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徒港版高清(門徒原來拍了兩個結局)
2023-07-21 10:26:35 1
劉德華和古天樂,兩代楊過扮演者,合作過《龍在邊緣》、《門徒》、《掃毒2》等影片,個人最喜歡的當屬2007年的《門徒》。
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吳彥祖扮演的阿力在毒品貿易下當臥底的故事,阿力是昆哥(劉德華飾演)的門徒,昆哥把阿力當成了自己的接班人來培養。
昆哥這個形象打破了以往影視作品中塑造毒梟的刻板形象,外人看來,他是一個勤儉節約的好父親和忠誠的好丈夫,生病了明明有錢都住在公立醫院,明明先天性糖尿病卻嗜糖如命,而且就連吃糖,都是吃最廉價的瑞士糖。
電影從昆哥一出現就開始交代他走上販毒的原因,女兒有病,老婆高膽固醇還懷孕了,一家人都要他養。
影片出現了兩次關於秤的特寫,第一次,是阿力獲得昆哥信任後,昆哥帶他去製毒廠時候,有一個對秤的特寫。
第二次是昆哥在泰國吃魚子醬的時候,餐廳經理給他用秤度量魚子醬的特寫,昆哥一看到秤就暴跳如雷,表面上是昆哥覺得自己的自尊受到挑釁,其實是因為,販毒的人對稱重的東西都很敏感,昆哥就好像被踩了尾巴一樣。
而他第一次心虛,是因為阿力問他人為什麼要吸毒,他搬出了市場供需那一套偽經濟學理論,看起來像是對自己所作所為感到天經地義,其實內心還是帶有心虛和歉疚的。
極端的憤怒是對自己罪行的另一種愧疚和心虛。
包括昆哥患有先天性糖尿病的人物設定,也不是巧合,是導演刻意為之的。
糖之於昆哥,其實是一種變相的毒品,因為至少有兩次,都是阿力在阻止昆哥吃糖。
而昆哥得了糖尿病之後注射胰島素的畫面,也是對「道友」注射毒品的變相反射,明明都是注射東西在體內,卻過著天差地別的人生。
糖尿病與其說是對昆哥的一種報復,不如說是對昆哥最大的諷刺。
二、「上司」不見得好?昆哥對阿力最後測試,上一秒,還對著阿力笑意盎然,下一秒,他卻趁著阿力的目光看向別的地方,滿腹懷疑的看著阿力,變臉如翻書也不過如此了。
他詢問阿力貨都賣去了哪裡,阿力知道貨流了出去,但應該不確定具體哪個地方,只能隨口說出了高雄。他運氣還算是好的,讓他猜到了。
昆哥的老婆,身懷六甲準備要生了的,看起來溫柔小鳥依人,其實也不是什麼善茬的。
在警局擁抱丈夫,在他耳邊說讓他走,所謂的走,也就是讓他去死,畢竟只有死人的嘴巴才是最嚴實的。只有他死了,才不會供出合伙人,她們一家才會安全。
阿力破了那麼大的案子,他的頭兒自然少不了升職加薪,上司讓他選兩條路,要麼當警察,要麼不做了,可阿力當了七年的臥底啊,他已經忘記了怎樣去做一個真正的警察了,所以他決定繼續當臥底。
上司明明知道他和昆哥情同父子,這件事情他一時半會緩不過來,但是為了升職,還是很高興的讓阿力繼續當線人,臨走還很「好心的」給了他一張免費按摩的票。
很明顯,上司是某些場所的常客。
三、誰在說謊?《門徒》全員演技精湛,印象最深的還是張靜初的阿芬,和老鼠親密接觸那一段,估計是不少同學的童年陰影吧。拍攝的時候,老鼠是真老鼠,好在張靜初不怕老鼠且敬業,為我們貢獻了一段教科書式表演。
阿芬是阿力的鄰居,阿力同情她一個人帶著女兒還經常沒飯吃,所以經常接濟她們母女倆,阿芬為了報答他經常請他到家裡吃飯。
而有一次,阿芬很不幸犯了毒癮,她注射了毒品,在毒品的驅使下,她換了套裙子,跟阿力在沙發上發生了關係。
阿芬為了向阿力表明自己戒毒的決心,用刀叉插自己的手掌,對於自己為什麼會吸毒,她說了一個在現在看起來有些啼笑皆非的理由,她是為了跟丈夫證明可以戒毒成功才吸毒的。
但有趣的是,阿芬的老公卻說了跟她一樣的理由,阿芬的老公在整部電影裡甚至沒有名字,但卻也是個重要的角色,由古天樂飾演,古仔為了拍這部電影,減掉了二十磅,腰圍僅剩下二十八九寸,正因為戲前充足的準備,才有了銀幕前這個入木三分的道友的形象。
牙齒烏黑,瘦骨嶙峋,眼袋浮腫,一臉短命相,實打實的人渣面相,為了籌集賭資,誘導老婆賣淫,帶著小女兒去販毒,整個人就是一個喪心病狂的模樣。
問題來了,到底誰在說謊呢?
