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撒哈拉之眼是如何形成的?人類未解之謎

2023-03-30 22:45:08

  撒哈拉之眼,自發現以來就一直是人類未解的謎題,無論是地質學家還是天文學家都對其各執己見。那麼,撒哈拉之眼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非洲眼即撒哈拉眼,位於茅利塔尼亞,有著奇特的同心圓地貌,自空中俯瞰,宛若一隻藍色的巨眼。

  撒哈拉之眼(Eye of the Sahara),又被稱為理察構造(Richat Structure),它位於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西南部茅利塔尼亞中西部的環形構造,離瓦加杜古(Ouadane)首都不遠,地處欽圭提高原(Chinguetti Plateau)上的陶德利盆地(Taoudenni Basin)之中。它是全球十大最壯觀的地質奇蹟之一,略微橢圓,在GM上量測其直徑為38-41公裡,而整個眼睛卻長達340公裡,即使在太空上也清晰可見(見圖)。如此之大的地質眼珠,全世界獨一無二。

  眼睛(褐色,奧陶紀-寒武紀地層)長約340公裡,眼珠(藍色,外層環狀巖脈)直徑約50公裡,瞳仁暈(淺黃色,內部環狀巖脈)直徑約20公裡。像不像史前外星人的基地?

  起初該地形被認為是由於隕石碰撞所形成的,目前地質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由於地質結構上升或侵蝕造成的,這種環型外型的形成仍是一個謎團。

  地理位置

  這個沙漠地形結構位於撒哈拉沙漠西南部,位於茅利塔尼亞境內的巨大同心圓地貌,是地球十大地質奇觀之一。它的直徑達到48公裡,海拔高度約400米,整體相當平坦;看起來就像個菊石,繞地球軌道才得見其全貌。這個「撒哈拉之眼」又被稱為「理查特結構(Richat Structure)。

  北緯:21度07分21.49秒

  西經:11度23分54.92秒

  形成理論

  該構造是穹隆構造經深度侵蝕的產物,略呈橢圓,直徑40公裡。該穹隆範圍內出露的沉積巖的年齡從穹隆中部的晚古生代地層到邊緣的奧陶系砂巖地層。沉積巖產狀向外傾斜10°-20°。難以風化的石英巖形成了高陰影的環形山丘。其中部含有矽質角礫巖,覆蓋面積直徑至少3公裡。各種巖性的差異侵蝕形成了同心狀山嶺,侵蝕殘留巖層形成高山嶺(藍色和紫色),而易風化巖層形成山谷(黃色)。這個沉積巖小高原相對周圍沙漠的高度為200米,理察構造周圍具有暗帶。

  起初,有學者猜測在理察構造大約10公裡深部可能發現衝擊變質礦物,許多人也根據理察構造的高度環形狀特徵而將其解釋為隕星撞擊構造(筆者也認為單從撒哈拉之眼那同心圓波浪式地形來看,確實很像撞擊形成的)。然而,該構造的中心地勢平坦,目前還沒發現高溫和撞擊的地質證據。然而,該構造的中心地勢平坦,沒發現高溫和撞擊的地質證據;也沒發現火成巖堆積的圓頂,排除了整個」巨眼「是火山構造的可能性,當然正如後文指出,在該巨眼的瞳孔內確實存在一個較完整的火山口。巖床重建說明巖漿熱液最大上烤高度是3-4公裡,這對於理察該構造的侵蝕深度是一個合理的上限。

  前人一般認為該構造同心圓狀痕跡則是硬度較高、不易受侵蝕的古生代石英巖,可能是因地質構造上升或侵蝕造成的環型構造,現在普遍認為是高度對稱的遭深度侵蝕的地質穹隆,但對其具體成因仍不清楚。理查特構造為何如此大、如此圓,未有完善的解釋。

