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新聞_強硬被逼選邊站
2023-03-31 00:46:44 2
「如果被逼選邊站,我會選擇富裕的中國,而不是不可預測的美國。」日前,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接受媒體專訪,談及中馬關係、華為等多個話題。他說,我們同中國做鄰居有2000年了,但他們從未試圖徵服我們。歐洲人1509年來到東南亞,兩年就佔領了馬來西亞。
還表示,目前沒有發現華為的安全威脅,「我們不能因為中國技術領先西方,就效仿其他國家的做法。」
要說這些話,倒也是大實話。不過,在中美貿易摩擦劍拔弩張之際,如此直截了當地表明態度,還是顯示了一定的魄力。尤其是放在馬哈蒂爾這個人身上,就更加非同尋常了。
馬哈蒂爾,全名為馬哈蒂爾·穆罕默德,今年12月將滿94歲高齡。而這一次並不是他第一次擔任馬來西亞總理職務。在1981年至2003年,他先後四屆擔任這一職務。在那個任期內,馬哈蒂爾帶領馬來西亞從一個普通的發展中國家轉變成一個新興的工業化國家,人均年收入從1986年的1830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3627美元。
更值得關注的,是他對華態度的「反覆無常」。
先是「親華」。1981年至2003年期間,他曾7次來華,其中2001年兩度到訪中國,2月底,到中國參加博鰲亞洲論壇,同年10月又參加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9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他積極加強與中國良好互動,倡導在基礎設施方面合作,還提出過「泛亞鐵路」計劃。這條鐵路以新加坡為起點,經吉隆坡、曼谷、金邊、胡志明市和河內抵達昆明,此外還修支線通到緬甸首都仰光和寮國首都萬象,全長550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