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五種不死神獸 水熊蟲在太空中也能生存!
2023-03-30 13:19:33 2
世界上到底有沒有不會死的生物呢?從古代開始,各國的帝王都在追尋長生不老的秘方,但都沒有一個能夠成功,而在自然界還真的有不死神獸,水熊蟲是自然界中最特殊的生物,能夠在任何環境下生存,包括在太空中、南極、深海等等,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地球上五種不死神獸。
地球上五種不死神獸:
一、水熊蟲
水熊蟲,人稱小美,是對緩步動物門生物的俗稱,有記錄的約有900餘種,其中許多種是世界性分布的。生物的俗稱,有記錄的約有900餘種,其中許多種是世界性分布的。水熊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強的生物,可以在沒有防護措施的條件下在外太空生存,在喜馬拉雅山脈、溫泉、南極和深海都能生存。水熊蟲由頭部,四個體節,被幾丁質構成的角質層覆蓋。四對腳,末端有爪子,吸盤或腳趾。由長長的細胞組成的肌肉因應體節而分布。口前有兩向前突出,一個用於刺進食物,另一個則是吸收工具。前腸有很多成對腺體,薄薄的食道連接中腸。在兩個目的水熊蟲中腸和末腸之間有馬氏管,專司體內的滲透壓平衡。
低溫隱生:
緩步動物能先被冷凍再經解凍而復甦,而且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壞。1975年Crowe將活動狀態的Macrobiotus areolatus放到2毫升-20°C的水中。所有實驗動物立刻進入小桶狀態。在4°C的水中解凍只需要一分鐘。80%的動物成功甦醒。神父拉門曾把水熊蟲在-200°C的液態空氣裡泡了20個月,在-253°C的液態氮裡泡了26小時,-272°C的液態氦泡8小時。結果,在之後,水熊蟲們像什麼都沒發生似的,「復活」了。
低溼隱生:
這是最常見的隱生形式,當陸生的緩步動物生活環境開始缺水時即會發生。但當它們再次接觸到水的時候,它們能在很短時間之內重新活動。包括陸生緩步動物在內,只有它們身處水中才能存活。如果周邊液體被稀釋甚至低於體液濃度時,緩步動物就會蜷縮成桶狀。背側的甲片會層疊在一起,甲片之間的彈性角質層會收縮。進入所謂的「小桶狀態」。在「小桶狀態」下,它們的新陳代謝速度會降低到原來的0.01%。
進入「小桶狀態」的首要原因是缺氧,實驗中停止通風,緩步動物會收縮。但在水中肌肉的收縮狀態不能持久。所以「小桶」遇水即會重新舒展,但個體會立即進入窒息狀態。緩步動物能渡過缺水期有前提,就是該過程是緩慢進行的而且空氣溼度不能太低。乾燥過程太快,緩步動物就沒有時間去收縮。作違背該前提的實驗,可以觀察到緩步動物緊壓在地表,很難復甦。
缺氧隱生:
缺氧隱生發生於緩步動物周遭液體含氧量低於一個閾值。開始的時候緩步動物先收縮,但後來就會伸展到最大狀態,同時也是窒息狀態,而且它們已沒有能力排出進入體內的水分。一些種類能在缺氧狀態下存活五天。缺氧隱生時緩步動物的新陳代謝狀態不明。
變滲隱生:
變滲隱生還沒有很好的被觀察到。變滲隱生是因為環境的滲透壓升高引起的。Macrobiotus bufelandi在0.4%的鹽溶液中仍然能活動。在15%的鹽溶液中它會在9秒之內進入小桶狀態。Echiniscoides sigismundi在淡水中會窒息,但若在三天內將它重新放到海水中,它就會甦醒過來。
高溫生存:
1842年,法國科學家Doyère表示「小桶狀態」下的水熊蟲可在125°C的水中存活數分鐘。上世紀20年代,神父拉門,把幾隻在151°C水中「煮」了15分鐘的水熊「復活」。一些生物會分泌一種叫做「海藻糖」的物質,海藻糖會在細胞內形成一種玻璃狀物體,來穩定蛋白等重要物質。他可以控制水分子在高溫下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