  不管噴出區和實驗室研究結果如何,地質學家們已發現缺乏任何衝擊變質的可信證據,或者超高速地外撞擊的任何變形標誌。一般認為,柯石英是衝擊變質的標誌礦物,雖然查德構造中採集的巖石樣品中已報導理存在柯石英,但對這種巖樣的進一步分析發現重晶石被誤認為是柯石英。另外,理察構造缺少標誌這種規模的大型地外撞擊構造的環狀沉陷作用。而且,相當不同於大型地外撞擊構造的是,組成該構造的沉積巖層明顯是」原位有序的「,沒發生翻轉,也不存在陡傾巖層或錯亂巖塊。最近對理察巨角礫巖的多角度分析,包括富矽質巨角礫巖內的碳酸鹽巖,是低溫熱液產生的,該構造需要特別加以保護以進一步研究其成因。

  孤經初步研究認為,非洲之眼這個環形構造原始巖層產狀應近水平狀,後發生穹隆作用,同時伴隨熱液侵蝕作用。」眼睛「是奧陶紀-寒武紀地層,而」眼珠(球)「據原來的非洲地質圖為前寒武紀地層(但詳細的地質填圖細化為其它地層和巖性);周圍小裂隙及侵蝕流出的沉積物好像眼睫毛,再向外在眼睛周圍是白色的沙漠,好像她的面紗。該環形構造中清晰可見凸起的褐色環狀巖脈(顏色上判別不是石英巖),巖脈之間的灰質巖已被侵蝕成凹地形。理察構造西南邊還有幾條北東向傾斜斷裂(傾向北東,規模不大,否則不會如此圓),侵蝕作用使得老地層的韻律出露,實際上整體是個短軸狀背斜(即穹隆)。如果不是在乾旱無雨的西非沙漠,而是多雨地區,那麼這種接近完美的環形構造不會保存如此完整。也就是說,撒哈拉之眼通過」熱淚溶蝕「作用而愈加清晰(圖中可見這個地質眼珠裡尚存一汪」眼淚「)。

  非洲之眼是晚白堊紀鹼性巖漿熱液上侵,沿灰質白雲巖陸架的環狀同生斷裂上侵,引發地表穹隆侵蝕和熱液卡斯特作用,由此而形成一個直徑達40公裡的環形構造。

  撒哈拉之眼最初人們以為是隕石落下地面而形成的,但經過地質學家的分析,認為這是地面隆起並受到侵蝕的產物,至於圓形的成因仍然是個謎。撒哈拉之眼的神秘面紗正等待著世人去揭露。

同类文章
 2016探索宇宙未解之謎 揭開六大宇宙未解之謎

2016探索宇宙未解之謎 揭開六大宇宙未解之謎

宇宙浩渺萬萬頃,裡面有太多太多的奧秘等著人類去發現,如穿過黑洞真的能進行時空旅行嗎?什麼是暗物質呢?宇宙未解之謎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今天51未解之謎網將為大家帶來六條已被友解的宇宙未解之謎,相信大家在看完2016探索宇宙未解之謎後,您對宇宙的了解一定會更進一步的。1. 大爆炸之前有其它事物嗎?膨脹輕易
 納粹死亡之鐘有何神秘力量讓靠近的生物都死亡?

納粹死亡之鐘有何神秘力量讓靠近的生物都死亡?

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據說研製了一種秘密武器死亡之鐘,據說只要靠近死亡之鐘的任何生物都會死亡,死亡之鐘似乎有種神秘的力量足以摧毀任何生命,今天小編就來談談納粹德國的死亡之中。死亡之鐘:死亡之鐘是黨衛軍主要負責武器研製的高級領導卡勒姆負責生產的,但是在1945年4月17日失蹤了,據說是自殺了,至於他究竟在
 《推背圖》是真的嗎?驗證了哪些事件?

《推背圖》是真的嗎?驗證了哪些事件?

