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腕兒明星成名之前原來都是說相聲的英文(這些大腕兒明星成名之前原來都是說相聲的)
2023-07-21 12:04:29 1
德雲社火了之後,我社角兒們的業務就開始增多了,登雜誌的,做配音的,上綜藝的,唱歌的,演電視電影的,角兒們開始被詬病:你一說相聲的幹啥就不能好好說相聲,幹那些出圈兒的事兒,耽誤業務水平?
其實除去早年間學了這一門手藝,需要靠他來過活的相聲藝人(如馬三立、侯寶林一輩兒的藝人),以及後來真喜歡相聲這門藝術,肯付出時間鑽研與發展的(如郭班主),這些年來,出圈兒的可多了去了,幹主持的,演電影的,哪行兒還沒有個說相聲的人來?
張國立
很多相聲觀眾已經從《相聲有新人》節目知道,原來張國立是相聲演員出身,郭德綱得喊聲叔。
但其實張國立沒有師承,只是因為早年在鐵路文工團的時候與侯耀文走得比較近,後來從成都去北京,就住在侯耀文家裡,天天的耳濡目染自己就學了一些,尤其值得一說的就是,他自曝在相聲表演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了11種各地方的方言,為他以後的影視表演提供了不少的便利。
一次恰好碰上侯耀文徒弟缺搭檔,張國立順道頂上,他搭檔有事沒來,結果張國立從那以後就成了業餘的相聲演員。
說相聲的檔兒,因為媳婦一直在演電視,禁不住《宰相劉羅鍋》劇組的三番五次邀請,他就接受了邀請去演電視,沒想這一演,火了,就再也停不下來。
朱軍
進入央視前朱軍是蘭州軍區戰鬥歌舞團的相聲演員,兼節目主持人,師從後來任天津曲藝團書記的許秀林學說相聲。在部隊的業餘宣傳隊裡,朱軍從單簧管演奏,到唱歌、說相聲、小品、快板、跳舞,幾乎就沒有他不會的,在跟著楊瀾闖北京之前,朱軍已經在蘭州曲藝界小有名氣。
另外值得說道的就是,朱軍的師父許秀林,師從趙佩茹,和德雲郭班主同一個師爺,所以這個層面看來,朱軍原來和班主也是師兄弟關係。只是朱軍播音主持專業出身的科班,推崇的是進人民大會堂的「高雅」相聲,對班主這樣的地攤風格似乎不太喜歡。
範偉
影帝範偉,拍電影之前是趙本山的搭檔,很多人會認為他是個二人轉演員,但他卻是個規規矩矩相聲出身的演員,師從相聲演員陳連仲(文字輩演員)。
瀋陽人範偉,1978年拜師陳連仲,因為瀋陽曲藝團進不去,之後去了鐵嶺民間藝術團,鐵嶺的3年之後,考入瀋陽曲藝團(大概1983年)。在瀋陽曲藝團工作期間,範偉開始自己創作相聲,處女作《一個廠長的日記》便是在此期間完成。
參加了1986年全國相聲邀請賽之後,範偉真正踏入了相聲界,後來創作作品《自食其果》、《無事生非》等均在省內獲獎,1995年中國合肥相聲節上,範偉又憑藉相聲《要帳》獲得了表演一等獎和創作二等獎,於是搭檔趙本山,登上本年度央視春晚,以小品演員的身份紅遍大江南北之後,範偉基本告別了相聲舞臺。
劉歡
歌手劉歡,曾是天津曲藝團的學員,和戴志誠、鄭健、劉亞津同科,當時和戴志誠搭檔說相聲,是當時天津很不錯的小演員!
父母都是老師,知識分子家庭的他,家裡不同意走曲藝路,所以初中畢業後劉歡繼續求學,最後學了音樂,做了歌手,而戴志誠進了天津曲藝團,成為了一名相聲演員。
鞏漢林
鞏漢林留給觀眾們最深的印象是小品,他與趙麗蓉老師搭檔演出的小品連登多次春晚舞臺,但事實上,他是學相聲出身,師從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唐傑忠。
他的相聲《無上光榮》還曾在1984年獲得年全國相聲大獎賽優秀創作獎、表演獎;1985年《會海怨》獲第二屆全國相聲大獎賽創作表演螢屏獎,1988年《國粹異彩》獲全國大獎賽「大連星海杯」創作表演三等獎。
劉流
出演《馬大帥》《鄉村愛情故事》的劉流,拍過電視劇,演過小品,是一位很有才華的喜劇演員,但劉流也是相聲出身,師承相聲演員趙春田(寶子輩演員),按照輩分,劉流也算郭班主師叔。
李立群
李立群說相聲的事兒大家都知道,早年郭德綱在《過得剛好》中間有提到,臺灣導演賴聲川的經典系列相聲劇,《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這一夜,誰來說相聲?》《又一夜,他們說相聲》《千禧夜,我們說相聲》,這些作品催淚得喚起了臺灣島民對祖國根文化的回憶,臺灣的相聲演員代表便是李立群先生。
李立群飾演了很多角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許多人都以為他只是一名演員,卻很有人知道他還說相聲,1984年,他和賴聲川合作創立「表演工作坊」,就是主要表演相聲節目的舞臺。
同時,李立群也是唯一公開宣稱,只要沒錢便會來大陸撈金,而不被罵的演員,大家一般都表示要交道歡迎。
另外提一嘴,前不久高嵐夫人李立群去世的消息曾炸遍網絡,網友一度以為是這個李立群,再糾正一下,那個去世的李立群是個百歲老太太,是陝甘紅軍和根據地的創建人之一高嵐的夫人,不是臺灣演員李立群。
關於李立群的師承,他最後居然為了在相聲門裡有個門戶,拜了不怎麼說哦相聲的侯家二爺,確實有點尷尬。
傅彪
1998年的《甲方乙方》,小人物張富貴給許多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隨後,《沒完沒了》《一聲嘆息》等都讓我們記住了他是一個優秀的電影演員,但其實傅彪原來是說相聲、評書的。
1984年,21歲的傅彪考入了鐵路文工團話劇團,從事自己話劇表演工作,但是沒過多久,就被調入鐵路文工團曲藝團,改說相聲、評書。
直到後來參演《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遇上張藝謀,傅彪才開始走上電影屏幕,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牛振華
國際A級電影節影帝的牛振華是名副其實的相聲演員出身,師從著名女相聲演員回婉華(回婉華的乾爹是張壽臣),因此牛振華也與好友馮鞏變成了相聲門裡的叔侄關係。
牛振華走上電影之路都是馮鞏提攜,從最初的《那五》,到後來的《站直了別趴下》,《狂吻俄羅斯》《埋伏》《誰說我不在乎》等等,幾乎有馮鞏的戲都會有牛振華的身影,算是為牛振華鋪平了電影之路。
因為有了郭德綱和德雲社,相聲的江湖如今又被攪得風起雲湧,一派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樣子,可實際上相聲這門藝術從來就不缺少人才,原來這麼多大家熟悉的名人大腕兒成名之前都是說相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