸的是妻子文薔卻在一次車禍中不幸成了殘疾人,將在輪椅渡過餘生。而這個美麗的妻子看似柔弱,卻是一個內心堅強的女人,而作為一位成名的作家,更是具有極其敏感的心思。當她知道自己沒有再站起來的希望,而且不能生育時,她覺得愧對丈夫,而且常常陷入對丈夫的猜疑。可她又不得不把這一切壓在心裡,因為她愛陸野,而陸野也愛著她,但就像她所說的那樣,也許那已不再是愛情,更多的只是一種責任。當兩個人總是把自己的痛苦埋藏在心裡,故意裝出輕鬆的時候,這種相敬如賓的生活已經失去了真實的感覺。

  她們的恩愛生活演變成了無體止的爭執和傷害。文薔矛盾著、痛苦著,她不能給陸野一個完整的家,她愛陸野,她甚至容忍了陸野身邊有女人這個可悲的現實。

  有愛就有索取,一對相處了八九年的夫妻可以因為時間的流走而磨滅了所有的激情,留下的就只有責任和無休止的傷害,雖然這種傷害只是無形的,但兩個人並沒有因為它的這種無形而少受折磨,反而正因為這種無形的傷害更加的的痛苦,難以取捨!

  文薔聰明而自愛,她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愛情。愛不會因為不能相伴而消失,而只會因為自由而變得得更加彭勃而廣闊。她一直自由的她追求的愛情正如她心裡那段無奈卻又飽含著心酸的獨白:「我並不渴望我們的愛情像水晶一樣透明,但我也不希望它像琥珀那樣名貴卻含著雜質……

  殘疾的她,多次努力後明白,殘疾的身體是不可能成為健全人的伴侶的,她理智地放棄了他——愛他,就放了他。她平靜地寫意自己的愛情——解開婚姻的束縛,絕無高尚之說,僅只是:愛,愛他,愛自己。

  放棄愛,是為了更愛。

  我願意是文嗇樣的女人。即便欲望已將脆弱的心推到了情感的風口浪尖上,待到風平浪靜時,依然理智面對。

  她也提醒陸野,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是什麼。在穿越過激情的迷霧之後,每個人都更了解、尊重自己心底的真情……

  黑夜過了,天明了,陽光又照。

  愛情如是,婚姻如是,生活如是。

  一場分離,給了二個人自由,被救贖的不止是他,還有她

  激情的迷霧最終在文薔的堅持下衝破了,陸野送走了查爾斯後,來到自己的前妻面前,平和的說「我要告訴你一件事,你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之後如淡淡的雲般飄走。

  長達8年的婚姻,剩下的僅僅是親情。

  可婚姻又是什麼呢?婚姻不等於愛情,不等於親情,也不等於性,更不單單是責任,但是卻包含著所有。沒有人會否定愛情是這樣的一種婚姻中所必須的元素。在愛情的基礎上,有了責任,於是步入了婚姻。那場車禍,對於陸野來說那場車禍,註定他要背負一生的良心債,當他看到文薔時,面對的不是一個妻子,而是一份用一生去償還的債。而文薔,面對的則是對自己相敬如賓卻背負著十字架的丈夫。責任成了婚姻中除了親情外僅剩下的東西,於是婚姻也變成了一種形式。

  整個劇中,沒有激情,有的只有厚重的責任和親情的十字架,愛情在灰色的婚姻的迷霧中消失,在劇末,在陸野對文薔說出你是我最親的人之後,文薔奇蹟般的站起來,或許這是個虛構的情節,顯然這是編劇誘導大家對愛情做新的思考。

  穿越過了自己心靈的迷霧,對於彼此深愛的人們,順應自己內心的最深處也許真的是最好的結果

  我就是在這個故事的背後,看懂了愛情的另一個層次,一個我不曾看過的愛情層次。

  同時故事圍繞著三個女性愛情詮釋了女人愛的層面和深度,震撼著我。

  一場愛情的故事結束了,有人錯了嗎?