網上大部分人相信是阿芬說謊,因為阿芬的手臂上的血管已經打不進毒品了,很有可能是注射過多次,導致血管硬化而找不到血管。
其次,阿力在去泰國五天的時候,就算她的老公撬了門進來逼她吸毒,她完全可以逃走,不必等到阿力回來抓到她跟老公在吸毒。
但是我更加傾向於相信阿芬,儘管最有可能的是兩人說的話半真半假。
前面提到阿力在阿芬家吃飯,阿芬犯了毒癮,她剛開始是躲在角落抽菸,想試圖用香菸來緩解毒癮,但是無奈緩解不了。
其次,她每個月都定期去戒毒所服美沙酮,這說明她一直在戒毒,但是由於她孑然一身,帶著個女兒,根本沒有人幫她,在復吸率這麼高的情況下,她真的很難戒毒,而且阿力去了泰國整整五天啊,她一個人帶著女兒,又沒錢,又有毒癮,她怎麼可能逃得了啊。
儘管兩人的說法和做法自相矛盾,但也並不意味著是導演的疏漏而導致的,相反這樣的處理更加驗證了昆哥的那句話,道友都信不過。
四、到底是空虛可怕?還是毒品可怕?影片一直在探討的是人到底為什麼會吸毒,阿力開頭就在自問,在結尾照應了開頭,阿力認為人是因為空虛才吸毒的。
在經歷阿芬和昆哥之死後,阿力一直很自責,阿力認為是自己害死他們的。
有一次,阿芬再次向阿力求助,阿芬說你連狗都幫,你為什麼不肯幫我,阿力卻說,狗沒得選擇,你有。
其實準確來說,不是阿芬有沒有選擇的問題,如果她作為一個正常的人,她當然有得選,可是她作為一個人不人,鬼不鬼的癮君子,她根本沒有選擇的資格和餘地。
阿芬很絕望,她失去了灰暗人生當中的最後一抹光亮,所以她讓她的老公給她把毒品注射到了脖子上,一心求死。
昆哥更是令阿力愧疚,他一直把阿力當成親人看待,但是卻全都是假的,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昆哥甚至只能讓阿力眼睜睜看著血流成河的他死掉。
這兩個人擊潰了阿力心裡最後的一道防線,而前面導演也一再交代阿力是個寂寞空虛的人,女朋友懷孕了都不肯跟他結婚,和阿芬和昆哥的小姨子發生關係,還有獨自上天台餵鴿子。
電影其實有兩個不同的結局,港版的結局是小女孩從阿力的身上拔出針管,把毒器都扔到垃圾桶裡。而內地版則是阿力看著桌子上的吸毒器具若有所思,小女孩進來把毒器都扔到垃圾桶裡。
儘管港版結局更加符合電影黑暗壓抑基調的色彩,但是我更喜歡內地版結局。
虛無縹緲的毒品怎能比得上身旁溫暖的擁抱來的要真實呢?
晶晶發現阿力要吸毒的時候,很熟練的,像開頭拿走媽媽的毒針一樣,趁著他沒緩過神來的時候,把毒品給拿走丟在垃圾桶了,最後轉頭擁抱了他。
而第一次晶晶抱阿力的時候更加讓人心疼,阿力想把她放在沙發上,她卻一直抱著他的脖子不肯放手,這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阿力也正因為感受到了被人需要的責任感而選擇放棄吸毒。
愛,才是打敗空虛最無敵的武器。(撰文:宋居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