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接過老兵的旗幟
2023-07-29 12:58:19 4
每年的《開學第一課》的主持人陣容備受矚目堪比春晚,今年恰逢長徵勝利80周年,節目用別出心裁的方式,向長徵精神致敬!下面是精心為大家準備的觀後感,歡迎閱讀。
20xx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接過老兵的旗幟【1】
長徵勝利80周年了,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好久遠的一段時間,可是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這卻是永遠不可遺忘的一段英雄歲月,是恢弘史歌般的榮耀,是我們獲取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歷史記憶。
回首往昔,也許有很多人會問道,曾經的那場勝利到如今還剩下什麼?畢竟,舊物移地,80年可以改變山川大河,80年可以改變城市格局,一眼80年,可以貧窮,也可以富有,總之可以改變的事物很多,可長徵勝利當真就只是留在了過去嗎?不得不自我發問一句,80年後的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長徵精神?
「紅軍不怕長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若是讓我總結長徵精神,我最先想到的便是那不畏艱難險阻的勇氣。在被動的弱勢的不利環境下,在絕地想要逢生十分困難的條件下,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隊伍踏上了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偉大長徵之路,扭轉了局勢,盤活了大局,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的新生提供了機會。倘使我們沒有這一份勇氣,沒有那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胸襟,沒有「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堅定信念,我們的長徵還能成功嗎?我不敢想像失敗,因為如果失敗了,改變的歷史或許會繼續痛苦著呻吟著。
回顧長徵之路,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我們前面的困難一點都不小,爬雪山,過草地,你能想像那種艱苦的生活嗎?可是我們的腳步不能停下,因為危險依舊存在,只能前進,前進,再前進!有些戰士犧牲,有些戰士流淚,比流血更令人痛苦和悲怮的正是戰士的眼淚,挨子彈的時候他們不怕,在炮火中前行的時候他們不怕,可是他們依舊會流淚啊!他們會為犧牲的戰友流淚,會為逝去的親人流淚,會為遭難的百姓流淚,會為這片飽受摧殘的土地流淚,會為心中還未實現的偉大革命夢想流淚。
歷史是殘酷的,命運是深沉的,尤其是在那樣的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在那樣一個外憂內患的年代,有志者如何壯志哉?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這得飽含多麼大的深情?然而,他們沒有退縮,他們沒有倒下,他們沒有止步不前,他們完成了最終的勝利!
我們的戰士有血有肉,他們和80年後的我們一樣。你能想像那些比你年歲還要小上很多很多的年輕人「吃這種苦」時的樣子嗎?他們沒有無憂無慮的生活,沒有安逸舒適的服務,沒有和平年代的溫暖眷顧,他們每天所看到的,聽到的,有多少不是讓他們弱小的心靈一次又一次不得不強大的?換成我們,我們能做到嗎?我並不知道,也不願發生這樣的情況,因為那必然是伴隨著眼淚和鮮血的!
80年了,真的是80年了!一晃眼,我們都可以安穩地琢磨歷史了,要是以前,能這般安閒?可是我們的一些青年朋友,卻是對那段歷史不熟悉或是不願了解的。我想,沒有什麼比忘記過去的苦痛更讓先輩們失望的吧?他們的昨天一天一天都在葬下,可是他們為我們撐起了我們現在的今天,那我們又是如何過這每一天的?
勿忘歷史,勿忘英雄,勿忘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作用和重要意義,並不是什麼硬要與「政治正確」羈絆在一起的選擇,而是我們作為一名享受先輩奮鬥成果的後人,作為一名「大寫的人」,應當持有的果敢和正義。長徵勝利80周年了,被一些人忘卻的東西有很多,可是我們不能忘記,有志青年不能忘記,天下義士不能忘記!這是我們的歷史,這是我們的財富!
20xx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接過老兵的旗幟【2】
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長徵精神」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激勵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歷史再現
「長徵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徵是宣言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70年前的長徵,紅軍表現的英勇是史無前例的。70年後的今天,再次回首漫漫長徵路,久久咀嚼那段光輝歷程的時候,我們從中又會體味出何種情感和豪情?在新世紀的時期,我們又如何理解和發揚偉大的長徵精神?