  文薔愛陸野,愛得真切,愛得無私,她最終離開了陸野,終究也是因為愛他,她沒有錯。

  查爾斯愛陸野,愛得勇敢,愛得真實,愛得沒有雜質,她也不應該有錯。

  何浪愛陸野,愛得深切,愛得迷失了方向,所以把所有的愛都轉變成了恨,但愛總是自私的,她的愛本身並沒有錯,只是愛的方式有了偏差。

  陸野愛文薔,因為那是他的愛人,是他永遠的親人;陸野喜歡查爾斯,因為她激起了他埋藏已久的激情;至於何浪,他只是曾經愛過,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那麼錯的是陸野嗎?

  不同的人物,出現在了錯誤的地點,出現在了不應該出現的時間,演繹了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愛情故事。而生活中總是難免有錯位的發生,也許這樣才是真正的生活吧!

  為女作家的憂傷

  心的孤獨——深刻而無奈的孤獨,沒人理解她的憂傷,因為她的目光太利。

  為何浪的仇恨憂傷,為查爾斯的純真的愛憂傷,

  為陸野沉重的責任而憂傷……

  何浪十年復仇難了卻一個愛字,因愛而恨的情愫同樣有種疼痛的感人。當何浪幾乎乞求著陸能有一點點憎恨自己的時候,而陸只是淡淡的告訴她過去的一切都是過眼煙雲他留一屢在心裡……

  我不禁為何浪嘆息了,女人,只有深刻的愛,才能深刻的恨,不顧一切的復仇,殘忍而不責手段計劃,而最終只是為了換取毫無作用的注意,女人的心誰能真正懂的?

  又誰見過復仇以後女人的頹廢?有誰見過復仇以後女人的淚水?有誰知道復仇勝利時女人心裡流出的血?當我看見何浪轉身走向機場,那個轉身讓覺得徹骨的痛。

  我審視自己的感覺,不能確定這是一種興奮,是感動,是震撼,還是一種悲哀憂傷,我只覺的有種暢快,一種無奈的暢快和無奈的傷感。心中有份酸楚澀澀的,就連笑容似乎也是溼漉漉的。

  一種悲傷對命運,對人性,對生命深刻的感傷,對人情無奈的悲傷,同時也夾雜著對對人性的思考,對人格理解的喜悅。

  人性的掙扎的最後結局實在是殘酷的無奈。

  人啊人,怎麼樣認識你才算深刻?人性究竟是什麼?我無法看清著個複雜錯綜,龐大而深奧的面孔。它如魔幻的萬花筒在生命的狀態下顯現出千奇百態,合理與任何一種理由合情於任何一種形式,。

  愛與恨,善於惡,美與醜,天使與魔鬼,深情和無情全都重疊糅合在這個叫做「人」的靈魂中,一個代表著行為的軀體,

  天使是什麼?魔鬼是什麼?

  是心,是腦,是欲望,是良知,是仇恨,是愛情,還有……我說不清

  人是天使也是魔鬼,而女人是魔鬼般的天使,天使般的魔鬼,當你遇到女人的時候,只看你收穫的是天使還是魔鬼。

  我不是個深刻的人,我無法詮釋這個龐大的課題,我只能將它無奈的歸於人性,而我在這個錯綜的如同迷宮一般的叢林中,渾渾沌沌的穿越,時而撲捉到一絲明朗,時而又眼前一片迷茫……

  什麼是激情?愛加性。什麼是親情?愛加責任。

  當我端坐電視機前,傻傻的感動於劇中的人的命運時,我發現愛情,親情跳入眼帘的頻率在急速的上升……

  越來越清晰的意識激情的短暫親情的深刻。婚姻平淡的磨滅了激情的銳角,悄悄的剝離了浪漫的外衣,

  劇中的故事讓我看見了人性的無奈和人性酸澀,人性的痛楚,分裂,崇高。

[電視劇《穿越激情》觀後感]相關文章: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