推背圖是一本讓世界都大為震驚的預言奇書,推背圖裡面的每一個預言都準確無誤,這可是比瑪雅人的預言還要準確的,這本奇書究竟有什麼秘密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推背圖》是什麼?《推背圖》是古今中華第一預言奇書,傳說是由李世民為了推算唐朝的國運請來兩位著名天相師袁天罡和李淳風根據周易八卦所著的一本書,推背圖

科學家彭加木羅布泊沙漠失蹤未解之謎

彭加木(1925年~1980年),原名彭加睦,廣東番禺人。彭加木失蹤事件一直以來是國內一起比較著名的未解之謎,無數國家相關人員進行過查找,無奈生不見其人,死不見其屍,就此失蹤。彭加木(1925年~1980年),原名彭加睦,廣東番禺人。1947年畢業於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農學院,後進入北京大學農學
 封門村鬧鬼是真的嗎 河南封門村鬧鬼真假

封門村鬧鬼是真的嗎 河南封門村鬧鬼真假

封門村,被稱為中國第一鬼村,位於河南一座深山內。目前已無人居住,很多驢友前來探險均發生各種離奇事情,恐怖氛圍瀰漫。封門村曾經叫做風門村,有很多人在此居住。但由於年輕人多半外出打工,且居住不便,全村便遷往其他地方居住,便這樣留下了一個空落落的村子。那麼封門村鬧鬼是真的嗎?其實最初是一個驢友無異中發現了

考古史上的人類7大未解之謎

考古讓世人知道了更多古人的東西,但是離奇的是有一些連考古學家都無法解開,一起來看看考古史上的7大未解之謎;1、失蹤的殖民地1585年,探險家John White旅行到了洛亞諾克島,而且繪製了島嶼的地圖。1587年他帶領一個英國移民隊伍返回。在他回到英國補充供給時,卻因為戰爭耽誤到1590年。當他再次
 中國七大懸案,至今還未破解

中國七大懸案,至今還未破解

儘管現在的科技越來越進步,破案變得越來越簡單,可是有許多多年前的懸案,比方黑色大麗花事情,由於時刻太久遠了,仍是無法破解,有許多十分聰明的壞人,會利用高科技犯罪,這樣更難破案,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我國七大懸案有哪些?  我國七大懸案 :習愛青碎屍案、慈谿白骨案、清華投毒案、白銀市連環殺人案、重慶紅衣
 樓蘭古城未解之謎,三大未解之謎

樓蘭古城未解之謎,三大未解之謎

100多年來,有關新疆羅布泊區域的樓蘭的每一次發現都炫人眼目。樓蘭出土的文物散布在國際各地:倫敦、首爾、京都、東京、新德裡、北京、烏魯木齊……這些文物觸及了地理、人種、考古、言語文字等學科,每一個問題,都足以讓學者用一生的精力來研討探索。對樓蘭的解讀,某種意義上是對人類文明史的解讀,樓蘭因此成為一個
 太陽墓之謎究竟是什麼民族部落的墓地?

太陽墓之謎究竟是什麼民族部落的墓地?

太陽墓是新疆考古學界之中最神秘也是最讓考古學家感到不解的謎,太陽墓究竟是哪個民族哪個部落的墓地,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在裡面嗎?兩三千年過去了這些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下面51區小編帶大家去探訪一下太陽墓。太陽墓:太陽墓舉例孔雀河不過數裡之遙,步入其中可以看到一組組用七層胡楊木樁圍成的同心圓圈。木樁粗細有序
 羅布泊三大未解之謎 大耳朵之謎至今爭論不休

羅布泊三大未解之謎 大耳朵之謎至今爭論不休

羅布泊向來都是中國第一神秘的地方,這裡充滿著各種神秘離奇的傳說故事,羅布泊的三大未解之謎也是一直困擾著各界專家學者,究竟這三大未解之謎何時能夠解釋開呢,下面51區小編為您盤點羅布泊三大未解之謎。羅布泊三大未解之謎:遊移之謎最早到新疆考察的中外科學家們曾對羅布泊的確切位置爭論不休,最終問題沒有解決,卻