偉大的紅軍戰士,他們強渡大河,飛奪瀘定橋。想想當時的情景是多麼艱險。「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是偉人毛澤東同志的詩句,不就是紅軍長徵生活的寫照嗎?
漫漫長徵路上,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戰士站起來。二萬五千裡長徵路,路有多長,紅軍撒下的汗水就有多遠!巍巍雪山掩蓋了革命烈士的身軀,卻埋葬不了他們為國為民的赤誠之心;茫茫沼澤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軀體,卻掩藏不住他們堅定的信念;如雨的子彈奪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卻奪不去他們那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長徵精神。
此時,我感覺到了一種力量,一種因歷史而越發令人臣服的力量。歷史再次向我們證明:長徵精神將伴隨中華兒女不斷締造輝煌。我們應該學習長徵精神,爭做紅軍後人。感恩長徵
我感謝那些先輩們,感謝他們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百折不撓、自強不息!這就是永恆的長徵精神。我們應該讓長徵精神代代相傳,讓長徵精神永放光芒!
20xx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接過老兵的旗幟【3】
1934年10月的一個星夜,一支隊伍渡過秋風乍起的於都河,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戰略大轉移。兩年後,紅色大軍匯聚在西北黃土高原,匯聚在抗日救亡的前線。他們的遠徵,從此有了一個讓中華民族至今為之驕傲的名字:長徵。
80年過去,長徵親歷者正帶著他們的紅色記憶一個個離去。但他們所創造的偉大精神,早已融進中華民族的血液。
習近平同志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從延安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到三峽精神、青藏鐵路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察看中國精神的動人篇章不難發現,它們的源頭,無不來自長徵精神。
在鮮血中凝就的長徵精神,就是把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
有什麼樣的精神,就有什麼樣的力量;有什麼樣的信仰,就有什麼樣的方向。80年前,這精神讓長徵將士譜就了人類英雄主義的壯歌;80年後,這精神仍將閃耀在實現中國夢、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
以長徵精神成就中國夢,離不開堅定的理想信念。這是我黨我軍強大的精神支柱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是我們黨和中華民族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
向著黨指引的方向走,向著離日寇最近的地方走,這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使紅軍戰士的生命意志和生命能量空前迸發——紅一方面軍翻越山脈18座,其中5座經年被積雪覆蓋,行程二萬五千裡;紅二方面軍行程約一萬九千裡,攻佔縣城92座;紅四方面軍行程一萬裡,三過水草地;紅25軍行程近一萬裡。長徵途中的重要戰役戰鬥近600次,幾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戰,紅軍指戰員日均行軍74裡……
苦難凝就輝煌,超越人類生理極限的挑戰磨礪出偉大的軍隊、偉大的精神和偉大的奇蹟。今天,通往中國夢之路絕非坦途,我們特別需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激勵和鞭策全黨全國人民敢於徵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徵服,敢於壓倒一切挑戰而不被任何挑戰所壓倒。
應屆畢業生手機版_m.yjbys.com,m.yjbys.com
以長徵精神成就中國夢,離不開我黨我軍的優良作風。這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繼承和發揚,也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做出的巨大貢獻。
長徵途中,領袖與士兵生死相依、情同手足,指揮員一馬當先、衝鋒在前。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與彝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結為兄弟,不僅使紅軍順利通過古老的大涼山,而且點燃了民族解放的火把。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三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老人說,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紅軍的模範行動,使億萬群眾認識了共產黨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從而堅定地選擇了革命,選擇了希望。從根本上說,紅軍長徵的勝利,就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勝利。
當前,全黨正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是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是順應群眾期盼、加強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重大部署,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大舉措。在這場行動中,8600萬黨員開啟了心靈深處一輪新的精神徵程。
當年的戰火已經散去,新的長徵依然山高水長。面對嚴峻的困難、複雜的考驗,讓我們高擎起長徵精神的火炬,凝聚起不可戰勝的中國力量,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堅定無畏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